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1 页 共 30 页摄影学第一章 绪论一、引言1教学目的:了解摄影的概念以及如何去观察。2教学重点和难点:怎样去观察二、任务1、摄影的诞生摄影就行为而言,是用照相机描绘景物物表面明暗或色彩形态的一种活动及其产物。我们也可以说照片就是我们用光画的画。1822 年,法国的涅普斯将一种印刷用的沥青涂在金属版上,然后把涂有沥青的金属版置于暗箱中拍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 。 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2 页 共 30 页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说,与绘画、电影相比,摄影有以下的特点。影像的真实性。当快门按下后,景物的反射光经过镜
2、头在相机感光材料上的聚焦成像,影像和景物之间也就形成了一种直接的、具体的对应关系。瞬间的长驻性。摄影截取了事物运动变化的一个瞬间,并将这样的一个瞬间场景给凝固下来而形成一个静止的影像,不能像电影要把事物的整个运动变化过程记录下来,也不能像绘画那样局部的绘画、局部的修改。比如跳高运动员过杆的瞬间可以使读者联想到起跳和落地的情形。2.观察从摄影术发明至今,但凡是在摄影领域有所成就的佼佼者,都懂得观察,会观察,也即发展自己的眼力。道要拍什么,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要追求表现什么。2.1 基本指导原则照片所追求的基本原则:a.一个好主题一 张照片不分时空地点,对任何人来说都有意义,而不仅仅只是
3、对哪一个人有意义。所有照片的读者都可以引起共鸣。b.重点突出 好的照片总是能把读者的视线吸引到对主题表现得更加突出的点上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重点突出。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3 页 共 30 页c.简洁明了一张好的照片只摄取对主题表现最至关重要的东西,而割舍其他繁缛会分散主题的东西。决不画蛇添足。3. 学会创造性观察对同一被摄体的观察角度不同所获得的影像也是不同的。那么,为了使我们的照片不让读者觉得司空见惯,我们就要寻找不同的观察角度。简单的说,就是我们要逆着正常人的思维走,这样才能有独特的理解。镜头焦距的变化、曝光的变化、景别的变化、景深的变化、前景后景的变化都
4、可以为我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学着用与别人不用的观察方式去观察,会让你对这司空见惯的世界有一个新的认识。4.摄影的应用和社会功能摄影在人类社会的生活中在各个方面得到应用,而这些应用归纳起来有三点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三、作业1.阐述你对摄影的看法,以及根据你的观察给摄影行业一个展望。第二章 照相机和镜头一、引言1.教学目的: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分类。镜头的种类2.教学重点和难点:照相机的结构 、镜头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4 页 共 30 页3.教学回顾:上一节课讲了照相机的的诞生已经怎样去用特殊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用独特的是视角,拍出独特的照片。二
5、、任务1.照相机原理最简单的“针孔成像”的原理在一个不透光的暗箱前面开一个小孔,在暗箱的另一端装置感光材料,被摄景物的反射光经过小孔进入暗箱成像于底片上,即可拍成照片。针孔成像无需对焦,也没有像差,它和人眼通过小孔看到的景物一样。自然、柔和、逼真、空间感强,但是曝光时间很长。2.照相机的种类根据取景方式的分类,我们将简单介绍一下市场上的几种相机。后面章节我们将就目前市场上的单反数码产品做详细的机型介绍。2.1 平视旁轴取景照相机平视旁轴照相机在摄影物镜旁装有一组单独的取景系统,可作眼平(视)取景,并与调焦装置连动,可在取景的同时进行对焦动作。这种相机拍摄快速运动的物体方便好用。YDCA 数字视
6、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5 页 共 30 页平常人们使用的最多的袖珍型“傻瓜”相机也是采用了旁轴取景照相机的取景方式。2.2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取景器,如下图,摄影机的物镜同时兼作取景镜头。2.3 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一般都是方箱式机身,上下排列两个焦距相同的镜头, 上面的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6 页 共 30 页镜头供取景和调焦用,机身内部放置一片与镜头主光轴呈 45角的平面镜片,如下图,在聚焦的磨砂玻璃上所结成的影像明亮而清晰,下面的镜头是摄影物镜,设有光圈和镜间快门,大多附有自拍连动装置。2.4 机背式取景照相机大
7、型座架式相机因其体型重大,需要固定在机架上。它的镜头与机身之间用皮腔相连,通过机背磨砂玻璃屏进行观察、取景、调焦,所见影像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但没有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7 页 共 30 页视差。3. 照相机的结构附件和自动控制系统照相机主要是由镜头、机身两部分构成的。3.1 镜头镜头是照相机最主要的部件,其作用是成像,成像质量的优劣是评价一只镜头由透镜组和机械装置构成。通常,透镜片数多,消除各种像差情况就好,成像质量也就更高。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8 页 共 30 页镜头的优劣直接影响照片的质量,而镜头的质量主要表现为透镜结
8、像的清晰度、准确度和通光量的大小。3.1.1 镜头的种类(1)标准镜头镜头的视角从 40到 55之间称为标准镜头(2)广角镜头镜头的视角大于 60以上的称广角镜头。广角镜头的焦距小于底片像幅对角线长度。广角镜头又称短焦距镜头,其特点是焦距短,视角大、视野宽、景深长,拍动态物体或需要景物前后有较大的清晰度,或在较狭窄的环境中拍摄较大的场面。广角镜头有专用的遮光罩。一般的遮光罩会使底片的死角被遮挡,无法感光。(3)摄远镜头摄远镜头的视角小于人眼的正常视角,它的焦距长度大于底片像幅的对角线,摄远镜头也称为望远镜头或长焦镜头。目前,常见的 135 照相机摄远镜头的焦距有135mm、180mm、250m
9、m、300mm、500mm、1000mm 等多种。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9 页 共 30 页(4)变焦镜头变焦镜头的变焦方式有手动变焦和自动变焦两种。手动变焦又有单环推拉和双环转动两种。单环推拉式的变焦环也是调焦环,前后推拉为变焦,左右旋转为调焦,操作方便,有利于快速拍摄。随着技术的发展,变焦镜头的成像质量越来越高,改变了过去对“变焦镜头没有定焦镜头成像好”的看法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10 页 共 30 页(5)移轴镜头移动镜头光轴调整透视的镜头。移轴镜头的作用,除了纠正透视变形,还能调整焦平面位置。移轴镜头最合适建筑、风景和商业
10、摄影。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11 页 共 30 页3.1.2 光圈光圈是在镜头中间由数片互叠的金属页片组成的可变孔径光阑。它能限制镜头的进光量,光圈开度的大小直接影像感光胶片上的照度;改变光圈不仅可以改善成像质量,还能调节景深。通俗的来说,其实光圈就好像是水龙头的阀门控制水量多少一样控制光量。我们平时所说的光圈值 F2.8、F8、F16 等是光圈“ 系数”,是相对光圈,并非光圈的物理孔径,与光圈的物理孔径及镜头到感光器件(胶片或 CCD 或 CMOS)的距离有关。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 F 值。光圈 F 值 = 镜头的焦距/ 镜头口径的直径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11、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光圈 F 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3.1.3 景深和超焦距3.1.3.1 景深的概念在被摄主体(对焦点)前后,其影像仍然有一段清晰范围的,就是景深。景深随镜头的焦距、光圈值、拍摄距离而变化。对于固定焦距和拍摄距离,使用光圈越小,景深越大。3.1.3.2 影响景深的因素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12 页 共 30 页主体清晰,背景模糊,景深小画面前后都清晰,景深大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13 页 共
12、 30 页景深是指拍摄景物的清晰范围。景深的大小是受光圈的大小、镜头焦距的长短以及拍摄距离(物距)远近所制约的。A. 光圈的大小:镜头焦距和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两者成反比。B. 焦距的长短:不同焦距的镜头用同样的光圈对同一距离的目标拍摄,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短;焦距越短,则景深越长。两者也成反比。C. 物距的远近:在光圈和焦距不变的情况下,景深大小取决于被摄物体的距离。物距越远,景深越大;物距越小,景深越小。两者成正比。在实际的拍摄活动中,需要把光圈、焦距、物距等几个因素结合起来,以适应不同环境的需要,把景深控制在需要的范围之内。3.1.3.3 超焦距当镜头对焦到
13、无穷远时,从照相机到最近清晰物面之间的距离叫超焦距。超焦距不是一个定值,它随着光圈的大小和镜头焦距的长短以及物距的远近而变化。光圈越大,超焦距越大,正比关系;镜头焦距越长,超焦距越大。在弥散圈大小不变的条件下,超焦距和焦距成正比,因此很容易理解超焦距好景深的关系,即超焦距大,景深小;超焦距小,景深大,成反比关系。3.2 机身3.2.1 快门快门是控制感光器件(胶片或 CCD 或 CMOS)曝光时间的装置。快门一般分为中心快门(镜间快门)和焦平面快门(帘幕快门)镜间快门由一系列薄钢叶片组成,快门释放按钮触发一根弹簧使叶片在曝光期间开启,然后闭合。完善的快门通常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A.一是
14、必须具备有能够准确调控曝光时间的作用,这一点是照相机快门的最基本的作用; B.二是必须具备有足够高的快门速度,以利于拍摄高速动动全或有效控制景深; C.三是必须具有长时间曝光的作用,即应设有“T”门或“B“门; D.四是具有闪光同步拍摄的功能; 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14 页 共 30 页E.五是具有自拍的功能,以便于自拍或在无快门线的情况下进行长时间曝光时,使快门开启。3.2.2 取景器取景器是用来观察被摄体,确定拍摄范围的装置。3.2.3 聚焦验证装置根据共轭焦点的原理,镜头像距和物距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物距变了,像距也随之而变。物距长,像距短;物距短则
15、像距长。3.2.4 其它装置3.3 附件A. 三脚架B. 遮光罩C快门线3.4 自动控制系统3.4.1 自动测光TTL 测光方式分多种,主要有全视场平均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和分区综合测光等。3.4.2 自动曝光当自动测光元件测定胶卷感光度或数码相机自设的 ISO 感光度和光线强弱之后,就得出光圈和快门的曝光组合,进行自动曝光。自动曝光有多种模式,如光圈优先、快门优先、一般程序、长景深程序、动体追随程序等等。我们将重点介绍三种常见的模式。光圈优先式自动曝光:摄影者根据拍摄现场的光线情况和拍摄画面景深的需要,先定光圈,然后由照相机自动选取相应快门时间的曝光模式。快门优先式自动曝光:摄影者根据
16、拍摄现场的光线以及被摄动体的需要,先确定快门速度,然后照相机自动选取相应的光圈组合进行准确曝光。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15 页 共 30 页程序控制式自动曝光:程序控制自动曝光模式不需要预先设定光圈或快门速度。照相机会根据光线的强弱、画面景深而自动确定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组合,它采用了“智能化”的曝光程序,运用模糊逻辑自动判断镜头焦距、被摄物体大小、距离、运动与否等因素,并依次选择合适的曝光程序。3.4.3 自动对焦照相机的自动对焦是指根据被摄主体的距离,镜头通过自动移动完成聚焦。自动对焦的方式又分为主动式调焦和被动式调焦两种。主动调焦方式有红外系统、声纳系统。被动
17、调焦方式有对影系统和相位检测系统。3.5 数码相机介绍佳能 EOS 350D佳能 EOS 400D尼康 D40X奥里巴斯 OLYMPUS E-410SONY-1003.6 数码照相机的使用和维护数码相机是属于精密设备,正确的维护方法和保养措施,对于充分发挥它的性能,最大限度地延长它的工作时间,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数码相机有着特殊结构与性能,因此在保养与维护时间有许多新的要求。数码相机的保养维护方法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的摄影习惯,当拍照完毕后,要及时将相机装进“ 原配” 的相机包;暂时不拍照时要盖好镜头盖,并且注意清洗镜头盖上的灰尘;装包时,要用吹气器吹下镜头;而在潮湿多尘的环境下,要相机装进塑
18、料袋里。下面详细介绍一下保养维护方法: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16 页 共 30 页三、作业 1.用不同焦距镜头、不同的光圈 F 值和不同的拍摄距离的景深范围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第三、四章 摄影曝光 摄影用光一、引言1.教学目的:了解曝光、摄影用光的基本知识2.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曝光,摄影用光的基本知识,最主要能用到实践当中去。把所有的知识能灵活运用3.教学 回顾上一节课了解了照相机的原理,种类,重点是照相机的结构,包括镜头,光圈,快门等等。根据拍摄需要选用不同的镜头。二、任务1. 曝光曝光的定义,如果予以科学的解释的话,即是:光线的强度乘以光线所作用的时间。E
19、(曝光量)I(照度)T(曝光时间) 什么叫准确曝光?准确曝光的含义简单说来应该是:在适当的时间里让 CCD 受到适当的光量照射。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17 页 共 30 页曝光正常曝光过度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18 页 共 30 页曝光不足2. 影响曝光的因素A.感光材料(胶片或相纸或 CCD 或 CMOS 等)感光度的影响B.光照度的影响 C景物亮度的影响D.影响曝光的其它因素3. 曝光补偿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 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20、4. 宽容度宽容度,是指感光材料按比例正确记录景物亮度范围的能力。被摄景物表面由最这部分至最暗部分的差别,可以用明暗间的比例数字来表示。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19 页 共 30 页5. 光的种类及分类5.1 摄影光源的种类5.1.1 自然光自然光是指晴天的直射太阳光和天空光,阴天、下雨天、下雪天的天空漫散射光以及月光和星光。5.2.2 人工光人工光是摄影常用的光源。使用方便、灵活,其光照强度、照明高度、方向、距离可由摄影者自由调节。闪光灯、聚光灯、漫散射灯5.2 光与色5.2.1 色的三个基本特性色的三个基本特性也是要素为色别、色的明度和色的饱和度.5.2.2
21、光的原色和补色三原色光是指光谱中的红、绿、蓝三种色光,而不是绘画上的红、黄、蓝。红绿蓝三原色光等量混合后得白光,如下图;以不同量混合得到不同的复色。光的三原色等量混合示意图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20 页 共 30 页A. 光的三补色凡两种色光混合后成为白光,我们称这两种色光为光的互补色。从上图物面可以看出: 红光 + 青光 = 白光绿光 + 品红光 = 白光蓝光 + 黄光 = 白光也可以说,从白光(由三原色光等量相加的光)中减去任何一种等量原色光,余下的原色光即为被减去的原色光的补光:白光 - 绿光 = 品红光(红光 + 蓝光)白光 - 红光 =青光(绿光 +
22、蓝光)白光 - 蓝光 =黄光(红光 + 绿光)因此,品红、青色、黄色又称减色法中的三原色。三色光的相加为加色法,三原色是红、绿、蓝。5.2.3 光对色的影响光对色的影响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A. 光的强度对色的影响只有在一定的光的照度下,才能准确的传达出色彩的饱和度、明度和色别。光太弱看不见就不能准确的 表现色的基本要素,甚至看不见色。在彩色摄影中光的强度(反射光)超过了感光的有效宽容度范围,也就不能准确的传达色的基本属性了。B. 光的光谱成分在白光照明下,物体色的属性能准确的表现出来。在长波光的照射下,物体就好像被涂上一层偏暖的色彩,反过来,被短波照射,则好像涂上了一层偏冷的色彩,都不能准确的
23、表现色的基本属性。C. 光的投射方向在逆光照明下背光面就是阴影,如不在前面加有辅助光则正面会暗的无法识别色的“面貌” 。在顺光、侧光照明下,物体的受光面都能准确的传达出物体色的基本属性。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21 页 共 30 页5.2.4 色温色温究竟是指什么? 我们知道,通常人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 7 种色光的光谱所组成。但其中有些光线偏蓝,有些则偏红,色温就是专门用来量度和计算光线的颜色成分的方法,是 19 世纪末由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开尔文所创立的,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温计算法,而其具体确定的标准是基于以一黑体辐射器所发出来的波长。光源 色温(K)日光 550
24、0K阳光(中午及中午前后) 5400K日出、日落时刻 2000-3000K日出后日落前 1 小时 3000-4500K薄云遮日 7000-9000K阴天 6800-7000K晴朗的北方天空 10000K 以上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22 页 共 30 页不同色温下拍摄的景物6. 光在摄影中的作用光在摄影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A.表现物体的结构和颜色:在大自然中,不同物体的外部形状、表面结构、表面颜色和质感都是不同的,人们能看到物体的外部形状、结构、颜色和质感,是因为物体对光线的反射所致。物体表面的结构不同,对光线的吸收、投射、反射也各部相同。因此我们的眼睛便看到
25、了形形色色的物体。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23 页 共 30 页B.表现物体的空间位置:自然界的物体是三维的,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而在摄影的二维画面上表现三维的效果,就要利用光线的明暗关系,才能通过平面摄影作品表现出物体的立体形态和空间透视效果。C.制造特定的气氛:在摄影中,利用光线的变化来制造特定的气氛。利用不同的自然光拍摄的作品能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24 页 共 30 页6.1 不同光质的选择和运用a. 直射光 b.散射光 c.反射光6.2 不同光位的选择与运用a. 正面光的运用b. 前侧光的运用c. 正
26、侧光的运用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25 页 共 30 页.侧逆光的运用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26 页 共 30 页逆光的运用顶光的运用.脚光的运用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27 页 共 30 页7画面的影调影调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被摄体表面的不同亮度在黑白感光材料上所形成的阶调层次黑、白、灰以及处于这三个主要等级之间的过渡层次。二是指整个画面的调子。黑白照片讲究影调,整幅作品若影调难看,就谈不上艺术性。这里要提醒的是黑白摄影讲究影调,彩色摄影强调色调,影调与色调都是为了表现摄影艺术的画面。7.1 处理影调的
27、原则A. 根据被摄景物的特征和环境特点处理影调B. 根据季节和气候条件处理影调c.根据创作意图处理影调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28 页 共 30 页7.2 影调的控制影调是黑白摄影的主要表现形式。从基调上讲,黑白摄影有高调、低调、中调之分;从阶调的过渡缓急讲,有硬调和软调之分。可以用以下方法控制影调:A.光线 B.曝光控制C.滤光镜的运用 D.胶片与相纸的选择三 作业1.对同一被摄体分别拍摄曝光正常、曝光过度和曝光不足的照片。2.利用超焦距对焦,拍摄风光照两张。在室外直射光和散射光下拍摄人物照片各两张。3. 在室外运用正面光、侧面光、逆光、顶光拍摄人物和风景照片各
28、两张。共 16 张4.拍摄高调、中间调、低调作品人像、风光各一张。第五章 取景构图一、引言1.教学目的: 了解构图原则2.教学重点和难点:构图原则3.教学回顾:上一节我们讲了摄影曝光和摄影用光,这些知识要能熟练的在实际当中使用。能知道哪些是曝光不足,哪些是曝光过度,哪些是曝光正常。光线的使用也非常重要,好的布光是精彩照片的前提。YDCA 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29 页 共 30 页二、任务在很大的程度上,构图决定着构思的实现,决定着作品的成败。1.构图概述构图是画面形的处理和安排,就其实质来说,是解决画面上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空间关系,把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一个画面上,使
29、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构图的一些原则摄影构图法则中,人们最熟悉的可能就是所谓的“三分法”了,即将画面纵横均分为三份,从而使画面被分割成为九个相等的方块,四条分割线上出现四个交叉点。通常摄影者就在这四点上选择一处作为趣味中心的最佳位置。但奎克认为:“这并不是说,趣味中心非得准确地置于交叉点上不可。在一幅照片中,地平线的位置会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拍摄时,地平线要尽量避免处在照片的等比线上,因为这样做会把照片均分为两半,给人以呆板的感觉。 地平线处在画面下方,会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而处于上方,给人的感觉则是活泼、有力的。 此外,横幅画面可以产生安宁、平静的感觉,而竖直画面则会产生动态效果。 对于如何
30、获得较好的摄影构图,格鲁伊特提出了以下重要建议:1画面所提供的信息不能造成视觉上的混乱。 2 人物和环境的关系要有助于传达照片的意图。 3 应当避免由于人物和环境之间的含糊关系而可能产生的错觉。 4 明与暗的关系或者彩色对比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5 除了人物和环境在形式上的关系之外,对人物和环境的心理上的权衡也 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每个视觉印象都立即作出喜欢或不喜欢的判断。无偏好的估价意味着根本没有反应。 6 表现与我们熟悉的物体相类似的东西,使人容易辨认,从而能比较迅速地予以理解。因此,重复内容是必要的。 7 照片的复杂程度一定不能太低(感官刺激不够),也不能太高(感官刺激过分)。 YDCA
31、数字视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品课程备课笔记第 30 页 共 30 页8 每个人对每幅照片的美学评价总是不一样的,而且这种评价是受感情支配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的认识,他的经历和他的敏感性。 9 形式主义和时髦风尚是不能持久的。这种缺乏独创性的缺点,是不可能用技术补偿的。 10 照明、透视、重叠和影纹的层次变化,有助于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体现出明显的纵深感。 11. 不寻常的透视效果,有助于使照片生动活泼。 12 有意识地使用突出的方向线和选择适合主体的画幅,会加强照片的效果。三、作业1. 拍摄突出主题的照片两张。2. 拍摄有强烈空间透视效果的照片两张。3. 拍摄有较强线条透视效果的照片两张。4. 同一景物从不同角度、方向和高度各拍摄照片两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