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读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www.XINHUANET.com 2005 年 07月 14日 09:05:05 来源:中国物流本文为中国物流供新华网专稿,未经中国物流杂志许可不得转载 访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孟国强 本刊记者 周永 实施物流标准化运作,获得最佳流通秩序和社会效益,推进现代物流沿着规范的轨道向前发展是当前我国物流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5 月 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发布后,物流业界的专家学者、物流企业以及新闻媒体反响强烈。带着各方的关注,本刊特采访了该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全国物流
2、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孟国强秘书长。 记者:请您谈谈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的现状及意义? 孟秘书长:以成立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标志,我国物流标准化工作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一批社会急需的物流标准相继出台,如物流术语、商品条码、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等,这些标准对于规范我国当前物流业发展中的基本概念,促进物流业迅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实质性问题仍未触及。目前我国物流标准化问题主要有:各类运输方式间装备标准不一,限制多式联运的开展;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间的不统一影响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载
3、荷率以及仓储设施的空间利用率;信息技术不能实现自动地无缝衔接与处理,影响数据共享;已有标准的应用推广存在障碍等。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对于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以前存在的集装箱标准化问题,由于铁路、水运标准不一样,水运以英尺为单位,主要有4088和 2088两种规格的集装箱,而铁路集装箱标准以吨为单位,当货物由铁路运输转为水运时,就需要有一个“掏箱”的过程,不但浪费时间、增加成本且容易带来货物损失。如果能够做到公路、铁路、水运的物流设施设备标准的统一,包括运输载体、托盘尺寸、集装箱卡具等都能够达到标准化,就可省去许多流程,加快货物流通速度、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记者:请
4、您将我国和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物流标准化建设情况作一下对比? 孟秘书长: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管理模式不完全一样,国家标准的制订、修订和管理制度也有较大差别。西方发达国家标准的制订主要根据市场需要,一般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行业协会出面组织制订和实施。我国标准的制订和管理过去以政府部门为主导,近年来有了一定的变化,行业组织、企业以及专业机构在标准化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政府部门对物流标准的制订非常重视,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的出台就是在政府相关部门指导下,由行业组织、专家学者、企业共同努力完成的,今后我国物流标准的制订也将会更多地借鉴发达国家标准制订的模式。物流属于
5、服务性产业类别,主要依靠服务质量争取市场,我国还需要更多的物流服务标准来规范、促进物流业的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物流标准较少,且部门之间的协调性、配合性也比较差。 记者: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任重道远,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的推出有何重要意义? 孟秘书长:国家发改委、国家标准委等政府部门对这个标准的推出非常重视,物流业界也都十分关注。推出这个标准主要有三大初衷:一是推动物流业加快发展。我国市场对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物流行业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物流成本高、时间消耗多、增值及物流信息服务收益少,物流标准化滞后是制约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瓶颈之一,推出物流企业评估
6、标准,就是要引导物流企业加快成长,从整体上推进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二是规范物流市场竞争秩序。众所周知,我国物流市场竞争秩序很不规范,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存在着不少“鱼目混珠”者,据称,我国目前有大大小小的物流企业七十多万家,有的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而有的就是两三个人、有几辆车就打着物流公司的牌子招揽生意。在我国企业信用等级还未完善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有利于维护公正的市场秩序,促使物流企业优胜劣汰。这就好比宾馆饭店设立星级体系,旅客可以根据宾馆的星级差别选择自己的服务和付费。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评也是将物流企业按照运输型、仓储型、综合服务型三种类型分成五个等级,物流企业类型、
7、等级的确立,有利于建立规范的物流市场,有利于物流需求方“明明白白消费”。三是引导物流企业健康发展。我国物流企业良莠不齐,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物流企业必须加快发展才能使我国物流行业与国际接轨。这个标准的出台给广大物流企业树立了目标,提供了参照系,物流企业可以对照此标准,进行合理的战略规划,赢得客户,赢得市场。记者:请您介绍一下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标准的制定过程? 孟秘书长:这个标准社会非常需要,酝酿期长达 34 年的过程。2003 年9月,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后就开始组织起草。为了制订出一个真正适合我国物流企业、有利于推进我国现代物流行业向前发展的标准,我们共组织了 5次标准研讨会和论证会
8、,有 30多家骨干物流企业和几十位业内专家、学者参与了起草工作,先后有 100多家企业和 200多人次的专业人员提出了修改意见。为使标准更加科学和完善,标准在制定过程中,还征求过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的意见。标准公布前,国家标准委还在网上公示征求意见。可以说,这个标准是我国物流业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周密的调研论证和严格的标准制定程序之后推出来的。标准发布一个多月来,从广大企业的反映来看,这个标准是符合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的,有利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记者:外资以及合资物流企业能否适用这个标准? 孟秘书长:在制订标准的过程中,我们也考虑了这
9、一点,并征求了有外资背景的物流企业的意见。我国境内注册的外资、合资、国有及民营物流企业都适应这一个标准。 记者:标准发布后,也有专业人士发表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您是怎么认为的? 孟秘书长:标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对标准提出意见和建议也是正常现象,这将有利于推进物流标准体系的建设,有利于这个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刚才我已谈到,这个标准的出台经历了慎重周密的程序。有的人认为标准是给物流企业“戴帽子”,其实这个标准明确反对将运输、仓储企业直接划进物流企业范畴,而是强调通过物流服务来评估物流企业,这在标准中关于物流企业的定义有明确的规定。任何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主打业务”、“拳头产品”,仓储型、运输
10、型并不等于就是仓储企业或运输企业,而是说在原有的仓储、运输基础上重点发展物流的一系列延伸服务。当然,企业也完全可以转换成以整合资源为主要业务的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标准特别强调对社会资源的充分整合和利用,鼓励专业化发展。例如,综合服务型企业,他们拥有的车辆和仓储面积,既可以是自有的,也可以向社会租用;仓储型企业只强调了需要自有一定的仓储面积,车辆同样可以向社会租用;运输型企业也是一样,除需要保证有一定的车辆或总载重量外,其他都可以完全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实现企业的物流服务能力。标准也设定了检验物流服务能力的必要的资产评估指标,这是因为物流企业的优质高效服务必须以基本的物质条件和物流服务能力为基础和前
11、提。从发达国家情况看,无论是 UPS,还是马士基,这些著名物流品牌公司强大的物流服务能力正是能够占领物流市场,为客户提供良好物流服务的基础,他们不仅拥有仓储、车队等基本的物流服务的手段,甚至拥有货运机队和航运公司。根据有关行业协会对我国物流市场调查,有 33%的物流与储运企业不能满足客户运输服务的需求,首位原因就是汽车数量不足,有 29%的物流企业不能满足仓储服务的需要,仓库数量不足也是首要原因。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能力是我国物流企业当前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记者:广大物流企业都十分关注这个标准今后将如何组织实施?物流企业如何参与进来?另外,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会在物流标准化建设方面进一步开展哪些工作? 孟秘书长:依据标准进行物流企业评估的具体工作将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负责组织实施。据了解,联合会目前已经开始组织部分物流企业进行试点评估,并将逐步公布企业的评估结果。为了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不断加快物流标准化的制修订工作,如加快修订物流术语、联运托盘尺寸及公差等国家标准,制订企业物流成本效益核算、区域物流中心建设规范国家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