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宫输卵管造影新方法应用价值作者:王志军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医院关键词: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从 2008 年 2 月起,我们对子宫输卵管造影技术两种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子宫输卵管造影显示及弥散成功率。结果显示对子宫不同的倾斜采用改变体位不同投射角投射,可以使子宫、输卵管各部显示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 2004 年 1 月2008 年 1 月间 76 例不孕症患者,其中 44 例采用新方法造影,并随机抽取常规法造影 32 例。年龄 2338 岁,继发不孕症 40 例,原发不孕症 36 例,不孕时间 210 年。造影时间选择月经干净后 37d。碘过敏实验阴
2、性。设备为岛津 500mA 影像增强 X 线机,造影剂为40%碘化油 10mL/ 支,造影导管使用一次性硅橡胶气囊导管。1.2 造影方法患者仰卧取截石位,常规术前消毒铺巾,用扩阴器扩开阴道,将硅橡胶气囊导管放置子宫腔内,向导管内注入气体约 7mL(以患者下腹部胀感为止) ,肯定气囊膨胀,闭上导管注气孔,接着用手轻拉导管,确定气囊在子宫腔内不能拉出,说明气囊导管已堵紧宫颈口,然后用一次性 50mL 注射器抽吸40%碘化油 10mL 并连接好导管;在透视下向导管内缓慢注入造影剂,使子宫、输卵管角部显影,确认造影剂不外溢阴道,继续推注造影剂使输卵管各部显示,观察通畅及充盈度;如遇一侧或双侧输卵管未显
3、示或显示不佳,加压(患者能耐受)推注使输卵管伞部显示(以少许造影剂溢出为佳)后点片。子宫输卵管造影常规法 32 例,患者均采用常规仰卧位;新方法 44 例,患者的造影体位由妇产科医师触诊子宫,根据子宫前、后、左、右倾斜情况并结合透视采用不同体位角度(采用俯卧位诊视床头低足高约 20,32 例子宫前倾者;采用仰卧位诊视床头低足高约 30,8 例子宫后倾者;采用仰卧左、右前斜位约10,1 例子宫左倾者、3 例子宫右倾者)造影,子宫、输卵管各部显示满意后点片。1.3 评价方法将子宫输卵管造影片分成 A、B、C 三个等级。评价标准:A 级:子宫、输卵管各部展开显示,弥散盆腔好,无造影剂外溢阴道,对比明
4、显细微结构(如纵行黏膜)显示;B 级:子宫、输卵管各部展开显示,弥散盆腔尚好,部分造影剂外溢阴道,对比尚好细微结构未见显示;C 级:子宫、输卵管各部展开显示不好,造影剂大部分外溢阴道,造影失败。2 结果子宫、输卵管各部显示、弥散盆腔成功率及对比明显细微结构(如纵行黏膜)显示,新方法明显高于常规法,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 。见表 1。3 讨论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常规体位:患者仰卧位,不论是子宫前、后、左、右倾斜都是一个体位,这种方法对位置正常、轻度异常的子宫可以清晰显示;子宫位置异常,常规体位造影子宫、输卵管各段展开显示欠佳,也会导致造影剂外溢阴道;用气囊导管造影碰到宫颈口松弛的患
5、者,加压注射造影剂,不但造影剂外溢阴道,而且气囊导管易脱出子宫,滑至阴道。成人正常子宫呈轻度前倾、前屈姿势,前倾即子宫轴与阴道轴之间向前开放的角度,前屈为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的弯曲。子宫的正常位置主要依靠子宫诸韧带、盆膈、尿生殖膈及会阴中心腱等结构维持,这些结构松弛或损伤会引起子宫位置的改变,尤其是继发不孕的患者更明显。因此,子宫输卵管造影前应由妇产科医师触诊确定子宫前、后、左、右倾斜的位置,再决定造影体位。子宫输卵管造影新方法:是造影术前根据子宫的位置而制定的,符合 X 线投照原理及造影剂的流动、重力、压力原理。根据这些原理,子宫前倾者采用俯卧位诊视床头低足高约 20;子宫后倾采用仰卧位诊视床
6、头低足高约 30;子宫左、右倾均采用仰卧左、右前斜位约 10。其目的使 X 线投射角尽量垂直子宫体使子宫腔与宫颈无重叠,因输卵管位置变动较大并与子宫有重叠在常规法中无法观察各段的情况,通过新方法使输卵管各段展开良好,因为阴道轴高于子宫轴,有利于造影剂流向子宫、输卵管,在加压及液体重力下,造影剂更易通过子宫、输卵管弥散至盆腔,使子宫、输卵管各部展开显示、弥散盆腔良好。同时子宫的位置低于阴道,气囊导管的位置、角度倾斜于宫腔,闭塞宫颈口,即使加压推注造影剂,气囊导管脱入阴道内少,造影剂外溢阴道较少。子宫输卵管造影新方法,对子宫、输卵管各部展开显示明显优于常规法,两者差异显著。采用子宫输卵管造影新方法,对轻度粘连输卵管再通也有很大的帮助。该方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设备要求不高,不增加患者费用,提高了子宫、输卵管疾病的诊断、治疗率,基层医院均可推广应用。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