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区域经济学》重点知识内容梳理(武大吴传清版).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7123995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学》重点知识内容梳理(武大吴传清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区域经济学》重点知识内容梳理(武大吴传清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区域经济学》重点知识内容梳理(武大吴传清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区域经济学》重点知识内容梳理(武大吴传清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区域经济学》重点知识内容梳理(武大吴传清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 141. 如何认识区域经济学学科视域中的“经济区域” (“区域” )概念?P5-6(“区域”一般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划分的地球表面上一定的空间范围;区域经济学中专指“经济区域” 。 ) 概念:经济区域(区域)是指一国范围内在经济上具有同质性或内聚性,具有一定的共同利益,经济结构较为完整且在全国专业化分工中分担一定职能的的地域空间。 四个基本内涵(对概念的理解):(1)经济区域是在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的经济空间;(2)是由在经济上具有同质性、内聚性的地域单元所构成的经济空间,同质性和内聚性是界定和划分经济区域的两大基准;(3)是指由在经济上具有共同利益、在地缘上彼此邻接的地域单元多构

2、成的经济空间;(4)是一个在全国专业化分工分担一定职能、经济结构较为完整的社会经济综合体。 五大基本要素:内聚力、结构、功能、规模、边界。 分类:规划区域、极化区域或(均质区域或繁荣区、处于扩张过程中的欠发达区、潜在的欠发达区和落后区(克拉森) )2. 如何认识 “极化区域”的内涵、构成要素?P5 P9-11 内涵:是指由若干异质空间经济单元所组成的在功能上联系紧密的经济区域,又称集聚区域;即由一系列与上一级增长极保持密切联系且这种联系要强于其他同等级中心的经济空间单元组成的区域。如长三角城市圈区域、珠三角城市圈区域、武汉都市圈区域等。 (特点:内部功能相互联系、等级分明、核心突出。 ) 构成

3、要素(1) 核心要素:经济中心,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点即城市。具有四大特征:(1)等级结构的多层次性(2)城市选择性(3)经济中心性(4)功能和职能的综合性。(2) 基础要素:经济腹地,指经济中心影响和辐射所及的地域范围。具有三大经济特征:(1)经济运动的多元性(2)多元运动的相关性(3)经济腹地的多层次性。(3) 经济网络,包括渠道、系统和组织三层含义,是经济联系的实体渠道或载体、系统和组织。3. 如何认识 “区域经济主体”概念?P16 区域经济主体是指区域经济运行的行为主体,他们的经济决策及其相互作用决定区域经济运行水平。有三种代表性观点: 二类说:微观主体(企业、农户、家庭户及其他经济单

4、位)和政府机构。 三类说:企业、家庭(居民)和公共机构(政府) 。 四类说:区域经济主体是指能够实现一定经济空间组织和运行的最少类别的围观承载对象,包括企业、居民、地方政府、区域协调组织。4. 史密斯的盈利空间界限理论:基本内容、应用价值。P55 以“满意人”为假设前提,强调区位选择行为的目的不是最佳化,而是最大满足化。 史密斯将韦伯的空间费用曲线和廖什的空间收入曲线相结合,通过收入的空间边界分析确定“最佳区位” 、 “接近最佳区位” ,构建了盈利空间界限理论。 基本原理: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 盈利空间界限区位模型:(1)总收入和总费用的空间变化既能形成利润

5、最大的最佳区位,也能形成利润的空间界限,超过此界限就无法获得利润;(2)空间费用和收入曲线能反映出工业区位模型的形态,费用曲线或收入曲线的倾斜程度越大,工业越集中,反之,则越分散。 企业家能力影响的盈利空间界限区位模型:企业家经营能力强、水平高,使总费用降低,反之上升。优秀企业家的利润空间要比同类企业的范围大,不仅在最佳区位能获得较大的利润,而且区位选择的空间范围也相对较大。 政府调控政策影响的盈利空间界限区位模型:政府通过区位补贴或高额税收等区位调控政策引起盈利空间界限区位的变化,促进或限制某区域的经济增长。 注意:企业家的区位选择决策行为不一定只是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还收非经济性因素影响,如

6、企业家的出生地、模仿或群居性等。2 / 145. 如何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P64 划分依据是根据经济增长要素的区域来源。 内部因素反映区域经济增长的潜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包括(1)供给面要素(生产要素的供给):劳动、资本、技术;(2)需求面要素(消费与投资) ;(3)区域空间接结构。 外部因素反映外部环境条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包括(1)区域间要素迁移(流动):劳动、资本和技术知识的流动;(2)区域间贸易:贸易障碍(区域间距离、区域间运输成本) 、区域间需求(区域外部对本区域财货的需求) ;(3)国家区域政策。 (于宗先、陈栋生)6. 如何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制度因素

7、”?P65 P67 含义:制度因素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一种间接因素,通过对影响生产条件、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质量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 内容:包括正式制度(体制、法规、政策、组织、规划等)和非正式制度(道德、伦理、观念、风俗习惯或文化传统、企业家精神等) 。 作用机制:制度供给的有效性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及质量的重要因素:正式制度通过改变区域的要素供给和要素配置效率,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进度;非正式制度通过引致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影响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7. 区域输出基础模型。P68-69 输出基础理论(Export Base Theory,又译作“输出基地理论” 、 “出口基础理论” )是以凯恩斯主

8、义理论为基础,一种侧重从需求角度阐述区域经济增长动因的经典理论。代表人物:诺斯和帝伯特。 输出基础理论将经济部门划分为两大部门,即基础部门(basic sectors,包括所有的区域外部需求导向的产业活动)和非基础部门(non-basic sectors,包括所有的区域内部需求导向的产业活动) ,强调一个区域经济的增长取决于输出导向型基础部门的增长,区域外部需求的扩大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 经济关系等式:E=D+X Y=D+M M=My (m1)E 为区域内总支出;Y 为区域内总收入;D 为区域内需求(非基础部门提供) ;M 为进口;X 为出口(基础部门提供) ;m 为边际进口倾向。市场均

9、衡的条件:Y=E 且 M=X 得 Y=(1/m)X,输出基础乘数:1/m。 输出基础理论认为,基础部门产量的增加将通过乘数效应直接引起区域经济的增长。相对于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它既强调了需求因素的作用,又未忽视区域经济的供给面,但其突出缺陷是未对区域出口需求的决定因素进行系统的解释。8. 20 世纪 50-80 年代西方经典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P6-78 主要观点:主张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是一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分为两类:无时间变量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如增长极理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等;有时间变量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

10、如倒 U 型和钟形理论。学者(国籍) 理论名称/代表作(年份) 理论要点佩鲁(法)布代维尔(法)(产业)增长极理论略论增长极的概念 (1955) ;发展极概念在经济活动一般理论中的新地位(1988)(区域)增长极理论区域发展问题 (1966)要点:提出“增长极”概念,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在任何地方出现,它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 ,通过不同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增长极是推进型单元,而推进型单元主要是推进型企业;增长极是产业关联上的增长极。要点:提出区域增长极概念,认为一个区域增长极是指区位在一个城市区,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的一系列推进型产业3 / 14

11、缪尔达尔(瑞典) 卡尔多(英) 狄克逊、瑟尔沃尔(英)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1957)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模式区域政策案例分析(1970) 循环累积因果模型区域增长率差异的卡尔多曲线模型(1975) 缪尔达尔: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存在经济发达区域和不发达区域并存的“地理上二元经济结构” ,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际不平等,应采取政府干预的方法刺激不发达区域经济发展。 “二元经济结构”的成因源于“循环累积因果关系” 。(即:由于集聚经济的存在,发达区域会因市场的作用而持续、累积地加速增长,并同时产生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和

12、回波效应(backwash effect) ,前者对不发达区域有利,后者对不发达区域不利;由于前者远小于后者,在不平衡的互动过程中,发达区域愈繁荣,不发达区域愈衰落。) 卡尔多:强调集聚经济、报酬递增、要素流入等产生的利益的循环累积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将这些因素融合在其倡导的“相对效率工资” (货币工资与生产率指标之比)概念之中;发达区域因集聚经济存在产生规模报酬递增,其产出和生产增长率提高,致使相对效率工资下降,而相对效率工资下降又导致区域产出增长率提高,促使高速增长区域更趋增长。 狄克逊和瑟尔沃尔:强调区域产出增长与其输出部门竞争力之间相互交替作用的正反馈机理。赫希曼(美) 区域经济不

13、平衡增长理论;区际经济传递理论经济发展战略 (1958)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在每一处出现,而一旦出现,强有力的因素必然会使得经济增长围绕最初出发点集中。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之间存在着“极化效应”(Polarized effect)和“涓滴效应” (trickling-down effect) ,前者是发达区域对落后区域经济资源的吸引,后者是发达区域对落后区域的经济辐射,从而形成区际间经济传递。从长期看,涓滴效应总会大于极化效应,从而可以通过非均衡发展策略缩小区际差距。弗里德曼(美)核心(中心)边缘(外围)理论区域发展政策委内瑞拉案例研究 (1966) ;极化发展的一般理论(1967)城市化、规划和

14、区域发展(1973)核心区具有较高增长倾向的区域,边缘区是其发展途径受控于且依附于核心区的区域,核心区和边缘区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核心区通过支配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联动效应和生产效应等 6 种反馈机制强化其对边缘区的支配地位,并通过核心区的扩散效应引导边缘区发展,二者边界变得模糊,最终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威廉姆逊(美)倒 U 型理论区域不平衡与国家发展过程 (1965)经济增长与区域平衡之间呈现倒 U 型曲线形态。即: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总体经济增长,区域差异逐渐扩大,继而区域差异保持稳定;经济进入成熟增长阶段后,区域差异将随着总体经济增长而逐渐下降。阿

15、朗索(美) 钟型理论五种钟型曲线(1980)在经济发展的早期,经济增长往往趋向于扩大区际间的不平衡;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经济增长放缓,趋向于区际间的平衡发展。9. 功能学派增长极理论。P84-85 功能学派增长极理论是学者对佩鲁增长极的发展而形成两大增长极理论流派之一,强调推进型产业和企业。 功能派增长极理论把地理空间的增长极看成是具有抽象经济空间的一个区域节点,并重视推进型产业对区域的影响,主张在落后区域建立大型推进型工业,以此作为增长极来推动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 功能学派增长极理论强调增长极的产业 “极化效应” ,即推进型产业的建立或产品的增加会导致原区域中未曾配置的其他产业活动的出现

16、。 极化区域累积增长的每个必备条件:极化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及其创新,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存在于极化区域内。 代表人物:布袋维尔、达万等。10. 地理学派增长极理论。P86-874 / 14 地理学派也是两大增长极理论流派之一,强调地理空间极化。基本抛开了佩鲁增长极理论中的产业概念,而将增长极作为地理空间中的一个实体(即城镇或城市)看待。 早期(贺希曼):增长点或增长极出现的必要性意味着增长在区际间的不平等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条件,此处所说的“增长极”或“增长点”基本上指的是极化空间(或极化区域)中的节点,即城市等地理单元。因此,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就变成了城市中心对周围腹地的影

17、响。 中期(彼拉德):引入区域规划之中,进一步发展成为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地理)增长极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彼拉德在工业化与欧洲经济 (1973)中提出了“发疹过程论” ,即工业化过程类似“发疹” ,它会从一个区域“感染”到另一个区域。这实际上是主张以城市的扩张带动落后区域的发展。 后期:转而强调城市作为一国或一个区域的发展极和发展中心的作用,而不仅仅是注重城市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时的作用。 代表人物:贺希曼、尼克尔斯、帕尔等。11. 威廉姆逊的倒 U 型理论。P89-91 提出一国经济发展中区际经济差异变动的长期一般趋势,认为“国家发展水平与区域不平衡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在初期阶段,区域间经济增

18、长差异逐渐扩大,即倾向于不均衡增长(即发散) ;之后随着经济增长,区域间不平衡程度将趋于稳定;当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后,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则渐趋缩小,即倾向于均衡增长(即收敛) 。 图形表示 早期阶段的原因解释:(1)区际劳动力迁移存在巨大障碍。由于迁移成本昂贵,落后区域的劳动力难以支付昂贵的迁移费用。劳动力迁入区和迁出区之间也存在着结构性障碍。发达区域需要的具有专门技术、管理才能及教育程度颇高的劳动力,而落后区域希望迁出的是那些在本地无发展机会、缺乏一技之长的劳动力。(2)由于发达区域的先发优势所产生的巨大聚集力,对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大,再加之落后区域资本市场发育不健全

19、、投资风险高、缺乏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企业家人才等,因此,促使资金、人才由落后区域流向发达区域。(3)国家初期的经济发展目标是追求全国经济高速增长,因此,政府的公共投资倾向于具有良好发展条件的发达区域,贸易、关税等优惠政策也偏向于保护发达区域的产业。(4)由于早期发展阶段的交通通讯业不发达,区际联系不畅通,因此,区域间连锁效应(interregional linkage effects)的缺乏导致发达区域的技术、产业、社会变革思想等的波及效果传递甚缓,无法影响落后区域的发展。 成熟阶段的原因解释: (1)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增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落后区域投资机会增多,发达区域产业发

20、展达到拥挤程度后开始向外扩散。由于昂贵的运输成本转为下降、迁移费用减低、选择性迁移消失,隐藏性失业劳动力有能力迁出,再加之发达区域的劳动力市场亦趋于饱和,有技能的劳动力开始回流至发展程度较低的落后区域。(2)发达区域因拥挤而出现聚集规模不经济,水电、土地价格上涨,环境污染加剧,投资效益下降,资本开始从发达区域倒流至落后区域。5 / 14(3)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由经济高速增长目标(即效率目标)转向福利目标(即公平目标) ,政府政策开始对区域发展失衡谋求补救之道,公共投资倾向于落后区域,优惠政策也偏向支持落后区域的发展。(4)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区域间连锁效应增强,发达区域对落后区域的辐射作用增强,

21、其波及效果有足够的力量影响落后区域的发展。 促使区际经济增长差异呈倒“U”型变动趋向的决定因素可归结为:人口迁移成本;投资收益率;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区域之间的连锁效应。 评价:不具有普适性,但从长期来看是正确的。12. 陈栋生、魏后凯的区域经济成长四阶段理论。P96-97 待开发(不发育)阶段(区域经济增长的初始阶段) 。总体特征: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农业所占比重极高;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市场规模狭小,经济增长缓慢,长期停滞在自给自足甚至自给不能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中;自我资金积累能力低下,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散布状态。发展途径:将外部资金、人才、技术输

22、入和区域内条件有机结合,形成自我发展能力,启动区域经济增长。 成长阶段。当区域经济跨过工业化的起点且呈较强增长势头时,标志着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成长阶段。总体特征: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扩大;产业结构急剧变动,工业逐渐超过农业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部门;商品经济发育成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区域专业化分工迅速发展,优势产业已形成或处于形成中;人口和产业活动迅速向城市集聚,形成启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或增长中心;伴随区域经济总量增长和结构性变化,区域社会文化观念也相应嬗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不发育阶段进入成长阶段的实现途径有:外部推动型、国家投入型、自身积累型和边贸启动型。 成熟(发达)阶段。

23、区域经济经过成长阶段的高速增长后逐步进入成熟(发达)阶段。总体特征: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并渐趋稳定;工业化达到较高水平,服务业较发达,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运输、信息已形成网络;生产部门齐全,专业化分工程度高;区内资本积累能力强,人力资本丰富。通常是国家经济中心区的所在。区域经济发达、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潜在的衰退因素:由于人口和经济活动的过度集中,导致地价、劳动力成本上涨,环保压力渐增;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增加,导致许多产业、产品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部分在成长阶段支撑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导产业增速减缓,有的甚至沦为衰退产业。 衰退阶段。由于运输地理位置的变更、产业布局指向的变化、资源的枯竭、技术和

24、需求的变化,部分区域在经历成熟阶段后,有可能转入衰退阶段。总体特征:经济增长缓慢,原有的增长中心和主导产业发展势头丧失;传统的衰退产业所占比重大,区域主导产业链条在时序上缺乏有机连接,导致区域经济的结构性衰退,若结构调整滞缓,缺乏新兴潜代产业,则区域经济将出现绝对衰退,逐步走向衰落.在区域沦为衰退区前,应适时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扶持新兴产业和替代产业,谋求经济的多元化,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进入新的成长阶段,开始新一轮成长过程。6 / 14 评价:陈栋生、魏后凯的区域经济成长(增长)阶段论是中国学者最早创造性地倡导的一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它实质上是一种关于区域经济成长阶段的定

25、性分析和描述。13. 区域产业结构的功能分类法。P119-120 划分依据:根据各产业间的关联程度和方式,以及各产业在区域产业系统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将区域产业分为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三类,功能分类法在各区域产业分类法中居核心地位。 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两个特点:生产规模大、产品输出率高,占较高比重;与区域内其他产业关联效应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主导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并带动区域内其他产业发展。 辅助产业又称配套产业或关联产业,是指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并服务与主导产业的协作配套产业。根据其余主导产业的联系方式可认为前向联系产业、后向联系产业和侧向

26、联系产业。 基础性产业是指为区域经济社会增长、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基于其作用性质不同分为:生产性基础产业、生活性基础产业、社会性基础产业。 关系: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组织核心,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依据与主导产业的经济技术联系彼此形成紧密有序、相互依存、促进或制约的产业系统。 评价:产业功能分类法能较好地体现区域劳动地域分工的要求、区域内各产业的地位、功能和作用,以及相互间联系的密切程度,所以它是区域产业经济分析的常用的区域产业结构分类法,是进行区域产业结构配置规划的理想工具。14. 区域产业链的形成因素和动力机制。P141-142 形成因素:(1) 自然资源(自然基础和源点)(2) 区位

27、条件(先天性优势)(3) 产业基础(“路径依赖” )(4) 地域文化(5) 产业技术(技术链)7 / 14(6) 正式制度安排(开放性政策或限制性政策)(7) 历史事件与机遇 动力机制(1) 驱动机制:产业链形成主要靠下游市场的“拉力”或“引力”驱动(拉力驱动型产业链) ;市场是产业链运行的原动力(2) 运行机制:区域产业链以自组织为基本运行机制,是一种内在驱动为主的自组织系统, ;系统成员间的非线性竞合作用是产业链运行与演化的基本过程与主要形式。 15. 如何理解波特的“产业集群”概念界定说?P143-147 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 (1990)中基于竞争力研究框架首倡“产业集群”概念,被

28、公认为将产业集群应用到战略和政策研究中的第一人。 概念: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区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 他认为决定一国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有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四类。再加上机会和政府这两类变数,构成完整的钻石体系 钻石体系:产业是研究国家竞争优势的基本单位,一国的成功并非来源于某一产业的成功,而是来自纵横交织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最能体现钻石体系四个方面的相互作用。 波特提出 三种略存差异的“产 业集群”定义,但均强调产业集群是特定区域内、特定(产业)领域中一群相互关联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

29、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相关机构在地理上的集中。 两大特性:(1)产业特性:产业集群通常围绕区域内主导产业的生产及服务展开,基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体内各国茶叶连或其他竞合关系联结,共享产业要素,塑造产业整体竞争优势,构成产业生态系统;(2)地域特性,产业集群成员在地域上相互临近,共同“锁定”特定区域,具有显著的地域空间集聚特性。16. 基于集群内部产业关联、企业关联的产业集群分类法。P149-150(区域产业集群的类型) Markusen(1996):将产业区分为马歇尔式产业区、卫星平台式产业区、轮轴式产业区和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 国内学者将其改造为:(1) 马歇尔式产业集群,以地方性小

30、企业为主体,规模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区内贸易高于区际间贸易,劳动力市场高度灵活,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专业资源和“耐心资本” ;(2) 轮轴式产业集群,以一个或多个大型垂直一体化企业为轴心,有显著区内贸易关系和长期七月合作关系的供应商环绕,规模经济水平较高,核心企业常拥有资金、技术和商业服务的控制权,供应商对其有一定的依赖性;(3) 卫星平台式产业集群,它是总部在集群以外的分厂企业的集合,集群和外部企业特别是母公司保持高度的合作关系,劳动力市场和关键的投资决策在外部,但缺乏区内的贸易网络和与地方供应商的长期承诺,区域内没有“耐心资本” 。 培德森 Pederson(1997):基于单个厂商垂直专业

31、化的多元产业集群、基于垂直和水平专业化相结合的转包产业集群。 仇保兴(1999):市场型产业集群(也称共和国式企业集群) 、中卫型产业集群(也称锥形企业集群) 、混合网络型产业集群(企业间以信息联系为主) 。 其他:垂直型(产业集群内产业呈纵向一体化分布,形成专业化分工) 、水平型(企业多处于同一行业,提供差别化产品) 、混合型产业集群(同时存在同质产品生产和专业8 / 14化分工的大量厂商积聚而成) 。17. 基于集群形成方式的产业集群分类法。P151(钱平凡,2003) 诱致性自发型产业集群:是因某些因素诱导、 “由下而上”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两类因素:特定供给因素和特定需求因素。两大共同

32、点:(1)本地特有不可转移;(2)因稀缺、难以模仿、不可替代而具有价值。 强制性培育型产业集群:是“自上而下”的人为性产业集群,即政府通过制定并实施明确的产业集群战略规划,从关键性企业的催生开始介入集群的培育活动。 引导培育型产业集群:“上下结合的产业集群,即政府通过观察发现产业集群的雏形后,及时介入,主动积极地运用产业集群发展方式对产业区集群加以引导和培育。18. 如何理解波特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论?P154-155 迈克尔波特将产业集群的演进划分为诞生、发展和衰退三个阶段。 诞生阶段:源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本地需求。机遇条件很重要。 发展阶段:产业集群一旦启动就会出现连锁反应,其发展流程在

33、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钻石体系中各箭头的效能,或回馈环的功能表现,尤其体现在本地竞争的密集程度、本地创新环境,以及将集群成员聚合起来的正式、非正式制度的效能三个领域。一般 10年才获得稳固的竞争优势。 衰退阶段:原因:一是内生的,源于内部僵化,如过度合并、卡特尔和集体思维抑制创兴等导致生产力和创造力衰退;二是外来的,因外部环境持续发展或中断发展而造成,如技术间断、客户需求变化。19. 如何理解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点要素” 、 “线要素”和“面要素”?P171-175 概念: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在特定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点要素 含义:点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

34、上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形态;点要素一般是空间经济活动最密集、最活跃的地方,是社会经济活动的聚集所在;它是区域要素中的最基本形式,是组成线和面的基础。 区位属性:一是绝对区位(Site),指一个点的经纬度位置;二是相对区位(Situation),指种连接度和通达性度量。相对区位比绝对区位重要。 基本特征:(1) “点”有明确的位置,即作为绝对区位而存在,有其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2) “点”的大小和形状本身反映地域空间的特征; (3) “点”具有极化和扩散功能。极化是对外部要素的吸引和融合,扩散是内部经济能量向外的辐射和扩展。在二者相互作用下点不断变化引致区域空间结构不断演变。线要素 含

35、义:指在地域空间上具有确定线段的交通线路、通讯线路、动力和水源供应线。其中交通线路最为重要,是空间经济活动的基础和空间经济活动横向拓宽的先决条件。 分类:一级发展轴线、二级发展轴线,以此类推。等级越高,轴线的影响就越大,其在经济空间结构中的地位就越重要。 特点:具有线形、具体、高速、高效、灵活特点。 节点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促成了线的产生,并将线作为节点之间或与周边地区联系的纽带,点与线的结合是形成空间网络结构的基础。 面要素 含义:面(域面)是节点、线以及空间网络三者间的作用和影响在地表上的扩展,具有确定的空间范围。即“经济腹地” 。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三大要素的基础。 特征:域面作为各项空间经

36、济活动“场所” ,其空间范围及其内部要素的密集程度等都随着它们与节点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状态而变化。其发展水平主要受节点和网络要素的发展水平的制约。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要素的组合模式是点、线、面三者的相互关系及其组合形式。要素组合 空 间 子 系 统 空 间 组 合 类 型 空 间 运 行 方 式点点 节点系统 村镇系统、集市系统、 城市系统呈集聚发展,空间组合模式表现为条状城镇带和块状城镇群9 / 14点线 经济枢纽系统 交通枢纽、工业枢纽 呈枢纽发展点面 城市区域系统 城镇聚集区、城市经 济区 呈结节性发展线线 网络设施系统 交通通讯网络、电力 网络、供排水网络 呈网络发展线面 产业区域系统

37、作物带、工矿带、工 业走廊 呈地带性发展面面 宏观经济地域系 统 基本经济区、经济地 带 呈区域相互作用或协调 发展点线面 空间经济一体化 系统 等级规模体系 呈现网络化系统 总之,节点的极化和扩散是区域空间结构不断演进的根本力量,而线作为交通枢纽起到了联结和促进的作用,并通过域面来消化吸收,最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区域系统。20. 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古典):地域构成单元论、相互作用论、演化过程论。P177-178 地域构成单元论:(1)概念:地域构成单元是指构成空间结构的实体,一般是城市、乡村或其他经济活动的发生地域。 (2)区域分为中心区和外围区。中心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聚集区,一般指城

38、市或城市集聚区。这类区域工业发达,技术水平较高,资本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增长速度快。围绕中心区分布并受其影响的区域被称为外围区,包括上过渡区域、下过渡区域和资源前沿区域(见图 5.2) 。 相互作用论:一方面,中心区从外围区吸聚生产要素产生大量的创新(材料、技术、社会和文化体制等) ,另一方面,这一创新又源源不断地从中心区向外扩散,引导外围区的经济活动、社会文化结构和聚落类型的转换,从而促进整个空间系统的发展。中心区对外围区所具有的支配和控制地位可描述为六大反馈效应:(1) 从外围区净获得资源的支配效应;(2) 因各种要素增长、潜在相互作用增强和创新速度提高,给中心区带来的信息效应;(3) 因

39、创新机会多且预期成功率高而使创新者向往中心区的心理效应;(4) 因转变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组织机构,而有利于创新出现的现代化效应;(5) 因一种创新的产生而引致其它创新出现的连锁效应;(6) 因扩大规模经济和降低创新成本引致更多创新性产业配置的生产效应。 演化过程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具有阶段性,历经前工业化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化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四个阶段。各阶段都反映了中心区域与外围区域关系的变化特点。经过四个阶段的演变,由最初的区域不平衡逐步形成功能各异的城市集群系统。21. 陆大道的点轴系统理论。P189-193(点轴式空间结构) 提出: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在借鉴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

40、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松巴特的生长轴理论、赫格斯特兰的空间扩散理论等理论基础上,首倡“点轴”空间结构理论模式。在 1984-2003 年近 20 年间对该理论模式作了系统的研究,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点轴系统理论体系。 10 / 14 点轴式空间结构的内涵点的基本类型:(1)各级居民点和工矿区;(形成初期的点形态)(2)各级中心地,亦即各种中心城市(镇) ;(3)集聚区。集聚区是扩大了的“点”或点的集合,是最高程度的空间集聚形式,是在发展条件优越,往往是高级轴线交汇地附近建设起来的人口、城镇和经济设施密集的区域(点即增长极) 。轴的基本类型:沿海岸型(包括大型湖泊沿岸) ;大河沿岸型;沿陆上交通干线

41、型;混合型发展轴四种。 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演化过程(1)点轴形成前的均衡阶段:农业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客体在匀质空间内无组织分布,经济效益低,点轴在酝酿发展中。(2)点轴开始形成阶段:社会经济客体开始集聚,点轴同时形成,区域局部出现有组织状态,区域资源开发和经济进入较快增长期,属工业化初期阶段。(3)主要的点轴系统框架形成阶段:社会结构、空间结构发生剧烈变动,空间结构变动幅度大,呈现出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空间结构特征。(4)点轴空间结构系统形成阶段区域进入全面有组织状态,社会组织、经济组织效率高,但人口和经济增长并非高速。 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制(1) 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存有空间集聚和空间扩散两

42、大趋向,这是社会经济客体运动的基本特征,也是点轴系统的形成机理。(2) 点轴渐进式扩散是点轴空间结构系统形成的关键和直接原因。(3) 区域可达性(要求点轴渐进式扩散)和位置级差地租(制约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是点轴空间结构系统形成的重要原因。22. 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 P186-188 含义:极核式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极化发展在地域空间中的表现。极核式结构是指在区域经济系统中,经济要素首先在一个点上集聚,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极点与周边区域相互传递要素流而形成一个“极核域面”结构。极核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对周边区域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扮演着区域经济增长极的角色。 形成机制:增长极的极

43、化和扩散效应。(1) 极化效应:(1)是指极核借助自身积累的经济优势,对周边区域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边区域的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转移、集聚到极核区域的过程。(2)其形成源于三个方面: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3)影响:为极核区获得更大规模的经济效益,为其增长提供支持;但剥夺了周边地区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使发展差距扩大。(2) 扩散效应:与极化效应同时存在但作用方向相反的区域变化过程,它使经济要素从极核地区向外围区域扩散、延展,从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其形成源于四个方面:避免集聚不经济;寻求新的发展机会;部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的作用;政府政

44、策的调控作用。(3) 极化、扩散效应与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形成:是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符合作用的结果,极化效应导致极核经济体的不断发展,是极核形成的主要机制;当极核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反集聚效应的作用渐趋明显,社会经济结构慢慢向极核扩散发展阶段演变,而这一演变过程中将导致极核体系最终形成。23. 如何理解“区际经济传递的内容和方式”?P226 区域经济传递的内容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企业迁徙或产业转移等。区域经济传递的对象是生产要素。11 / 1424. 缪尔达尔的回波效应-扩散效应学说。P227-230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1957)系统阐述了循环累

45、积因果原理,分析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的成因;倡导“回波效应” (backwash effect, 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 扩展效应)概念阐述区际经济关系。其区际经济传递理论又称之为“回波效应扩散效应学说” 。 回波效应指劳动力、资本、技术、资源等要素因收益率差异或其它一些非经济因素而发生的的由落后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的现象。产生回波效应的原因主要表现在:(1) 经济活动正在扩张的区域将会从其它区域吸引净人口流入。(2) 资本运动也会增大区域间的不平等。(3) 贸易活动的情况也往往是偏向有利于发达区域而不利于落后区域。 扩散效应:(1)发达区域的资本、技术为追求更

46、高的边际效益,向周边落后区域扩散,带动周边落后区域经济发展。这种倾向于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的效应,即为“扩散效应” 。(2)原因:发达区域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口稠密、交通拥挤、污染严重、资本过剩、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等,生产成本上升。 回波效应倾向于扩大区际经济差距,而扩散效应则可抵消这种变化。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回波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在循环累积过程中,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是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际经济差异。主张国家干预。25. 赫希曼的极化效应-涓滴效应学说。P230-231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倡导“极化效应” (polarization effect)和“涓滴效应”(tricking down ef

47、fect)概念阐述区际经济关系。从地理视角而言,经济增长必然是不平衡的,某一点的进步会给其它附近点带来走向增长的压力、拉力和强制力量。 赫希曼以“北方”指代经济相对发达区域,以“南方”指代经济相对落后区域。北方的经济增长对南方将会产生各种影响,有利的影响称之为“涓滴效应” ,不利的影响称之为“极化效应” 。 涓滴效应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1) 在互补的情况下,北方商品购买的增加和南方投资的增加,会给南方带来发展机会,从而刺激南方的经济增长。(2) 北方吸收南方一部分潜在的失业人口,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南方的就业压力,有利于南方解决隐蔽性失业问题,并由此提高南方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及人均消费水平。 极

48、化效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 南方劳动力要素流入北方,削弱了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2) 南方资金流向北方,也削弱了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3) 北方的贸易条件优于南方。 政策建议:涓滴效应与极化效应相比,涓滴效应终究将会占据优势,当经由涓滴效应和极化效应显示的市场力量导致极化效应占暂时优势时,可通过国家干预政策(公共投资的区域分配政策)有效地矫正此种情势。26. 如何理解“狭义梯度”和“广义梯度”概念?P243-248狭义梯度 区域经济学视域中狭义梯度是指区域经济、技术水平的差距。 狭义梯度推移理论的基本内容 (1)区域之间客观上存在着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2)产业结构的优劣是衡量区

49、域经济梯度水平的核心。 (3)经济技术存在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移的趋势。(4)梯度推移主要是依托多层次城镇系统展开。(5)各区域所处的梯度是相对的和动态变化的。融合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的梯度理论,可称之为动态梯度理论。成为高梯度区域。 拓展:反梯度推移理论;多种梯度推移并存论;梯度推移主导论。广义梯度 广义梯度是指不仅包括区域之间的经济、技术梯度,而且还包括区域之间的社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制度、文化等差异形成的梯度。12 / 14 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等客观事物的梯度分布;二是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水平的梯度分布;三是生态环境优劣程度的梯度分布。 (评价:广义梯度推移理论扩展了区域经济学视域中梯度概念,梯度应包含区域之间经济、技术、社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制度、文化等差异形成的梯度;为区域开发过程中的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和区际公平提供了理论基础;是对狭义梯度理论的饿融合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