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卖方和买方.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7107240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卖方和买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卖方和买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卖方和买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卖方和买方 原创 2012-4-30 10:38:25 在外人眼中投资公司(基金或者资产管理)跟证券公司是一码事,都是干的炒股票的事。他们脑子里浮现的都是一帮浮躁的西装男,挥着小铲子,频繁翻动炒作,只不过炒作的是虚拟的筹码,而非具体的青菜萝卜。在行业内部,也未必对买方和卖方分得那么清楚。在我的书出版前,编辑和出版社非常之忽悠我,要把书名弄成啥女私募基金,加上裸泳之类很隐晦的字眼。我当时说,如果是这样,我宁可不出书,这博客就是随意笔记而已,没啥功利想法的。出版社问我有啥建议,我说卖方向买方的转变如何?解释半天,未能讲清楚买方和卖方的不同。于是对方坚决不同意这样毫无吸引力,不知所云的书名。自己意识

2、到卖方和买方之不同是好多年前,报名参加一家上市公司的反向路演。对方看了我复印过去的名片说,你是买方,这次我们不接待,我们这次是券商的分析员会议。我跟人家急,说干的都是一样的事情嘛,只不过券商的报告是公开的,我们私下写个纪要或者内部交流一下就完事了。本质上是想把公司业务搞明白,对估值有更清晰的认识。没啥区别的哈。上市公司不肯,终究未能成行。这些年参加很多业绩推介会、股东大会等。发现这买方和卖方的分野越来越明显,可能熊市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吧。卖方,尤其是外资的卖方,重点问的问题是毛利率趋势和指引,下个会计期的收入预计,费用率等。一听就知道他们回去把数据一填,就可以出报告了。而买方,尤其是内地的私募

3、,就很在意公司的竞争策略,对竞争环境的深入了解,管理层能力的考量等不那么量化的东西。发现好些公司,尤其号称恒指成分股的公司,被外资大行调教惯了,一路用英文路演,只肯回答一些肤浅弱智的问题,不愿涉及关于公司竞争战略、行业格局演化等更深层次的东西。最近和一卖方的研究员聊天,谈到几家低估值的国企。对方说早就不覆盖了,因为国企,没啥竞争动力,在行业总是千年老二,(老大是非常激进的民企),所以增长率就是单位数。我说,董事会公告今年的收入能增长将近两位数呢,如果费用率不高速增长的话,这家负债很低、资本支出不大的公司,或许这两年有些改观呀。对方摇摇头说,不够 sexy,这点增长,不够吸引,那些增长30%以上

4、的公司,虽然短期贵一点,明年后年就便宜了。确实,券商研究员说的没错。这些公司不够吸引。作为券商来说,寻找到有足够增长亮点的公司是非常风光,有成就感的。但问题是,这些公司的估值通常不便宜。只有超预期才能给投资者(买方)带来收益。而超预期可实在是太难了。对企业的要求太高了,足够顺风顺水运气好才行。所以,买方的工作变得要在冷清的地方去找不那么烂的东西(冷清的地方多半找不到皇冠上明珠的);或者极有耐心地等待 sexy 的公司价格便宜下来。但通常 sexy 的公司价格便宜的时候是基本面变差了,令 sexy 不再。最近旁观多次讨论,感觉买方比较悲观,对企业更挑剔;卖方通常更乐观些。当然,这跟两者的社会分工和职能划分有关。卖方更看重好坏,比方企业长期前景,经济的枯荣;买方更在意价格(性价比、值博率)。比方就市场趋势来说,几个草根大佬,他们确实没啥特别的理论体系,问及对市场的看法,语焉不详地就是那么几句,便宜啦,博得过啦,之类的。听上去很没有技术含量。但至少过去的历史证明,这种草根智慧管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