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海南乡村文化.ppt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778838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乡村文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海南乡村文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海南乡村文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海南乡村文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海南乡村文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海南乡村文化,海南岛虽然面积不大,但是文化差异很大,地方文化各异,语言也十分丰富,有“十里不同话”之说。也正是因为如此,海南的文化绚丽多姿,形态各异。海南众多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是由多种文化酿造而成。海南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部分,所形成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多彩,形态各异。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民族文化等。,民俗文化,1.三月三 海南三月三节(农历三月初三)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也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又称爱情节、谈爱日,黎语称孚念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劳勇敢的祖先、表达对爱情幸福向往之情的传统节日。,2.军坡节(公期),军坡节(农历正月上旬至

2、三月中旬)闹军坡是海南人特有的风情习俗。较大的军坡庙会有梁沙婆祖军坡、屯昌屯城镇圣德娘娘军坡和屯昌的枫木军坡,万宁龙滚芋头军坡。军坡节时,村中都要选一个较大的场地来“装军”演戏,贩售土特产,同时招待亲朋好友一同度过节日。每个地方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峒主公偶象,军坡节日期也都不同,所以当天会有来自其他地方的峒主公偶象来一起同乐。礼尚往来。不管你是否是我们的亲朋好友,来的都是客,军坡节当天居民都会很热情招待到来的客人。,3.换花节 正月十五,琼山市区府城华灯齐放,人流如海,鲜花满街。海口许多人,特别是青年人,纷纷手持鲜花,沿着海府大道涌向府城,形成一支换花大军。换花者心理因人而异,多数人换花意在新春伊

3、始,互相祝福而已。 青年人则把换花节当作交朋结友的大好时机,愿以花为媒,觅到知音。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古老的换花节已被人们赋予许多新意,但其风格永远是浪漫和温馨。,民风文化,1.琼剧 琼剧用海南方言(俗称海南话属闽南语系)演唱,清代俗称“土戏”,琼山、海口一带俗称为“斋”,清末民初又名“海南戏”;因其形成于古称琼州所在地琼山,因此国外琼籍华侨谓之“琼州戏”、“琼音”。“琼剧”之称始于1932年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普遍使用“琼剧”称谓。随着大量琼剧艺人出洋,琼剧也随之流传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文莱等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香港等地仍有

4、琼剧社团活动。,2.临高木偶戏 临高人偶戏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重要文化载体,具有独特的表演艺术,主要特点是,舞台设布幛,演员手擎木偶化装登台,人与偶在台上同扮一个角色,以人的表演弥补木偶感情之不足。以来自本地民歌调“阿罗哈”和来自道士调的“朗叹”作为主要唱腔,优美动听,地方特色浓郁。戏剧大师田汉1962年到临高县视察工作,观看人偶戏的演出后,称赞人偶戏为“稀有品种,不同凡响,表演灵动,唱腔动听”,并赋诗云:“椰子林边几曲歌,文兰江水袅新波,此间亦有刘三妹,唱得临高生产多。”人偶戏古老的传统剧目甚多,解放后也演创作的历史剧和现代戏。,3.儋州调声 儋州调声产生于西汉时期,发源于儋州市北部沿海三都

5、、峨蔓、木棠、兰训、松林、光村一带。是一种以儋州方言演唱,体裁近似民间小调的汉族民间歌曲。调声的内容以表达爱情、幸福生活为主,以曲调优美和群体娱乐的特点流传于儋州、三亚、昌江、白沙、东方等地。由此,儋州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唱调声没有固定的场合和时间,在农闲时节、逢年过节,在山坡野地、乡镇集市都可进行,主要是青年男女互相以歌抒情,农历八月十五唱调声尤为盛行。,河北梆子,河北梆子是河北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梆子腔的一种(梆子腔:戏曲声腔之一,因用梆子加强节奏得名。)解放前,它有许多名称,在河北本地叫直隶梆子、河北梆子、梆子腔;外地人称之为京梆、笛棒子、反调等;此外,也有人称它为卫梆

6、子或山西梆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1952年统一称为河北梆子。,皮影,唐山皮影,因以唐山地区乐亭、滦县一带的语言音韵为其音乐特色,所以又叫“乐亭影”、“滦州影”,流行于河北的唐山,承德,廊坊等地区以及东北三省各市县、它是一种有着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抗日战争以前常在农闲聚众演出,征上述地区的乡镇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的唱腔音乐尤为群众所喜爱。,高跷,每年的春节过后的初二开始就会陆陆续续的有不同的高跷会来到村子里拜年,五颜六色的服装、苗条的高跷是村民们最关注的,也是最有特色的。,饮食文化,民间有“八仙过海”的故事,可以借用这个典故的谐音,作为海南美

7、食文化的推广。(1)“八仙过海”中的”的“爸”是指海南的茶,海南的茶文化代表是老爸茶,一壶茶、一碟花生、一两个面包,陈旧的桌凳,这样的茶文化可以将其改动继续推广出去。主要是:苦丁茶和兰贵人。(2)“八仙过海”中的“鲜”是指的特色名菜,海南的四大名菜:文昌鸡、嘉积鸭、东山羊、和乐蟹,还有其他的特色小吃:抱罗粉、陵水酸粉、海南鸡饭等。主要是:文昌鸡和抱罗粉。 (3)“八仙过海”中的“过”是指海南的特色水果,如椰子、芒果、菠萝蜜、榴莲等。主要指:椰子和榴莲(4)“八仙过海”中的“海”指的是特色海鲜,主要是:和乐蟹和鲍鱼。,羊汤,平泉古称“八沟”,平泉羊汤原来叫“八沟羊杂汤”。平泉羊汤以羊杂配以多种佐

8、料制作而成,选料精细,厨艺独特,味清香而纯厚,汤脂肥而不腻,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食用后回味无穷。平泉烧饼则以个大芝麻多,香软松脆而著称。羊汤配烧饼,确是一道美味佳肴,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平泉羊汤的来历有多种传说,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康熙皇帝在围场沟(今平泉党坝)设围打猎,在追赶一只梅花鹿时,一直追到八沟地面(今平泉镇)。鹿钻入柳林没有追到,皇帝的饿劲儿倒是上来了。正在这时,不远处飘来一阵香气,十分诱人,小康寻香找来,发现一个小店,店内一回族老者正忙活着在铁锅内煮着一堆看着油乎乎的东西,香气正是从锅中飘来。小康也不问价,直叫:“快来饭!”开店的老者不敢怠慢,赶紧盛出一碗切好的羊杂汤,顺手拿了两个烧饼。小康食后容光焕发,精神百倍,才想起没问吃的是什么,老者告诉说:“这叫羊杂汤,是用羊的杂碎做成的。”小康觉得十分够味,便随口道出一首诗来:“喜峰口外远,塞北古道长。野鹿入柳林,八沟羊杂汤。”,海南农村的结婚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