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理论名称: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理论二、主要贡献人候选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厉以宁、吴稼祥等人、曹凤歧三、推荐人/推荐机构:稍后公布四、理论概述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它揭示的是企业的资本结合形式,体现着企业的法律形式。就股份制企业自身的性质而言,它不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性质,也就没有姓“社”姓“资”的问题。股份制从其起源来看,既不是产生于资本主义,不是产生于社会主义,而早在古罗马时期就有了股份制的原始形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讲明,股份制的出现是生产规模的扩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制企业作为一种不具有特定社会经济性质的企业组织形式,它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经济性质,不是它
2、本身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一定的所有制形式赋予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 “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 ”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决定因素做了进一步的扩展,既不再强调扩股权,只要求有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的参股。我国的国有企业制度安排具有特殊性,它不仅要承担其他企业所应承担的经济职能,还要承担国家赋予的必须承担的社会职能,成为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工具。正因如此,国有经济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有进有退。这种转型在单一国有股权的制度安排下相当困难。所以,除了极个别企业实行百分百国有外,绝大多数国企都应从单一的国有产权转向股权多元化,形成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
3、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通过混合所有制企业这一制度安排,一方面使企业注重不断提高经济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国家控股“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或实行“金股”制度,保证企业完成政府赋予的特殊职能。在国企改制完成后,股份制就成了国有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改革包含两个层面的改革,一个层面是企业产权制度层面,另一个层面是证券市场层面。企业制度改革层面的股份制改革,就是把原来的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 的国有企业改造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国家作为所有者控股、经理层作为经营者管理企业的股份制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后者与前者的不同就是可以公开发行股票)。在此基础上,有选择、有条件地推动一部
4、分股份制企业成为大众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大众发行股票,发挥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接受大众股东的监督。借助股份制,国有资本增量问题迎刃而解,而存量部分,原有企业通过固定资产核定价值折成股份完成改造。再通过出资人制度,设立国有资产的管理部门对国资履行监督考核和保值增值的职能。股份制改革以及 1992 年后有限责任公司法律的相应配套,使得出资人和企业,资产和财产边界划分开来,将原本地位极其特殊的国家、国企也纳入到市场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而慢慢接轨,使其作为出资人,与民营资本、外资一样按照同样的市场规则参与游戏。候选理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理论 详细介绍一、候选理论名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
5、要素分配相结合理论二、主要贡献人:李德伟、盖建玲、杨合湘三、推荐人/推荐机构:稍后公布 四、理论概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分配制度的改革,这是一个引起长期激烈争议的话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创造性地、灵活地掌握马列主义理论、现代经济学理论、政策学理论和根据人们的认识水平循循善诱地引导人们在实践中提高改革意识的策略。作者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调整、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比较研究,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在 8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理论” ,这是一个富于创造性智慧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重要成果,有力地推进了马列主义经济学理论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早在改革初期,作者
6、通过对中外企业管理体制的反思,已经得出结论:产权制度改革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然而,在当时,这一观点是极为敏感的。考虑到当时人们可能接受的程度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作者 1984 年在承担国家体改委企业改革项目时,提出了一种从分配关系入手,既能促进产权改革,又能为当时人们接受的,兼顾国家、经营者和职工三者利益的方案,认为:应当从明确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出发,将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使用权分开,兼顾国家、经营者和职工三者利益。经营者应从竞争性的经营管理人才市场上产生,其收入应当与企业实绩挂钩,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分工协作,三位一体。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作者进一步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将分配关系
7、改革深化到产权制度改革,提出应当从中国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改革的具体国情出发,从理顺所有权和经营权以及劳动权的辩证关系出发,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吸取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发展的合理因素,将出资人原始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股权分散化和人力资本等等理论融为一体,创造性地提出“全要素资本化” ,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原则建立在所有制关系的改革基础上。作者认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要素包括生产资料和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马克思明确说过: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泉源。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泉源,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的表现,即人的劳动力的表
8、现。(见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劳动离开自然界(生产资料)不可能单独进行创造价值的活动,劳动和自然界 (生产资料)一起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既然生产力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物质条件,显然,劳动价值论应当与系统论联系起来,可以将投入生产系统的全部生产要素(物质资本和劳动能力、技术和管理等人力资本等等)“资本化 ”, “劳动”即为该系统的整体运动,而不是某一要素独自活动,价值创造也是每一生产要素都参与的系统活动过程,因此,分配应当按每一要素贡献进行,这样一来,就巧妙地将企业所有权、经营方式和用工制度的改革思路,统一为从产权制度、管理体制到分配方式三方面协调进行的系统改革理论。这一方式吸取国际上职工股权计
9、划、利润共享制和工人参与制的合理因素,形成广义的股份制(作者称之为“泛股制”) 及其相应的分配制度,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微观基础。由于具体的经济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因此,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可以具体化为多种形式,如经营者与劳动者参与“利润共享” 、 “劳动分红” ;经营者和劳动者可以按照贡献持有公司股份:如“经营者期权”和“职工持股” ;还可以按照“股份合作制”的方式进行分配;所有这些,都可以视为一种“广义的股份制” ,即“全要素资本化”的广义的“泛股制” ,这样一来, “泛股制”被作为一种产权制度改革的形式,将产权制度改革与分配体制的改革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
10、业改革理论创新。一、候选理论名称:产权理论的边际创新理论二、主要贡献人:黄少安三、推荐人/推荐机构:稍后公布四、理论概述关于财产权利,经济学与法学都会论及,因而早就有关于产权的理论。但是,作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理论,现代产权理论是以科斯等的新(古典) 制度经济学的一部分,甚至是核心部分。如果把“产权”广义化,几乎所有制度都是界定权利的。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所有制度经济学都是关于产权的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主要研究产权制度安排、交易成本高低与资源配置、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关系。博弈论、计量经济学等工具都已经被运用。五、推荐理由黄少安教授是国内最早对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系
11、统研究和比较研究的学者之一。特别是 1995 年就出版了产权经济学导论 ,不仅对现代产权理论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批判性研究及相关的比较研究,更为重要的是,从基本理论层面上构建了一个“广义”产权经济学的一般性分析框架,对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有引领作用。产权经济学导论一书 1993 年底就基本完成了,1995 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后,有较大反响,得到了老中青学者的肯定和读者的认可。在山东人民出版社两次印刷后,2004 年又在经济科学出版社再版。一直有较高的引用率。19982006 年 CSSCI 他引 113次(其他引用没查)。据 1998 年不完全统计,从 19951998 年引用 500 多次。黄
12、少安教授不仅在产权理论研究方面有开创性贡献,还于 1996 年领导创建了山东大学产权研究所(2001 年改组扩建为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并开始招收和培养该领域的研究生,至今已培养该方向硕士生和博士生 30 多名。黄少安教授还创办了制度经济学研究杂志,也是中国制度经济学会的主要筹办者之一。为产权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黄少安教授还在研究既有产权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和其它体制转轨国家的实际,证实或证伪了一些理论,提出并论证了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新的理论假说(可见19992008 年发表的一系列论文);近期对中国大陆 19491978 年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农业增长的实证
13、分析后得出结论:土地私有前提下自愿合作经营的土地制度是最有利于农业增长的制度,值得重视。其产权理论的研究成果及一些针对性的产权改革的研究报告,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我国产权制度改革。例如:关于诸城中小企业改革的报告。一、候选理论名称:中国发展经济学理论二、主要贡献人:何炼成、李忠民三、推荐人/推荐机构:稍后公布四、理论概述该理论主要是根据张培刚主编的新发展经济学的理论,结合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共分为两大部分:1、 经济发展 “八化”理论体系的构建,包括商品化与市场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社会化与国际化、现代化与信息化
14、。2、 经济发展中 “八大”经济关系的研究,包括:基本经济制度与产权制度、经济发展要素、产业结构演化、区域经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经济发展、现代金融业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一、候选理论名称:实行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大国发展理论及政策二、主要贡献人:李德伟、盖建玲、方华等三、推荐人/推荐机构:稍后公布四、理论概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形成了不同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 “实行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大国发展理论及政策” ,是这一模式的具有独创性的、高瞻远瞩的理论表现。这一理论基本框架在 1987 年形成,她紧密联系中国改革发展
15、实际过程,不断发展完善,其目标是中国和平崛起。从 1987 年起,作者在世界经济导报等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独辟蹊径地提出了“中国不能追随发达国家工业化老路,必须实行结构调整,采取既启动内需,又对外开放的双向协调发展战略,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带动、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通过科教兴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想,随后,进一步提出“大国封闭模型”这一创新模型,揭示中国经济发展的矛盾、规律与趋势。在此基础上,作者持之以恒地相继提出相应的可行性政策体系建议,得到中央采纳,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检验,被证明行之有效,是中国实行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平崛起的重要理论依据。实践证明了作者创立
16、的理论的远见卓识, “大国封闭模型”科学地解答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中国的出路在于结构调整,实行新型工业化。作者认为: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一个与西方“开放型小国”不同的独特模型-大国封闭模型,其发展与小国发展不同之处在于:1、环境的不确定性。正如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一样,在经济发展中,大国发展与小国发展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小国的发展基本上不会对外部环境造成影响,它可以假定外部环境不变从容地制定对策,并且也可以相对容易地得到国际的援助;而当大国从其现存外部环境考虑发展政策时,这些政策本身又改变了外部环境,以至于使既定政策失灵。比如
17、大国对粮食和石油需求的大幅度增加必然引起国际市场粮食和石油价格上涨,从而影响大国经济政策的有效性。2、大国发展必须以启动内需为基础,实行对外开放,即双向发展。因为,没有任何外国能够提供一个巨大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帮助。作者竟然在一二十年前就预见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将面临世界性的贸易保护主义,并提出了对策。3、作者还指出,幅员辽阔的自然经济加上人口众多将造成传统体制的保守性和发展不平衡性,结构调整是中国发展的主要问题。通过特区作为试验田和突破口,以点带面地逐步深入,是中国发展的基本形式。80 年代,人们根据凯恩斯学派理论,强调总量调控,忽视了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和经济结构问题,必然导致“一放就乱,一抓就
18、死” 。作者指出:发展不平衡的大国的发展障碍,主要是结构问题。发展和转型的实质就是结构变换。只有通过改革才能理顺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失衡关系,而结构调整是衔接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关键,作者明确提出了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 36 字政策方针:“体制改革为主,政策调节为辅;存量调节为主,增量调节为辅;结构调整为主,总量调节为辅。 ”这一建议已被中央接受。综上所述,要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将“工业化”与“现代化”紧密结合,优化经济结构成为能否完成工业化的关键。信息经济时代给中国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作者认为:“信息化是上帝给中国崛起准备的礼物” ,因为,人口众多的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信息产业市
19、场,可以通过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与发达国家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加速走向现代化。即:直接通过人力资本的投资,引进技术、人才,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并以此改造传统产业,积累现代化的资本。还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大量吸收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剩余劳动力),将第一产业低素质的过剩劳动力,通过教育和培训,输入到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从而为工业化引起的剩余劳动力找到一个妥善的出路。为了实现上述发展战略,需要许多配套政策,但最根本的一条是必须实行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中国科技(0.26,0.00,0.00%) 人员占人口相对比例较小但绝对数量却是世界第一,这是我们实施科教兴国的依靠力量
20、。作者还强调了工业化必须与城市化结合,而工业化不是政府直接抓工业,政府的主要任务是为经济发展理顺投资环境,城市化的实质是市场化,必须全面发展第三产业,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民生环境。作者的研究强调,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和现代化是基本的条件。这意味着一方面必须引进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技术革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劳动力转移,发展非农产业、乡镇企业和城市化来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并加速人力资本积累。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渐进的、过渡性的中介形式,从传统产业,经过半传统产业和半现代产业(如劳动密集型的非农产业、中国式乡镇企业 ),到现代产业。总之, “实行结构调整,走新
21、型工业化道路的大国发展理论及政策”是为中国独辟蹊径的发展模式进行理论创新的体现。一、候选理论名称:企业兼并理论二、主要贡献人:叶金生、张汉生三、推荐人/推荐机构:稍后公布四、理论概述马克思主义认为,各种社会形态不仅以自己特有的经济现象彼此区别开来,而且以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互相联系着。商品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东西,社会主义也存在商品生产,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商品生产经营者追求的是利润,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势必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同时开展竞争。竞争出现优胜劣败,失败者倒闭后,获胜者将其兼并过来,形成一定的规模经营。一旦形成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相当的高额利润就可以实现。只要生产经营者追求
22、高额利润的欲望不终止,兼并的现象就不会消失。概括这一客观现象一般规律的理论就是企业兼并理论。一、候选理论名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二、主要贡献人:谷书堂、蔡继明三、推荐人/推荐机构:稍后公布四、理论概述该理论揭示了按劳分配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的矛盾,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是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该理论以广义价值论为基础,在坚持价值决定与价值分配相统一、物质财富生产和社会财富创造相统一、生产关系与分配关系相统一的基础上,论证了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社会财富是按照各生产要素所做出的贡献分配的。根据这一理论,非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不等于剥削,而作为无
23、偿占有他人财富的剥削本身恰恰是对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原则的偏离或否定,剥削与私有制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只要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消灭剥削,与保护私有财产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可以并行不悖。这就为保护私有财产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一、候选理论名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主要贡献人:于光远、于祖尧三、推荐人/推荐机构:稍后公布四、理论概述要解决社会主义制度下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间的理论问题,就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观念。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相互外在的,而是同一的东西。市场经济主体论无论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
24、件下都是适用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后目标应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体的体制。一、候选理论名称:整体改革理论(协调改革理论)二、主要贡献人:吴敬琏、郭树清、楼继伟、刘吉瑞、周小川、李剑阁三、推荐人/推荐机构:稍后公布四、理论概述传统体制的根本特征是采用行政命令和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存在两大缺陷,即信息不全和动力缺乏,因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仅凭“放权让利”或“强化刺激”等措施是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的。必须采用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才能克服传统体制在信息机制和动力机制上的缺陷,使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和利用。有宏观管理的市场经济是一个有机的体系。该体系由三大要素
25、组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竞争性的市场体系,主要通过市场进行调节的宏观管理体系,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故经济体制改革也必须三方整体推进、配套进行。同时,重点进行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税制、财政体制、金融体制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一、候选理论名称:价格双轨制理论二、主要贡献人候选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田源、华生等人、张维迎三、推荐人/推荐机构:稍后公布四、理论概述双轨制价格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自觉利用客观上已经形成的生产资料双轨价格,使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逐步靠拢。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放开国营企业的一部分计划内产品,让其进入市场,逐步缩小生产资料的计划统配的物资部分,扩大市场自
26、由调节的部分,用加大计划外比重的办法降低原来比较高的市场价格水平,同时用逐步调整的办法使计划内价格升高,让两种价格接近起来,最后趋于统一。这就是双轨过渡的价格改革思路,简称“价格双轨制”(dual-track pricing or dual-track approach)。五、推荐理由1984 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城市经济改革拉开了序幕。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把改革的中心任务明确为搞活企业,而企业的性质则明确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至于如何搞活企业,从哪里入手,当时的决策者和经济学家已经认识到价格改革是理顺经济的枢纽,提出“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关
27、键” 。价格改革起步艰难。当时价格体系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农副产品购销价格倒挂,部分矿产品和原材料价格偏低;工业制成品价格有的偏高,有的偏低,总的偏高;同种产品优质不优价,劣质不低价。其中最突出的是部分矿产品和原材料价格偏低,加工工业品价格太高,结果基础工业越来越跟不上加工工业的发展。因此,价格改革亟需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通过逐步调整价格,改变农副产品购销价格倒挂的状况;二是适当提高部分矿产品和原材料的价格,改革工业品价格体系。通过改革,使主要工农业产品的比价基本合理,使同种产品的质量差价拉开档次。在徐景安的我所亲历的改革决策过程回忆文章中写道, “价格改革第一步怎么跨?当时国务院开了很多次会议
28、,讨论价格改革问题。小调解决不了问题,大调经济承受不了。煤炭价格上调一点点,电力、铁路运输就要涨价,企业成本上升,而销售价则不让动,怎么办?后来想了一个办法,调价以后,谁利润增加了,国家收回来;谁吃亏了,国家再补贴。最后什么结果呢?拿到好处的,国家收不回来;亏损的,国家必须补贴。做了多少方案都行不通。 ”在这种情况下,莫干山会议由经济日报 、 中国青年报 、 经济学周刊 、 中国青年杂志、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出面组织,用以文选人的原则,从全国 1300 余篇应征论文中,选拔出 124 名代表参会。这次会议更深的背景是一批在中央工作和接近上层领导的同志,意图集全国中青年经济改革者的思想精
29、华,碰撞聚焦即将全面展开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并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和思路,供中央决策参考。果然, “价格双轨制”思路在莫干山会议的正式提出“很开脑筋” ,成为价格改革破冰的关键之举。当时的共识是,价格改革不宜全面出击,而应加以分解,各个击破。价格改革应该从解决生产资料价格入手。对于这个问题,莫干山会议上出现“调” 、 “放”之争,最后“先放后调,调放结合”的双轨制第三种思路的产生。正如莫干山会议纪要价格组报告所述:这种“先放后调,以放促调”的办法好处有三:(一)把价格改革这个十分复杂、难以决策的大系统,分解为一个个行业、一类类产品的小系统,改起来容易预测、决断和施行。(二) 利用指令性计划外的浮
30、动价、议价创造的市场机制,促进计划价格的改革。这不仅调整了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又改革了僵化的价格管理体制。(三) 把计划、物资、价格统起来配套改革,既缩小了指令性计划,又搞活了物资购销,还改造了价格体系,为企业放活、简政放权、政企分开创造了条件。随着这些老大难问题的解决和突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就能出现新的局面。“放调结合”的第三条道路很快得到领导肯定。1984 年 9 月 30 日国务院领导批示,“价格改革的两种思路很开脑筋。总题目是如何使放、调结合,灵活运用;因势利导,既避免了大的振动,又可解决问题。广东的从改物价管理体制入手;江苏乡镇企业走过的路,协作煤价的下浮;及粮、棉油大量搞超购价的结果
31、带来了比例价,都实质上是放、调结合的成功事例。 ”同年 12 月 24 日,中央书记处批复同意国务院物价小组关于 1985 年价格改革方案的汇报提纲 。国家物价局、国家物资局根据国务院的指示,于 1985 年 1 月发出了关于放开工业品生产资料超产自销产品价格的通知 。1985 年 4 月 12 日国家物价局长成致平在电视讲话中公布 1985 年的价格改革方案, “1985 年价格改革的基本方针是:放调结合,小步前进。就是放活价格与调整价格相结合,走小步子,稳步前进” 。至此,莫干山会议提出的放调结合平稳过渡的思路被完全采纳。放调结合过程中计划内外两种价格合法的普遍化,后来被认为是双轨制价格的
32、正式实施。刘国光在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原载中国社会科学1986 年第 6 期)一文中写道,双轨制价格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逐步放开国营企业的一部分计划内产品,让其进入市场,用加大计划外比重的办法降低原来比较高的市场价格水平,同时用逐步调整的办法使计划内价格升高,让两种价格接近起来,最后趋于统一。 ”即“放调结合”的思路。可见,价格改革初期的争论焦点是“调” “放”之争,而没有“双轨制”与“单轨制”之争。但在“放调结合”价格改革具体实行的过程中,客观上形成了同一种商品的计划内外价格双轨、多轨的局面,而“双轨制”成为了价格改革特别是 1985 年后出现的混乱价格格局的代名词。必须指出,中央
33、关于价格改革所采纳的建议是“放调结合” ,从来没有提倡过“双轨制” 。因此,最初放调结合、两条腿走路的双轨制价格改革的思路,与后来人们普遍理解的“双轨制”概念,即双轨、多轨价格,以及“计划一轨市场一轨”并非一致。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从一开始实施就颇受争议。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剧烈争论。主张双轨制价格的人,强调它的以下好处;(1)可以刺激起计划和计划外的生产; (2)可以使计划照顾不到的领域比较易于取得生产资料;(3)计划外高价可以促进节约,抑制底效益的需求;(4)可以通过调整产品的分配调拨部分与市场自由流通部分的比例,控制价格水平,使生产资料的计划分配带有经济调节的色彩等等。在刁新申 1986 年的
34、研究报告“价格:双轨制的作用和进一步改革的方向”中写道,双轨制的含义是,企业计划内生产的产品和计划供应的物资按牌价调拨、买卖和分配,计划外部分则按市场价销售或购买。在此情况下,企业无论是增加或减少生产品或投入品,其增减变化部分的价格实际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也就是说,企业计划外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就可以获得一份按市场价格出售这部分产品的收益;而每节约一个单位的原材料耗费,就等于少到市场买一份市价原材料,从而也就等于按市价标准获得一份节约收益。于是,企业进行生产决策时,可以按市场价格而不是按牌价对自己的增产和节约进行评价,这也就同时意味着,市场价事实上已对企业的边际产出和投入发生了决定性作用,通
35、过这种边际作用,形成了调整短期供求的信号和影响力量。1985 年,波兰经济学家弗布鲁斯在“巴山轮会议”上对价格双轨制给予了肯定:“生产资料方面实行双重价格,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从配给制向商品化过渡的时期,社会主义国家曾经在消费品方面实行过双重价格,但把双重价格应用到生产资料上,没听说过。这是一个有用的发明。所谓有用,是指它可以作为一座桥梁,通过它从一种价格体系过渡到另一种价格体系,也就是从行政、官定价格过渡到市场价格。有了这座桥梁,过渡起来就比较平稳。但有一个重要条件,双重价格不能持续时间过长。 ”反对实行双轨制价格的人则强调它的以下弊病:(1)易于冲击国家计划。影响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发展
36、部门的物资保证;(2)易于造成商品流通的紊乱,增加市场管理的难度;(3)破坏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职能;(4)物多价使企业核算复杂化,造成企业管理的混乱;(5)计划内外的价差,刺激小企业的发展,保护落后技术,恶化企业的规模结构和技术结构。此外,计划内外价差过大,还为投机倒把造成可乘之机,于社会风气不利,等等。当时,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外国专家都对价格双轨制强烈置疑,他们认为同样的商品,两种价格,不仅不合理论,也有违常识。一个以东欧经济学家为核心的世行专家小组,正式向中国有关方面建议,价格双轨不能久拖,要尽快实现并轨。从此,对双轨制的批评就开始了。在中国最有影响的是吴敬琏组织的对双轨制带来的弊端的讨
37、论,1988 年,这些讨论被汇编为腐败:货币与权力的交换一书出版,并在此后两次再版。吴敬琏所代表的对双轨制导致腐败的指责,得到了中国社会舆论的强烈支持。同时,郭树青、楼继伟、刘吉瑞和邱树芳等以及后来在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方案设计办公室工作的经济学家吴敬琏、周小川和李剑阁等一批经济学人反对价格双轨过渡和局部性的改革战略,坚持改革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积极推动“整体配套”改革方案。但终因整体配套改革所触及的部门利益太多以及这些利益不可调和,同时宏观经济局势转向不利,而未能推行。在 1986 年底,国务院领导突然转变了想法,与原来提出的价格、税收、财政、金融等整体配套改革的思路相反,转向了以国有企业的所有
38、制改革为主线的思路。经历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低潮,中国经济逐渐迈上市场经济的轨道。由于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成长的成功,一些海外的主流经济学者对双轨制开始做出了积极评价(Byrd, 1987,1989,1991,Sicular 1988 , Lau, Qian and Roland,1997,2000)。Roland 在转型与经济学一书中,这样概括了对双轨制的评价:“双轨制是在中国转型中产生的创造性的制度,具有既增进效率又是帕累托改进的独到特性,双轨制的原则适用于其他国家的其他改革:如劳动力市场改革,退休金改革,等等。在某种程度上最有吸引力的是,通过现存的“旧的”制度来保留改革中受损害者的租金
39、,它使补偿改革的受损害者成为可能。同时,改革的帕累托改进特性并不意味着为了效率而牺牲其它目标。 ”(Roland, 2002,中文版,P148) 。经济学家刘遵义、钱颖一和 Roland 使用了最简单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概念来处理价格双轨制的均衡和效率并且实际上也得到了与 Byrd 相同的结论。他们使用一个简单模型证明, “假如计划的数量小于完全自由化的市场均衡数量,无论最初的计划价格和计划分配是否有效率,那么,第一,无论市场轨是局部自由化的还是完全自由化的,计划与市场的双轨制都是帕累托改进的;第二,市场轨是完全自由化的双轨制还可以实现配置上最有效率的结果” 。而在完全自由化的市场条件下,他们发
40、现,只有允许计划的权利一方与计划义务的一方都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也就是把计划权利与义务货币化(租金化) ,而不是继续执行实物的计划分配,才可能实现配置的效率。因此。他们还得到了另一个结论:“假如计划的数量大于完全自由化的市场均衡数量,无论最初的计划价格和计划分配是否有效率,那么,第一,无论市场轨是局部自由化的还是完全自由化的,计划与市场的双轨制总是帕累托改进的;第二,如果计划的权利与义务是以租金的形式来履行的话,那么市场轨是完全自由化的双轨制还可以实现配置上最有效率的结果” 。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原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斯蒂克利茨 1998 年则在北京大学的题为“中国第二步改革战略”
41、的演讲中这样评价, “然而中国成功了,采用的是一个天才的解决办法:实行价格双轨制,使计划外部分得到适当奖励。 ”(中国第二步改革战略 , 人民日报 ,1998 年 11 月 13 日)双轨制并不局限于价格改革,它同样被改革的其他大多数领域所采用,包括外汇市场改革、劳动力市场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社会保险改革以及所有制改革。到了 20 世纪 80年代后期,整个中国经济就成为了一个双轨制经济。双轨制成了中国渐进式改革最重要的特征,它把市场机制放到了和计划机制共存的位置上。尽管在此期间双轨制由于其产生的腐败后果曾广受批评,但回过头看,这可能是制度改革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之一,而且腐败的真正根源并不在于双轨
42、制本身,而是在于权力的缺乏监督和制衡。改革与革命的不同就在于它尊重既得利益,而双轨制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尊重在旧有体系下形成的各个利益团体的既得利益,这是为什么从它一开始从一个特殊的起点出现而没有遭到强烈抵制的原因。这使得中国的改革能够在保持经济系统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孕育出市场的力量。某种意义上,中国改革的逻辑始终就是增量改革的思路,试图管住存量,放开增量,两部分的激励机制,一个实行计划,一个推向市场,结果是增量的积极性远比存量大,非国有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旧体制得以向新体制转换。从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到现在的 20 多年间,中国经济改革过程和经济体制转型的渐进主义式战略逐步传播出去并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同。尽管 1984 年的“莫干山会议”以及发生在 19851986 年前后的那场关于价格改革争论现在已经少为人知,但是价格双轨制或双轨过渡的思想与方法已经在全世界取得了相当的共识,而且价格双轨制也成为中国成功进行经济转型的最有代表性的“程式化事实” 。因此,在回顾中国改革三十年的成功经验时不能不重新评估价格双轨制思路最初提出的意义,这对于认清中国改革做对了什么和今后应该怎么做具有重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