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工具性 与 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3、语文课程标准 阶段目标从 “识字与写字”、“阅”、“写作”(小学12 年级为“ 写话” ,3 6 年级为“习作” )、“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 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
2、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4、语文是 实践性很强 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 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新课程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 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准确拼读 音节 ;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 大字字母 ;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7、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帮助 阅读 ,帮助 学习普通话 。8、识字是阅读和写字的基础,是 12 年级的教学重点。9、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挂图、多媒体、表演。10、巩固识字的最好办法是 复现。11、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的教
3、学,而且要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方位、多角度 地训练。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 想象世界 ,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 交际 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交流和沟通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 具体的交际情境 中进行。14、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 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 新旧
4、知识间 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 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 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1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 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19、课标“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 学生 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20、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
5、学校 、家庭、 社区 等教育资源。21、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 语文学习时空 ,增加 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 ,强调 亲身经历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 “做”、“考察”、“实验 ”、“探究” 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独立自主能力 和创新精神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 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 主动探究 、 团结合作 、 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23、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
6、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24、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与交融式目标 。25、“分解式目标” 按照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 。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26、“交融式目标” 在叙写时不会 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目标乃至三维的目标都 交融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27、清晰明确 ,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28、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刻画动词 ,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 何种结果,最后要注
7、意用词准确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现目标达成的 层次性和 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 可测度性。29、学生只有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并且能够正确 理解字义,才有可能顺利地阅读书报,学习 文化科学知识 ,提高 认识能力 。30、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 , 融为一体 ,注重语文素养的 整体提高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 螺旋上升 ,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31、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 感受 、 理解 、欣赏和 评价 的能力。32、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言语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 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8、。33、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 参与意识 和 情意态度 。评价必须在具体的 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 交际任务 ,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3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 基本的语文素养。”35、语文课程标准在 “总目标”中提出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 倾听、表达 与 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 人际沟通 和 社会交往 ,发展 合作精神 。36、课堂即时评价对调控教学、 激励学生能起到及时调节与导向的作用,又能为终结评
9、价积累素材。37、课程资源从存在形态看,可以划分为有形资源 和 无形资源 两大类。38、“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 理解和运用 祖国语文,丰富 语言的积累 ,培养 语感 ,发展思维。”39、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能读准 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 声母、韵母和音节 ,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40、语文素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主要分为六个层次: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二是 丰富的语言积累 ,三是 熟练的言语技能,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 深厚 文化素养,六是 高雅的言谈举止。41、课程资源从获取途径看,可以划分为校内资
10、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42、课程是动态的生态系统,因 “ 教师、学生、文本 ”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在这个系统中, 学生 是最活跃的因素。4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丰富的 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 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 熏陶感染 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 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4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年级 “能写简单的 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能学写 读书笔记 和常见 应用文 。”二、基本概念题1、语文素养: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汉
11、语言的优秀文化成果,最终在学生身上养成的一种涵养水平。2、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 3、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4、探究学习: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5、对话:对话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在平等的情形下,就教学问题展开的互动的、有意义建构的、全方位的信息沟通和多元的意义
12、重构活动。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在对话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6、课堂即时评价:也叫情境评价,这种评价主要针对在学生互动为主的多元状态下课堂教学过程和结果。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同学、学生本人;评价结论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激励性评语、体态动作、实物等;评价对象可以是学生个体也可以是学生群体。7、课程资源 :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8、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语文课程资源可以理解力为: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
13、外一切课程资源。9、人本语文课程资源:是指那些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那些与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关系密切的人都是人本语文课程资源。比如教师、学习伙伴、家庭成员等。10、物本语文课程资源 :是指那些以物资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主要指语文教材、学校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各类有助于学生语文学习的教学设施等。11、动态语文课程资源:是指那些以活动过程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如语文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师生的生活经验、校园课间文化等。12、体验学习:是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认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景。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面
14、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 13、“三维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14、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有关三维的明显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三维目标交融在一起。15、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16、生字复现:是非常高效的识字教学途径,多种形式的复现能强化学生的记忆,增强识字的效率,提高识字的趣味性。 17、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
15、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三、简答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答: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3、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答: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
16、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4、新课程教师角色应如何定位?答:一、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二、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三、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5、语文课程标准 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答:一、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二、准确拼读音节。三、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四、认识大写字母。五、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答:一、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二、汉语拼音帮
17、助学生说好普通话。三、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7、识字教学在语文学习中有哪些作用?答: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是小学教学的基础,识字教学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普通教育的水平,而且也影响到全民族的文化科学素质。8、你是怎样看待识字教学中的“复现”的?答:生字复现是非常高效的识字教学途径,多种形式的复现能强化学生的记忆,增强识字的效率,提高识字的趣味性。9、语文课程标准 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答: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18、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10、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善,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语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11、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答:一、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阅读中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能力的培养的过程。二、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12、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答:感受、理解、欣赏
19、、评价能力。13、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答: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14、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答: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 善思考, 有个性地表达。15、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答: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综合性学习中的问题有的来源于学科,有的来源于生活,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综合性学
20、习中有许多问题的探究完成是需要多人来完成的,这对于独生子女合作能力的培养是不言而喻的。综合性学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16、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十分重要,你认为有哪些途径?答:一、 在语文教材中发现课题,即与阅读教学相结合。二、在校园活动中发现课题。三、 在社会大环境中发现课题。17、“分解式目标” 与“交融式目标”的异同是什么?答:相同点:都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不同点:分解式目标按照三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三个维度叙写非常清晰明确。交融式教学目标不会出现有关三维的明显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三维
21、目标交融在一起。18、教学目标有哪几种叙写方式?答:分解式目标与交融式目标。19、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答: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1 )明确 “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2)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 ”式的教育。 (3)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1)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2 ) 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做出安排,做好引导。20、什么是课程资源?答: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21、课程资源按获取途径分,有哪些种类?答:一种
22、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的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22、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答: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3、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答:“探究 ”学习,即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如: 教学白杨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探究,可以抓住爸爸的三次“ 沉思” :想一想,爸爸在什么情况下沉思,沉思什
23、么?具体是怎么想的?你是通过哪些句子读懂的?(“一思”眼前的白杨,体会白杨高大挺拔的特点;“二思 ”胸中的白杨,体会爸爸扎根边疆的心意;“三思”未来的白杨,体会孩子们在边疆成长。24、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做的事没让学生做。 第二,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 第三,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第四,不该分工的分了工。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 优生”“独舞”唱主角。 第七,离
24、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25、你觉得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最容易出现哪些问题?答:一、 合作学习小组内组员间的不平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成绩好或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而成绩差或性格内向者,只是充当“听众”,坐在那里静听,有的甚至游离于小组学习的内容。而在班级交流时,代表小组汇报的还是那一两个频频发言的学生。如此就形成了那一两个学生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 主角 ”,而其他学生只能充当“配角” 、“听众 ”。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有时难以激起学生的研讨激情。由于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
25、更多地考虑的是课堂教学进度或只是根据自己的想象去设计问题,而学生偏偏对这些问题不感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所讨论的问题有时虽然也是来自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但其缺乏普遍性,因而也就很难激发起学生讨论的热情了。有时教师安排学生讨论的时间太少也会导致学生兴趣难以激活现象。缺乏激情和生气的小组合作学习是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的,也就谈不上学生主体性的充分调动。 26、语文教育应重视哪些特点?答:一、人文性。二、实践性。三、生活化。四、民族化。27、“学会汉语拼音” 的衡量标准是什么?答: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6、。四、观点论述题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 “语文素养”的?要点:“语文素养” 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任务。“语文素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主要分为六个层次。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比如标点、基本的修辞等。二是丰富的语言积累。课标要求课外诗文不少于 160 篇(段)。三是熟练的言语技能。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深厚的文化素养。六是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素养是一个综合的文明素养,它的提出是对以住大纲的超越。2、试述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点: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
27、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首先是取决于语言文字的约定俗成、模糊等特点, 课标不再强调让学生掌握系统的语文知识。其次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主要是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来完成,比如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让学生在习作中学会写作。3、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要点: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的过
28、程。” 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但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对一些学习内容来说,接受学习也是必要的,所以在提倡探究式学习的同时并不排斥接受学习,教师在该讲时还得讲、该传授时还得传授。4、你认为在拼音教学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要点:一、优化教学环境。二借助儿歌故事。三、利用游戏活动。四利用图画等媒体。五、动手实践中巩固。六、开放教学时空、七、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八、联系生活5、“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只要会认、会拼读就行了,没有必要抄写、默写。”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要点:课标对汉语拼音的难度降低了,时间减少了,但是作
29、用没有削弱:汉语拼音不但能帮助学生识字,还能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和帮助学生阅读。课标对汉语拼音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必要的抄写是符合课标要求的,要求学生默写就有为难学生之嫌了,这会加重学生的负担。6、有人认为,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没有区别。你有什么看法?要点: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没有区别这一提法是不当的。它首先是听说的整合。它与听说训练相比有以下特点:一是前瞻性。比如说体现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等。二是三维设计整体提高,它整合了三个维度的要求。三是操作性很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语文学习等规律。在教学方法上也
30、与原来的听说训练有很大的创新,更重视互动等。7、课标 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点: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与减少教师指导不是对立的。教师少指导不是放弃指导,而是精心指导。教师的指导要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保护学生习作自信心。教师的指导要鼓励自由表达,鼓励创新,为学生解开束缚,让学生有选择表达方式、选择题材等自由。教师的指导要着眼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师的指导要把学生的习作引向广阔的生活。8、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 过程和方法”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那就是意味着“知识和能力”不重要了。请问您如何看
31、待这个问题?答:在教学目标中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关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9、你认为“生命课堂”有哪些具体表现?要点:从学生的方面说:一是多元的个性的课堂;二是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心灵得到震撼的课堂;三是学生主体得
32、到尊重,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内涵得到丰富的课堂;四是课堂上学生充满生机,洋溢着生命活力(比如不断精彩生成)的课堂等。从教师的方面说:教师的生命也得到丰满,质量得到提升,教学水平得到发展的课堂。从师生结合的角度来说:是文与人,生与生,生与师充满和谐的课堂。10、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要点: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改变唯一的答案的教学情况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在追求个性化阅读时,不应违背文本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当学生的理解出现失误时,教师要抓住这样的生成点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做到合情合理,既
33、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又不是非不分。11、你觉得怎么做才能使各种学习方式更加有效呢?请选择一种学习方式具体阐述。要点:一是理解学习方式的本质,合理运用。比如不让学习方式成为课堂的装点。二是注重方法的指导。比如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三是加强过程的引导。四是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任务的合理分配,自我任务的完成,小组中提出意见,修正自己的想法,提出小组的方案、意见等。12、语文教育有什么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如何把握?要点:一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对语文材料反映的多元性。此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二是语文教育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34、。三是语文教学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比如在字词教学时不要让学生死记字词的解释,而是应让学生感受词语的内涵,意义,照顾到汉语言的模糊特征等。13、你认为在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要点:一是从教材、校园、生活中确立主题,并突出主题的综合性。二是教学过程的展开要强调实践性。三是教学方式的选择要强调自由性。四是学习的组织要强调合作性。五是学习活动要发挥创造性。14、综合性学习活动要体现合作性,在具体实践中你是如何体现的?请举例说明。要点:既分工又合作,每一个学生完成自己的任务,又有团队意识。例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后,组织学生开展保护松源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把学生按兴趣分成调查小组,摄
35、影小组等。调查小组在展开调查后形成调查报告,把报告寄给有关的部门。摄影小组把图片配上说明文字搞一次展览,开展一次热爱松源河的演讲会等。15、有人说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以前的语文活动课,你怎么看?要点:首先,综合性学习借鉴过去语文活动的经验,但是因为内容的综合性与探究性特征,与过去的语文活动有很大的区别。其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再次语文综合性学习也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具有语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个体性、本土性等特点。16、有人说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是了,何况我们基层(农村)也没什么语文课程资源。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
36、?为什么?要点:这次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课程管理的权利,尤其在学校层面上,要求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获得专业发展。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可以缩小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之间的距离,使课程计划更符合学校 ,教师,学生的实际,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观念。农村与城市在语文课程资源上是有差异,但是也有自己的特点、特色。认为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是了,农村也没什么语文课程资源的观点是狭隘的。农村在课程资源开发上也是大有可为的。17、城市学校中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一定比农村学校多。这样说对吗
37、?为什么?答: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它可分为三大板块:一是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二是人本语文课程资源, 三是动态语文课程资源。从中可以知道: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它并没有城市与农村之分。并不是说农村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网络设备,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就一定比城市学校少。我们语文是无处不在的,语文课程资源也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广大小学语文老师具备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技能,树立正确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观,具有细致的观察能力,深入的挖掘能力和教学方案的?施能力, 并投入到这充满热情与创新的工作中,一定能收获与城市老师同样多的语文课程
38、资源。18、有人认为“学生只要学好语文书上的内容就能学好语文,教师不必花时间与精力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要点:语文承担着传承祖国文化的民族精神的任务,仅仅依靠教材和课堂是不够的,语文学应与生活的外延相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也正是因为这样而显得特别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一线教师应主动地树立新的课程资源的观念。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事实证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等,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9、有观点认为,语文课程标准 淡化了语文知识的教学,这意味着语文知识教学不重要,语文知识教学是
39、可有可无的。你怎么认为?要点:语文知识是构成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不要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完整,并不排斥那些对学生的能力发展,语文素养地形成有巨大作用的语文知识的教学。正如王尚文教授说的,语文教学只是不让语文知识来当家作主而已。20、你认为目前语文教学中学习方式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要点:一是自主学习放任自流、华而不实。二是合作学习成了优生的独角戏、效率低下。三是探究学习舍本逐末、信手拈来。四是体验学习得不偿失等。21、“自主学习 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而老师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下教学纪律就可以了。”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要点:自主学习是指学生
40、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自主不同于自流,不同于教师放任自流。学生要有高品质的自主学习,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要精心地指导学生22、语文素养就是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要点:语文素养的构成,可参见第一题。23、有教师认为合作学习与小组学习没有区别。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要点: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学习是把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比如人数)分组来学习。合作学习主要特点:一有共同的目标。二是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三是积极承担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四是建立有效的沟通,有效解决组内冲突。五是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形成集体的成果。对活动成效进行评价。而小组学习则没有这些特点,它可以是个人在小组中独立学习,作一些没有共同目标的交流,可不必合作,学习结果也不代表小组的水平等。24、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对学生有利无弊。要点:有利有弊,关键在适当的运用。要处理好深入语言文字地品味与适当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关系。比如先入文感受,再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激发情感,加深印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