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体:看得见的资本,如:钱,货,地产等等虚拟:本身不具备价值,但是社会赋予他价值,比如股票。构成虚拟资本的有价证券,本身并没有任何价值,它们只是代表获得收入的权利,是一种所有权证书。虚拟资本载体的有价证券成为商品能够流通,不是因为它们作为商品创造出来的,而是因为流通使它们成为商品。有价证券不是劳动生产物,本身不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因而无价值,但它是所有权证书;能够带来收益。收益便成为其“市场价值”的内容。在信用制度发达的条件下,人们把凭借所有权带来的定期收益,以市场利息率为尺度,就能计算出收益是相当于多少资本带来的。虚拟资本市场价值的变动及其决定方法有其独特的运动形式,其独特的运动形式是
2、:(1)它的市场价值是由证券的定期收益和利率决定的,不随职能资本价值的变动而变动;(2)一般说来,它的市场价值与定期收益的多少成正比,与利率的高低成反比;(3)其价格波动,既决定于有价证券的供求,也决定于货币的供求。马克思曾指出:“在货币市场紧迫的时候,这种有价证券的价格会双重的跌落:第一,是因为利息率提高;第二,是因为这种有价证券大量投入市场。以便实现货币。” 这表明虚拟资本价格的涨落。取决于有价证券与货币这两种资产它们相互替代程度,而导致它们相互替代程度的因素,是人们资产的选择。(1)虚拟资本是以实体资本为基础的。首先,没有实体资本或实体经济,就没有虚拟资本。即如没有股份制企业,没有发行债
3、券和其他有价证券的经济实体,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证券就不可能出现,虚拟资本也就不可能产生。其次,实体资本是虚拟资本的利润源泉。虚拟资本虽然可能比较容易获得利润甚至大额利润,但它不能创造价值,它的利润的价值最终来源于实体经济。虚拟资本能否实现价值增值,必须以企业实体资本运作的有效性为前提。(2)虚拟资本又独立于实体资本之外,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虚拟资本虽产生于并必须借助于实体资本,但又是从实体资本独立出来的另一套资本。以上市股票为例投入股份制企业的资本实体,以劳动力、厂房、机器原料、成品等形式处于生产和经营过程,不断创造新价值和利润,发挥着资本的作用。而与此同时,这些股票中有的又在资本市场流通转让,频繁交易,被用于获取交易(价差)利润,充作同实体经济相对立的另一套资本的载体。如果考虑到在有价证券基础上产生出来的金融衍生工具,则同实体资本相对立的就可能是几套资本。一套资本变为几套资本,前一套资本是实体资本,后一套或几套资本就成为虚拟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