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对外贸易冲刺阶段串讲,主讲教师:张祺,2,第三章 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外贸管理体制改革模式。渐进式 逐步完善。,3,第一节 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的建立,1949年后,与产品经济、单一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外贸体制。一、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征(一)单一公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外贸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保持高度一致。,4,(二)实行对外贸易统制 集中表现为国家垄断经营以及全面计划控制 1.对外贸易
2、国家垄断经营 由专业贸易公司按产品垄断经营。 2.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 对外贸易所有环节纳入计划管理范畴,严格执行经济计划。 3.统负盈亏的财务管理 保证贸易公司完全执行贸易计划。 4.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依靠高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5,二、对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的评价 高度集中的贸易体制有其优势也有其弊端。 优点: (一)集中调度资源,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 (二)有利于统一安排进口,保证重点 (三)有利于集中统一对外,配合外交斗争 弊端: (一)独家经营,产销脱节,脱离市场 (二)高度集中,统得过死 (三)统包盈亏,缺乏利益激励机制,6,第二节 改革开放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改
3、革动力: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按照国际经济要求执行。 各国经济被纳入国际经济轨道。,7,一、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与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取向决定了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基本原则和内容。经济体制改革包括三个因素:所有制关系经济决策系统资源配置方式经济体制由高度计划经济向分散的市场经济转变。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在经济体制转轨宏观背景下展开。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重要组成部分。,8,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内容 组织形式 机构设置 管理权限 经营分工 利益分配 国际贸易组织方式 国际贸易运行方式 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之间
4、的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与贸易体制改革密不可分,9,二、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一)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是改革和开放的交汇点 对外开放,外贸是重要部门,也是最早的部门。 改革开放合力对外贸部门影响最大。 (二)对外贸易制止改革是对外开放的基础与先驱 1.外贸体制改革对利用外资的影响 扩大利用外资必须要消除反出口倾向,保证外资可以得到偿付。 2.外贸体制改革对引进技术的影响 主要渠道: 购买软件 及其设备对外商直接投资转移技术。 减少进口限制有利于促进企业引进先进技术。 促进企业增强自主创新。,10,3.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对对外经济合作的影响 行业进入壁垒降低。 企业自主权扩大、竞争加剧。 外贸企业
5、注重寻找利益最大化的合作方式。,11,第四节 加入世贸组织与外贸体制改革,中国要以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为参照系进行改革。 全方位改革而非局部改革。 对我国现行体制中与世贸组织要求不一致的地方进行规范和调整。,12,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承诺 改革遵循两条路线。 中国实际国情。 世界贸易组织规定。 经济体制 运行机制 经济法规要逐步符合世贸组织一般原则。,13,中国的主要承诺: (一)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提供非歧视待遇 货物、关税国内税等方面给与国民待遇。 对不符合国民待遇原则的做法进行调整。 (二)实施统一的贸易政策 在中国关境之内实施统一的贸易政策。 实行统一的国际贸易管理方法。 如果有
6、下位法违反上位法的情况可以提请中央政府注意。 (三)保持贸易政策透明 建立咨询点对相关事项进行解释说明与咨询。 严格按照承诺和要求对新法律进行。,14,(四)外贸经营权改革 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制。 入世三年后为所有的经济实体提供进出口贸易权。 经营权仅指进出口权不包括国内销售权。 (五)降低关税壁垒 降至发展中国家平均关税水平之下。 按照非歧视原则在全关境之内实行公平统一的关税税率。 分阶段调整清理关税减免政策。 (六)削减非关税措施 按照世贸组织规定进行定向清理。,15,(七)关于出口补贴按照世贸组织规定分门别类区别对待。(八)实施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取消某些特定的维护本国利益的措施。(九
7、)接受过渡性审议机制在入世后八年内,接受世贸组织对中国的审议。(十)接受特殊保障条款中国还不是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为避免对世贸组织其他成员国市场造成混乱可以仅针对中国产品进行限制。,16,(十一)反倾销反补贴条款针对中国产品的特殊规定。在中国入世后15年内实行。(十二)关于服务领域的开放,17,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履约情况 1.2002年 ()对经济贸易体制进行了适应性调整 )清理修订法律法规,完善法律转换 )保持外贸政策统一性和透明度 )准便政府职能 提高宏观经济调控、预警和监测水平。 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 形成统一、公平竞争市场。 ()履行开放市场承诺,规范货物进出口管理办法 )减
8、少非关税措施 )进出口商品管理办法的规范和调整 )履行开放市场承诺,扩大外资市场准入,18,()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活动,运用多边规则处理贸易纠纷 )积极参与世贸组织事务 )运用多边规则合理保护中国产业和市场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应对国外对我反倾销,19,2.2003年 ()货物贸易 经营权放开。 关税水平降低。 非关税壁垒减少。 ()服务贸易 开放范围和程度进一步加大。,20,3.2004年 ()贸易权 所有个人和企业都可以从事进出口业务。 ()分销权 进一步向外资开放。 ()透明度 有利于简化过于复杂的手续。 ()银行业 降低了注册资本要求。 ()证券业 外资比例可以提高。 ()保险业
9、 降低了注册资本。 ()汽车金融 允许开办汽车金融业。 ()服务业,21,4.2005年 ()进口关税降至承诺的终点 ()取消所有非关税措施 ()调整农产品关税配额的关税、配额与非国营贸易比例 ()国营贸易比例调整 ()放开指定经营 ()服务贸易中大部分领域取消限制,22,三、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方向 政府是入世主体,政府必须进行改革。 1.建立统一市场与公平竞争机制。 2.依法行政,加快法律法规的清理、修订及新法颁布。 3.运用时髦组织争端机制,争取公平、宽松的国际环境。,23,第四章 对外贸易立法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法制为保障的经济。 具有权威性、统一性、严肃性、规范性的特点。 对外贸易
10、管理的基础手段。,24,第一节 对外贸易立法概述,一、运用立法手段管理对外贸易的必要性(一)加强外贸立法管理,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外贸的客观要求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市场法律体系。依靠法律保证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第一,法律手段可以离开经济杠杆进行调控。第二,行政手段合理运用要以法律为基准。,25,(二)是在国际贸易通行规则下发展对外贸易的需要 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 (三)激烈竞争环境下发展对外贸易的需要 保障权利 减少纠纷分 建立合理制度,26,二、外贸立法的发展与完善根据各个时期不同要求不断完善。(一)1949-1977依据高度集中的国家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外贸公司
11、统一经营的体制确定法律。对货物、海关、外汇、知识产权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二)1978-1991将对外贸易提升到战略高度。减少指令性指标,重视市场信息。新增了相适应的法规。进一步完善了货物贸易之外的立法。,27,(三) 1992-2000 根据外贸体制调整进行而完善法律。 建立了立法体系总体框架。 注重与国际接轨。 提高了法律透明度。 外贸法律体系已经获得了极大的完善和丰富。,28,(四)2001年入世后至今 1.外经贸法律法规清理工作基本完成。 2.抓紧进行了外经贸法律法规的修改和修订。 3.进一步提高了对外经贸立法透明度。,29,三、中国对外贸易立法体系 (一)国内法渊源 1.宪法 本身
12、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 2.法律 专门性的法律与一般指导性法律。 3.行政性法规 配套行政性法规增强了法律的可操作性。 4.地方性法规 增强了法律在特定的地域内的时效性和实用性。,30,(二)国际法渊源 1.缔结和参加国际条约 2.承认国际贸易惯例,31,第二节 外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1994年7月1日正式实施。是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基本法,是整个外贸制度的核心。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于2004年4月6日通过外贸法修订草案,修订后的外贸法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32,一、外贸法该书规定基本方针、基本政策
13、、基本制度和基本贸易行为,在中国对外贸易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外贸法(2004年)由11章70条组成。第一章“总则”对外贸法的宗旨、对外贸易制度的基本特征、基本原则、调整的法律关系的范围作了原则规定。第二章“对外贸易经营者”对经营者的主体资格及其权力义务进行了规范。第三章“货物进出口与技术进出口”及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对外贸客体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进行了规范。第五章“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新增加的,对实施贸易措施,防止侵权知识产权的货物进出口和知识产权权利人滥用权利,促进我国知识产权在国外的保护做了规定。,33,第六章“对外贸易秩序” 就对外贸易主体在经营活动
14、中的行为做了规范。第七章“对外贸易调查” 对对外贸易调查的范围、手段以及对调查结果的处理等 做了规定。第八章“对外贸易救济”对对外贸易救济措施等做了规定。第九章“对外贸易促进”对维护进出口经营秩序、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建立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等方面做了规定。第十章“法律责任”是关于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通过刑事处罚、行政处罚和从业禁止等多种手段,加大了对对外贸易违法行为以及对外贸易中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处罚力度。第十一章“附则”明确军品、裂变和聚变物质或者衍生此类物质的物质有关的对外贸易管理以及文化产品的进出口管理另行规定,并对边境贸易灵活优惠的特殊原则及该法对单独关税区的非适用性、该法的
15、生效日期做了规定。,34,(二)外贸法立法宗旨 1.扩大对外开放 再次表明中国姿态。 表明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对外开放的决心。 2.发展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离不开完善的法律制度。 3.维护对外贸易秩序 对外贸易是讲求规范的经济活动。 4.保证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注重对外贸经营者合法权益的保障。 5.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由法律保障市场经济的对外贸易的地位及秩序。,35,(三)外贸法的适用范围 1.地域上的适用范围 法律在那些地域范围内发生效力。 单独关税区不适用。 2.人的适用范围 对外贸易管理机关。 贸易活动中国参与者。 贸易活动外国参与者。 3.时间适用范围 2004年7月
16、1日起。 统一协调所有有关外贸的法律关系。,36,二、外贸法基本原则基本原则是对外贸易法确定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的基础。贯穿于对外贸易立法、执法、守法过程中。(一)实行全国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这一原则是我国外贸法的首要原则,为中国长期稳定地发展对外贸易,开展公平、公正的对外贸易活动,履行国际间双边或多边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奠定了基础。一方面要求在国内加强对外贸易的宏观统一管理,不允许在外贸领域各行其事,以免使本国经济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受到损害;另一方面,各国为了调整相互间的贸易关系,又需要在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方面取得某种协调,以便建立起一套国际贸易准则,作为处理国家之间贸易关系的依据。这样
17、既可以顺利地开展国际间的对外贸易,又可以排除国际间的贸易障碍,为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37,(二)维护公平的、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国家在法律上为外贸企业提供平等、自由的竞争环境,维护企业独立自主的经营地位,保障公平的进出口秩序,使外贸企业享受法律上的平等待遇,并要求外贸企业依法经营。从对内方面来看,主要对对外贸易经营者规定了若干重要的行为准则。从对外方面来看,主要是针对外国的倾销、补贴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作出相应的规定,以维护公平的贸易秩序。,38,(三)鼓励发展对外贸易 发展对外贸易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促进我国商品、技术和服务进口。 对贸促机构也在法律中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采
18、用了新的贸易促进方式。,39,(四)在多边、双边贸易关系中坚持平等互利、互惠对等的原则外贸法第5、6、7条对中国如何处理对外贸易关系作出了明确规定,归纳起来就是平等互利原则和互惠、对等原则。平等互利是国际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在对外贸易交往中一贯奉行的原则。 互惠、对等原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之一。,40,(五)发展国际服务贸易一般性义务如最惠国待遇、透明度等适用于缔约方的各个服务部门;而具体承诺的义务是必须经过双方或多边谈判达成协议后,根据承诺细目表所承担的义务,这些义务只适用于缔约方承诺开放的服务部门。,41,(六)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外贸法第14条规定:“国家允许货物与技术的自
19、由进出口,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一规定体现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管理的基本原则。外贸法所确定的进出口自由,是指国家在保证进出口贸易不对国家安全和各项社会公共利益产生损害前提下的自由;而当国家法律所规定的某些不良倾向出现时,则对进出口贸易实施必要的限制或禁止。 外贸法所规定的这一原则和具体措施是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的。,42,三、外贸法的完善与修订 1994年制定第一部外贸法。 2004年进行修订。,43,(一)对外贸经营者规定进行了修改 允许自然人参与外贸业务。 (二)外贸经营制度规定进行修改 货物和技术进出口经营权由审批制变为备案制。 (三)增加国营贸易管理内容 增加了国家可以
20、对部分货物进出口实行国营管理。 (四)增加自动许可管理内容 基于监测进出口需要。,44,(五)增加了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内容 (六)进一步完善对外贸易救济制度 迅速有效地得到国家合法救济。 (七)补充完善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 完善了法律保护与惩罚措施。 (八)新增外贸监测和公共服务的有关规定,45,第三节 货物贸易立法管理,一、货物进出口管理立法(一)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条例及其配套规章构成了中国货物进出口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根据对外贸易法、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在总结中国货物进出口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条例共八章77条,包括总则、货物进口管理、货物出口管理、国营贸易和指定经营、进
21、出口监测和临时措施、对外贸易促进、法律责任、附则。,46,(二)条例的配套部门规章 1.进出口许可证管理规章 2.进出口配额管理规章 3.进出口自动许可证制度规章 4.国营贸易与制定经营管理规章,47,二、货物进出口主要环节管理立法 (一)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立法法律、法规和规章主要有: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及与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1.商检法是规范进出口商品检验活动的基本法。商检法是规范进出口商品检验活动的基本法。该法于1989年颁布,2002年进行了修订。,48,2.商检法的配套法律、法规和规章保证了法律的时效性和针对性。3.与商检法有关的法律、法规卫生检疫法、动物防疫法、食品卫生
22、法、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及其配套实施细则与管理方法等 。,49,(二)海关管理立法为了加强海关监管,建立、健全海关稽查制度,中国根据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对海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全面的清理与修订,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协调的海关法律框架体系,为海关公正、透明、统一执法提供了缜密法律依据。,50,海关法是构成海关法律体系的核心。是海关法规、规章的立法依据,是海关一切职能行为的基本规范。中国于1987年颁布海关法,并于2000年进行了修订。,51,一方面体现了由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约束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相关行为的指导性。因此,海关法涉及的主要内容有:海关的性质、任务、基本权力、监管对象,执法相对方的基本
23、义务及权利,海关组织领导体制、职责权限、海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海关对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的监管,海关对关税征收监管,海关统计,海关缉私,海关事务担保,海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程序等。,52,海关具有四项基本职能,分别是: 监管 征税 查私 统计 其他海关业务。,53,海关具有涉外性中国政府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海关组织及相关条约、协议也是中国海关立法体系的组成部分。海关具有行政性。行政法规规范也调整海关行为。,54,(三)外汇管理立法外汇管理的内容和措施都是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明确。外汇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对于提高金融监管水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对外贸易健康有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4、。,55,中国至今尚未颁布外汇管理法。 外汇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条例作为外汇管理的基本行政法规。 为了完善外汇管理体制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56,三、维护贸易秩序的立法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是世贸组织允许成员采用的抵制不公平贸易,合法保护国内产业的重要措施。运用好各项措施保护好我国的出口利益。,57,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和保障措施条例。国内经济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过程中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法律制度与世贸组织规则的全面接轨。进一步为企业创造公平的贸易环境,更加有效地促进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2004年对上述三个条例进行了修改。,58,
25、(1)反倾销条例 国务院有关部委还相应颁布了为实施反倾销措施而制定的规章与规范性文件,共同形成了中国反倾销法律体系。(2)反补贴条例反补贴条例也有其一系列的配套规章。(3)保障措施条例保障措施条例也有其一系列的配套规章。,59,第四节 技术贸易立法管理,技术贸易加速发展促进技术升级。 为保证技术贸易有序发展进行立法管理。,60,一、技术进出口管理立法 (一)技术进出口管理立法概况 历史上公布过三个行政法规。 根据外贸法以及TRIPs规定制定了新的法规。 并颁布相应的配套管理条例。,61,(二)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 涉及的主要内容有: 1.技术进出口管理原则 2.技术进出口形式 3.技术进口管理 4.技术出口管理 5.法律责任,62,二、知识产权保护 (一)国内立法 (二)国际条约,63,第五节 服务贸易管理立法,以服务贸易总协定和外贸法为基础。 制定多个专业性法规。 全面性的法律体系。,64,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