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上课用).ppt

上传人:myw993772 文档编号:7179441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上课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上课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上课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上课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上课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三性四清” 1整体性原则:新出来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 服从材料的整体;观点可能比较新颖;自己有话可说。,“四清” 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所以,从理论上来说

2、,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2分清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审题方法一:找关键词句 鞋匠的好奇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

3、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得得出的结论。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的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审题方法二:以果溯因法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结果 狗跑了 原因 99个铁链都好只有一个坏了,立意: 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

4、想不到的后果。因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审题方法三:多角度分析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无敌英雄,地神盖娅是她的母亲。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从安泰的角度 个人只有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所作为; 自知者明,只有能自知,才能胜利; 要扬长避短。 从母亲的角度 适当给予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 让“安泰”们早些独立; 看起来是爱,其实是害。 从赫拉克勒斯的角度 知己知彼,百

5、战不殆; 要讲究方法。,审题方法四:对比法 几个人同喝一口井水,只是有人用金杯玉盏盛着喝,有人用瓷碗泥杯盛着喝,有人干脆用双手棒着喝。于是用金玉之人觉得自己富贵了许多,而用泥瓷之人则觉得自己贫贱了许多,只有那用双手捧水喝的人痛快地说:“好解渴啊!”,受外物所左右的人,是不能品尝人生真味的. 只有不受外物所左右,才能品尝人生真味,享受生活的乐趣。,审题方法五:辨明关系法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

6、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又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有了竞争,才会产生活力发愤进取;没有竞争,就会丧失活力,忘掉进取。自然界如此,人也如此,一个企业也如此。 没有危险、没有危机感,在无忧无虑中生活,其结果必将失去一切。 有了生存的压力,就会产生巨大的动力,千方百计去找寻生存的出路。,审题方法五:寓意(诗意)解读法 星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渣,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

7、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从两节诗的对比中,我们不难悟出: 因观察角度、位置的不同人们会有不同的认知。 1、由此我们可以从生活、社会、人生等方面进行联想感悟,空间地理位置的不同,会使人们产生不同的认知,同样,人们所处社会位置的不同,面对同样的事物,也会有不同的认知,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辩证地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要兼听,不要偏信”; 2、若分别就每一节诗去解读,我们也不难悟出“距离产生美”“欲知事情真相,道听途说不行,要亲自去探究才行”的道理。,材料作文的基本步骤:,(1)引述材料

8、。这是第一步定位。材料字数如果比较多,可以概括性引述;材料字数比较少,可以照引不误。(2)分析材料,概括中心内涵。(3)联系现实,提取观点。(4)由此及彼,产生联想,想到其他事情,紧扣观点,具体深入分析。联想根据论证观点的需要,可以是相似联想、相反联想、相关联想等。选例必须精当,对事情的分析,必须能够恰如其分地说明你的观点。(5)做出结论。,、从分析原因入手。例如: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审读材料 提取观点,以果溯因: 空间不宽、水域狭窄、藏鱼不多、井里捞鱼通过“这是为什

9、么”的分析,就能较快速明白材料的主旨: 到广阔的空间去撒网,方有丰硕的收获。,、抓住材料的关键词或句,例如: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找关键词句: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 初露锋芒时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从辨明关系入手。事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

10、)、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例如: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辨明关系:材料中的1个环扣和其他99个环扣之间,是依存关系。 据此,我们可立意为:小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因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4、从材料的事物喻义入手许多人对显性信息能注意,而对隐含信息却容易疏漏。例:父亲和儿子走在雪地里,看到远处有一棵大树,就对儿子说:“我们来比赛,看谁在雪地上跑出的线最

11、直。”儿子听了就很小心地走,不断注意自己的双脚,把一只脚慢慢放到另一只脚前面。好不容易走到大树旁,看见父亲已经先到,他并不觉得意外,但父亲走的路比较直,却令他吃惊。原来父亲明白要走成一条直线,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光看着脚,而是注视着前方的目标。只要眼睛始终不离开大树,就能走成一条直线。,分析喻义: 在材料中“脚”、“大树”都可是隐喻。“脚”可以是具体的第一件事,是眼前的得失,“大树”可以看作是人生或阶段的方向、目标等。 在我们一生中,我们有时得小心注意自己的脚下,但更多时候,要知道自己往哪里去。,例2:与但丁、莎士比亚齐名,被称为世界诗坛三大巨匠之一的歌德,享年83岁,就在他逝世前的7个月,才完成

12、了大型歌剧浮士德下卷的创作。补写完了难度较大的第四幕,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了自己的颠峰。他的好友爱克曼在问及歌德的创作经验时,歌德只说了一句话:“我的创作好比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我又推上去。,分析喻义:它把创作的过程比作上山推石头,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 这就道出了创作的艰辛。 这样推理,论点就可以提炼出来了。比如“百折不挠方为英雄本色”、“坚忍不拔才能走向成功”等。,例1:材料一 泾溪石险入惧惊,经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材料二 有人做过一个试验,青蛙被突然放进沸水中,能迅速逃脱而活命,若放在慢慢加热的水中终被煮死。,5、若多则材料,求同存异,辨证分析

13、。【求同法】几项材料在内涵上有共同性,相通性。审题时,就是要找出材料的共同点。,审题分析: 两则材料有共同之处。当矛盾以尖锐激烈的形式存在时,人们容易觉察,易保持高度警惕,特别小心谨慎;当它以潜在的形式存在时,表现为不易觉察的渐变,人们易松懈、麻痹、放松警惕。 本材料的题旨是:要有危机感;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当心平地跌跟头;警惕糖衣炮弹等。,例2: 李时珍经过27年的调查研究,写成本草纲目; 埃文利希发明了六零六药物,失败了605次; 巴甫洛夫研究条件反射30年,才写出了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 马克思用14年时间才写成资本论; 爱迪生发明电灯也经历了数百次失败。,审题分析: 材料分别列举了五件事

14、,但相互间都存在着共性伟人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们都能认准目标后就坚持不懈,长期奋斗,不怕失败。 这个共性就是材料的中心内涵,也就是我们要归纳的中心论点。,【求异法】如果几项材料中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那么在审题时,首先,就应找出正反材料之间的对立点,从正反材料的对比中得到启发,提炼观点,立意成文。,例1:下面两段话反映出两种对立的观点,请找出其关联点,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甲: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一个人都节约一根火柴的钱给我,那我就成了百万富翁了。 乙:也有人想,如果我能够给全国每一个人作出一根火柴的贡献,那我一生就很价值了。,审题分析: 这两种人的观点是对

15、立的,进一步分析,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的问题。所以,两者的“关联点”就是人生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是奉献还是索取。,例2:材料一 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1千米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材料二 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材料三 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了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审题分析: 把材料结合起来思考,提示了材料的对比特性,我们必须从正反两个方面来作对比分析,即求异,找出二者的对立点:言行不一,律己与律人标准不一。 由此我们

16、可以提出一个正确的主张:高尚的品质绝不体现在嘴上,要靠实际行动来证明。材料一中的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上学,且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小新助人为乐,靠的不是如何说,而是靠的实际行动,可作为品质高尚的典型事例。,6、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 例如: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判断情感倾向: “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 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17、。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就明显偏离题意。,【分析】这则材料中共出现了四个“人物”年轻人、长者、雁奴和雁群。审题时,学生可以舍弃年轻人和长者这两个次要人物,从雁奴和雁群的关系入手确定如下立意。(1)从雁群角度立意:不要轻易误解忠诚的人,因为被误解的人因此会放弃忠诚。(2)从雁奴的角度立意:忠诚被误解后该怎么办呢?是坚持到底,还是放弃忠诚,这是对忠诚的真正考验。,8、寻互补法 【材料】 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分析】 材料“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 材料“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

18、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 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第一、推敲第一构思 从话题的不同侧面来立意 寻找与话题相关的人或事 通过分析、归纳提炼观点 通过比较、鉴别提炼观点,当心中有了观点之后,第二、多用发散思维 从话题的不同侧面来立意 寻找与话题相关的人或事 通过分析、归纳提炼观点 通过比较、鉴别提炼观点,第三、选择最佳角度 新颖的,有别众生俗论能吸引读者 正确的,立论稳妥而不会走火入魔 可写的,能够从道理上深入阐述的 熟悉的,平时有积累、手头有材料 喜欢的,有写作灵感和创作欲望的,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中学作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