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课程课堂教学常见问题与对策问题一: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一、新课程下教师如何关注学生差异(一)为什么会存在个体差异?1遗传和生理成熟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制约可能性、差异性、可塑性;生理前提和发展的可能性。2自然环境因素一是母体内的产前环境:年龄、服药、营养;二是地理环境:空气质量、自然及饮水状况等。3营养04818 25 65 4社会环境因素(1)环境变迁:适应新环境、转学及专业等;(2)重要丧失:人际关系、名利、亲人、工作等;(3)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一是早期经验、早期教育:尤其是在关键年龄;二是家庭环境,教养方式。(4)社会刺激:政治、文化、民俗。(5)社会实
2、践:创业教育,熟能生巧。 5学校教育:聪明是学来的(1)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着人发展方向;(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6主体活动因素(六次重大转折)(1)从母体里分娩出来,封闭变数;(2)从幼儿园到小学,玩学习;(3)中学到大学,环境、价值观变化;(4)从大学毕业走向社会,独立角色;(5)离退休;工作休闲;(6)生命的最后历程,生死。母体家庭学校社会; 寄生游戏学习劳动。 7内在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如勤奋:A=x+y+z 。28 生命智慧学习、适应、交往、家庭、学校、情绪等智慧。 上课时打瞌睡1叫醒学生:问他是甭感觉不适,如果是,送他去看医生。如果
3、他说他感觉良好,建议他喝一杯杯水,然后送他去休息室洗洗脸以克服疲倦。使学生难以打瞌睡:如果一个学生经常打瞌睡,你确定这不是疾病或服药所致,等下一次又打瞌睡时,将他的课桌搬开,使他的头没有地方靠。给他一块笔记板,让他在上面写字,当他告诉你他在上课时决不再打瞌睡时,让他把课桌搬回去。2让他啦在教室的前郜或靠近讲台的地方:如果坐得靠近你,他就比较不可能打瞌睡,因为你时时都可以注意到他。如果学生坐在教室的其他地方,看到他在打瞌睡,你可以走到他身边,你的出现会唤醒他。你也可以考虑安排他坐在靠窗户的位置,光线和清新的空气能使他保持消醒。3使学生保持活跃状态:在一天当中最容易犯困的时间里给他们安排一些活动。
4、实际上,把一些身体运动纳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参与其中是一个好办法。如,可以让学生做做操舒展一下身体、玩一玩游戏,或者做一些像到办公家去传递信息之类的差事。根据学生的行为,安排适当的活动。4出其不意地提问他:如果他感觉到你随时可能提问他。他会尽力保持清醒。你发现他在打瞌睡,就问他一个问题,或给他一件事情做,目的是要提高他的警觉,不是要让他难堪,所以,提的问题必须是他能够回答的。人体生理一天 24 小时的变化规律前苏联科学家研究了大量数据,发现人体生理一天 24 小时的变化规律。01:00(凌晨 l 时):人们开始进入浅睡阶段,对疼痛特别敏感。02:00(2 时):体内大部分器官工作节律极慢,肝脏加
5、紧工作,提供人体所需物质,排除毒素。03:00(3 时):全身休息,肌肉完全放松,血压低,脉搏慢,呼吸次数少。04:00(4 时):血压更低,脑部供血量最少。全身器官工作节律很慢,但听觉很灵,稍有响动就会醒来。05:00(5 时):此时起床,很快会精神饱满。06:00(6 时):血压升高,心跳加快。07:00(7 时):人体免疫功能特别强,对病毒、病菌的抵抗力最强。08:00(8 时):肝内有毒物质全部排除。09:00(9 时):精神活力提高,痛感减弱,心脏开足马力工作。310:00(10 时):精力充沛,精力最集中。11:00(1 l 时):继续保持 l0 时的状态,身体不易感到疲劳。12:
6、00(12 时):全身总动员时刻。13:00(13 时):肝脏休息,有部分糖原进入血液。上半天最佳工作时间即将过去,身体感到疲劳,需要休息。14:00(14 时):是一天中第二个最低点,反应迟钝。15:00(15 时):人体器官,特别是嗅觉和味觉最敏感,工作能力逐渐恢复。16:00(16 时):血液中的糖分增加。17:00(17 时):工作效率更高。 18:00(18 时):痛感重新减弱,神经活动性能降低。19:00(19 时):血压升高,情绪最不稳定。20:00(20 时):体重最重,反应异常迅速。21:00(2l 时):神经活动正常,记忆力增强。22:00(22 时):血液内白血球增加,体
7、温下降。 23:00(23 时):困意到来,人体休息。24:00(24 时):全身肌肉松弛,各器官活动放慢,渐渐进入梦乡。 一天中应注意的重要问题5 时到 6 时之间起床最好,起床后很快就会精神饱满。7 时人体免疫功能特别强,此时献血最好。8 时肝脏内有毒物质全部排除,此时检查身体抽空腹血最好;此时千万不要喝酒,即使是喝少量的酒,也会给肝脏带来很大的负担,对身体健康是不利的。9 时到 11 时之间工作、学习效率比较高。10 时是工作、学习最佳时间,不要在 10 时前后安排时间休息。12 时是全身总动员时刻,请不要马上午睡,最好推迟到 12 时 50 分左右。14 时前后是一天 24 小时的第二
8、个最低点,反应迟钝,最好安排午休。危险工种、汽车司机应尽量不在此时工作。15 时人体器官特别是嗅觉和味觉最为敏感,做品尝工作的,应在此时进行。16 时血液中的糖分增加,检查血糖应避开这段时间。17 时工作效率较高,特别是人的体力、肢体反应的敏感及适应能力都达到高峰,运动员的训练量可以加倍,能够获得较佳的效果。19 时情绪最不稳定,任何小事都易引起口角,此时应注意控制自己。20 时反应异常迅速,技巧训练可在此时进行。司机此时驾车不易出车祸。21 时最适于学生背诵,可以记住不少白天没有记住的东西。4凌晨 4 时全身器官工作节律最慢,血压最低,脑部供血量最少,重病患者多在此时死亡,心脏、脑血管病隐患
9、者会在此时突发患病甚至死亡,因此,应加强对这两类病人的护理。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言也并非绝对的,存在个别差异。 二、后进生的成因与对策本来是个老问题,可以说自有教育以来,就有后进生。国外的后进生研究可以追溯到1896 年,我国教育界关于“后进生”的提法,大约产生于本世纪 50 年代后期。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后进生的研究历史虽是短暂的,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后进生的概念1什么是后进生国内外对后进生的定义众说纷纭,概括这些定义,有以下几个共同点:第一,他们的智力是正常的;第二,侧重学业方面;第三,学习成绩明显低下;第四,学习成绩与学习潜能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 (与学困生不同)由此笔者认为,
10、后进生是指学业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既包括那些比其他学生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及格水平的学生,又包括那些具备了接受知识的生理条件与智能水平的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后进生是相对的、可以改变的。与后进生同义的有差生、学习失能儿童和学习障碍学生。2后进生研究的意义积极行动起来研究后进生,从后进生出现的原因及其特点出发推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去教育他们,为社会作贡献。3后进生的类型对后进生的分类、划分,国内外研究者进行了许多工作。一般地,国外学者把后进生划分为三类:一类是学习后进生(或学习失能儿童、学习困难儿童、学业成绩不良儿童、学习障碍儿童等) ;一类是品德后进生(国外更普遍称之为问题儿童、
11、行为异常儿童、特殊儿童等) 。我国通常把后进生划分为“学习后进生(包括智力迟型、学习缓慢型、学习不得法型、外因致差型、缺少内驱力型、贪图玩乐学生) ;纪律后进生(包括生性好动型、逆反心理型、不被冷落型、娇生惯养型、受腐蚀型等);双后进生(指学习纪律均差的学生,包括不思进取型、外因致差型、深度双差生等)和所谓可拉可推的准后进生。(二)后进生形成的原因1学生自身因素障碍(1)学生的智力因素障碍5观察障碍、记忆障碍、想象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2)非智力因素障碍学习动力不足:兴趣淡薄、情绪上出现障碍、意志力差、缺乏良好的性格、行为习惯障碍、自我意识薄弱、粗心、不愉快的人际关系。2家庭方面一些不良
12、因素造就了后进生(1)父母对学生的影响父母的文化程度较低。父母偏爱及不恰当的期望。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不正确。表现为:第一,用打骂方法企望孩子成才。第二,有的家庭父母教育不一致。第三,有的家长对孩子学习要求不严格,认为孩子太小,大一点就好了。第四,家长普遍倾向是“三重三轻” ,即重养轻教,重表面轻本质,重物质满足轻说服疏导。(2)家庭有缺陷父母因感情不和而分居,家长无法悉心照顾子女;父母离异,子女归一方家长照顾;父母作风不正派,或家长的突然患病、发生事故,造成家庭结构、精神生活、经济状况的突然解体或恶化。诸如此类,往往给学生的心灵造成创伤,对精神上也有很大剌激,给他们心理上造成严重的不平衡,有的
13、就因此在学习生活上滑坡。3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某些弊病是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原因(1)办学思想不够端正这方面表现为:第一,当今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依然左右着基础教育,由于学校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因而忽视了全面发展,压抑学生个性的现象普遍存在。第二,并行学科多,而且中小学互相脱节。(2)陈旧呆板的教学及管理方法目前,教学改革活动尚未深入,许多学校在教学上仍单纯采用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不教学生如何学习,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造成部分学生思维方式僵化,思路形成定势,逻辑思维、抽象概括能力差,给继续学习新知识带来障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不是冷嘲热讽,就是滥施惩罚,造成
14、学生的逆反心理。有学生说:“学校不可爱,上学太痛苦。 ”(3)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学生是测量教学质量高低的“温度计” ,厌学生认为教学质量不高者占总数的 79%,一些学生在问卷中说“有的老师上课来,下课走,会不会根本不管” 。有 37%的厌学生认为教师有知识也讲不好,还有 42%的厌学生认为老师讲课不新鲜、不带劲,普遍反映教学6脱离社会和学生的实际。(4)师生之间的对立态度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综上所述,后进生不是天生的,它的出现是有根源的,教育工作者应针对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找出一条矫治后进生的明路。(5)教师对待后进生的态度不良(6)青春期教育的无政府状态与成熟期提前的反差早恋现
15、象(7)在对待青少年友谊的指导思想及教育方法上的失误3社会上一些消极因素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后果首先,社会意识形态中消极因素的不良影响,如电影、电视、录像、报刊、音乐等。其次, “一切向钱看”的错误观点的影响。在他们看来“只要有钱,就有一切” 。第三,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三)后进生的矫治1抓后进生转化,必须注意“十戒”(1)一戒定型心理:“反复”中有好转。(2)二戒厌弃心理:“拉分生”、 “包袱”留级、转学、辍学。(3)三戒偏激心理:全面地看待后进生,他们有转好的愿望。(4)四戒惩罚心理:下马威、镇住,对抗心理。(5)五戒动辄向家长“告状”(6)六戒不适当的公开批评:实事求是、点到为止、单
16、独交谈。(7)七戒“群起而攻之” :办公室内有同事“ 帮腔”,增加反感。(8)八戒主观武断:力戒偏听偏信、简单粗暴。(9)九戒缺乏情感、蛮干硬上:亲其师、信其道,避免硬碰硬。(10)十戒全面开花,孤军作战:从点滴做起、多方协作。2矫治后进生的措施(1)提高后进生的心理、思想道德素质(2)情感教育、感化陶冶(3)意志强化法(4)表扬、批评教育(5)榜样教育(6) “小助手” 法(7)三步教育法:跟踪,对其基础、兴趣等跟踪、观察,进行定量分析、定性指导。期待,运用“期望效应” ,使之恢复自信、激起热情、弥补差距。迁移,以点带面、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心理迁移。7(8) “登门槛” 技术第一步,可以提
17、出一些后进生能够接受的要求,譬如要求后进生尽量少做或不做与身份不符的事,注意自我约束;第二步,要求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上课听讲,作业按时完成,不迟到早退等;第三步,要求他们自觉为同学、老师、学校、社会做些好事,并能带动其他后进生转变等。 “尖子”生的十大秘诀:伊利诺斯大学教育学教授赫伯特沃伯格说:“高分并不总是青睐最聪明的学生,更可靠的因素是懂得怎样开发本人的潜力。 ”他还认为:高智商学生有时候反而不像智商略低的学生那样发奋,对他们来说,学习太容易,但又不会把多余的精力往深处使。一位尖子生说得好:“不在乎你对着打开的书本坐了多久,而在乎你坐在那儿学的效果。”事实上,有些优秀生比分数低的学生
18、花的学时还少。 (1)以学为先。 (2)随处学习。 (3)讲究条理。(4)学会阅读。 (5)合理安排。 (6)善做笔记。(7)书写整洁。 (8)及时提问。 (9)学习互助。(10)自我测查。 问题二: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一、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表现与学生提问的心理模式(一)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表现1 教师主导的教学行为问题语言不美、讲解过多、介入过快、评价绝对、缺乏创造、手段传统2 师生互动的教学行为问题单向交往、关注不足、提问频繁、反馈较少、缺乏民主。3 教师指导行为问题指导过分、缺乏目的、冷落主体、忽略个别、方式单一。4 教学管理行为问题管理专制、形式呆板、压抑个性、节奏过紧。
19、(二)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心理模式1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心理模式(1)求实模式:指对书本中不懂的地方,作业中不会做的习题,就事论事地提出问题,表达形式一般8为 “是什么”“如何做”。 (2)索因模式:针对现象背后的原因提出问题,希望得到说理性回答。表达形式一般为“为什么?”“原因何在 ”“道理何在”。 (3)比较模式:指从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有意识地比较教师的讲解与课本、课外参考内容的不同,试图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如,E=n/ t 时,与 E=BLV 比较,提出“两个公式中的 E 相同吗?” (4)推理模式:提出的问题间接体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可分为:归纳模式、演绎模式 、类比模式 。 (5
20、)发散模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开联想,提出新颖的问题,所提问题往往能击中关键,有一定的难度、深度和创造性。既然如此,还有没有 2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应注意的事项(1)课堂中要多用“鼓励性”评价语言。(2)不要急于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3)教师应给予学生适时的引导。(4)不要重提问题而轻解决问题 。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方法(一)“一标”提问设计的难易要适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教育测量中的“难度”概念为提问提供了数量依据。难度 PH=1-PW,这里的 W 表示课堂内的学生总数,P 是答问通过的人数。难度 PH 在 0 至 1 之间,提问的难度一般应控制在 0.5 至 0.8 之间,使多
21、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解答。(二)“二点”1以学生扎实而有效地掌握课本知识为出发点。2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基点。(三)“三适”1适时:火候到位,难易有别、时间安排恰当。2适量:问到点子上、启发到人、不宜过多 。(3)适当:难易适当,深浅适度 (四)“ 四性”1明确性:有明确的指向性,避免产生误导。 92灵活性:根据具体情况(反馈)提问、与授课对象匹配。3启发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科学性:题本身要科学 、逻辑顺序 、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 。(五)“五不”1不无备而问:做好课前准备、慎问,切忌随意问、信口开河。 2不无情而问:“动人心者,莫先乎于情” ;热情亲切。3不无疑而问:“疑问” ,别“
22、是不是”、 “对不对”、 “好不好”等。 4不无趣而问:激发疑问、激发趣味,情景模拟、声情并茂。 5不不懂不问 :多问、敢提问、爱提问,切忌不懂装懂不提问 。(六)“六要六忌”1要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忌盲目2要精心设计,把握难易忌极端3要正视差异,面向全体忌片面4要把握时机,恰到好处忌随意5要推陈出新,灵活多样忌呆板6要态度和蔼,循循善诱忌惩罚厌学症与辅导1厌学症的含义厌学症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其表现为对学习认识上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行为上远离学习活动。要帮助中学生克服厌学症,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并不断地从正面对学生、所表现
23、出来的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给予强化。社会的鼓励家长的榜样、教师的教导、同学的良好影响等都会有助于中学生厌学症的矫治。但是,对有严重心理障碍厌学学生,还需要进行个别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调整学习心态,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对待学习,从而更好地成长和发展。我们可以把厌学症的行为反行模式形成的内在机制(见图一)与正常学生乐学行为模式(见图二)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其主要差别是由于学生学习行为引起的内在反应不同而造成的。厌学行为内在的直接原因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偏差引起的。他们在学习中获得的是失败感、无能感、自卑感、乏味感、不愉快、焦虑、紧张等,并形成了学习无价值
24、,自己是学不好的“后进生”等观念。而其外在原因是由于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造成的。10社会偏见、家长对学生学习的漠不关心、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学生成绩不好、考试经常不及格等,都对学生的内在反应起了消极的强化作用。这造成了恶性循环,以致学生形成了厌学行为反应模式。而乐学行为反应模式的形成从过程看与前者相同,但行为和内外反应的性质都与前者正好相反。3 对厌学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 第一,建立关系。即辅导教师与学生之间发展一种相互信任的、融洽的人际关系。 第二,了解情况。即详尽了解、分析学生产生厌学症的具体原因和相关因素。这是作出科学诊断的前提。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1)学生的过去、现在的学习成绩、学习态
25、度;(2)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方法;(3)学生的个性特点;(4)学生家庭情况,尤其家长对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其家庭风尚;(5)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师生关系状况;(6)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观念;(7)学生厌学情绪和行为产生的时间;(8)学生现在厌学的程度等。第三,诊断分析。即对学生厌学症产生的具体原因、发展的程度,作出判断,并设计帮助学生克服症状的几种方案,和学生进行讨论。4 针对不同学生的厌学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1)对于学习动机缺乏的学生,要激发起学习动机。(2)感觉学业负担过重的学生,要疏节其压力。(3)对依赖心强的学生,要激发起责任感。(4)对于自卑和学习失败体验较多的学生,要激发起自信心。(5)对于有反叛心理的学生,要引导其明白学生学习的真正目的 (6)对人际关系差的学生,要鼓励多与同学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