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寓言二则,柳宗元,一、柳宗元 的生平与创作,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世称“柳河东”,因官终于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二十一岁中进士,曾任集贤殿正字、监察御史里行等官职。顺宗贞,元年间,柳宗元积极参与政治革新运动,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改任柳州刺史,卒于任所。,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馀篇,其别集为刘禹锡所编,题河东先生集,宋初穆修始为刊行。四库全书所收宋韩醇诂训柳先生文集四十五卷、外集 二卷、新编外集 一卷,为现存柳集最早的本子。,文学史上的并称: (1)与刘禹锡交情甚笃,才华相当,政治遭遇也非常接近,诗歌的思想内容也有共同的基
2、础,二人并称为“刘柳”。 (2)与韩愈共同倡导文体文风的改革,主张“文以明道”,二人先后创作了八百多篇散文,并称为“韩柳”。 (3)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均是他们是唐代继承陶渊明田园诗而发展成独特的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四人在山水田园诗创作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并在艺术风格上有某种相同或相近之处,因而并称为“王孟韦柳”。,历代评论:宗元少精敏绝伦,文章卓伟精致,既窜斥,堙厄感郁,一寓诸文,仿离骚数十篇,读者悲恻。(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四上柳子厚文学国语、西汉诸传。(宋)李涂文章精义,(柳州)贬谪后之文,则篇篇古雅,而短篇尤妙,盖得力于檀弓、左、国最深,平淮夷雅与昌黎平淮西碑亦相垺。(清)吴德旋初
3、月楼古文绪论子厚之文,善言事物之情,出以形容之词,而知人论世,复能探原立论,核覈刻深。名家之文也。刘师培论文杂记,二、文本解读,第一则:蝜蝂传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止。至坠地死。,译文:蝜蝂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像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这种小虫又喜
4、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原文: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译文: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捞一把,用来填满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来的时候,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
5、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即使他们的外形看来庞大,他们的名字是人,可是见识却和蝜蝂一样,也太可悲了!,蝜蝂传的两个部分分别扣住蝜蝂和腐败官吏各自特点展开议论。第一部分抓住蝜蝂善负物,喜爬高两个特性;第二部分讽刺腐败官僚的贪得无厌。两部分相互对应,意理一贯,内在逻辑十分严密,将小虫和官僚的形象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用语精警,立意深刻.,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第二则:哀溺文序,译文: 永州
6、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水来。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原文: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译文: 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味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我对此感到十分悲
7、哀。如果象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于是写下了哀溺。,哀溺文序通过记叙一个平素最善于游泳的人因舍不得钱财而被淹死的故事,讽刺了世上爱财如命之人的愚昧无知,警告他们若不猛醒回头,必葬身于名利场中。其特色是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主要刻划了溺死者要钱不要命的心态,使全文叙述相当精炼,人物形象十分生动传神。,正面描写: 一是行动描写,“尽力而不能寻常”,暗示钱的累赘; 二是语言描写,“吾腰千钱,重,是以后”,说明他明知关键在钱,却仍不愿割舍; 三是表情描写,两次“不应,摇其首”,说明他要钱不要命,至死不悟。,侧面烘托: 一是反衬,“善游最也”,借他人之口指出他平素善于游泳,从
8、而反衬他今日“尽力而不能寻常”的反常行为。 二是对比,把最善游泳的他反倒淹死,与本来游水本领不如他的人都能安全到达彼岸进行对比。 三是用“己济者”的呼号,从侧面揭示他的蒙昧心隆。,三、延伸阅读,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四、讨 论 会,1.请联系中学学习过的黔之驴,并结合课文,谈一谈柳宗元的寓言文在形式上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 将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一文与课文的二则寓言对比阅读,你更喜欢柳宗元的寓言文还是山水游记?请谈一谈自己理由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