1、- 1 -2017-2018 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语文卷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一、 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的说法源自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一般来说,软实力是一种隐形的力量,蕴含在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四个载体中。在这四个载体中,文化是核心,其他三个组成部分也都深深地烙上了文化的影子。甚至有人直接把软实力解释成文化力。基于此,文化软实力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软实力就
2、是指“软实力”;狭义的文化软实力,则是构成软实力的文化要素。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必须依赖先进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应的时代和社会,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体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在国内,它通过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抵御国外一些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大大增强国内民众的凝聚力。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和不断改造本国文化中落后的成分,使本国文化更加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更好地彰显本国文化的强劲生命力。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兼容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必将为国外受众所认可,使本国所奉行的理念得到传
3、播,从而大大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国家价值追求、社会理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还包括风俗习惯、民族精神、国民素质、文学艺术等,还与教育、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文化软实力产生的根本是人们对本国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与传统手段相比,非强制手段是文化软实力实现的手段,而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力量表现形式。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存在重器不重道的现象。它表现在国家综合实力的建设上,就是重视提升硬实力而不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重视提升硬实力是对的,文化软实力也一定要以硬实力为基础。事实上,硬实力的提升会极大地推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硬
4、实力提升之后,文化软实力就会自然提升。正确的态度是,硬实力与软实力并重,寓软实力于硬实力之中,既见物又见精神。(摘编自舒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理论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其中文化是最核心的要素。B. 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既可抵御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又可提升国家的影响力。C. 提升国家软实力其实就是要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来改造本国文化中的落后成分。D. 硬实力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础,只要打好硬实力基础,就能有效提升软实力。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文章分别从概念、作用、产
5、生以及与硬实力的关系四个方面来阐述文化软实力。B. 文章深入论述了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价值,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突出了软实力的价值。C. 论述文化软实力在国内、国际的作用时,作者对其在国内所产生的作用论述较细。- 2 -D. 文章既从理论上阐释文化软实力,也针对现实中的错误认识指出如何提升软实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如果一个国家只知提升硬实力,从不重视软实力,那么它将很难有强大的凝聚力。B. 如果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不能被认同和接受,就很难产生强大的文化软实力。C. 一个国家即便有很强的文化软实力,但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也会渐渐丧失其优势。D. 如果大量吸收国外
6、先进文化元素,使本国文化具有多国文化要素,就会得到国际认可。(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 4-6 小题。 船过青浪滩刘舰平“哇、哇”的怪叫声震耳欲聋,无数头浑身墨黑的河鸦,遮天蔽日地在桅顶上盘旋。 “鸬鹚”捧起饭团朝天上撒去,一面连声祈祷, “求大将军保佑二佬无事平安”我望见河鸦俯冲下来,猛如雨点般的鸦嘴便将斋饭啄食得颗粒不剩。滩姐火了:“蠢鸬鹚!活人不敬敬鬼魂!”“鸬鹚”叹了一声,赶开了河鸦。“姑娘,坐稳哪!船标滩了!”我躬腰进了船篷,抱起婴儿二佬。船像箭一样,两岸怪石一晃而过,令人头晕目眩。礁石离水面只有半尺,像狼牙,像鬼斧。滩姐稳如铁塔一般立于船头,裤脚卷齐膝
7、盖,赤露着一双古铜柱似的脚杆,大浪扑上来,在她脚杆上撞成飞沫。“啊!妈呀!”我失声惊叫起来!船头刚躲开一块狰狞的礁石,一团黑魆魆的巨大魔影,张牙舞爪地扑来“鸬鹚!稳篙!”滩姐大吼一声,甩过船篙,直插巨石, “当”地一声,船身抖动几下,迅即减慢了速度。再一看滩姐,手里的船篙变成了一把大弓!篙尖抵在石缝里,下截撬住船头,她自己将身子缩成一尊秤砣,死死地压住篙尾任弯弓似的船篙左右摇摆。嚣张的滩水遇到了羁绊,一个恶浪接一个恶浪地扑打着船舷,好像要把船只撕烂、咬碎。“鸬鹚!莫松篙呀!”滩姐咬牙切齿地迸出这几个字来,脸膛紫得像茄子,眼睛红得像火球!船身在颤栗中僵持着。这是生死攸关的时刻,只要滩姐有一丝懦弱
8、, “吞船浪”便会瞬间将我们卷入阎罗殿!招佬奔上船头,小小的身躯也帮着母亲去压船篙“走开!”滩姐吼道。“不!”想不到招佬竟敢那么大声地顶撞!船篙一闪一闪的,巨大的弹力不时将母女俩的身子掂起来,但船篙又被母女俩拚死命地压下去“招佬,快走开呀!”滩姐几乎是癫狂了一般嘶喊着。“不嘛!”招佬两脚往船篙上一夹,两手箍紧了船篙,索性将整个身子缠在上面了!我忘了手中还抱有婴儿,也急步扑了过去没等我挨拢船篙,就被滩姐飞起一脚,踹倒在船板上。与此同时,只听“呼” ,地一声风响,船篙从滩姐的身子下弹起来,一个黑影,随着船篙一齐飞向阴森森的石壁。- 3 -“哇!招佬!”我眼前一黑,脑壳里“嗡”地一声,仿佛天崩地裂,
9、什么也不知道了似乎整个宇宙都是呼唤“招佬”的声音。我从冥冥之中慢慢苏醒,真不敢相信:天还在!太阳还在!唔,这是谁呀?黑黑的脸,一双失神的眼睛那么直愣愣地盯着我“姑娘,你没有事吧?”我坐起来:“招佬,招佬呢?! ”滩姐急忙背转脸去,肩头不停地抽搐着。怀里的二佬“哇”地哭起来,她回过头,将奶子重新塞进乳儿的嘴里。乳房上,也伤痕累累,二佬吸吮到的,一半是奶,一半是血我往船头看去,招佬静静地睡在船板上。 “鸬鹚”屈膝跪在她的枕头边,默默地滴着眼泪“哇!哇!”河鸦又飞来,且越飞越低,漆黑的翅膀快撩着了我们的头发。 “鸬鹚” “嗷”地一声站起来,操起船篙,朝满天的河鸦一阵猛打!“要你们保佑!要你们保佑!嗷
10、!”“神兵们”一声接一声地惨叫,纷纷坠入滩水里。活下来的,拽着长长的怪腔,仓惶逃散。滩姐无言地走过来,脱下一件白内衣,小心轻缓地将女儿裹好,放进船篷里。她拿起船篙,硬着喉咙说:“她爹,开船吧!”滩姐狠撑了两篙,就将船头退出了石罅青浪滩最险的地段已过,浪头像精疲力竭的野兽,低低地呜咽着。我坐在船篷里,心如刀割地饮泣着,负罪的心情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姑娘,出来晒晒太阳吧!”是滩姐的声音。“唔。 ”昏昏沉沉地出了船篷,站在她的身后。头顶上的太阳明晃晃的,我却感受不到它的温暖。“你看,那块岩石上的叮叮雀儿,叫得多好听呀!”滩姐指着水面礁石上的一对蓝羽绿嘴的小鸟,但并没有回头来看我。(节编自刘舰平船过青
11、浪滩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开头写“鸬鹚”喂河鸦的场景,不仅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同时也表现了鸬鹚这个人物信奉迷信的思想观念,也与滩姐构成鲜明对照。B. 滩姐虽然是个女性形象,但是从作者的笔墨中我们丝毫感受不到她的柔弱,相反在险滩恶浪面前,她表现得非常勇敢、无畏、坚强。C. 小说善于运用简练的语言表现人物。 “滩姐急忙背转脸去,肩头不停地抽搐着” ,只这一句,就充分体现了滩姐失去招佬的巨大痛苦。D. 小说生动地描述了“船过青浪滩”的惊险过程,读来惊心动魄,而且故事还带有象征性,隐含耐人寻味的人生道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5小说中安排了“我”这
12、个人物,主要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5 分)6小说写“船过青浪滩”的故事,表现出哪些深刻意蕴?请简要说明分析。(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 7-9 小题。- 4 -材料一:根据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团队的统计,传统汽车在大部分时间内(96%)处于空闻状态,利用率较低。无人驾驶汽车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供需要的人使用,因此可以更好地统筹安排家庭内车辆使用,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减少车辆消费总量,有效减少碳排放。当交通不再拥堵时,行车电脑控制的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将车近乎定速行驶,车辆也无需在停车、起步之间不断切换,大大降低了能耗。另一方面,智能汽车可以根据实时路况自动选择到达
13、目的地的最优路径,能源消耗更少。摘编自陈慧、徐建波智能汽车技术发展趋势材料二:我国已经是全世界最主要的汽车市场之一。2016 年全球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9498 万辆和9386 万辆,我国汽车生产和销售数量分别达到了 2812 万辆和 2803 万辆,单一国家汽车产销份额已超过全球 1/4。同时,中国也是智能手机的全球最大市场。智能手机的普及对汽车的智能化发展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汽车成为了众多复杂数据的重要输入口,越来越多的厂商已经在汽车上引入联接手机与汽车的相关端口,车载系统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投射手机内容,并具备简单的交互控制能力。根据市场调查机构 HIS 预测,中国的 CAV(智能汽
14、车的英文缩写)市场将在未来逐渐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国内行业专家预计,到 2035 年,CAV 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 75%,相关事故率为零,以 CAV 为基础的协同式交通模式将使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大约减少 25%,普通道路的交通效率提高 80%,CAV 专线彻底消除拥堵。然而,汽车的终端用户购买的不是安全、节能和环保,他们购买的是时间、效率和舒造,事故、污染和消耗只是为此而付出的可接受代价。如果 CAV 不能更快捷便利、更舒造,用户是不会为开发费用买单的。摘编自于丁一一汽集团智能汽车发展战略研究材料三:下面是新华信与业内知名汽车频道共同推出“您看好智能化汽车吗?”的网络调查。不同年龄被访者
15、对汽车智能化的期待智能化方向年龄18 岁以下26-30岁31-35岁36-40岁41-45岁45-50岁50 岁以上精确探测周围的行人或障碍物 164% 171% 196% 186% 176% 195% 198%实时呈现路况、交通信息 107% 99% 83% 93% 122% 121% 145%随机对车况、驾驶情况进行监控 94% 174% 234% 245% 271% 263% 260%通过人工智能自动执行转向、加速、停车等命令195% 145% 159% 171% 154% 174% 153%通过智能化管理,实现节能环保 132% 124% 120% 135% 146% 153% 168
16、%- 5 -无人驾驶成为和手机一样的移动数据终端,加强远程通信和娱乐功能308% 286% 207% 168% 132% 95% 76%材料四:从理论上讲,将人类特别是老年人从驾驶座上移开是一个好主意。这样可以使交通更顺畅,而且可以减少污染。然而,这样的自动化存在一些道德问题。例如,不让司机进行生死选择,而是将生死抉择的权力交到专有算法的手中,是正确的吗?你应该让一台机器来做道德判断吗?如果一辆车计算出为了救两个喝醉酒跑着过马路的陌生人,而把车撞到树上并让你死亡是值得的,你会怎么想?摘编自(澳)理查德沃特森智能化社会7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智能汽车可
17、以一定范围内统筹安排车辆的使用,改变传统汽车大量闲置的现状,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B. 专家预测,到 2035 年,智能汽车在中国广泛使用,交通事故将不再发生,普通道路交通效率大大提高。C. 我国汽车产销份额占全球四分之一强。中国已跻身于全世界最主要的汽车市场。D. 总体来看,年龄越大,对智能汽车安全性能的期待较高,对通信、娱乐功能期待较低。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A. 智能汽车能有效降低能耗,原因之一是无人驾驶汽车可以通过行车电脑的控制一直保持准定速行驶。B. 智能汽车能提高汽车的使用率,减轻汽车对环境的污染,这将是消费者购买智能汽车的主要原因。C. 智
18、能手机可与汽车交互控制,中国作为智能手机的最大市场,在汽车智能化发展上具有相关的优势。D. 智能汽车带来的道德问题,涉及人某些自然权利的让渡,将成为智能汽车发展过程中的最大阻碍。E. 未来,智能汽车将给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带来深刻变革,比如出行方式、通讯娱乐和环境质量等等。9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智能汽车的发展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建设?(4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 10-13 小题。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
19、,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 ,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 6 -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自是外户不闭。河北发民浚河,调及它路,齐当给夫二万。县初按籍三丁出夫一,巩括其隐漏,至于九而取一,省费数倍。知洪州。
20、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加直龙图阁、知福州。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求之弊。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曰:“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拜
21、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 ,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节选自宋史曾巩传 )【注】常平:官仓名。10下列给文中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拜中书舍人B. 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拜中书舍人C. 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拜中书舍人D. 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拜中书舍人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
22、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 “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B. 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 “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 , “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 。C. “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D. “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 诗经 尚书 礼记 乐经 周易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23、曾巩机敏强识,年少有才。数百字的文章,他读完就能脱口成诵;十二岁试着写成六论 ,言辞奇伟,由此声名闻于四方。B. 曾巩治理有方,善抓根本。掌管齐州时,以铲除奸盗作为根本任务,既调动百姓参与,又善待自首的盗贼,于是州内安定。C. 曾巩爱护百姓,不谋私利。朝廷征伐安南时,他事先做好供应军队的准备,不扰民;做福州知州时,他不许官府与民争利。D. 曾巩面对灾情,处理得法。遇荒灾时他估计仓储不足救济,劝富人就近卖粮给灾民;江西大疫,他命县镇、驿站备药待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7 -(1)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2)本原“六经”
24、 ,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小题。秋日湖西晚归舟中书事林逋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黄色酒舍归。鱼觉船行沉草岸,犬闻人语出柴扉。苍山半带寒云重,丹叶疏分夕照微。却忆清豀谢太傅 ,当时未解惜蓑衣。注谢太傅,东晋时隐居刻溪的谢安。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 分)A. 第一句写秋天湖水水位回落时节蟹大膏肥,巧妙交代了拜访黄公酒舍的原因。B. 第二句“归”字前承“过”字,后启二三两联归舟所见湖西黄昏美景的描写。C. 第三句写鱼儿察觉行船沉入水草,表达对鱼儿拒人千里之外行为的憎恶之情。D. 第五、六句
25、写苍山半带着厚里寒云,红叶暗淡了夕阳余晖,渲染了凄凉气氛。E. 第七、八句用典,通过自己当年不解东晋谢安隐居来表现而今隐居山水之乐。15诗歌第四句“犬闻人语出柴扉”着似平淡,实则有趣味,请简要赏析。 (6 分)(三)情景默写。 (5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将进酒中李白通过“_”一句,写出青春易逝、人生苦短。(2) 阿房宫赋用“_,_”表达了这篇文章的写作主旨。(3) 湘夫人中用“_,_”描摹洞庭秋景,被誉为写秋千古名句。三、语言表达文字运用( 20 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平时夸夸其谈,显出自己很有能耐的样子,遇到一点事情就期
26、期艾艾,摆出无可奈何的表情,这样的人怎么会讨人喜欢?王明远刚到山区支教时,看到赵家洼小学里课桌椅那么破旧,孩子们穿的衣服捉襟见肘,那时便萌生了要帮一帮他们的想法。神秘潜艇装备北海舰队,对中国海防力量来说简直是为虎傅翼,外媒纷纷发文猜测该型号潜艇的功率和潜航里程。1995 年,朝鲜平安北道发大水,粮食危机日益严重,灾民嗷嗷待哺,媒体引述朝鲜劳动党组织部的说法称,现阶段是朝鲜的“苦难行军”时代。汉赋铺陈排比,文辞瑰丽,错彩镂金,散韵相间,句式不拘,以四言六言为主。篇末往往加上一个“讽谏”的结尾,即所谓“劝百讽一” 。当前越野车市场品牌众多,在紧凑型 车中,日产公司的“奇骏”是一款硬派车型,若论性能
27、优越,该车型当仁不让。A. B. C. D. - 8 -18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A. 2018 年平昌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单自由滑比赛结束,卫冕冠军羽生结弦获得金牌,成为自1952 年以来,首位连续蝉联冬奥会男单冠军的选手。B. 交通部门指出,今年“春运”形势相当严峻,各运输单位要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春运”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C. 在新一轮人事调整中,一些女性以市委书记、市长的身影出现在公众视野,近日邱丽新当选黄冈市市长,成为黄冈建市以来的第二位女市长。D. 许多人都知道在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拨打报警电话 110,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否利用微信报警
28、呢?日前山东警方已把这一设想变成了现实。19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 分)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无论富贵贫贱,通达潦倒,欢喜哀愁, 离不开酒。 说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饮酒是隐逸中略带悲剧情调,那么唐朝文人饮酒更多的是放浪和旷达。 唐代文人之醉酒, 有忘记现实痛苦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抒发和对未来的展望。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盛唐之盛,不仅在于锦绣繁华,满目俊才, 也少不了诗情勃兴,酒气恣横。 有人说整个盛唐的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 A 总是 如果 而 / 但是 从而B 总是 倘若 那么 既 / 所以C 都 与其 所以
29、虽然 反而 /D 都 如果 / 固然 而且 因此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我们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阅读逐渐建立起来的。课内阅读学习方法,课外阅读提升能力,_,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读书不仅对我们的学习起着作用,_。我们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榜样,在阅读他们的事迹材料时,_,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21下表是我市某校对校园周边噪音污染进行的调查统计表。阅读这些数据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校园周边噪音污染的调查结果。 (不得出现具体数字,不超过 50 字)(5 分)- 9 -四、材料作文(60 分)22阅
30、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镜头一:法国某著名百货公司,人潮涌动,中国游客争相购物。镜头二:美国总统特朗普五岁的外孙女,用中文声情并茂地背诵三字经 。镜头三:中国高考前夕,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发微博鼓励中国考生“未来将因你们而生” 。 镜头四:非洲马里,中国工人在援建医院的工地上热火朝天地工作着。镜头五:中国产的仿制刀具经过各种破坏性测试后仍完好无损,德国网友一脸惊叹。镜头六:西班牙足球俱乐部,前来求学的中国少年在绿茵场上训练,挥汗如雨。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看了以上六个镜头,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选择其中两三个镜头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31、抄袭;不少于 800 字。- 10 -参考答案1B2B3D【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 A 项,文化软实力源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但这并不能证明约瑟夫奈的理论就由四个部分构成,也不能表明文化是核心;C 项,“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和“改造本国文化中的落后成分”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目的关系;D 项,最末一段指出“不意味着硬实力提升之后,文化软实力就会自然提升”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
32、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 B 项,文章没有对软实力 和硬实力的价值进行比较。3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 D 项,原文强调“兼收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 “兼收并蓄”不仅限于吸收国外文化,且吸收国外文化不一定就能得 到国际社会的认可。4B5“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使内容更加紧凑、集中。“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增加故事的真实性。借“我”的反应,侧面表现青浪滩的凶险。船过青浪滩时, “我”如“头晕目眩” “失声惊叫” 。“我”推动情节发展。因“我”去
33、压船篙,最终导致意外发生。6船过险滩,恶浪退去,象征人生不会一帆风顺,要勇敢应对人生险阻。鸬鹚求神保佑,没能阻止厄运,说明命运应掌握在人自己手中,相信虚妄的神是愚蠢的。过滩招佬意外遇难,但滩姐依然拿篙行船,表明人生总会遭遇意外苦难,但仍应坚忍前行。【解析】4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等内容的考核,B 项滩姐的坚强,表现在招佬死后,依然拿起船篙,坚持行船。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小说中的“我”是个特殊人物,解答该题首先考虑自身作用,然后在考虑其作为次要人物还要考虑其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 情节作用,主题
34、作用,暗示或交代社会环境等, “我”作为小说中的人物亲身经历了“船过青浪滩”的惊险过程, “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我”也是小说的线索人物;从环境方面的作用分析 “我”在过险滩的时候“头晕目眩” “失声惊叫”的这些反应侧面表现青浪滩的凶险;从情节的发展方面分析,因“我”去压船篙,最终导致招佬意外发生,有推动情节的作用。点睛:小说中的“我”是个特殊人物,它不同于散文中的“我” ,它是小说中的人物,不是作者自己。因为是第一人称,也有作为见证人,增强小说的真实性的作用。作为次要人物还要考虑其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 情节作用,主题作用,暗示或交代社会环境等。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探究小说
35、的丰富意蕴,对小说意蕴的探究可从小说中为表达主题而写的人、物、事及其内在关系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发掘,表达意蕴就是从人物形象身上体现出来的品质精神、处世态度、人生观、审美情趣;从人物情节上揭示的社会现象,体现出来- 11 -的哲思、生活理念、人生态度、理想认知,价值取向、人性感悟等。从事的角度探究本篇文章生动地描述了“船过青浪滩”的惊险过程,以及人们面对险滩,恶浪的态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人生不会一帆风顺,要勇敢应对人生险阻。从人物角度探究,文中人物有滩姐、鸬鹚,滩姐在过滩招佬意外遇难时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依然拿篙行船,她表现得非常勇敢、无畏、坚强,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人生总会遭遇意外苦难,但仍应坚忍
36、前行。次要人物鸬鹚喂河鸦祈求神保佑的场景,表现了鸬鹚这个人物信奉迷信的思想观念,虽然求神保佑,没能阻止厄运,说明命运应掌握在人自己手中,不应该信奉迷信。7B8CE9 (1)加强与汽车智能化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2)加强相关技术研究(如安全、通讯等) 。(3)加强与智能化相关的道德伦理建设。(4)加强汽车智能功能的全面完善。(5)汽车设计上要快捷、便利、舒适、环保。(6)加强与手机的联系。【解析】7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解读标题,确定文体;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
37、清全文结构;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B 项,曲解文意,错在“智能汽车在中国广泛使用,交通事故将不再发生” 。材料二的第二节中说的是“国内行业专家预计,到 2035 年,CAV 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5%,相关事故率为零,以 CAV 为基础的协同式交通模式将使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大约减少25%,普通道路的交通效率提高 80%,CAV 专线彻底消除拥堵。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或者“不正确的一项” 。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来确定
38、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说法太绝对、未然当已然等。总之,答题时应仔细注意选项内容,再回到原文中,与原文内容仔细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并分析判断。分析判断时,要注意选项中那些绝对、不全面、牵强、似是而非等特征的方面。8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中
39、的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的能力。A 项,曲解文意。错在“一直保持准定速行驶” ,原文第一节是说“可以将车近乎定速行驶” 。B 项,曲解文意。材料二说的是“汽车的终端用户购买的不是安全、节能和环保,他们购买的是时间、效率和舒造,事故、污染和消耗只是为此而付出的可接受代价。如果 CAV 不能更快捷便利、更舒造,用户是不会为开发费用买单的。 ”所以消费者购买智能汽车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汽车的使用率的提高,汽车对环境污染的减轻程度。D 项,无中生有。材料四只是说“这样的自动化存在一些道德问题” ,并没有说“某些自然权利的让渡,将成为智能汽车发展过程中的最大阻碍。 ”9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上述材料,
40、你认为智能汽车的发展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建设?”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的能力。仔细阅读材料,- 12 -找到有效的答题区间,分析概括本题的答案要点。材料二说“智能手机的普及对汽车的智能化发展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汽车成为了众多复杂数据的重要输入口,越来越多的厂商已经在汽车上引入联接手机与汽车的相关端口,车载系统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投射手机内容,并具备简单的交互控制能力。 ”这表明要加强与手机的联系,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加强与汽车智能化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如果 CAV 不能更快捷便利、更舒造,用户是不会为开发费用买单的。 ”这表明汽车设计上要朝着快捷、便利
41、、舒适、环保的方向研发。 “汽车的终端用户购买的不是安全、节能和环保,他们购买的是时间、效率和舒造,事故、污染和消耗只是为此而付出的可接受代价。 ”这就要求加强汽车智能功能的全面完善。材料四说“这样的自动化存在一些道德问题。 ”这说明要加强与智能化相关的道德伦理建设。最后要分点答题。10B11D12A13(1)曲堤有个姓周人家的儿子周高横行骄纵,残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够影响当地的权贵和豪绅,州县的官吏都没有人敢去追究,曾巩逮捕了他,处以刑罚。(2)他的写作以“六经”为根本,借鉴司马迁、韩愈,当时善于写文章的人,很少能超过他的。【解析】10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首先了解句子意思:曾巩负有才
42、名,长期任地方官,社会上不少人认为他命运不济,时运不佳。这一时期,朝廷的一批后辈晚生出人头地,曾巩对此看得很淡泊。他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在把握大意后,再根据动词与搭配关系可断开。一事一断, “负才名” “久外徙”的主语是曾巩,是两件事,中间断开,排除 AD, “世颇谓偃蹇不偶” “一时后生辈锋出”这两句主语不同,分别是“世” “后生” ,两句断开, “偃蹇不偶”是固定词组“命运不济,时运不佳” ,属于上一句,不能放下一句,而“巩视之泊如也” “拜中书舍人”两件事要断开,所以选 B。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
43、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1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知识的理解与识记。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学常识的知识积累,联系文中具体内容分析作答,D 项, 论语不是“六经” ,应是春秋 。1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意,概括文章内容。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A 项, “由此”强加因果,而且原文说“甫冠,名闻四方”表明名闻四方是弱冠之时,不是十二岁。1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重要句子的翻译
44、。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得分点:(1) “横纵”:“横行骄纵” 。 “贼”:“残害” 。 “动”:影响。 “取”:“逮捕” 。 (2)“本原”:“以为根本” 。 “斟酌”:“参考,采取” ,这里引申为“借鉴” 。 “工”:“善于” 。 “鲜”:“很少” 。参考译文曾巩,字子固,建昌郡南丰县人。他从小就机智敏锐,数百字文章他能脱口成诵。十二岁时,尝试写六论 ,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刚到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欧阳修看到- 13 -他的文章,认为很是奇异。考中嘉祐二年进士。出京担任越州通判,当年收成
45、不好,曾巩估计常平仓的粮食不够来救济百姓,而乡间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里来购粮。曾巩就张贴告示晓谕所属的各县,劝说富人如实申报自己储存的粮食,共有十五万石,让他们按着比常平仓稍高一些的粮价卖给百姓。百姓得以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而且粮食有余。曾巩又让官府借给农民种子,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有耽误。任齐州知州,他治理政务以痛恨邪恶、严打盗贼为根本。曲堤有个姓周的人家的儿子周高横行骄纵,残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够影响当地的权贵和豪绅,州县的官吏都没有人敢去追究,曾巩逮捕了他,处以刑罚。章邱有百姓在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王社” ,杀人劫财,劫夺囚徒,没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巩调配了三
46、十一个人,让百姓组成保伍,让他们查看、侦察盗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援助,每次出动都能将盗贼擒获。有一个名叫葛友的人,他到官府自首。曾巩就招待他吃喝,送给他衣帽,给他配备了车马和随从,载着赏给他的钱财,让他四处夸耀。盗贼听说了这件事,大多出来自首。从此,齐州的人们连院门都不用关闭就可以安睡了。河北发派百姓疏通黄河,从其他各路征调民力,齐州应当出民夫两万人。各县起初按照户籍,让三个男丁出一个夫役,曾巩搜括了隐瞒和遗漏的户口,使之达到了九人派出一个,从而节省了好几倍的费用。调到洪州。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驿站,都储存药物以备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难不能养活自己的,就招
47、来住在官舍,供应给他们饮食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给他们治病。朝廷的军队征讨安南,所经过的州要准备上万人所需的物资。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提前)分别处理部队突然聚集时的吃住问题,军队离开,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加直龙图阁、任福州知州。南剑州将乐地方的盗匪廖恩被赦免向官府投降,余下的部属溃散以后又纠合在一起,暗地里结成团伙,遍及各个州,一个尤其凶残暴虐的盗匪根本不听招降,当地百姓非常恐惧。曾巩设计谋抓住了他,接着相继出来自首的有二百多人。福州佛寺很多,僧侣认为佛寺的富饶有利可图,争着想做寺院主持,行贿之事公然进行。曾巩让僧徒们共同推选主持,将推选的人记录在册,按次序
48、补缺。在官府公开张贴文告,拒绝私下赠谢,来杜绝身边人窃取贿赂的弊端。福州没有职田,官府每年用卖园圃蔬菜来增加薪俸,太守自己收入常常三四十万。曾巩说:“太守与民争利,怎么可以?”就停止了这种做法,后来的官员也不再这样获取收入了。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曾巩负有才名,长期任地方官,社会上不少人认为他命运不济,时运不佳。这一时期,朝廷的一批后辈晚生出人头地,曾巩对此看得很淡泊。他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几个月以后,因母丧离职。又过了几个月,曾巩也去世了,终年六十五岁。曾巩写文章,引古论今,纵横捭阖,而且越写越好。他的写作以“六经”为本,借鉴司马迁、韩愈,当时善于写文章的人,很少能超过他的。14CD15描绘了村犬听到有人说话时奔跑出柴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村居生活的满足和愉悦;用人语声反衬黄昏村居环境的幽静;渲染了宁谧闲适的乡村生活氛围。【解析】1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 ABC 项考核内容,DE 项考核手法,其中 C 项,错在“表达诗人对鱼儿拒人千里行为的憎恶之情” ,借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