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卷·2020届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2018.05).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060854 上传时间:2019-05-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卷·2020届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2018.0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语文卷·2020届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2018.0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语文卷·2020届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2018.0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语文卷·2020届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2018.0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语文卷·2020届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2018.0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72018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 语 文 试 卷第卷 阅读题(共 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2018 年 2 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文版三部曲(射雕英雄传 神雕侠侣 倚天屠龙记 )将分九卷陆续出版,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不管是骑士,还是武士,都是某种权威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

2、侠,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事方式。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 “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 “侠以武犯禁” 。侠,是一种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是一种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 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这种“豪放不羁” ,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 。侠的“快意恩仇” ,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

3、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自己则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洪七是侠,他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 ,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痛快” 。相比之下, 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 ,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在徐克电影七剑中,被清兵追杀,身受重伤的傅青主,对无助的村民们说, “上天山,找帮手!”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电影佐罗中,迭哥代替遇刺的好友前往南美行总督之职并化身蒙面侠佐罗行侠仗义,解救被欺压奴役的殖民地百姓,也是一

4、种担当。 侠,其实很少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因为那些根本就是“地下政治组织” ,而不是“豪侠”的聚集地。 “千秋万代,一统江湖” ,与其说是武侠的宏愿,倒不如说是野心家的梦想。如果说鹿鼎记 书剑恩仇录中的帮会还有个“反清复明”的宏大目标,则笑傲江湖中的各大门派的纷争,则更是把“江湖”这个会党互相倾轧的修罗场,揭露得淋漓尽致了。武侠小说虽妙,但其对大众的影响力显然还是不敌武侠片。可惜的是,近年来,中国武侠电影势头亦渐弱。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闪电侠、神奇女侠 一众奇侠不仅在各自电影中大显神通,更时不时地联合作战, 复仇者联盟 正义联盟等等,让观众应接不暇。

5、 其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学、电影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他们,他们是正义的化身,他们代表着善良,勇敢,不畏强权,不慕金钱,他们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本领、勇气和责任感。他们能为人们所不能,解救弱者于危难之中。他们身上,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 (摘编自王伟滨(中国武侠走进英语世界 , 光明日报2018 年 1 月 17 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在司马迁看来,侠有很多值得赞许之处,如已诺必诚、舍己救困、不矜其能等。 B在韩非子看来,侠并非真有如此伟大, “侠以武犯禁”的行事方式是把双刃剑。 C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所以即

6、便勇猛如聂政,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 。 D侠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而真正的“豪侠”并不聚集于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文章开头以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英文版即将出版一事自然地引出了有关“侠”这一论题,增强了文章的时代感。 B文章从“侠”的行事方式、精神内涵及其社会意义等多角度展开论证,给人以层次分明、逐层深入的印象。 C文章在选择事例进行论证时并不局限于中国武侠小说,还选取了不少人们熟悉的中外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形象。 D文章将中国武侠电影势头走向衰落与“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进行对比论证,揭示了本文的写作意图和中心论点。 3根据原

7、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骑士和武士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这决定了既非身份也非职业的侠与它们毫无共同之处。 B江湖门派热衷于相互倾轧,常把“千秋万代,一统江湖”当成自己的宏愿,而侠与他们有很大区别。 C作 者 并 不 完 全 认 可 司 马 迁 在 游 侠 列 传 中 提 出 的 对 侠 的 评 价 , 而 是 赞 同 韩 非 子 的“侠 以 武 犯 禁 ”观 点 。 D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侠士都是正义的化身,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 4-6 题。信 任甘晓成将军战功赫赫,战后成了国家高

8、级领导人。大乱初定,国内治安状况依然十分严峻,将军决定为自己增加几个可靠的卫士。将军的贴身卫士当然必须百里挑一,副官汉克负责初选,整理好具体资料后,由将军亲自圈定。这一天,在汉克送来的名单里,将军圈点了一个叫斯曼的下士。斯曼射击、格斗等各项科目都是全优,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纺织工人,看起来没问题。斯曼身高一米八,身体非常强壮,长相也极为英俊。将军看了非常满意,拍了拍斯曼结实的肩膀:“小伙子,好好在我身边干,你会有大好前程的。”斯曼并没有特别激动,自始至终表情一直很平静:“将军,谢谢你的提拔。”看着斯曼不同寻常的平静,汉克突然有一种不祥的感觉,他隐隐觉得这个斯曼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事实证明,斯

9、曼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卫士。好几次,斯曼不费一枪一弹,就凭他那双铁钳一样的手和精湛的格斗本领,就轻而易举制服了企图对将军不利的暴徒。不知不觉,斯曼成了将军面前的红人,直到有一天这一天,汉克一脸紧张地来到将军办公室,说:“将军,那个斯曼,太危险了,不能留着他。”“什么问题?”将军顿时也紧张起来。“将军,我无意中找到了斯曼入伍前的原始档案。他十一岁那年父母双亡,现在的父母只是其养父母,他的亲生父亲,是死去的麦克上校!”将军的脑袋里嗡了一声。十二年前,麦克上校是将军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后来将军抓住机会,以通敌叛国罪下令处决麦克上校全家,只有他不在家的小儿子得以幸免。没想到那孩子如今竟成了自己的贴身卫士!看

10、将军沉默不语,汉克小声请示:“要不要把斯曼控制起来?”将军沉思一会,脸上突然露出了笑容,说:“继续留用斯曼。另外,在适当的时候,把斯曼的身世和我用他做我卫士的故事,透露给报社。”不 久 , 全 国 各 大 报 纸 都 刊 登 了 将 军 与 仇 人 儿 子 的 故 事 。 一 时 间 , 将 军 的 宽 阔 胸 怀 , 赢 得了 全 国 人 民 的 爱 戴 。将军和斯曼长谈了一次,斯曼的表情依然非常平静。他说父亲的确是想叛变投敌,将军处决他没有错。将军为斯曼的父亲大发感慨:“其实我与你父亲是很好的朋友,可军法无情,我也是没办法。”将军甚至掉了几滴眼泪,站在一旁的汉克,看着落泪的将军,突然感觉到

11、一种阴冷的恐惧。将军重用仇人儿子的事情,在喧嚣了一阵后又平静下来。这天,将军应邀到一所大学演讲。斯曼着一身军装,腰佩手枪,不离将军左右。演讲进行到高潮时,斯曼突然发现,一个戴墨镜的男人形迹十分可疑!斯曼感觉情况不妙,把手按在了枪套上。突然,墨镜男人掏出了手枪。斯曼出枪更快,挡在将军面前,同时抢先向对方开火。斯曼的枪没有响,刺客的子弹却应声而至,射进了斯曼的胸膛。刺客的子弹有毒,斯曼当场殒命。在送别斯曼的葬礼上,将军泪流满面,再一次感动了全国人民。汉克很疑惑,斯曼的手枪,关键时刻为什么不响呢?汉克反复检查斯曼使用过的手枪,发现,子弹里没有火药!所有的子弹都没有火药!汉克当即向将军报告,将军轻描淡

12、写地说:“我知道,是我让人做的。”汉克惊讶:“为什么?”“你以为我真的相信斯曼,他毕竟是我仇人的儿子,谁能保证他不会对我不利 ?实话对你说,自从我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后,他的枪里就再也没有一颗真正的子弹了!”当晚,将军被杀,他的脑袋被子弹打穿了,眼睛瞪得很大,死前似乎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而汉克自此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留下了一张字条:世界上可怕的不是不被人信任,而是有人假装信任你!(小小说精选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这篇小说采用了双线结构,以将军设计除掉斯曼为明线,以斯曼复仇为暗线。B文章开头写将军所在国的国内治安形势十分严峻,暗示将军会选定斯曼做自

13、己的卫士。C汉克最初看到斯曼时就产生了一种不祥的感觉,他早已意识到斯曼很可能就是将军仇人的儿子。D文章结尾虽然没有交代将军为谁所杀,但却暗示读者:将军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没想到自己最信任的副官汉克竟会杀害自己。5请以汉克为叙述对象分条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5 分)6请分析小说中将军的形象。(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白鹿原上寻找陈忠实“世间已无陈忠实,天地白鹿魂永存。”白鹿原不仅是陈忠实代表作白鹿原的名字,也是确有其实的地名。1942 年,陈忠实就出生在这里。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文化寻根”的热潮。

14、关中处于陕西的中心,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近代的兴衰起落,触发了陈忠实的思索与探究。他在西安周边的几个县查阅县志、文史资料,与乡人聊天,查访民间奇闻野史。关中民俗,亡者入殓,头下要有垫头物。陈忠实最担心的就是他写不出一部作品来当“枕头”。那些年,陈忠实一直待在白鹿原上的老家。妻子在西安照顾一家老小,他一人在村里,吃饭只能靠从城里背馍。西安陈忠实文学馆的工作人员权伦告诉环球人物记者:“陈忠实这一生,年少时是为读书,把馍馍从乡下往城里背;中年时,为写作,又把馍馍从城里往乡下背。”1988 年 4 月 1 日,陈忠实在草稿本上写下白鹿原的第一行字。他的整个心理状态已进入“我的父辈、爷爷辈、老爷爷辈生

15、活过的这座古原的沉重的历史烟云之中了”。写作的那四年,陈忠实身在老家的白鹿原,心在笔下的白鹿原,穿行于清末、革命、抗日、内战的不同时期。故事写到 1949 年,书中的白鹿原解放了,陈忠实自己也解放了。白鹿原快写完时,妻子来给他送蒸馍和擀好的面条,送妻子出小院时,他告诉妻子这些面和馍吃完,就写完了。妻子突然停住脚问:“要是发不了咋办?”他毫不迟疑地说:“我就去养鸡。”手稿交给出版社的同时,陈忠实也复印了一份送给陕西著名文艺评论家李星。10 多天都没消息,陈忠实内心忐忑地进城。李星正买菜回来,见了陈忠实啥也不说,就说到屋里谈。陈忠实被吓着了,从一楼到五楼,一进书房,李星猛然回身,像吼秦腔般说道:“

16、咋叫咱把事弄成了!”当时李星还有三个预言:你不用找评论家,评论家会来找你;十年之内,没有人能超过你;白鹿原能得茅盾文学奖。这三个预言一一应验。在陈忠实传作者、白鹿书院副院长邢小利看来,白鹿原自问世以来能历经二十四年不衰,缘于故事里的“仁”“义”二字。千古文人侠客梦,“他所描写的这个陕西关中平原上的白鹿村,就有仁义村之称。那些仁义古风,是陈忠实这类耕读之家走出来的人的理想,也是这方水土里千百年来最深厚积淀的美德。这才是白鹿原的灵魂。”邢小利说。1996 年,陈忠实在清明时写了一首故乡诗:“忆昔悄然归故园,无意出世图清闲。骊山北眺熄烽火,古原南倚灼血幡。魂系绿野跃白鹿,身浸滋水濯汗斑。从来浮尘难化

17、铁,十年无言还无言。”当时的他,已经功成名就,住在省城,但很快厌倦了城市里的喧嚣和龌龊,复归田园,乐于为乡党写对联、当执事先生。他来自乡野,魂也在乡野。 白鹿书院是陈忠实晚年的一个心愿。2002 年,他和几位学者讨论问题时,有人提议可以在白鹿原上创建一个书院。2005 年,白鹿书院成立,创办当天陈忠实说:“白鹿最终回到了白鹿原上。”八百里秦川上,有一种代代相传的老腔,既不是传统秦腔戏,也不同于现代摇滚,古朴悲壮,粗犷豪放,白鹿原上的陈忠实,就是那一笔老腔。(摘自环球人物2016 年第 13 期,有删节)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 分)A陈忠实刚开始时担心自己写不出一

18、部能当“枕头”的作品,但最终凭着文人所特有的气性和个人才华完成了可以垫头作枕的白鹿原。B陈忠实少年读书时,从乡下背馍吃,而中年写白鹿原时,吃饭又是靠从城里背馍,可见陈忠实家庭困难,经济拮据。C文艺评论家李星有关白鹿原的一系列言行以及三个预言的应验,从侧面衬托出该书的非凡价值和陈忠实出类拔萃的才华。D在白鹿原上成功创建白鹿书院,了却了陈忠实晚年的心愿,他当天的讲话反映出个文人对白鹿原的挚爱之情。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 )(5 分)A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文坛兴起了“文化寻根”热潮,这触发了陈忠实的思索和探究,他决定也写一部寻根的著作。B白鹿原不仅是本书的

19、名字,也是陈忠实的故乡,而白鹿原一书记载了从清末到 1949 年白鹿原地区沉重的历史烟云。C白鹿原快写完时,来送饭的妻子问写完的书稿发不了怎么办,陈忠实的回答表明了他对自己作品的自信。D文中引用陈忠实的诗句,从正面展现了陈忠实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突出其“来自乡野,魂也在乡野”的恋乡情结。E就像八百里秦川上古朴悲壮、粗犷豪放的老腔,陈忠实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也深深影响了他的作品。9陈忠实的白鹿原能顺利发表且获得巨大成功,除了得益于其文学才华与时代机遇外,还有哪些原因?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 分)二古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

20、13 题。小云石海涯,其父楚国忠惠公,名贯只哥,小云石海涯遂以贯为氏,复以酸斋自号。年十二三,臂力绝人,使健儿驱三恶马疾驰,持槊立而待, 马至, 腾上之,越二而跨三, 运槊生风,观者辟易。或挽强射生,逐猛兽,上下峻阪如飞,诸将咸服其矫捷。稍长,折节读书,目五行下,吐辞为文,不蹈袭故常,其旨皆出人意表。初,袭父官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镇永州。御军极严猛,行伍肃然。稍暇,辄投壶雅歌,意所畅适,不为形迹所拘。一日,呼弟忽都海涯语之曰:“吾生宦情素薄,顾祖父之爵不敢不袭,今已数年矣,愿以让弟,弟幸勿辞。 ”语已,即解所绾黄金虎符佩之。北从姚燧学,燧见其古文峭厉有法,及歌行、古乐府慷慨激烈,大奇之。仁宗

21、在东宫,闻其以爵位让弟,谓宫臣曰:“将相家子弟其有如是贤者邪?”俄选为英宗潜邸说书秀才,宿卫禁中。仁宗践祚,上疏条六事,书凡万余言,未报。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会议科举事,多所建明,忽喟然叹曰:“辞尊居卑,昔贤所尚也。今禁林清选,与所让军资孰高,人将议吾后矣。 ”乃称疾辞还江南,卖药于钱塘市中,诡姓名,易服色,人无有识之者。偶过梁山泺,见渔父织芦花为被,欲易之以绸。渔父疑其为人,阳曰:“君欲吾被,当更赋诗。 ”遂援笔立成,竟持被去。人间喧传芦花被诗。其依隐玩世多类此。晚年为文日邃,诗亦冲淡。草、隶等书稍取古人之所长,变化自成一家。所至士大夫从之若云,得其片言尺牍,如获拱璧。其视死生若昼夜,

22、绝不入念虑,攸攸若欲遗世而独立云。泰定元年五月八日卒,年三十九,谥文靖。有文集若干卷、 直解孝经一卷行于世。(节选自元史 小云石海涯传 ,有删改)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诸将咸服其矫健 全,都 B呼弟忽都海涯语之曰 告诉C大奇之 奇怪 D渔父疑其为人,阳曰 通“佯” ,假装11. 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名称,因方位而得名。为国储所居,故又曰“储宫” ,借指太子本人。B. “践祚” ,即“践阼” , “阼”是古代庙堂主阶,为主位;“践祚”称天子、诸侯王、王公大臣等登基、即位。C. 虎

23、符,虎符是古代帝王调兵遣将用的兵符,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D. 谥,谥号。谥号指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死后,朝廷给予的称号,分褒扬、贬斥、同情三种情况。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小云石海涯臂力惊人,骑术高超。他挽强弓射猎禽兽时,遇上下陡坡如履平地,众位将领都非常钦佩他。B. 小云石海涯虽出身宦家,却淡泊名利。他将自己的爵位让给弟弟,令仁宗大加赞赏,认为他是贤德之人。C. 小云石海涯对于家国政事颇多见解,曾给仁宗皇帝上万言建议,但未得到皇上回复,他一怒之下,辞官而去。D. 小云石海涯为人豁达,对生死看得很淡;晚年文章深邃

24、,诗风冲淡;书法则自成一家,士大夫多以得其只言片语为荣。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稍长,折节读书,目五行下,吐辞为文,不蹈袭故常,其旨皆出人意表。(2)稍暇,辄投壶雅歌,意所畅适,不为形迹所拘。(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代边将有怀刘长卿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暮笳吹塞月,晓甲带胡霜。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 分)A本诗主要用叙述和写景来表达情感而非直抒胸臆,故情感显得相对含蓄蕴藉。B首联中“少年”和“白首”相对,指少年赴疆场白首不得

25、归,可见戍边之久。C颔联写塞马因“瘦”而思秋草,则可知苦于久戍边地的征人更欲归乡安居。D颈联借意象传情,薄暮笳声、塞上明月、战甲寒霜,无不充满悲凉伤感之意。E尾联写戍边将领仅仅是到云中郡以来就与强敌力战百场,可见将领贪功好战。15请从题目中的“代”字入手,结合诗意,分析全诗所表达的情感。 (6 分)(三)名句名篇默写(5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人常用香草美人来作为圣主贤相或美好理想的象征,苏轼赤壁赋中“ ,望美人兮天一方”两句就用了这样的手法。(2)劝学中说明了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的句子是:“ , 。” (3) 念 奴 娇

26、 赤 壁 怀 古 中 诗 人 面 对 赤 壁 惊 险 壮 阔 的 自 然 景 象 , 发 出 了 “ , ”的感慨,将自然风景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第卷 表达题(共 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夏天的夜晚,闪烁的星星比比皆是地镶嵌在深蓝的夜幕上,让人产生无限遐想。邬老太太年轻时就常常帮同事和街坊邻居缝制衣服,耳濡目染之下,她的女儿从小就认为助人为乐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他虽有不羁之才,但由于目空一切,不再学习,发表的文章多是不刊之论。他对市场发展趋势洞若观火,在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这与他曾在国企和外企工作、后来又自己创业的经历有

27、关。对于人类的起源问题,美国民众至今仍莫衷一是,存在着很深的宗教和政治分歧。虽然渐渐人老珠黄,但老一代美男贝克汉姆的身价依然很高,仅代言费每年就能轻松收获上千万美元。A. B. C D1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A作为以服务公众为主的教育资源,现代博物馆应该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不仅要鼓励寻常百姓常来参观,更要让学者精英来雅玩品鉴。B共享单车平台要加强共享单车经营和服务,莫要打着以共享为幌子,行融资之实。如果企业经营不善或挪用押金却投资失败等,会给押金安全造成巨大风险。C 舌尖上的中国讲述的河南三门峡的“穿山灶” ,可同时放置七口锅,蒸煮炖焖并且保温,能很快做出十碗席,是

28、一种十分高效的烹饪方式。 D近年来,中国高铁在海外高歌猛进,凭借高性价比和成功的运营经验,在全球市场接连斩获订单,已成为中国最新科技大幅进军海外的标杆。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 分)A我的这部作品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您能尽绵薄之力帮我修改一下。B修改是写作中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斧正。C您为令堂多方查找心脏病特效药一事,我们全家都向您表示真诚的谢意。D您寄来的家乡特产,我已经收到了。过几天,我也将敬赠您一件礼物,请您查收。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29、)中国茶叶,与中华符号“茶马古道”息息相关。随着文成公主和亲,唐蕃古道开通,茶文化传入了吐蕃,饮茶迅速在吐蕃地区传播开来。但是酷寒的高原气候, ,只能依赖于中原入藏。在以马匹作为主要动力的年代,中原地区主要为农区,不产马匹, ,这种出产的互补性使汉藏两个民族走到了一起。于是, “茶马互市”产生了, 。这是一条完全用人和马的脚力踩出来的艰辛之路。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古人云“自古才子出寒门” 。古今中外成才者,都出自寒家。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读书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亦出身贫寒;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苏联伟大作家高尔

30、基曾经是个流浪儿;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还供姐姐读书这些都是幼时曾贫困而后来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因此说,寒门必出才子,而富贵之家却总出纨绔子弟。古今中外成才的人不一定都出自寒家。_。_。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李白的人格底线;“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这是陶渊明的人格底线;“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阎罗话短长”这是于谦的人格底线。做人,更应该有底线。世间万物都有底线,越过了底线就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60 万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击地球,一定越过了很

31、多物种生存的底线,其后果是大量生物的灭绝。稍多一点的二氧化碳气体能较好地保护大气层,可是越过了底线就产生了温室效应。人的心中也有无形的底线,时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请以“做人要有底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要求:审题清楚,观点鲜明,中心突出;说理充分,条理性强;至少使用一种论证方法。20172018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 语文参考答案1A(B 属张冠李戴。韩非子的看法是“侠以武犯禁”,而“侠并非真有如此伟大”“是把双刃剑”等是作者的看法;C 属强加因果。聂政、荆轲不能称之为侠,并非没有担当精神,是因为他们把做

32、事看作是一种工作;D 属曲解文意。原文中“很少存在”与“存在”在范围上差别大,且侠与“豪侠”在概念上没区别。)2D(结合全文可知:本文重点探讨的是侠的精神内涵和社会意义,尽管文章对 “中国武侠电影势头走向衰落”表达了忧虑,但这是文章内容的一个点,不能以此归纳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中心论点。)3A(A 不能根据是否有社会身份等特征推知两者“毫无共同之处”,过于武断。并且第一自然段末提到西方的骑士等在中国有“侠缘”可以推至他们之间有共同之处。)4D (A 项,文章没有采用双线结构。B 项,“暗示将军会选定斯曼做自己的卫士”逻辑有些牵强。C 项,“他早已意识到斯曼很可能就是将军仇人的儿子”于文无据。)5负

33、责将军卫士初选;察觉斯曼不同寻常,查出斯曼真实身份,建议将军控制斯曼;为将军的落泪感到恐惧;对斯曼的手枪不响感到疑惑;明白斯曼遇害真相,杀死将军。(每答对一点给 1 分)(5 分)6将军是一位善于掩盖犯罪事实,手上沾满鲜血的刽子手。心狠手辣,心胸狭窄;城府极深,哗众取宠;虚伪阴险;生性多疑,不信任任何人(每答对一点并结合文章分析得 2 分,答对 3 点即可得满分)7B “可见陈忠实家庭困难,经济拮据”于文无据。写白鹿原时,陈忠实吃饭靠从城里背馍主要体现的是他写书时的专注与刻苦,“家庭困难,经济拮据”的判断太过主观。8A C (A 项,触发陈忠实思索和探究的,主要是关中地区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以

34、及近代的兴衰起落。C 项,从陈忠实的话“我就去养鸡”并不能看出陈忠实对自己作品的自信。)9远离喧嚣,潜心写作。陈忠实离开城市,远离喧嚣,一个人待在村里,不畏煎熬,刻苦专心,致力于创作。准备充分。从文史资料到奇闻野史,陈忠实广泛搜集,长期积累,素材丰富,数年构思写稿。题材独特,风格厚重。白鹿原聚焦关中平原,浓缩了深沉的民族历史,展现历史变化,具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答对一点给 2 分,答对任意两点给 4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10C (奇:认为奇特)11B (B 项, “践祚称天子、诸侯王、王公大臣等登基、即位”错误,应为“天子登基” 。 )12C (C 项, “小云石

35、海涯一怒之下,辞官而去”错,从原文看, “仁宗践祚,上疏条六事,书凡万余言,未报。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 ,文中只是说“但未得到皇上回复” ,小云石海涯并未因此而怒和辞官。后文说“会议科举事,多所建明,忽喟然叹曰:辞尊居卑,昔贤所尚也。今禁林清选,与所让军资孰高,人将议吾后矣。 乃称疾辞还江南” ,此时他才“托病辞官回到江南” 。 )13.(1)稍稍长大一点,小云石海涯改变原来好武的志向,转而读书习文,读书能够一目五行,说话和写文章语言文雅,不会遵循旧有的规矩,他的文意常常出人意料。 ( “折 节 ”“蹈 ”“故 、 常 ”“旨 ”各 1 分 , 大 意 1 分 )(2)他(小云石海涯)稍

36、有闲暇,就做投壶游戏、吟雅诗,随心所欲,不被礼节拘束。(补全主语、 “暇” 、 “辄” 、 “为所”句式各 1 分,大意 1 分)【参考译文】小云石海涯,他的父亲是楚国忠惠公,名叫贯只哥,小云石海涯于是以贯为姓氏,又自号为“酸斋” 。小云石海涯在十二三岁时,臂力过人,让身体健壮的人驱赶三匹烈马快速地奔跑,他拿着槊站在远处等待,三匹烈马狂奔而来,小云石海涯立刻腾身上马,越过两匹马跨上第三匹马,把槊舞得虎虎生风,观看的人吓得躲避。有时挽强弓追逐射猎猛兽,上下陡坡就像在平地上一样飞奔,各个将领都钦佩他身手矫捷。稍稍长大一点,小云石海涯改变原来好武的志愿,转而读书习文,读书能够一目五行,说话和写文章语

37、言文雅,不会因循守旧,他的文意常常出人意料。当初,小云石海涯袭了父亲的官职任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镇守永州。他治军非常严厉,军纪严肃。他(小云石海涯)稍有闲暇,就做投壶游戏、吟雅诗,随心所欲,不被礼节拘束。有一天,他叫来他弟弟忽都海涯说:“我这一辈子对做官向来不感兴趣,只是顾及祖父和父亲的爵位,我不敢不承袭,如今已经几年了,愿将官爵让给你,希望你不要推辞。 ”说完话,就把身上所佩戴的黄金虎符佩戴在弟弟身上。他北行跟从姚燧学习,姚燧见他古文文笔奇特锋利有章法,以及歌行体、古乐府,内容都慷慨激昂,认为他是一大奇才。仁宗当太子的时候,听说小云石海涯把爵位让给弟弟,对宫臣说:“将相家的子弟中有如此贤德的

38、人吗?”不久,小云石海涯被选为英宗府中的说书秀才,并在宫禁中担任警卫。仁宗登基后,小云石海涯上书提出六条建议,一共有万余言,但未得到皇帝的回复。后来被授予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恰逢朝臣议论科举考试时,小云石海涯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忽然长叹说:“辞去尊位,甘居卑下,是过去圣贤所崇尚的。如今朝廷选拔官吏,让我去与人争高低,将来定会为后人所议论。 ”于是便托病辞官回到江南,在钱塘市中卖药,隐姓埋名,更换服装,没有人能认出他。一日偶然路过梁山泺,见一渔父用芦花织被,便想用绸缎换取渔父的芦花被。渔父怀疑他并不是凡人,故意说:“你想要换我的被子,应当要赋诗一首。 ”小云石海涯于是提笔赋诗一首,写完持被离

39、开。世间盛传他的芦花被诗。他隐居的故事大都像这样。晚年所作的文章更加深邃,诗也冲淡。草书、隶书等作品都是稍稍吸取古人的长处,有所变化而自成一家。来向他求诗文、求书法的士大夫极多,得到他的片言尺牍,都如获至宝。他对生死也看得淡然,如同昼夜变化一样,绝不会有所顾念,认为死只不过是飘飘然像离地升天、超脱尘俗一样。泰定元年五月八日逝世,年仅三十九岁,谥号为文靖。有文集若干卷、 直解孝经一卷流行于世。14A E(5 分) (A “非直抒胸臆”错;E强,超出;“将领贪功好战” ,错)15 (6 分)“代”即代替,诗中作者替边关将士表达心声。边将少年赴边,白首难回,思乡情切;边地环境恶劣艰辛,战事频繁。 (

40、2 分)诗人代边将抒发感怀,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深切的同情。 (2 分)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表达了对唐王朝边境不宁(国势衰微)的担忧。 (2 分)16(1)渺渺兮予怀(2)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3)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17. A(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作谓语,不作状语,用于人与物。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人老珠黄:只用于女子。 )18. D【解析】A 项,语序不当,改为“不仅要让学者精英来雅玩品鉴,更要鼓励寻常百姓常来参观” ;B 项,句式杂糅, “莫要打着以共享为幌子 ”可以改为“莫要打着共享的幌子”或“莫以

41、共享为幌子” ;C.项,搭配不当,主语“ 穿山灶”和宾语“烹饪方式”不能搭配。19.D【解析 】A 项“绵薄之力 ”,谦辞;B 项“斧正”是敬辞,用于请人改自己的文章;C 项 “令堂 ”是敬辞,对别人母亲的尊称。20答案: 茶叶在西藏无法种植西藏却盛产良马茶马古道也因此产生(每空 2 分,共 6 分)21.示例:寒门不一定就会出才子。富贵之家不一定就出纨绔子弟。 (答对一个给2 分,答对两个给 5 分)22.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供料式命题作文,写作前,必须弄清几个问题。首先,要准确把握命题的内涵。什么是“底线”?为什么不能越过“底线”(越过“底线”有什么危害) ?“底线”这个命题有什么现实意

42、义?怎样才能守住 “底线”?万一不小心越过了“底线” ,该怎么办?还可以弥补吗?如果可以,该怎样补救?命题材料已经对“底线”的含义作了界定:“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 ”底线,即最低界线。底线的内涵应该包括思想、道德、法律等方面。思想的底线,即健康、向上;道德的底线,即诚实、善良;法律的底线,即奉公、守法。底线就像一道坎,守住底线,就可以确保自己的言行在道德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生存是生命的“底线” ,诚信是处世的“底线” ,忠诚是爱情的“底线” ,尊严是人格的“底线”,而不分裂祖国,是国家对台湾当局的“底线” 。反之,越出底线,思想就会蜕变,道

43、德就会沦丧,甚至走上违法或犯罪的道路。准确地把握住命题的内涵,作文就不会跑题。写作本文,可按“总分总”三个方面行文。引论:什么是底线。底线是最低的限度,不可逾越一步的界限。就道德(伦理、人格、做人)而言,底线就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人的心中都有无形的底线,时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本论:为什么说做人要坚守底线。坚守底线的重要性。底线之上的就是道德的,底线之下的就是不道德的。坚守底线的重要性。超越底线的危害性。(正面例子:苏武的被扣异邦,坚贞不屈;子罕以不贪为宝等。反面例子:秦桧、吴三桂等。)结论:怎样坚守做人底线。首先要“知之”:确定守法这条道德的最后底线,丧失理性,践踏法律,利欲熏心,见利忘义,弃信离德,铤而走险,酿成惨剧。其次要“行之”:时时处处高标准、严要求,慎独,慎微,慎行,不断升华自己的道德境界,这样做才是一个有道德情趣的人,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一个奋发向上的人,一个走向成熟的社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