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围产期 工作常规.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7164167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产期 工作常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围产期 工作常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围产期 工作常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围产期 工作常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围产期 工作常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围产期工作常规早孕建卡初查常规1、 妊娠 13 周内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2、详细询问停经情况,进行全身检查,测身高、体重及基础血压。3、进行外阴、阴道检查,了解外生殖器有无影响分娩的疾病,并给予适当处理。根据孕情,必要时做 B 超检查(B 超不宜作为常规)。4、了解以往健康情况,重点了解心、肺、肝、肾、代谢性和内分泌性疾病,对有内科合并症的孕妇应请专科医生会诊,以估计孕妇能否负担妊娠与分娩过程。若不宜继续妊娠及早终止。5、化验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二对半、肾功能、白带常规检查以及艾滋病、梅毒等筛查。6、进行高危因素筛查,对高危孕妇进行高危评分,并进行管理。7、进行妊娠早期

2、的健康教育。8、做好孕期卫生指导。产前检查常规1.孕早期(妊娠 13 周内):见“早孕建卡初查常规”2.孕中期(妊娠 13-27 周)2.1 每隔 4 周产前检查一次,高危孕妇增加检查次数。2.2 询问孕妇健康情况,了解胎动出现时间。2.3 测体重、量血压,计算平均动脉压,检查有无水肿,孕 20周时复测尿蛋白。2.4 测量宫底高度、腹围、听胎心,注意胎儿大小,判断是否与孕周相符。20 周起绘制妊娠图,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2.5 孕 16-20 周间行母血甲胎蛋白筛查,孕 18-24 周超声波检查,必要时行羊水细胞核型分析,发现异常提出医学指导意见。2.6 提供营养及心理保健指导。2.7 孕

3、26 周左右时对所有孕妇作 50 克糖筛查试验,如血糖7.8mmol/L 作 75 克葡萄糖耐量试验,及早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8 筛查高危产妇,系统管理。3.孕晚期(孕 28 周以后)3.1 每隔 4 周产前检查一次,36 周后每周检查一次,有异常者增加检查次数,必要时住院治疗。3.2 询 问 孕 妇 情 况 , 有 无 头 痛 、 眼 花 、 水 肿 、 阴 道 出 血 等 异 常 情 况 ,了 解 胎 动情况。3.3 测 量 体 重 、 血 压 , 计 算 平 均 动 脉 压 。 检 查 有 无 水 肿 , 每 次 测尿 蛋 白 , 有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者,积极预防。3.4

4、发现异常胎位及时纠正。3.5 指导孕妇自行监测胎儿,记胎动卡。3.6 听胎心。如有异常行电子胎心监护。3.7.测量宫底高度、腹围,注意羊水量、胎儿大小,绘制妊娠围,积极防治胎儿生长受限。3.8 复检血红蛋白,纠正贫血。3.9 孕 28-30 周行骨盆外测量。3.10 孕 36 周左右复查 B 超进一步了解有无胎儿胎盘异常。3.11 孕 37 周后注意胎先露入盆情况,了解头盆关系,并根据全面情况预测分娩方式,决定分娩地点,提出产时注意事项及做好产前准备工作。3.12 帮助孕妇做好母乳喂养的身心准备,介绍临产症状及去医院的时机。高危妊娠管理常规1.对筛选出来的高危孕妇进行专册登记,并在“孕立妇保健

5、手册”上作红色标记。2.高危门诊,按高危妊娠严重程度实行分级管理。3.对未按时来门诊者须采取不同方式追访(信访、电话访) ,记录在“高危孕妇管理登记本”中。4.凡属高危妊娠均应住院分娩,部分患者应酌情提前住院。5.高危孕妇住院后,根据母婴具体情况,制定合理治疗方案,选择对母婴最有利的分娩时间及分娩方式。6.高危妊娠者产后应有乡镇、街道卫生院保健人员进行访视。产后 42 天到指定单位进行健康检查。产 科 诊 疗 常 规1.坚持首科首诊负责制,严格值班交接制度,坚守岗位,履行职责。2.及时询问病史,按规定书写病历,及时审签病历,按时归档。3.执行查房制度,住院医师每日不少于二次,主治医师每日不少于

6、一次,科主任、主任医师每周 1-2 次,并做好三级查房记录。4.遇有疑难病例及时认真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5.科主任、主治医师、床位医师对疑难病例及有关手术必须进行讨论,讨论情况记入病历。6.遇有疑难病例,及时申请会诊(按会诊制度执行) 。7.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参加危重病人抢救,重大抢救由科主任或院领导参加,分工协作,抢救及时,做好有关记录。8.严格操作规程,执行查对制度,以防差错事故发生。9.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坚持无菌技术操作,防止交叉感染。10.做好门急诊工作,定期安排人员上门诊,解决门诊疑难病例。接 产 常 规1.产妇进入产房应有专人守护不得离开。2.密切观察子宫收缩、胎

7、心、血压情况,每 5-10 分钟听胎心一次。碘伏消毒并在臀下垫上消毒巾。3.用 1%肥皂水擦洗上阴部,然后用温开水冲掉肥皂水,最后用0.5%碘伏消毒并在臀下热上消毒巾。4.接 产 前 应 作 好 接 产 准 备 , 如 : 宫 缩 剂 、 吸 引 器 、 复 苏 囊 、 气 管插 管 。 接 生 人员按常规洗手、消毒,严格遵守操作规程。5.正确指导产妇用力,配合接生者分娩。6.胎头拨露时,接生者一手保护会阴,另一手协助胎头俯屈,注意保护母婴安全,必要时做会阴侧切术。7.胎头娩出后及时挤出口鼻的粘液,然后,按分娩机制娩出胎儿。8.胎 儿 娩 出 后 , 进 一 步 清 理 呼 吸 道 , 擦 干

8、 身 上 的 血 迹 、 羊 水 , 注意 保 暖 , 给 予阿普加评分,同时予产妇垫上聚血盆。9.结扎脐带后,分别用 20%高锰酸钾液消毒脐带断面,待断面干后以无菌纱布覆盖,再用脐带布包扎,并查体。10.与产妇核对新生儿性别后,盖手印、脚印、与手圈之后,在产后半个时内协助正常新生儿与母亲皮肤接触并早吸吮,接触 30 分钟以上,婴儿评分7 分者送新生儿病房观察。11.注意观察胎盘剥离征象,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阴道有裂伤,并采取相应措施,肛查一次,无特殊情况移至平车休息,注意预防产后出血。12.产 后 密 切 观 察 产 妇 子 宫 收 缩 、 阴 道 流 血 、 血 压 及 膀

9、 胱 充盈 情 况 , 每 20 分钟一次,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发生,并做好治疗及护理工作,无异常情况,两小时后回母婴同室,做好交班工作。母婴同室工作常规1.热情接待产妇和新生儿,介绍产后注意事项,按常规做好母婴的医疗及护理工作。2.对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知识,强化勤吸吮、早吸吮按需喂哺,开奶前不喂食,24 小时母婴同室,严禁使用人工奶头、奶瓶及代用品喂哺婴儿。3.定 时 巡 视 , 观 察 产 妇 的 宫 缩 、 恶 露 、 伤 口 、 膀 胱 充 盈 等 情 况 ,做 好 新 生 儿 的观察与护理。4.强化责任护士职责,正确指导产妇喂奶及新生儿正确含接姿势,以便及时纠正。5.对产妇进行乳房护理及宣

10、教,做好异常乳房的处理及护理。6.对新生儿的一些常见现象,如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乳腺肿大、假月经、溢奶与吐奶、产瘤等进行广泛宣传。 7.产后第二天指导产妇做产后操,并解释每节体操的意义。8.鼓 励 产 妇 进 食 富 有 营 养 足 够 热 量 和 水 分 的 食 物 , 多 进 蛋白 和 多 吃 汤 汁 食 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有条件时医院可增加二餐点心。9.出院时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评价,以便出院前及时补课,并做好产褥保健、计划生育及育儿知识宣教,指导怎样办理出院手续。母乳喂养工作常规1.从产前建卡起即加强健康教育,使孕妇及家属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和重要性,建立母亲母

11、乳喂养的信心。1.1 孕妇人手一册“母乳喂养指南” 。1.2 孕妇学校老师授课、放录像、问卷、教会孕妇具体母乳喂养的方法。1.3 加强对孕妇的营养指导和乳房护理,教会如何注意乳房卫生,为哺乳做好准备。2.孕妇入院待产必须让其再次接受母乳喂养指导。3.产后半小时内帮助婴儿与母亲皮肤接触大于 30 分钟,并进行吸吮。4.帮助剖宫产的婴儿在出生 30 分钟内和母亲进行部分皮肤接触,手术结束后母婴一起回到母婴同室,在产妇能作应答反应后约半小时内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大于 30 分钟,并进行早吸吮。5.实行 24 小时母婴同室。6.鼓励早吸吮,勤吸吮、按需哺乳。7.提供纯母乳喂养,禁止给婴儿吸人工奶头,取消奶

12、瓶。8.指导母亲做好乳房护理,及时解决奶胀等问题,教给哺乳期营养等知识。9.医护人员要不断更新母乳喂养有关知识,进行必要技术培训,以促进母乳喂养工作的顺利开展。10.对家属宣教,取得支持,做好出院后随访工作。产 后 护 理 常 规1.产妇回母婴同室后,须做好交接班工作,了解分娩情况及特殊医疗,进一步检查新生儿,核对手圈等。2.进一步正确指导母乳喂养姿势及婴儿含接姿势,宣教有关知识,按需哺乳。3.给产妇软食、热饮、汤类饮食或按医嘱送特殊饮食。4.严格执行母婴同室探视制度。5.室内保持空气清晰,冬夏均应每日通风换气,但须注意避免对流风,防止产妇及新生儿受凉。6.测 体 温 、 脉 搏 , 2-3

13、次/日 , 连 续 三 天 正 常 改 1 次/日,体温37.5以上 8 小时一次,38以上 6 小时一次,39以上 4 小时一次。7.产后 6 小时内勤观察子宫收缩及出血量,至少半小时一次。子宫收缩不良时,揉按子宫挤出血块,出血多时报告医师。8.督促产妇在产后 4 小时内小便,不能自解者,应予协助,必要时导尿或留置导尿管。9.产后 3 日内或会阴缝线拆除前,每日 2 次定时擦洗外阴,每次大便的加洗一次,如见有组织块排出或恶露多而臭时,报告医师。10.会阴部红肿时,可湿热敷或产后 24 小时后理疗。11.会阴浅裂伤缝线于产后 48 小时拆除,侧切开缝线于产后 3-5 天拆除。12.会阴护理前要

14、洗手,产妇所用会阴垫要消毒,勤换。便盆用后洗净,浸泡消毒液内,用前冲净,便盆架每周清洗消毒一次。13.产妇衣服、床上中单及臀垫后及时更换,出院后应将用过的隔水垫单清洗消毒。14.督促产妇授乳前洗手并擦净乳头,乳房胀时用热敷、按摩、抽吸、牵出凹陷乳头等方法,帮助排空乳房。乳头皲裂轻者可继续哺乳,哺乳后挤少许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短暂暴露和干燥。皲裂重者暂停授乳。15.产后宫缩可针刺中极、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用弱刺激手法或服镇痛剂止痛。16.产后便秘者,可肛注开塞露或用肥皂水灌肠。17.如无禁忌,应鼓励产妇多翻身,24 小时可下床活动,48 小时可开始做产后健身操。产 后 访 视 常 规1.产

15、妇出院前,经治医生再次告知产妇如何与有关随访组织联系,并填写“孕产妇保健手册” 。2.产妇出院后“孕产妇保健手册”转交户口所在地或休养地的保健组织,由保健人员进行访视。3.医院提供母乳喂养支持、咨询服务。4.做好母乳喂养随访工作,及时了解母乳喂养情况及婴儿生长发育情况,并加以指导,坚持做到纯母乳喂养 4-6 个月。5.产妇出院 3 天内,第 28 天进行二次产后访视。5.1 了解产妇一般情况:精神、睡眠、饮食、大小便等。5.2 测血压、体温。5.3 检查乳头有无皲裂,泌乳是否通畅,乳房有无血肿、硬 结 ,乳汗分泌量,宫底高度,子宫硬度及有无压痛。5.4 观察恶露及其性状,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指导

16、产褥期卫生,防治产后合并症及指导避孕方法。5.5 宣传母乳喂养好处,指导科学喂养。5.6 了 解 和 观 察 新 生 儿 面 色 、 精 神 、 呼 吸 、 睡 眠 、 哭 声 、 吸 吮 能力 及 大 小 便 情 况 , 测 体 温 、 称 体 重 , 进 行 全 身 检 查 : 颜 面 、 五 官 、 皮 肤 、脐 部 等 。 指 导 新 生 儿护理。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常规1.室内每日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定时开放空气净化器,并有专职人员在病区内空气消毒,每日一次,备有紫外线消毒类,出院终末处理。2.室内日常清洁消毒,湿式打扫,病房地面与走廊每天用含氯制剂拖扫,上下午各一次。3.工作人员注意手的

17、清洁,治疗操作及接触产妇、新生儿前后洗手,必要时消毒液浸泡。喂哺前帮助母子清洁手、乳头。4.护士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避免多人次接触产妇及婴儿而引起交叉感染。5.婴儿用眼药水、扑粉、油膏、淋浴液、浴巾、治疗用品等,应一婴一用,避免交叉使用。遇有医院感染流行时,应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技术。6.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小孩患病时,不准在病房诊断和治疗,工作人员如患传染病应及时调查。7.隔离病房收住传染性疾病的产妇。8.产妇与婴儿用物分开,直接接触新生的布类需经高压消毒后使用,换下的尿布要放在固定的桶内(塑料篓) 。9.控制陪护探视人员探视者应着清洁服装,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在传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