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关键词】 儿科住院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观念的更新,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提高,全社会每个家庭对少年儿童的健康特别关注。因此儿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尤为重要。笔者就儿科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谈几点体会。1 存在的问题1.1 轻视健康教育 传统护理模式的惯性作用,导致护患双方轻视健康教育。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导致患儿家属及护理人员认为护士只是打针发药,忽视了患者健康教育在临床工作中的意义和在新的护理模式中的重要性,以致护士无心健康教育,家属渴望健康知识。1.2 教育的方法欠缺 不懂得教育技巧,采用被动式传授或专业术语太多,患儿及家长无法理解;或态度生硬,欠温和,使患儿及家长无法
2、接近和参与到教育活动中。2 要解决的问题2.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护理人员首先应顺应护理模式的转变,认识到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新的健康观念的需求。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修养,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健康教育水平。而且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及精湛的护理操作技能。2.2 注意护患沟通技巧 (1)护士应先从“一针见血”等精湛技术中赢得患儿家属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氛围,在此情况下进行有效的交谈、健康教育。 (2)按护理程序收集资料、评估、实施。了解患儿的健康状态、饮食习惯、环境对疾病的影响、心理反应等。让患儿及家长感到护士是在帮助他得到健康,同意交谈并了解交谈的目的
3、。对患儿及陪护要注意行为诱导,培养积极情绪,主动交流和沟通。 (3)护士要提高自身影响力,重视非语言性交流的作用,多采用非语言交流的形式,使患儿亲近你、信任你,消除紧张情绪及畏惧心理。2.3 掌握儿科患者特点,把握时机进行教育 患儿入院后在测量生命体征、建立病历时,应先简单介绍自己和经管医师、入院须知、医院有关规章制度,使患儿消除陌生感,产生信任感。由于陪护多换得勤,护理人员应有耐心,保证其主要陪护接受到教育。可在晨间护理、护士巡视、治疗操作时进行一对一的教育。患儿出院前一天要做好出院指导。在整个健康实施过程中要及时评价,了解患儿目前的健康状态以及患儿及家长对疾病的反应,达到最好的护理效果。3 小结通过对患儿进行健康教育,使患儿及家长对自己的疾病有了明确的认识,学到了与疾病有关的预防知识,增强了自护能力及战胜疾病的信心,也提高了护士的自身素质、责任感、价值感,提高了护理质量。作者单位: 342800 江西宁都,宁都县人民医院(编辑:丁剑辉)作者:章文秀,曾明风,苏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