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韻鏡所標“開合”問題楊 軍一前人對“开合”的主要看法韻鏡的第二轉、第三轉、第四轉和第十二轉,在標注開合口時,都用了“開合”的字樣。由於這四轉與其他三十九轉每轉只標為“開”或者“合”很不一致,因而引起了學術界的懷疑。高明先生(1978)說:“韻鏡於每圖之轉次下,必言呼法,有言開者,有言合者,有言開合者。如內轉第二冬鍾並在一圖,內轉第三江韻獨為一圖,其中或兼有開口合口之字,猶可說也;若內轉第五為支韻合口字,內轉第四支韻字何以又兼有開口合口?第二、第三、第四諸轉並言開合 ,殊使人疑。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轉冬、鍾兩韻的字和第三轉江韻(不包括入聲)的齒音字,在現在許多方言裏都有一個圓唇元或 u 介音
2、,而高明先生恰好把第一轉東韻的韻值擬為 u1和 iu,第二轉冬韻擬為 uo,鍾韻擬為 iuo。這或許就是他認為這兩轉可能同時兼有開口字和合口字, 韻鏡標為“開合”還勉強可說的主要原因。有學者認為, 韻鏡的標注的“開合”是古書流傳中形成的訛誤,可以參考七音略等其他韻圖等對它進行訂正。羅常培先生(1932)就說:“其因鈔刊屢易,開合互淆者,且可據例校勘,有所是正。故七音略之“重” 、 “輕”適與韻鏡之“開” “合”相當,殆無疑義。 ”他在這段文字的注裏說:“又韻鏡第二轉冬、鍾韻,第三轉江韻,第四轉支韻,第十二轉模、虞韻, 古逸叢書本均作開合 。案第二及第十二兩轉七音略作輕中輕 , 韻鏡易解 、 磨
3、光韻鏡及改訂韻鏡均改為合 ,與七音略相等。第三轉七音略作重中重 ,第四轉七音略作重中輕內重 , 改訂韻鏡均改為開 , 磨光韻鏡第三轉與古逸叢書本同,惟第四轉改為開耳。 ”羅先生(1935)又說:“韻鏡第二、第三、第四及第十二諸轉為開合 ,均於例微乖,則當據七音略之重 輕而加以是正。 ” 孔仲溫先生(1987)也認為這四轉的“開合”是一種訛誤,並且將第二、第十五轉校為“合” ,第三、第四轉校為“開” 。但是羅先生對這個問題始終還有別的看法,他在自 1924 年起八易其稿的漢語音韻學導論 (1954 再版,中華書局)63 頁“注一”裏說:“韻鏡以開合並稱者四見,切韻指掌圖稱獨韻者六見, 四聲等子稱
4、啟口呼者一見:此皆獨立為一類也。”從這段話來看,羅先生似乎一直懷疑韻鏡這四轉的“開合”應當別有所指,而跟或標為“開” (開口) 、或標為“合” (合口)的其他三十九轉是不同的。李新魁先生(1981)明確指出韻鏡這四轉標注的“開合”當是後人有意改動造成的。他說:“在這不同的地方中,有些顯然是韻鏡所更動的。如第二、第三、第四、第十二諸圖注為開合 ,這種注法顯然不是韻圖原來就有的。我們知道,韻圖分圖立等的基本原則是:開合不同則分圖,洪細有別則列等 ,除後來的韻圖(如切韻指南 )以江韻開合口同列一圖之外,韻圖一般的通例是開合口互分,不相羼剡雜,無一圖可兼開合者。故韻鏡這開合的注文當為後人所改、所加。而
5、這種注文斷然不會是偶誤;因為每個圖一般只注一字,不是開 ,便是合 ,斷不至於將一字誤為兩字。 ”他在其他的著述裏(如 1982,1983)也有類似的看法。這種說法除了認為“後人有意改動”之外,是相當的合理的。可惜他在後面的討論裏走得太遠,把一些缺乏根據的猜測扯了進去 2。(中略)三 韻鏡誤標“開合”原因及訂正前面討論了韻鏡在日本流傳期間旁注字羼入正圖、改動原文的情況,現在再來看旁注字羼入、改動標目的情況。21 “內轉第四開合” ,寶生寺本、佐滕本並作“開” 。二本與諸本所作“開合”不同而適與七音略所標之“重中輕(內重) ”相應,且本轉所列之字正為韻書中支韻的(舉平賅上去)開口字。這種情況絕非偶
6、然,因此可以判斷,本轉的標注原書應當只有一个“開”字,抄胥誤將小字校語寫成大字,遂與原書的標注相淆。寶生寺本和佐滕本尚能存其舊式,直可謂“一字千金”!我們這一解釋,還可以找到其他證據。例如:2諸本“外轉二十一開” , (天)作“合”而校云“開” 。此轉所列,為韻書山、元、仙韻(平賅上去入,下同)的開口字, 七音略作“重中輕” , (天)作“合” 誤而校為“開”則是也。3又“外轉第二十三開” , (文)作“合”而校云“開” 。此轉所列,為寒、刪、仙、先韻的開口字, 七音略作“重中重” ,是“文”先誤為“合”又校為“開” 。4又“外轉第二十四合” ,寶生寺本、 (國)施校語“開” 。此轉所列,為寒
7、、刪、仙、先韻的合口字, 七音略作“輕中重” ,寶生寺本、 (國)並屬誤校。5又“內轉第二十七合” , (文)校云“開” ;寶生寺本、開奩、 (佐) 、 (國) 、 (大)諸本作“開” 。本轉所列為歌韻開口字, 七音略作“重中重” ,寶生寺本等作“開”是。6又“內轉第三十七開” , (文)作“合”而施校語“開” 。本轉所列為侯、尤、幽韻字, 七音略在第四十轉,標作“重中重” (文)作“合”誤而校為開則是也。7又“外轉第四十合” ,寶生寺本“合”旁施校字“開” 。本轉所列為談、銜、嚴、鹽韻字, 七音略在第三十二轉,作“重中輕” ,故諸本作“合”誤,寶生寺本校為“開”則是也。另外,各本之間還有幾處
8、差異值得注意。8諸本“內轉第十一開” , (天)作“合” 。本轉所列為魚韻字,諸本作“開”適與七音略所作“重中重”相應, (天)作“合”誤。參看下文第 14 條。9又“外轉第二十六合” , (正)作“開” 。此轉所列為宵、小、笑韻重紐四等字。案切韻系韻書宵韻系唇、牙、喉音有兩套對立的小韻,一類列於二十五轉三等,與一等豪、二等肴、四等蕭相次,另一類則因二十五轉無位可列而另立新轉。二十五轉既作“開” ,故本轉不得作“合” , 七音略該兩轉皆標為“重中重” ,是當依(正)作“開” 。10又“外轉第三十九開” , (仙)誤為“內轉第三十九合” ,然出校語“外轉第三十九開” 。本轉所列為覃、鹹、鹽、添韻
9、字,作“外” 、作“開” 是。11諸本“內轉第三十八合” , (元)無“合”字。本轉所列為侵韻字, 七音略標為“重中重” ,是本轉當作“開” ,諸本作“合”誤。 (元)不標開合者,恐為抄寫時見有作“合”之本而生疑,因此暫時空缺而最終忘記補寫所致。根據以上線索,我们對韵镜其他三轉所標的“開合” ,應當也可以作出同樣的解釋。即原書應該只有一個“開”字或“合”字,由於傳寫出現錯誤,於是有人施校於旁,抄胥不察而羼入正文,因而出現了一轉之下標注“開合”的錯誤。下面就各別討論這三轉哪些當作“開” ,哪些當作“合” 。12內轉第二開合。李新魁(1982:133 頁) 、孔仲溫(1987:72 頁)都認為本轉
10、當作“合” , “開”字誤衍,其說甚是。本轉所列為冬韻、鍾韻字, 七音略標為“輕中輕” ,是本轉當訂為“合” 。13外轉第三開合。李新魁(同上:139 頁) 、孔仲溫(同上:73 頁)認為本轉當作“開” ,其說是。該轉為江韻字, 七音略作“重中重” ,故此轉當訂作“開” 。李新魁(同上)又謂“指掌圖本轉各字全列入陽、養、漾韻合口圖內;等子則以牙、喉、唇入宕攝開口,以舌、齒諸紐入宕攝合口。 指南自成一圖,圖內另分開合。 韻鏡注為開合殆後人據等子等韻圖所加。 ”案指掌圖本轉之字除李氏所言尚見於二處:3一為入聲覺韻配陰聲豪、肴、宵、蕭;一為入聲覺韻莊組字再列於鐸、藥開口二等位。所謂後人據其他韻圖加“
11、合”而成“開合”亦未確,或是好事者據其他韻圖施注於旁,抄胥粗心而誤入正文歟?14內轉第十二開合。李新魁(同上:160 頁)說:“案本轉所列各韻,論古音當讀為開口,後代始讀合口。 ”但他沒有說明“古音” 、 “後代”的具體時段,也沒有說本轉究竟應當作“開”還是作“合” 。孔仲溫疑本轉當作“合” , “開”字誤衍,是也。本轉所列為模、虞韻字, 七音略標作“輕中輕” 。今案,根據楊軍(1995)的研究, 集韻牙、喉音字有用切上字分開合的趨勢。虞韻、模韻的牙喉音字作反切上字時,大都出現在合口韻;而魚韻牙喉音字作反切上字時,則大多出現在開口韻。這一現象跟正好反映出魚、虞分野的大界在於有無 ( )介音,也
12、表明直到集韻裏,魚韻仍然是開口,虞韻和模韻則是合口。又恰好跟七音略的標注不謀而合,故本轉當訂為“合” ,與十一轉魚韻作“開”對立。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 韻鏡所標的“內外” ,既非原書舊式,亦非後人刻意更改所致,而是韻鏡流傳于日本時因為傳抄者的粗疏,誤將校語羼入原書造成的。三結語下面是對韻鏡標注訂正的結果。原誤為 當訂正為1 內轉第二開合 內轉第二合2外轉第三開合 外轉第三開3內轉第四開合 內轉第四開4內轉第十二開合 內轉第十二合5外轉第二十六合 外轉第二十六開6內轉第二十七合 內轉第二十七開7內轉第三十八合 內轉第三十八開8外轉第四十合 外轉第四十開魯國堯先生(1992、1993
13、)曾經指出, 韻鏡是“層累的造成的” 。這個論斷對於研究韻鏡等早期切韻圖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在近幾年對韻鏡和七音略的專門研究中,認為“層累”學說可以作如下理解。早期韻圖的“層累”具有兩種性質,第一種是韻鏡之類的韻圖從草創到成熟,不斷有人要對它進行“完善” ,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用後起的韻書補充和改動原書列字的現象。這種性質的“層累”從時間上可以劃在張麟之首次刊刻韻鏡以前,即宋高宗紹興辛巳年(即紹興三十一年,1161)以前。第二種“層累”發生在韻鏡流傳到日本以後,時間大約是 12031252 年以後 3。造成的原因一方面同樣是有人想對它進行“完善” ,因而把廣韻 、 集韻裏的一些字注在相應的位
14、置,甚而有的直接增補到原書中去了。另一方面是有人為了糾正該書流傳過程中產生的錯訛,於是根據廣韻或集韻來判定原書的是非,這種做法無論動機如何,客觀上還是淹晦了原書本來的面貌。再一種情況是日本學者往往為原書所列的字加注同音字以及注音、注義等等,或為原書所列的字或標注等加注校字、校語等,後來在抄寫時就出現了旁注羼入原書或用批註改動原文的情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增改,我們現在看到的韻鏡等早期韻圖裏出現了若干原書沒有的內容,產生了好些難以解釋的問題。因此,只有從理念上充分認識韻鏡的層累性,才能對該書的各種複雜情況作出正確的判斷;也只有真正認識到韻鏡等早期韻圖的層累性質,剝除掉後人累加的成分而完成對這些韻圖
15、的復原工作,才可能對它們進行出正確合理的構擬或重建(reconstruction) 。41 原書- 誤印為-n。2 李新魁先生猜想宣賢跋語中的“泉南”就是中國福建南部的泉州,因而誤將日本 16 世紀堺(即今大阪府堺市,泉南乃其別稱)的和尚宗仲當成了中國明代赴日的福建僧人,然後再假設宗仲就是泉州人,於是說宗仲根據自己的“鄉音”對韻鏡作了改動,致使這四轉被注為“開合” 。這個說法,除犯了“張冠李戴”的錯誤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漏洞:宣賢的跋語僅見於永祿本(1564) ,其他各本皆無。但是,在日本應永元年(1394)寫本、嘉吉元年(1441)的寫本上,這四轉也都標為“開合” ,其他好些早於永祿本的古寫本也是這樣。那麼,即使永祿本為宗仲所改,但也決不可能把一百多年以前的其他古寫本也一起改了。關於“泉南”及“宗仲論師” ,請參看平山久雄先生韻鏡二事 (紀念王力先生誕辰九十周年文集 ,山東教育出版社 1992 年)和黃燿堃讀韻鏡校證二題 (黃燿堃語言學論文集 ,鳳凰出版社 2003) 。3韻鏡寶生寺本(即日本福德二年本)後有奧書(大約相當於中國的“跋” )云:本云建長四年二月十二日書寫了明瞭房信範建長四年即 1252 年,而日本所傳韻鏡均有張麟之 1203 年三刊序文,故可斷韻鏡傳入日本當在宋甯宗嘉泰三年到理宗淳佑十二年(12031252)约 50 年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