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 年 1 月 20 日甘肃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2 -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 年 1 月 20 日甘肃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序 言第一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主要目标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环境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第二章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夯实发展基础一、加速发展以公路、铁路为主的综合交通运输二、大力推进能源建设三、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四、继续加强生态建设五、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六、搞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第三章 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
2、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一、改造提升石油化工、冶金、有色等传统支柱产业二、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三、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制药等新兴产业四、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五、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六、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第四章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一、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二、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五、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六、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和小康建设七、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第五章 加快发展服务业,培育壮大旅游业- 3 -一、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及房地产业三、发展壮大旅游业第六章 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区域发展一、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二、促
3、进区域协调发展三、建设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四、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第七章 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一、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二、优先发展教育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第八章 加快改革创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一、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三、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四、深化投资体制和财税体制改革五、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六、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七、继续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九章 提高资源保障和环境承载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一、提高资源支撑能力二、加大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十章 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4、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三、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全民健康素质- 4 -五、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六、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第十一章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二、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三、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十二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努力实现规划目标一、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落实二、加强政府在规划实施中的职责三、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附 甘肃省“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5 -序 言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
5、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我省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本纲要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主要体现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和全省各族人民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突出政府工作重点和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引导,是战略性、前瞻性和综合性规划。政府将认真履行职责,运用所掌握的公共资源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甘肃发展与改革大业,努力实现发展目标。第一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主要目标 “十一五”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是加快实现总体小康目标并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必须立足现实基础,深化省情认识,抓住发展机遇,明
6、确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十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高举发展和改革的旗帜,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以项目带动发展,以改革促进发展,全面完成“十五”计划主要目标和任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为“十一五”和后十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十五”期间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2005 年生产总值达到 1928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0.1%,达到734
7、1 元,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加强,2005 年粮食产量达到 837 万吨,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在调整改造中快速发展,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 35.6%;服务业持续增长,- 6 -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城镇化水平达到 30%。财政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2005年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 254.6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 123.4 亿元。西部开发进入新阶段。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交通、通信、能源、水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得到缓解,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所改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五年间,国债资金投入 24
8、4 亿元,带动银行贷款和其他资金投入,有效地拉动了投资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3364 亿元,相当于“九五”时期总投资的 2.1 倍。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重点实施了国有企业改革攻坚,一批国有工业企业通过改革改组改造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框架初步建立。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行政审批制度和投资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市场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 36.2%。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扩大,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 35.8%,利用外资规模平稳增长。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有所增强。教育事业发
9、展加快,全省 68 个县区整体实现“两基”目标,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得到加强,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7.3 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助体系基本建成,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初步形成,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建立。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城乡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广播、电视覆盖率超过90%。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社会就业、社会保障和扶贫救助工作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 60 万人,2005 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3%。城镇居民
10、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10.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6.7%。48 万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205 万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温饱,农村绝对贫困面下降到 7.2%,低收入人口占全省农村人口的比重下降到17.22%。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 6.02。- 7 -专栏 1:“十五”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十五”计划目标主 要 指 标预期增长(%)2005 年 “十五”年均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450 8-9 1928 10.7人均生产总值(亿元) 5390 7 7341 10.1大口径财政收入(亿元) 168 254.6 18.8地方一般财政收入(亿元) 100 123.4 15.0全社
11、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3000) 10 (3367) 14.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600 10 633 118进出口贸易总额(亿美元) 9.23 10 26.3 35.8其中:出口总额(亿美元) 7.09 11 10.9 21.3全省总人口数(万人) 2690 9 2634 城镇登记失业率(%) 5 3.3 城镇化率(%) 30 3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6250 5 8087 10.5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1830 5 1980 6.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10 15 森林覆盖率(%) 10.3 12 粮食产量(万吨) 800 837 公路通车里程(公里) 4107
12、6 其中:高速公路(公里) 1000 1006 原煤产量(万吨) 2500 3620 发电总装机容量(万千瓦) 800 1013 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五年累计数。同时必须看到,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的基本省情仍未改变,发展阶段明- 8 -显滞后。一是全省正处在加快实现总体小康目标并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的阶段,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的难度较大;二是正处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型过渡的阶段,工业化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约束趋紧,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三是正处在重点突破和协调发展并重的阶段,新的增长点不多,城市带动作用不强,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得到遏制
13、,环境承载能力低;四是正处在改革攻坚的阶段,改革承受能力弱,市场化进程较慢,体制机制性制约明显,投资主体单一,非公有制经济实力不强。总体上看,“十一五”时期仍将处在一个夯实基础、改善环境、突出重点、加快发展的历史阶段。 专栏 2:发展基础与发展阶段1、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自然资源禀赋条件较差,承载能力弱。2004 年,全省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 1.06%,人均生产总值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52.4%。按大口径计算,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为 825 元和 1374 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0.6%和 62.8%。2、加快实现总体小康目标并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的阶段。按照人民生活
14、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 16 项指标,全国 2000 年已实现总体小康目标并向全面建设小康目标迈进,2004 年我省总体小康实现程度仅达到 85%左右。按照“十一五”预期 10%的增长速度,2008 年实现总体小康目标。3、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型过渡的阶段。全国处于工业化中期,我省 2004 年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为 42.2%,比全国低 4 个百分点以上;第一产业比重为16.8%,比全国高 3.7 个百分点,大体相当于全国 90 年代中期的水平,工业化初期特征还很明显;城镇化率 28.6%,低于全国 13.2 个百分点。4、重点突破和协调发展并重的阶段。城乡间、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城乡
15、居民收入差距大,2004 年全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 79%,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64%。5、改革攻坚的阶段。市场化程度较低,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开放型经济比重低,与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均占全国 1%左右相比,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仅占 0.15%和 0.3%。今后五年,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国内发展环境看,国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继续推进西部大- 9 -开发,有利于我省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国家提出建设
16、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针政策,有利于我省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破解“三农”问题,遏制城乡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国家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环节,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有利于我省转变增长方式,改造提升能源、原材料工业等传统支柱产业,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国家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促进我省继续加快改革步伐,为促进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国际上,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间产业重组转移速度加快,将为我省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更有效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
17、、更宽领域参与区域和国际合作提供更新机遇。当前,全省各族人民加快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对省情认识更加深化,发展思路更加成熟,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加快发展步伐。同时,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的势头迅猛,后发展地区产业发展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我省资本短缺、人才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未来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总体判断,“十一五”时期,我省加快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发展环境比较有利,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积极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迈向新阶段。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十
18、一五”期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自主创新,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两个高举、一个加强”和“两抓两放”的总体工作思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工业强省战略,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努力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进程。- 10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
19、;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转变增长方式;必须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必须坚持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未来五年的发展必须努力做到:一是突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立足省情,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机遇意识,遵循发展规律,创新发展思路,坚持以项目带动发展,实施一批能够带动全局、增强发展后劲的重大项目,夯实发展基础,努力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二是突出发展特色优势
20、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立足发挥比较优势,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突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整体面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增强中心城市的发展和带动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四是突出资源节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实施以节能降耗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五是突出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推进改革攻坚,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努力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六是突出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各项社会事业相协调,不断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立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促进社会公平,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与改革成果;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