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功能区四大城市功能区域首都功能核心区简介 首都功能核心区包括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区,是首都功能和“四个服务”的最主要的载体,承担国家政治文化中心、金融管理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职能,同时具有服务全国的会展、体育、医疗、商业和旅游等功能。该区域是全市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集中了大部分的市级和一些重要的区级商业中心。城市功能拓展区简介城市功能拓展区包括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四个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内外知名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聚集区,著名的旅游、文化、体育活动区,也是中国与世界联系的重要节点。该区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科教文化产业等发展迅速,文化旅游产业发达。城市发
2、展新区简介城市发展新区包括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房山五个区和亦庄开发区,是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是北京疏散城市中心区产业与人口的重要区域,也是未来北京城市发展的重心所在。该区涵盖多个规划新城、国家级和市级开发区,同时是全市重要的农副食品生产基地。生态涵养发展区简介生态涵养发展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五个区县,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是环境友好型产业基地,是保证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区域,也是北京市民休闲游憩的理想空间。该区域生态质量良好、自然资源丰富,但工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小。该区域大多处于山区或浅山区,六大产业功能区商务中心区简介
3、商务中心区简称 CBD,1993 年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在朝阳门至建国门,东二环至东三环一带,规划建设北京商务中心区。1998 年,市规划局在北京市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将北京商务中心区的范围确定为朝阳区内西起东大桥路、东至西大望路,南起通惠河、北至朝阳路之间约 3.99 平方公里的区域。2000 年 6 月 5 日,第 76 次市政府专题会议决定,将商务中心区建设纳入北京市“十五”计划。2000 年 8 月 8 日,北京市政府第 82 次市长办公会决定全面加快北京商务中心区的规划建设并成立相关的领导机构。2000 年 8 月 15 日在北京开幕的第一届北京朝阳国际商务
4、节,将 CBD 这张“名片“象品牌一样正式隆重推出。专家预言,以国际形象出现的北京 CBD 将为首都经济的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他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现代城市高速发展,而且还将把中国经济融入到全球经济的浪潮中。发展目标与思路北京商务中心区是新北京新形象的集中展示区。其发展目标是:成为引领北京市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引擎,成为首都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成为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结点。“十一五”期间北京商务中心区的发展思路是:统筹资源、调整结构、优化环境,推进国际金融、中介服务、文化传媒、配套服务、旅游会展、总部经济等六大重点产业的聚集。大力发展外向型总部经济,建立高效的涉外经济管理和服务
5、体系,加快推进特色街区建设,使 CBD 核心区成为展示新北京现代化城市形象和开展国际商务活动的最重要区域。奥林匹克中心区简介集中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国际交流重要窗口,是集文化、体育、会展、旅游、科技、商务于一体的现代体育文化中心。发展目标与思路奥林匹克中心区是集中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核心地区。其发展目标是:依托一批奥运基础设施及相关项目的建设,发展成为充满活力、体现生机、生态友好的国际性体育赛事中心,成为集文化、体育、会展、旅游、科技、商务于一体的现代体育文化中心区。“十一五”期间奥林匹克中心区的发展思路是:围绕“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
6、切实做好奥运会的前期筹备,为成功举办奥运会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和软件环境,确保奥运前所有场馆及配套设施通过测试和试运行,确保后奥运期平稳发展。同时,大力发展康体、休闲、旅游和会展业。北京金融街简介北京金融街是北京市二环路以内唯一的一个以商务办公为主的区域。金融街地处北京市中轴对称中心地带。南起复兴门内大街,北至阜成门内大街,西抵西二环路,东临太平桥大街,南北长约 1700 米,东西宽约 600 米,规划总占地面积 103 公顷,总建筑面积约 300 万平方米,其中规划地上建筑面积 220 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 80 万平方米。这里不仅交通便利,而且紧邻中国的最高决策中心,区域内有为数众多实力
7、雄厚的金融企业。北京金融街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源远流长的金融文化、独具匠心的规划设计迅速崛起。迄今为止,这里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金融管理中心和电信指挥中心。发展目标与思路西城金融街是我市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域。其发展目标是:发挥总部经济优势,建设成为资金密集、市场完善、交易活跃、信息通畅、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首都国际化金融中心区。当前,金融街的建设和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思路是:实现金融街的整体规划,整合金融街区资源,与西单等周边地区联动发展,发挥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使之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促进北京市金融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同时,加强金融街核心区
8、建设,强化金融产业服务功能,为国家金融决策监管中心、金融资产管理中心和金融信息汇聚中心以及国际交流中心建设服务,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总部入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于 1991 年 8 月 15 日开始筹建,是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同时享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双重政策的经济区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为 46.8 平方公里,由科学规划的产业区、高配置的商务区及高品质的生活区构成。目前,开发区一期规划用地 15.8 平方公里已经基本开发完成,将以此为基础向京津塘高速公路以东和凉水河以西方向发展。其中,京
9、津塘高速公路以东规划面积约 14 平方公里,凉水河以西约 10 平方公里。2005 年 10月 22 日中共北京市委第九届十次全会通过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明确提出开发区要着力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周边地区发展,建设以高端产业和总部经济为依托,面向国际市场的高端产业园区,构筑东南部产业发展带。发展目标与思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市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其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首都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首都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基地,京津塘产业带上的综合产业新城。“十一五”期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思路是:发挥首都优势,优
10、化园区环境,突出引进高端、高附加值、高辐射力的现代制造业精品项目,继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医药、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强化研发、商务、物流等功能,打造优势产业群,增强综合竞争力。中关村科技园区简介中关村科技园区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88 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我国第一家高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由此步入了发展的新阶段,从海淀区的“电子一条街”发展成为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亦庄科技园、德胜园和健翔园在内的一区多园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覆盖了北京市科技、
11、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园区内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科院校 39 所,在校大学生约 40 万人,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的科研机构 213 家,其中国家工程中心 41 个,重点实验室 4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10 家。中关村科技园区为国民经济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园区承担的国家“863 项目”占全国的 25%,“973 项目”占全国的 36%。发展目标与思路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覆盖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其发展目标是:围绕创建世界一流园区的目标,在五年之内再上一个新台阶,形成“一区多园多基地”的空间格局。“十
12、一五”期间,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思路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中关村科技园区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及相关科技产业发展、专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为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保障。顺义临空经济区简介顺义临空经济区是一种依托国际性航空枢纽而兴起的新经济形态。根据北京市“十一五”规划,北京临空经济区规划面积 27.8 平方公里,将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现代制造业、现代物流、国际商贸、国际会展和文体休闲六种产业。地处北京市顺义区的首都国际机场是中国最大的航空港,扩建后年接待旅客将从 2003 年的 3500 万人次增加到2008 年的 60
13、00 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将从 75 万吨增加到200 万吨,年飞机起降架次将从 24 万多架次增加到 50 万架次。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北京临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发展目标与思路顺义临空经济区是首都唯一的航空口岸区域,是我国最大的国际、国内航空枢纽。其发展目标是:发展以航空港为枢纽的国际交往中心区域和空港物流基地,以商贸、商务、会展等关联产业为核心的服务业基地,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为主的高度加工型制造业基地。“十一五”期间,顺义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思路是:以首都机场为核心,以机场扩建、国家会议中心、空港 B 型保税区建设为契机,按照“做强东西、拓展南北”的整体思路,以重要的经济功
14、能区为依托,加大机场周边资源整合力度,充分发挥国际门户区域的重要作用,做大做强临空经济。开发区 国家级开发区北京天竺出口加工区于 2000 年 4 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全国首批 15 个出口加工区试点之一,是首都北京唯一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是 1992 年 11 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对园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北京开发区(全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于 1994 年8 月 25 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北京市的国家级开发区。其中的一部分是中关村科技园区亦庄科技园。我区同时享有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优惠政策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优惠政策,是一个具有与国际接轨的新型管理体制的经济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