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 超监测胎儿宫内状态130 例临床分析【关键词】 B 超监测 胎儿 Apgar 评分即胎儿生物物理象评分(BPS),1982 年 Manning 报道了胎儿生物物理象评分法,即以胎心率图为基础(NST)结合 B 超监测胎儿呼吸运动(FBM)、胎动(FM)、胎儿肌张力(FT)及羊水量(AFV)。目前 NST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存在假阴性。BPS 弥补了单用胎心监护的不足,是监测胎儿宫内状态有较高预测价值的简单易行的重要方法2 。笔者分析我院 2004 年 7 月11 月应用 B 超测定 BPS 130 例孕妇,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130 例均为临产住院产妇,其中孕 383
2、9 周组 26 例,孕 39+140 周组 52 例,孕 40+141 周组 32 例,孕 4142 周组 20 例。1.2 监测方法 检查时孕妇取仰卧位,B 超探头在胎儿胸腹部纵切。30min 内严密观察胎动、胎儿呼吸运动、胎儿肌张力及羊水量,每项评分 2 分,满分 8 分。1.3 判断标准3 30min 内严密观察胎动 3 次或 3 次以上,同时伴有肢体和躯体的运动评 2 分,如 30min 内有 2 次胎动或无胎动为 0 分;30min 内胎儿呼吸运动至少有 1 次且持续 60s或无呼吸运动为 0 分;30min 内胎儿肌张力至少 1 次,肢体运动从屈曲状态为伸展状态,并迅速恢复屈曲状态
3、为 2 分,躯干或四肢伸展状态胎动后不呈屈曲状为 0 分;羊水量如在 2 个垂直平面内测量羊水深度3 为 2 分,3 为 0 分。以上 4 项,如果在不到 30min 时都各达 2 分,可提前结束监测。2 结果孕 3839 周中,2 例分别为孕 38+1 及 38+6 周,B 超监护30min 无胎动和胎儿呼吸样运动,BPS 均评 4 分,立即给催产素引产,新生儿 Apgar 评分为 5 分,经积极抢救,5min 评分均为10 分;24 例 BPS 评 68 分,新生儿出生后状态良好,新生儿Apgar 评分平均为 9 分。孕 39+140 周组,BPS 均为 68 分,新生儿 Apgar 评分
4、胎儿为 10 分。孕 40+141 周组,其中 1 例孕 40+2 周,B 超监护 30min 内无胎动及呼吸样运动,羊水深度3cm,BPS 为 2 分,立即行剖宫产。新生儿 Apgar 评分为 4 分,经气管插管积极抢救,5min 评分为 8 分。另 1 例孕 40+4 周,BPS 评 8 分,但试产 7h 后因头位难产而行剖宫产术,新生儿Apgar 评分为 6 分,与本次生物物理象评分无关。孕 41+142周组中,1 例孕 42+5 周,B 超提示无胎动,羊水深度3cm,BPS 为 4 分,予以催产素引产,新生儿 Apgar 评分 4 分。经气管插管,抢救后 5min 后评 9 分。另 1
5、 例孕 42+6 周,B 超提示 30min 内无胎儿呼吸样运动、无胎动,BPS 评 4 分,家属不同意继续待产而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新生儿 Apgar 评分 5分。抢救后 5min 评分为 9 分。3 讨论BPS 4 项中,FBM、FM、FT 受中枢神经系统调控,反映胎儿即刻情况。FT 在胎儿生命中最早出现(78 周),缺氧时该活动最后消失;FM 约孕 9 周后开始;FBM 在孕 1314 周出现,有规则性FBM 在孕 2021 周成熟;NST 约 2627 周发育成熟,对缺氧最敏感。故当缺氧逐渐进展时,调控中枢依次出现异常反应为NST-FM-FT。即当胎儿缺氧早期为 NST 无反应型,30
6、min B 超监测 FBM 消失、胎儿已至失代偿期,此时围生儿病残率达100%。AFV 不受神经系统的调控,但其减少为胎儿慢性乏氧的标记,提示胎儿危急,需视为终止妊娠的指征。Maningr 提出前 BPS 评分为 6 分时,其处理方式取决于 AVF3 。B 超监测 BPS 应注意可疑或异常病例是真的缺氧还是处于休眠期,可用刺激胎儿或延长监护时间予以鉴别,而且连续监测结果较一次的监测结果准确,此外,还应重视各单项指标的结果,综合分析。从上述结果中,我们可清楚看到 B 超监护胎儿宫内状态是有必要的。BPS 结果与新生儿 Apgar 评分成正比关系。BPS 评分4分者,新生儿 Apgar 评分为 910 分,而4 分,新生儿出生后都出现重度窒息,需积极抢救。可见 BPS4 分者,应高度重视,立即终止妊娠并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参考文献】1 刘庸.产前监测方法的进展.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3):188.2 周郅隆.实用围产医学,第 2 版.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29-42.3 姚天一.胎儿生物物理象评分的临床价值.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1):11.作者单位: 154100 黑龙江鹤岗,鹤岗矿务局妇婴医院作者:王宁,梁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