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总复习资料1 劳动法含义:(一)劳动法律部门;(二)劳动法典;(三)劳动法学或课程2 劳动法特点:(一)资本主义发展而产生的法律部门;(二)从民法中分离出来;(三)工厂立法基础上;(四)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一个独立法律部门3 劳动法 调整的劳动关系特点:(一)发生原因:实现劳动的过程;(二)录用劳动者与劳动过程有联系后;(三)由职业的有偿的劳动而发生。4 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一)处理劳动争议;(二)因招收和培训劳动者;(三)因监督、检查执行5 现代劳动法七制度:(一)就业促进制度;(二)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三)劳动标准制度;(四)职业
2、技能开发制度;(五)社会保险制度;(六)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七)劳动监督检查制度6 就业促进制度内容:(一)国家的就业方针;(二)政府部门的就业渠道;就业服务;失业保护;(三)特殊群体专门促进措施7 劳动标准内容:(一)最低工资标准;(二)最长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三)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条件8 社会保险制度功能: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下能获得帮助和补偿9 社会保险制度内容:(一)项目种类;(二)享受范围;(三)资格条件和待遇标准;(四)基金筹集、管理和运营10 劳动争议处理三个程序:(一)调解;(二)仲裁;(三)诉讼11 劳动法作用:(一)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就业、劳
3、动报酬、休息、安全健康、社会保险、职业培训,组织工会、参与企业管理;(二)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的必要手段:1、降低;2、解决;3、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是预防机制;(三)对劳动力市场运作不可替代的作用:1、确认劳动者为劳动力所有者;2、为劳动力供求双方通过市场相互选择和自由流动提供法律条件;3、实行统一劳动标准和社会保险制度劳动立法开端-1802 英国学徒健康与道德法限制资本家剥削工人, 劳动立法,1919 年五四运动后.第一个保障劳动者权益-北洋军阀暂行工厂通则确认工会-1924 年国民党国民政府工会条列劳动法 1995 年 1 月 1 日施行。基本宗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核心调整劳动关系重点确
4、定劳动标准12 劳动法基本原则:(一)劳动既是权利有是义务原则;(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三)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13 劳动是公民权利:(一)对公民,就业择业权:平等就业:依法选择,参与竞争:利用就业保障条件,提高就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二)对用人单位:平等录用;提供失业保险;就业服务;职业培训;(三)对国家:提供必要保障:保障均等就业机会;创造就业条件14 劳动是公民义务:(一)对公民:争取就业机会;履行岗位义务;(二)对用人单位:有权组织劳动;要求遵守劳动纪律,完成劳动任务;(三)对国家:提倡和组织劳动竞赛;奖励15 劳动法对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一)偏重保护和优先保护(冲突下)
5、;(二)平等保护:平等保护和特殊群体特殊保护;(三)全面保护:财产和人身权益、法定和约定权益;(四)基本保护;基本权益保护16 劳动力配置是否合理判断标准能否兼顾效率和公平双重价值取向17 劳动法任务:对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进行规范18 劳动力资源微观配置:指在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岗位、时间和劳动量的安排,即劳动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19 劳动法律关系体现国家意志和双方当事人共同意志20 劳动法律关系和劳动关系关系:(一)联系:劳动关系是劳动法调整对象,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结果;(二)区别1、前提:劳动交换为前提,劳动法规存在前提;2、内容效力:劳动为内容,法定权利义务为内容21 劳动法律
6、关系三要素:(一)主体:劳动者(工会)和用人单位;(二)客体:劳动力(三)内容:权利和义务22 劳动力特点:人身依附性、形成长期性、无法储存性23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要素;(一)主体:劳动行政主体和劳动行政相对人;(二)客体:相对人按主体要求行为、物、无形资产24 企业内部劳动规则又叫:厂规厂纪、职工守则、企业内部奖惩制度、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企业内部劳动规则内容: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纲要:1、录用、调动、辞退;2、行政和职工的基本职责;3、工作时间;4、处分;劳动规章备案制度:1、劳动合同管理;2、工资管理;3、社会保险福利待遇;4、工时休假;5、职工奖惩;6、其他劳动管理规定企业内部劳动规则中存在
7、问题:(一)以罚代管,以罚代教;(二)内部规章违法企业内部劳动规则制定程序:(一)职工参与;(二)报送审查和备案;(三)正式公布劳动规则效力以合法为前提。内部劳动规则效力:(一)须在本单位范围全面实施;(二)发生争议应依照法定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三)可作为劳动合同附件集体谈判内容:谈判主体、对象、程序、劳方谈判权保护、政府作用集体合同内容:订立、变更、解除、形式与效力人力资源共性:物质性、可用性、有限性人力资源特性:1、活的资源:能动性、周期性、磨损性;2、创造利润的主要源泉;3、战略性资源;4、可无限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一)外在要素-量的管理:培训、组织和协调,数量供需、最佳比例和有机结合;
8、(二)内在要素-质的管理:心理和行为管理、主观能动性、达到组织目标人力管理五要素:获取、整合、激励、控制、开发人力管理内容任务:求才、用才、育才、激才、留才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任务:(一)人力资源计划:(二)人力资源费用核算:(三)工作分析与设计:(四)招聘与配置:(五)雇佣与劳资关系:(六)入厂教育、培训发展:(七)绩效考评:(八)职业生涯发展:(九)报酬福利保障:(十)建立员工档案: 工作岗位职责说明书作用:(一)招聘工作依据;(二)员工工作评价标准;(三)培训、调配、晋升的依据人力资源选拔原则:(一)平等就业;(二)双向选择;(三)择优录用入厂教育主要内容:(一)组织状况和发展规划;(二)职
9、业道德和组织纪律;(三)劳动安全卫生;(四)社会保障;(五)质量管理知识与要求;(六)岗位职责;(七)员工权益;(八)工资福利状况绩效考评内容:胜任能力、工作表现、工作成果绩效考评方法:自评、他评、综合考评绩效考评结果:晋升、奖惩、工资和培训等人力管理决策依据,调动积极性与创造性,检查和改进人力管理工作制定工资福利标准和制度,从学历、职级、岗位、实际表现、工作成绩考虑;应随职务升降、岗位变换、工作好坏与成绩优劣作相应调整员工福利包括:(一)退休金和养老保险;(二)医疗保险;(三)失业保险;(四)工伤保险;(五)节假日;(六)安全培训教育;(七)良好劳动工作条件员工档案内容:入厂简历、工作主动性
10、、工作表现、工作成绩、工资报酬、职务升降、奖惩、培训教育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八大区别:(一)内容:以人为中心和以事;(二)形式;动态和静态;(三)方式:人性化管理和制度控制及物质刺激;(四)策略:战术与战略相结合和战术;(五)技术:科学艺术性和机械呆板性;(六)体制:主动开发型和被动反应型;(七)手段:计算机自动汇总和手段单一;(八)层次:决策层和上级执行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含义:(一)组织任务目标出发,质量、数量和结构符要求;(二)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满足个人利益;(三)人力资源与组织发展动态适应人力资源规划目标:(一)得到和保持一定数量;(二)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三)预测潜在人员过
11、剩或人力不足;(四)灵活的劳动力队伍增强适应力;(五)减少关键技术环节对外部招聘的依赖性人力资源规划制定程序:(一)核查现有人力资源;(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三)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四)起草计划匹配供需;(五)执行规划和实施监控;(六)评估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信息:个人自然情况、录用资料、教育资料、工资资料、工作执行评价、工作经历、服务与离职资料、工作态度、工作或职务历史资料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一)直觉预测方法(定性预测):德尔菲技术(专家决策技术)法;(二)数学预测法(定量预测):时间序列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内部拥有量预测和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量预测起草计划匹配供需:(一)
12、确定纯人员需求量;(二)制定匹配政策确保需求与供给一致;(三)具体行动方案评估人力资源规划人员:专家、用户和有关部门主管人员工作分析作用:(一)选拔和任用合格人员;(二)有效的人事预测方案和人事计划;(三)积极的人员培训和开发方案;(四)提供考核、升职和作业标准;(五)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六)先进合理的工作定额和报酬制度;(七)改善工作设计与环境;(八)职业咨询和指导工作分析程序模型:(一)准备阶段:工作分析小组、明确总目标总任务、目的、分析对象、建立良好工作关系;(二)计划阶段:选择信息来源和收集方法和系统;(三)分析阶段:工作名称、雇佣人员数目、工作单位、职责、工作知识、智力要求、熟练精
13、确度、机械设备工作、经验、教育与训练、身体、工作环境、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工作时间与轮班、工作人员特性及选任方法;(四)描述阶段:文字说明、工作列表及问卷、活动分析及决定因素法;(五)运用阶段:培训工作分析运用人员、制定具体应用文件;(六)运行控制:反馈并修改信息来源选择注意:(一)不同层次提供者信息存在不同程度差别;(二)公正角度;(三)结合实际不可照搬工作职责:(一)对原材料和产品职责;(二)对机械设备职责;(三)对工作程序职责;(四)对其他人员工作职责;(五)对其他员合作职责;(六)对其他人员安全职责工作智力要求包括判断、决策、警觉、主动、积极、反应和适应等工作教育和训练包括(一)内部训练
14、:雇主训练;(二)职业训练:私人或职业学校进行;(三)技术训练:中学以上含有技术性训练;(四)一般教育:大中小学教育活动分析就是作业分析,多以观察法及面谈分析招聘方法:面试、情景模拟、心理测试、技能测试员工招聘原因:(一)新公司成立;(二)职位发生空缺;(三)业务扩大;(四)调整不合理队伍员工招聘工作要求:(一)符合国家有关法律利益;(二)公平原则;(三)平等就业、相互选择、公平竞争、照顾特殊群众,先培训后就业、不得歧视妇女;(四)确保质量;(五)人力资源规划工作需求、职务说明书任职资格要求,科学方法和程序招聘保证质量;(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招聘成本包括(一)新聘费用:(二)重置费用:(三)
15、机会费用(成本):离职损失企业应明确内部晋升选拔为主,外部选择为辅:(一)内部选拔:招聘风险小、成本低、有利内部积极性、增加凝聚力。不利招到社会优秀人才;(二)外部选拔:选择范围大,招聘风险大,成本高,不利增强凝聚力。人才调配内容:(一)根据内外供求状况的调配措施;(二)人才梯队建设;(三)一般实行内部优先调配的人事政策;(四)实行公开竞争的人事政策;(五)考虑彼得原理,应按职位与能力匹配原则进行,不足之处其他奖励后备人员类别:(一)可(应)立即提升;(二)可 1 年后提升;(三)将来可能提升;(四)令人满意但不能提升人才录用基准:个人基本情况、与工作相关知识背景、工作技能、工作经验、个性品质
16、、身体素质猎头公司代理费约为个人年薪的 1/3,高级管理人才招聘录用成本:每雇佣一人所需费用=招聘总费用/雇佣人数:(一)人事费用:工资、福利及加班费;(二)业务费用;(三)企业一般管理费用:设备,用具等费用录用方式分:定期、临时和个别录用内部调整应先于外部招聘原因:(一)发挥现有人员积极性;(二)利用已有人事资料简化招聘、录用程序,减少耗费人、财、力资源;(三)加速上岗人员适应;(四)控制人力成本、减少培训期和培训费用招聘方法分类:(一)委托劳动就业机构: (二)自行招聘:同事亲属介绍、个别聘用、广告招聘技巧:(一)通过招聘提高企业知名度;(二)制作有独特创意的招聘广告求职人员登记表信息:个
17、人情况、知识背景、工作经验、工作技能、个性品质、生活及身体素质及其他考试测验内容: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考试、能力测验、个性品质测验、职业兴趣测验、动机和需求测验、行为模式面试考官组成:人事部门主管、用人部门主管、独立评选人人员选聘与录用工作环节两个结果:录用和辞谢过程培训周期:三天-一星期,特殊可适当延长试用期,双方不受契约影响。培训合格者上岗试用。一般三个月,特殊岗位六个月绩效考评目的:(一)考核员工绩效;(二)建立有效绩效考评制度、程序和方法;(三)达成员工特别管理人员认同、理解和操作熟知;(四)绩效考评制度促进;(五)整体绩效改善提升绩效考评作用:(一)对公司:1、绩效改进;2、员工培训;
18、3、激励;4、人事调整;5、薪酬调整;6、工作成果与目标比较,考察员工工作绩效;7、员工间绩效比较;(二)对主管:1、帮助下属建立工作关系;2、阐述期望;3、了解职责与目标任务看法;4、取得下属看法和建议;5、解释薪酬人事决策机会;6、培训和开发需求计划;(三)对员工:1、了解职责和目标;2、获得上司赏识;3、获得说明解释机会;4、了解有关政策;5、了解发展前程;6、评估中获得参与感员工绩效考评种类:(一)年度考核:7 月份年中,次年 1 月份年终,营销人员每季度考核;(二)平时考核;(三)专项考核;高层管理人员绩效考评董事会安排绩效考评方法:逐级进行,第一考核者是被考核者直接上司,第二级是被
19、考核者直接上司的上司或授权绩效考评程序分类:(一)封闭式考核:不告知不面谈,过程封闭;(二)开放式考核:被考核者填写自我考核部分,绩效面谈,过程开放绩效考评程序:(一)人力资源部制定考评办法,发放考评表;(二)员工本人逐项评分;(三)直接主管逐项评分评语;(四)部门综合评分,直接主管结果告知员工;(五)直接主管与员工面谈,提出改进意见;(六)季度或半年考核,绩效考评汇总表表存各部门。年终考核年度考评表和汇总表一并交人力(七)人力资源部存档,分类统计分析,报主管签核绩效考评短期效果评估主要指标: (一)考核完成率;(二)面谈确定的行动方案;(三)书面报告质量;(四)考核态度及认识;(五)公平性绩
20、效考评长期效果评估主要指标:(一)组织绩效;(二)员工素质;(三)员工离职率;(四)员工对企业认同度绩效考评效果评估方法:(一)测量态度及认识-面谈法和问卷法;(二)公平性评价-正态分布;(三)员工对企业认同度员工考核反馈注意事项:(一)试探性;(二)乐于倾听;(三)具体化;(四)尊重下级;(五)全面反馈;(六)建设性;(七)不过多强调缺点培训:新雇员或现有雇员完成工作必需基本技能开发:主要管理开发,指传授知识、转变观念或提高技能来改善当前或未来绩效的活动培训与开发目的:(一)绩效水平,工作能力;(二)组织或个人应变和适应能力;(三)员工对组织认同和归属企业培训开发三个特性:(一)培训经常性:
21、及时充实长期积累;(二)培训超前性:最新成果及技术前沿研究;(三)培训效果后延性:适应动态环境培训与开发需求分析:(一)工作任务需求分析:任务、能力和素质要求;(二)人员需求分析:能力、素质和技能分析;(三)组织需求分析:人力资源需求;组织效率和组织文化分析培训方法:(一)讲授法(课堂演讲法):适宜对新政策制度介绍、引进新设备或技术普及讲座等理论培训;(二)操作示范法:适用较机械工种。部门经理或管理员主持,技术能手培训;(三)案例研讨法:集体讨论式。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四)管理游戏法;视听法;讨论法;现场个别培训;职位扮演法岗位评价:系统测定岗位在单位内部工资结构中所占位置的技术。以岗位任务相
22、对重要程度评估结果为标准,正常情况下的系统分析和对照为依据,不考虑个人工作能力或工作表现系统特性: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和环境适应性岗位评价原则:(一)系统:(二)实用性:(三)标准化;(四)能级对应:(五)优化:标准化作用:统一技术要求、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人力成本岗位评价标准化表现:(一)指标统一性;(二)统一评价标准;(三)技术方法统一;(四)数据处理统一程序能级对应原则:根据管理功能把管理系统分成级别,把相应管理内容和管理者分配到相应级别,各占其位,各显其能岗位能级大小:由工作性;繁简难易;责任大小;任务轻重决定管理三角形四层: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岗位评价系统的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