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晓楠1教你怎样练习英语听力第一、 自身准确的发音。自身准确地道的英语发音不能让你在听力上面无往不利,但是不准确不地道的发音绝对不能有效的解决听力问题。而准确地道的发音往往又得之于在听力中纠正自己的发音。两者是互相进行的。 第二、 阅读应与听力练习同时,同比重的进行。很多人为提高听力把所有时间都集中在听力材料的练习上。我肯定的说,这是个错误。我们不是生活在国外,你无论怎样营造,都不能有一个真正的外国的文化氛围在你身边,这一个已经可以说明只注重单一的听力练习是错误的。其次,听力练习中,你接触到多少信息呢?这个信息包括词汇、语法、习惯用法、文化等等在接触材料时能够遇到的所有东西。我敢说你听十盒磁带
2、不及我读一本原著的信息量。如果别人的说话内容超出了你那听得滚瓜烂熟的磁带内容,你是否有信心听懂?这可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你自己日常的说话内容,是否可以用十盒磁带来装得下来。只要你发音正确,你在阅读时接触到的词,如果让你在听的时候遇到,很多都有可能听懂。倘若你的听力目标是想听什么就能听懂什么的话,阅读起到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同时,如果你连在阅读中都无法读懂的句子,你在听力中能够听懂吗?我想来个总结:词汇量和语法是阅读的关键,阅读量的多少以及阅读能力的好坏决定听说能力的高低,而我们学习语言,又必须从听说开始。 第三、 VOA Special English 是很好的听力材料,但是你已经听够了,给点信
3、心自己,听一些外国人正常语速的东西。你不可能要求外国人用 Special English的语速说话给你听。事实上 Special English 和正常的说话之间的差别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小,而语速对听力的影响更不是想象中那么微弱,往往是起了决定性的影响的。因为正常语速跟慢速之间不同的地方实在太多,譬如连读、省略、轻读、模糊等等,这些都是影响听懂与否的关键要素。Special English 里全是完整的句子,可是实际上正常的说话表达才不需要那么正儿八经呢?你是否有信心听懂?况且 Special English 里更遇不到丰富的词汇,复杂的结构。听了几个月或半年的特别英语,别想自己还是特别的了,
4、听听正常的东西吧。但是,我还认为,VOA Special English 应该不间断的听,只是不能把重点放在上面了。因为 VOA Special English 不但是入门英语中不可多得的听力材料,也是纠正发音的绝佳材料。无论你英语学习到达了什么程度,我到希望你能够不断听Special English。 张晓楠2第四、 专心听懂一盒磁带比你囫囵吞枣的听了十盒磁带的效果要好得多。我们记忆单词平时是用眼看心记,虽然你是认识了这个单词,但很可能你还是听不懂这个单词,听力练习时是用耳朵对单词的再熟悉。精听了一盒磁带你用耳朵记忆了这盒磁带里所有的单词和句子、发音、语调等等。泛听十盒磁带,你记不了多少东西
5、的。 第五、 精听的同时,泛听十分重要。好像跟上面自相矛盾的样子。请听我解释。泛听有精听得不到的东西,我说的却不是很多人认为在泛听中得到的信息量。其实泛听听懂的实在不多,哪来什么信息量?泛听中我想强调的是:语速、语调。让你习惯正常的语速。我们在精听时都是不断反复听同一句话的,可是实际上别人只会说一次给你听。请在泛听中让自己习惯别人用正常语速,只说一次的情况。你不会要求预报天气的说一句后又重复一次吧。 第六、 如何精听?我不赞成无论听什么都在听懂了后再根据录音默写一遍。至少不赞成听每一篇听力材料都听写。原因之一是听力有时候更多注重“量” 。你没有听过的东西即使是汉语你也大概不会懂吧。我的建议是:
6、挑选认为典型的材料再听写。那么精听要精到什么程度呢?听一句复述一句,或者就跟着录音一起读。 (当然是不能看着文本啦。 )这样效果不比听写查,所费时间要省得多。第七、 如何泛听?看电影是泛听。听实时广播是泛听,看电视是泛听,尽可能接触更多正常的原始音频。你可以反反复复听同一盒磁带,直到兴味索然。只要不停顿就是泛听。泛听过程中,你也可以将录音就转为精听。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只是要记得,泛听的目的是让自己习惯正常的语速,或者说,习惯外国人的正常的交流是怎样的。关注的是语速、连读、略音等等只有连续说话才会有的东西。 第八、 别理会什么听力技巧。那些技巧只能在考试时帮你的忙。以前读高中的时候,老师教了许多
7、的阅读技巧,说看文章可以找主题句,主题句可以找关键词,单词不懂可以猜。这些阅读技巧在考试时大概有用吧,至少我没有用过。因为我的词汇量大,语感好,别人还没有找到主题句我已经读完整篇文章了。你相信整篇文章还是相信仅仅一句主题句?在阅读原著时,这些技巧更加一点作用也没有。又如听力技巧,听关键词,遇到不懂的单词先别理会,继续听可能就明白了它的意思了。我们中国人说话有没有听关键词的?如果你在口译中张晓楠3只听关键词,你胆敢就此口译出来?只听关键词你能够弄懂一部电影中多少东西?更重要的是,在正常的语速当中,你能够找到多少个关键词?你还有时间回头想刚才没有听出来的那个单词?恐怕你早就忘了。 第九、 关注一下
8、常用的单词。外国人说话不是每一句都用你不懂的单词说的。你听不懂的往往就是最常用的,而且是你已经掌握了的单词。只是它们在常速、连读、略音下使你以为是生词而已。相信大家已经深有体会了。那些是常用的单词?在听力中譬如 have,go,you,where ,when,him,them 等等就是(当然还有其他啦) 。在这里,VOA Special English 有好与不好的地方。它能让你清楚这些常用单词的发音,它不能让你知道正常的交际中这些单词怎样发音。 第十、 英语学习是终身的事情,听力练习也是一样。别想着我强化练习半年,终于听懂手头上几十盒磁带了,以后再也不会遇到问题了。几十盒磁带以外的东西你是否
9、能够听懂?信息瞬息万变,今天的新闻你听懂,明天的你也十拿九稳听懂?我自己不敢说。 第十一、 别急,听不懂是很自然的事情。不是你的错,不是别人比你聪明,只是别人练习得比你多而已。慢慢练习,把自己融入英语的世界里,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看到成绩的。如何提高英语水平之听力篇(一)听力水平要在国内提高对于一个有出国梦想的人来说,英语的四个基本技能听说读写当然都重要。但如果我们一个月之后就要出国了,按照 80/20 效率理论,我们做事情要 Set Priorities。就是得排出优先顺序。那很显然,听力水平的提高就成了重中之重。原因很简单,你一出国,马上就要听课,听别人讲话获取信息。可能开学一个多月就要期
10、中考试。而国外学校的考试,大多数内容都是来自于老师课上讲过的知识。因此,如果你口语不好,你可以暂时不开口;阅读速度慢,但字总是在书上,你有很多机会可以看;写作能力不好,可以通过多搜集素材多准备来弥补;只有听力,老师在课上讲过一遍就消失了,没有了。所以说如果听不懂老师上课就会很麻烦。我先说说我出国时经历的和见到的情况。可能因为我大学时是学英语的,又教了很多年听力,所以我出国后英语方面没有障碍。能够张晓楠4轻松自如的交流,也能够听懂老师讲课。但我周围的很多中国同学,到了国外听力方面都需要一个适应期,一个月到半年不等。我绝不比这些同学优秀。我只是比他们幸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只是恰巧多接触了
11、英语而已。我在哥大的很多中国同学上课都是带着录音笔去的。把老师的讲课内容录下来,回去再听一遍。有的在国内觉得自己考试听力水平还可以,出去也会遇到障碍。因为在中国学校里或考试时听的英语资料发音都很标准。到了国外,教授讲课和实际生活中,大家的口音五花八门,印度音,澳大利亚音,加拿大音,非洲音,日本音,墨西哥音等等。而且老师上课还经常讲专业性很强的内容。于是乎,很多同学都必须录下老师的讲课内容回去重听。想一下,出了国需要适应国外的生活文化,还要花比别人多一倍的时间听老师的录音,再加上想家,岂不是很辛苦,也比较浪费时间。所以提高听力水平这项工作,应该在国内完成。听力水平提高的规律在具体讲如何提高之前,
12、希望大家先区分应试能力和真正的听力实力。应试能力提高了,这只是实力的一部分。而考试之外,切实把自己的听力水平提高才是真正的实力体现,也是出国前所必须的。听力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就变成了技能。什么是技能呢?技能就是一经掌握,不会忘记的东西。比如游泳,骑自行车,这些都是技能。你现在会了游泳,就算三年不游,三年之后把你扔水里,你还是会游。今天会骑自行车,五年后也不会忘记的。很多人之所以听力提高不了,就是因为没有咬紧牙关把听力水平提高到技能之上。总是听一听,放一放。等下次再拿起来听力材料练习时,发现水平又退回去了。于是,莘莘学子们就不断鼓勇气,不断订计划,不断重新开始,又不断放弃。一鼓作气,再而衰,
13、三而竭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在听力方面能坚持做到的人不多。其实只要保证长期的每天的一个练习量,你就会发现,一旦听力水平到达了技能之上,想再下降,那基本是不可能的。就算很久不听,你再听时也一定是听得懂的。每天听两个小时,比三四天不听,第五天连续听十几个小时进步得快得多。所以学习最重要的一点是掌握对的方法。口语就不是这样。口语只有经常训练,才会说得越来越流利,越来越好。但无论再流利,如果一段时间不说,水平还是会下降,就连母语有时也会出现这种状况。举例说明,你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20 年,等你重新回到社会上,你一定还是很轻松就能听懂周围人说话。但由于多年没有和人打交道,不怎么用语言交流了,你可能发现自己
14、说都不会话了,反应也慢了。张晓楠5另外,听力水平的提高曲线和口语阅读写作词汇等也都很不一样。我把听力的提高成为平台阶梯式。也就是你在提高听力的过程中,会一直在一个平台上前进,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觉得自己提高的很慢或者完全没有提高,甚至还会出现觉得越听越退步的情况。但这些都不应该成为你前行的阻碍。只要你坚持,就会量变积累带来质的飞跃,跨到下一级台阶上。然后继续在新的平台上前进前进前进进,不断积累,直到跃到下一级更高的台阶。而口语阅读写作词汇等的提高属于爬坡式的,虽然坡度有急有缓,但整体趋势是一直向上的。换句话说,学几个句型,几个词,几个句型结构,阅读写作口语肯定会有所提高。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人会觉
15、得背单词比较有成就感,而练听力似乎进步不明显。我想,如果大家明白了我总结的平台阶梯式和爬坡式进步曲线,也就能更好的明白为什么听力一定要每天坚持听的道理了。如何提高英语水平之听力篇(二)精听精听一个重要的练习方法是听写(Dictation )。我还记得,当年我考英语专业八级时,是要考听写的。那时考察方式是,一篇文章一共读四遍。第一遍总听,大概把握文章主题和大意。听第二遍时开始写,但肯定会漏掉很多词没写下来。第三遍开始补空。最后一遍总体检查。如果我们平时练习听力也用这样的方法的话,你会发现既浪费时间,提高的也很缓慢。虽然我英语八级证书是优秀,但说心里话,我觉得当时的老师并没有教给我们什么学习方法,
16、完全靠拼命反复做题。由我的经历可以得出:你要是特别能吃苦,可以天天学英语十几个小时,并且坚持下来的话,你的英语同样能够学好。在刻苦练习的过程中自己也会总结出很多学习方法和规律。可人的生命太短暂了,如果我们把有限的生命错误地投入到一些低效能的事情上的话,就得不偿失了。推荐大家看80/20 效率法则,很多外企面试员工,都会考察这本书里面的一些观点。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其实就是:人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有可能带来效益的事情上去。现在大家有福了!我会尽力帮大家总结提炼些能帮助你们高效提高英语水平的学习方法。听写材料的选择建议大家不要用电影对白或者托福听力的对话部分练听写。换句话说,对话类型的材料(conv
17、ersations)是不适合拿来练听写的。原因很简单,对话的难点不张晓楠6在于某一个词,或一个复杂的句型,或比较晦涩的内容,或巨大的信息量。难点往往来自于一些音变现象,比如连读失去爆破;来自于一些俚语习惯表达;来自于上下文语境的理解。换句话说,很多对话材料,就算原文里每个单词你都认识,但不一定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所以,费了半天劲听写下来的对话内容,要么看不懂不理解;要么就是这次看懂了,下次还是听不出。所以,对话材料应该采用的练习方法其实是跟读模仿。后面会讲到。用来练听写的材料应该是一个人的陈述、讲座之类的(Lecture)。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材料,是和练听写的目地分不开的。练听写的核心本质其实是为
18、了提高我们快速理解和记忆的能力。有的同学误以为听写就是要把听到的所有内容都写下来。那是一些考试的要求,不是我们平时提高听力的方法。如果那样练习,你会发现两个问题:一是,有的时候就算写下来了,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写了些什么。二是,觉得刚才听懂了,但要下笔写的时候觉得又忘了听到什么了。造成这两种情况的原因,都是因为我们没理解听到的内容。听写真正应该做的是记忆和总结的工作,而不是听和写的工作。什么叫做记忆和总结,就是我们不需要完全按顺序重复这一个人的每一个字,但我们要做到能理解它的内容,并在总结后复述出来。这才是我们练听写真正的目地。如果我们总是反复听原文,一个字一个字写,可能半个小时才写了一个五分钟的
19、文章,而这半小时的投入可能就没有达到什么提高听力水平的效果。听写材料的长度应该是一分钟左右的。千万不能用太长的。曾经有一个同学跟我说,张老师我在练听写。我今天听写的是马丁路德金的著名的演讲 I have a dream。这得写多久啊!适合用来练习精听的材料包括:老托福听力材料中, Part C 的 lectures。新托福IBT 的 lectures 很长,大家可以分成几次来练听写。同时,新概念英语二册三册的 lectures 也可以用来练习。这里面有一个时间问题,如果你就剩一两个月就要去参加考试,一定记住所有的练习内容都应该是和你要参加考试直接相关的材料。而且由于时间比较紧,就不建议天天练听
20、写。一周练个两三次足矣。所以说很多时候,学习方法没有对错,只有在特定时期如何练习的区别。听写的步骤第一步 总听全文。既然叫总听,就是不要陷入文章内容的细节。总听只做两件事,一是明确主题,大概知道这个段落讲了什么事。二是寻找逻辑。英文文章张晓楠7的逻辑包括什么呢?只要能简单判断出这篇文章是按时间顺序写的还是空间顺序;是现象解释还是两种观点的比较等。所以在总听第一遍的时候,关注那些起承转合的词,可以帮我们快速把握文章的逻辑关系。比如你听一篇段落,听到 in the past,那你的预期就该是,后面可能会提到 now,也许还有 in the future。听到“一些人认为”,那你的反应应该是,接下来
21、会谈 “另一些人或者我认为的”。以前大家对于这样的能够提示你文章逻辑关系或顺序的词是不敏感的。总是在听写第一遍的时候就陷入细节。 第二步 细听每句。在细听每句时,我见过有同学用复读机听。一句话说完,他就按个复读,让机子一遍一遍地读这句话,他不紧不慢地逐字听写下来。这种听写就属于低效甚至无效听写。换句话说,你付出了 80的努力,却可能只带来 20的效果。还有些同学是这样练习的:就听一句话时,刚听到两个词,就马上按暂停,写下这两个词,然后再听三个词按暂停,写下这三个词。一句话被他分割成很多部分,听得支离破碎。我这里讲的细听每句,主要强调句子的概念,是 sentence by sentence 的听
22、写,不是 word by word 的听写。不过,这里的 sentence 也不是说非得到一个句号才算是一个 sentence,这里指的是一个语意的停顿,包括像逗号,分号,冒号等,都叫语意的停顿,在这样的地方可以按暂停。具体操作建议:一句话先听一遍,到了一个语意停顿的地方按暂停,通过你的回忆把这句话写下来。有同学可能说,老师,一句话说了十几个词,我才能写出三五个单词,根本没关系,因为我们在这里练的不是把听到的内容完全写下来的能力,而是锻炼记忆和总结能力。这里记住:每句话只听一遍,尽力写出或复述出你听到的内容。能写多少算多少。开始能写三五个词,坚持练习,就能写出更多的。第三步 反复琢磨。 这一步
23、是核心关键。 “反复”在这里不是一个副词来修饰琢磨的,反复和琢磨都是动词,指既要反复,又要琢磨。反复多少次合适呢?我见过特用功的同学,一句话听不懂,他就发誓说不把你听出来我就不吃饭!于是反复了三五十遍,听得眼睛都绿了,还是没听明白。这不又是 80的努力用在了没有效率的 20的事情上了。反复三五遍是最合适的。如果一句话反复三五遍还没有听出来的话,再听十遍八遍和三五遍的效果是没有太大区别的。不过反复一两遍又太少。不要急着知道说得是什么,要通过反复三五遍,建立对整个句子的感觉。反复张晓楠8A. 反复一遍后,句子的意思全理解了,这时候就别试图把这句话一字不漏地写下来了。只要用记忆和总结把这句话的核心大
24、意写下来就行了。B. 反复了几遍之后发现大多数内容都听明白了,但里面的个别词没听出来。这些个别词可能对我们来说是生词,也有可能是发音或音变导致我们没听出来。这时需要大家做的工作是,记录声音符号。也就是用你熟悉的音标,汉字或其它标音方式,把你听到的声音记录下来。这个工作非常重要。总有同学说:老师,这句话我听不出来听不懂。我就会问:那你听到声音了吗?他说:听到了。我说:听到了什么声音。他说:啊,忘了。我们练习的时候为什么不提高,就是因为我们每次反复三五遍之后就直接打开原文看了。一看原文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一句话啊。这时,当你把原文放在一边再去听一遍听力材料时,你发现你都懂了。而这根本不是用耳朵
25、听出来的,不是你的听力水平提高了,而是你用眼睛看完了记住了。就像我听广东歌,我先看一下歌词,再去听,我会觉得我广东话的听力水平还不错嘛,都能听懂。但如果不让我看歌词,直接去听,我肯定听得稀里糊涂。这些年来,很多同学也就是活在这种幻觉中。听了几遍,看了原文再去听,就以为自己听力水平提高了。所以说,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在听的过程中记录声音符号。这么做的目地是为了建立你耳朵听到的声音和实际内容之间的关联。把你听到的声音用你熟悉的符号记下来,哪怕只能记录下一种语气语调的起伏或者个别的声音。有时候成功失败只在一线间,就差那一点点。在听写的过程中,记录声音符号这一步就是那一点点。如果不记录,你永远不
26、知道这个单词这个短语作用在你的耳朵里是什么声音。同样的词作用在不同的人耳朵里,声音符号是不同的。如果你认真记录一次,下次再听到一样或类似的声音时,你的反应速度和理解能力一定会加快。为什么大家听到 Good morning 的时候,完全不需要反应就得懂,而且会立刻反应出来意思是早上好。就是因为我们对这两个词的声音符号已经非常熟悉。而很多其它的单词或短语,我们认都不认识,更不用说在我们脑海中有什么似曾相识的声音符号了。我们也从来没有试图去体会过,这些词和短语在我们自己的耳中,听到的感觉是什么。C.听了三五遍,发现整个句子还是不知所云。这种情况的就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了。可能里面有生词,有音变,还有
27、可能是句型结构不熟悉不理解。这种情况下,大家就应该同时做 A.B 里面提到的工作。并把这句话作为接下来琢磨和总结的重点来对待。琢磨反复完三五遍,打开听力原文,对照原文和自己的听写笔记琢磨。琢磨什么呢?张晓楠9刚才这儿我没听出来,是因为我不认识这个单词,还是因为觉得发生了音变现象,还是因为我对这个词或短语的声音不熟悉,反应的慢。如果你能这样坚持二十天到一个月的训练,听力不可能有问题。所有的材料只要是词汇量积累了,听多少材料都不存在问题。这是我们说的在第三步反复琢磨要做的两个工作。第四步 总结全文。总结全文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在总结的时候做两个工作。一是对照着自己写的声音材料再去听一遍原文。再看着听力
28、原文在心里默默地把这篇文章读一遍,同时回想刚才在这里为什么没听出来。发现了问题,更重要的是采取策略来解决问题。如果因为是单词不认识,我就多记两遍。如果是因为发音问题,我就多跟读两遍。如果是因为句型句式不熟悉,我就把这个句子单独提出来分析一下,然后用这个句型再造两个句子。其实一篇一分钟左右的文章,如果我们每天坚持用这四大步骤练一遍的话,一个月下来,听力水平一定会突飞猛进。如何提高英语水平之听力篇(三)上一篇讲了精听的一个重要练习方法:听写。精听包括听写,但不局限于听写。精听材料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目地来定。如果是为了准备考试,那么一定要具体到考哪个考试,就精听这个考试的真题。比如学校的英语考试
29、,精听的材料就应该是平时上课时指定的英语教材,考托福、雅思、四六级、考研、英语专八等,那就是应该精听历年的真题。用这些材料练习精听的目地,一是为了考试时做对题目;二是为了充分熟悉了解特定考试考察的内容范围;三是为了熟悉出题人的思路。同学们容易走入的一个误区是:老师,真题太珍贵太有限了。我觉得我提前把它们都做了的话,就给浪费了。我是不是应该先从模拟题或者其它的材料入手呢?等水平差不多了再来做真题?我不得不再次强调上篇文章提到过的 80/20 效率法则。请大家做事抓核心,抓事物的主要矛盾。在考试分数提高上,没有任何一种材料对你的帮助可以大过历年来的真题。不要总带着猜题压宝的心理,觉得我多做一套模拟
30、题,没准儿考场上就能多碰上一道。其实,与其做 50 套不同的模拟题,不如把 10 套真题每套做 5 遍。花的时间是同样的,但效果差异会相当大。记住,人这一辈子犯新的错误的机会不多的。稍留心你就会发现,很多时候,在不同的情况下,自己犯的居然是同一类错误。学英语也是同样,重要的是善于总结自己常犯的错误。我记得曾经一个高考状元谈为什么自己得了状元时说:当很多同学高三时张晓楠10忙着做很多新的模拟题时,我在忙着总结从高一到高三现在所有做过题目中的错题。我把这些做错的题目都整理在一个本子上,结果发现自己进步的飞快。我平时在班上并不是最优秀的,但因为后期复习阶段,我觉得自己采取了比较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取
31、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引用王菲笑忘书里的歌词“不再犯同一个错误” 。从现在开始,精听做题时,不能再只求量,不管质。质和量都需要保证。这里面的核心工作就是,每次做一套题,都必须记录自己做题的过程。这和听写不一样,不是让你写下来听到的字词,而是记录自己选答案的过程。比如这道题如果是用排除法做出的,你用一种符号标注;是连蒙带猜选的答案,更得标注出来;是不太肯定的状态下选的一个答案,也得标识。总之,除了自己坚定选的答案以外,别的选项都必须用你自己习惯的不同的符号标注记录下来。这样才能在精听完题目之后,有针对性的提高。否则如果你是蒙对了的,你不做记号,误以为自己掌握了这个知识点,谁能保证下次还这么幸运蒙对
32、呢。如果是不肯定的状态下选对的,说明这个知识点还很薄弱,不及时记录,怎么知道在这儿存在问题呢。俗话说:以史为镜嘛。切记,自己做的题目答案不要写在书上,也不能随便拿张纸选答案,对完答案就扔掉。而是应该专门用一个本子记录。这样当你再重新做这套题时,可以把两次做的答案错的题目进行比较,也更容易发现自己学习中的漏洞和问题。把答案直接写在书上的坏处,一是下次再做这套题时会受这次选的答案的影响。二是如果擦去已选的答案,就无法把两次做的情况进行比较。不要每次做题都在同一个层次上挣扎,要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下一个层面上去奋斗!如何提高英语水平之听力篇(四)关于泛听,大家问得最多的就是到底要泛到什么
33、程度。是泛泛的听吗?听什么?听多久?有同学问过我说,每天刷牙洗脸的时候开着录音机听,每天骑自行车的时候戴着耳机听,甚至是晚上失眠时,一听英语就睡着了。在这些情况下,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听什么,这样泛听到底对提高听力水平有没有帮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其实是提高听力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每天只要有空,就戴着耳机听英语。之所以一些同学没有提高,或提高缓慢,是因为没有做到“每天”和“只要有空”。 我用我自己的经历和另一位新东方托福名师的例子,来跟大家讲讲这样的练习张晓楠11方式。我当年上大学的时候每次考听力基本都是第一,而且我当时也没觉得听力对我来说特别难。我们宿舍有九个女生,有一次在宿舍聊天,有人就说,“
34、张晓楠,为什么你的听力这么好”。说实在的,当时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学习方法,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好。但一个室友的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她说:“我知道。因为张晓楠每天总是戴着耳机在听。”可是很遗憾,我当时每天听的全是港台流行歌曲,根本没听英文啊。她说:“听什么无所谓,总之你老是戴着耳机听,就把耳脉打通了。” 当时大家笑作一团,我也瞬间觉得自己似乎在练什么武侠神功,还耳脉!不过笑过之后,我想起来一件事情。马上觉得我的室友说得很有道理。我从高中的时候就自觉自发自愿自主的产生了对英语的兴趣,那个年代,都是从初中开始学英语,大学以前从来没上过什么听力口语课。学得是经典的哑巴英语。所以那时也没人告诉过我什么精
35、听泛听的概念。初中学英语,觉得是为老师而学。高中才觉得真正喜欢上英语。于是出于兴趣,每天没事儿就拿着磁带挂着耳机听。听了以后也没什么直接的感觉,没觉得听力水平提高。但后来意识到,泛听最大的好处就是,对英语语言的语音语调语汇句型,有了基本的感观认识,在参加考试过程中心理上就不会有障碍,不会紧张。那时可选择的材料非常少,我听的是走遍美国,那是我第一次觉得直观地接触到美国人真实的生活、文化、社会。让我更喜欢听了。那时住宿,宿舍熄灯早,我于是就黑着听,直到听睡着为止。我就这么泛听了两三年,不知不觉中,英语听力水平已经大幅提高。后来总结时感觉,如果当时懂得的话,加上精听,两者相辅相成,一定提高的更快。我
36、喜欢一句话,能充分利用零散时间的人,才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人。整块儿的时间谁都能看到能把握,而人和人的区别,更多时候是来自于细微处对自己的把控力。我虽然不算成功,但是我总是努力学习别人的优点。同时,吾日三省吾身,争取做得更好。我当时作为新东方学生的一段利用零散时间的经历,也为我听力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很好的效果。那时我骑自行车去北京新东方学习。我上的是暑假班,一共四十天的课。单程路上要骑两个多小时,意味着每天来回有五个多小时的时间在路上。早上八点半上课,十一点下课。太阳没出来就要出门,中午阳光正灿烂哪,又得往回骑。第一天骑完,我就问自己,每天这五个多小时的宝贵生命,难道就这样被我浪费了吗?我想我骑着
37、自行车还能干嘛?我总不能看书吧。我想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戴着耳机听英语。那时不像现在有 MP3,Ipod ,我那时拿的是个录音机,用个绳子拴在自行车后座上。戴的耳机是那种罩在耳朵上比较大的,小的容易伤耳朵。从那天开始,我就跟个飞行员似的,在炎炎烈日中,戴着那副大耳机,我骑了四十天自行车,每天戴张晓楠12五个多小时的耳机听英语。其实,我并没有多少注意力是在耳朵里的英文上的。我我骑车子还得看路看车看红绿灯吧。我还是个喜欢挑战自我的人,一路上跟自己比赛。比如,今天我用八分钟骑到了这棵树,明天我就想试试能不能用七分钟骑到。但就在这种情况下,四十天之后,我惊讶的发现,之前觉得听起来可能还有点小问题的材料
38、,居然已经没有障碍了。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新东方一个托福阅读名师的例子。他阅读写作水平都很高,听力比起那两项来,稍逊风骚。他就问我,到底这个听力该怎么提高。我对他说:你工作这么忙,估计也没时间坐下来练什么听力的精听,你就只要用空就挂着耳机听英语吧。他是个态度特别端正,做事特别认真的人。从那之后,无论在哪儿见到他,甚至大家一起聚会吃饭,他都戴着耳机在听英语。半年之后,他跟我讲:这样果真有效啊!之前的文章,我也提到,出国时,听力技能是英语听说读写中必须最先解决的。你总得先听懂对方,才有可能把你更深邃的思想表达给他听吧。我就经常听到中国人跟外国人交流时,外国人问一个选择句,比如说:你喜欢吃苹果还是桔子
39、。这个中国人斩钉截铁的回答:Yes。外国人懵了,不知道他为什么回答yes,但咱们自己人应该明白吧。因为他只听到了前半部分,没听清是个选择句,他以为人家问他你是不是喜欢苹果。说了这么多,大家最感兴趣的是学习材料。我先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原则:教材其实好坏差异,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如果任何一本正规出版社出的正规英语教材,你把它认真研究通研究透,你的水平早就提高了。就是因为我们盲目在这些客观学习材料上挑来挑去,而没有从自身主观学习态度上找原因或作改变,才导致我们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我在这里推荐的材料,会对大家有帮助。但绝对不是说只有这些材料才能让你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大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程度和喜
40、好去选择。走遍美国。疯狂英语。注意,我这里说的不是李阳的疯狂英语,而是国内首创的英语学习有声读物。记录片。比如探索频道、历史频道的很多材料都可以用来练习。美国的朗读版的书(当然如果是考雅思或者其它听力,就根据考试中朗读者的口音选取相应的材料)。之所以有很多这样的材料,最早是因为希望盲人也可张晓楠13以享受到好书籍中的智慧。后来知道很多人工作繁忙,坐下来看书的时间有限。于是可以通过 CD 在车里听这些书的朗读版。比如 克林顿的我的一生,大家就可以在网上找到下载听听。克林顿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有演讲天赋的总统,演讲时基本不需要稿子。他的声音非常优美。那本书就是他自己朗读的。既练了听力,又听了一本好书
41、。何乐而不为。CNN 的英语新闻也是可以拿来泛听的。但我建议大家在听 CNN 时,不要去听他们比较偏时政的新闻材料,因为你很有可能是不了解背景信息,所以导致听得稀里糊涂。可以选些专题性比较强的报导去听。国外教授讲课的实录材料。国外学校和其它网站上有很多教授或学者就某一学科或某一话题的讲解、演讲、讨论。大家下载下来泛听一下,能对国外学校校园和学术生活有个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帮助大家提高听力水平。STEP BY STEP。这是我当年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用的听力必备教材。这套教材一共四册,虽然老,但是编排的还是很系统的。如果大家是没有考试压力,就为了提高听力水平,可以用它来做精听练习。但如果时间紧,
42、任务重,泛听就可以了。电视剧电影对白。比如流行多年的老友记。记住,这个材料不用拿来练,更适合用来练泛听。如果你是看着电视练听力的,记住一定不要打开对白,中英文字幕都不要看。最好是录在 mp3 里,用零散时间戴着耳机泛听,效果更好。之所以不建议大家看电视画面,就是很多听不懂的情况下,看着画面里人物的表情和场景,也能猜出个大概。这种情况下,你在锻炼的就不是你耳朵的功夫了。为什么盲人听力比较好。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大家也应该能理解,为什么如果要提高听力水平,就不要看字幕和画面。现在流行的电视剧很多。大家根据喜好去选择就可以。当然电影材料也是类似的操作方法。我说一下选电视剧和电影材料的原则。一、材料的语
43、速最好比你习惯或考试的速度快一些。为什么要这样?如果你平时都泛听语速快的材料,这样考试时在你心情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你也不会觉得考试的材料语速很快。就如同举重运动员平时训练时,基本都会举起比真正比赛时更重的重量。二、材料的难度最好比你的水平高一些,比考试材料也难一些。比如,平时泛听的材料里有更多你听不出不认识的生词,有更多你不熟悉的话题场景,有更多复杂的句型结构。这样做的目的和第一点类似,就是平时对自己要求高一些,考场上就会轻松许多。那电影电视方面,什么样题材符合这点呢?比如法律、政治题材,都有这个特点。政客律师说话,逻辑性强,用词复杂,比较难懂,语速还快。象当年的费城故事,白宫奇缘都是挺经典的
44、电影。三、发音应该是和你要参张晓楠14加的考试相同或相似的。比如如果参加托福,你就要充分熟悉美式英语的发音。比如很多动画片的配音,和托福考试里的相去甚远,你说你看动画片提高托福听力水平,效果就不会太明显。四、一定要选对白多的电影电视剧。叙事类的,爱情电影,对白就会比较丰富。如果是战争题材,满耳朵估计听得都是轰炸声,听力没练好,耳朵因被过分刺激而暂时失聪就不好了。可别小看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一个人在听力水平不好时,总觉得是录音材料效果不好,声音听不清,所以习惯性的把声音调的很大。这是大家一定要避免的。这样做的结果是,你的耳朵会疲劳的非常快,而且会觉得听得脑袋疼,还真的可能会导致听觉能力下降的。不
45、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一个人总用 Ipod 听摇滚,他开着音乐,旁边人都听得清清楚楚。结果他失聪了。于是他状告 Ipod 索赔!所以,大家不可小视。平时练的时候,一定要把音量调到比自己听着舒服的声音还小一点的声音来练英语听力。这样的话,你的注意力会更集中的去听,也不会那么快就感到疲劳。记住,你觉得听力声音效果不好时,可能是因为你的水平暂时还没有到达材料的要求,而并非真的不清楚。摘要 本文通过了解学生在英语听力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障碍,主要有心理障碍、语言障碍、语音障碍、知识障碍和文化障碍。并且争对这些障碍,提出了学生如何克服障碍以及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一些具体措施。关键词 障碍;提高;听力;能力听力是人
46、们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方面。有许多学生想方设法练习英语听力,但听力能力就是提不高,听力测试的分数不理想,故而对英语听力望而生畏。英语听力能力的获得与提高需要持之以恒的听力实践,然而练习英语听力的方法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方法得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在培养学生听力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薄弱环节,帮他们排除障碍,有效地帮他们提高听力能力,也要利用自己所学采取科学的方法落实到基本训练中,这是能否有效地培养学生听力能力的关键。只有抓住这一点,教师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一学习任务。一、影响听力发展的障碍在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中,听被列为首位,这主要是因为听力是学生的共同弱
47、点。大多数学生都觉得听力是最难提高的,觉得自己怎么努张晓楠15力都无法提高,然而学生听力发展的快慢,进步的大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学生在听力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的一些听力障碍:(一)心理障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听音时过于紧张或注意力不集中两个方面,如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听到的信息有种断断续续的感觉,会错过很多听到的单词,就会影响听力的效果。而过于紧张,大脑会出现短暂空白,在这种状态下,学生会有一种什么都没听出来的感觉,等想努力听的时候已经错过很多信息了,就不能保证其连续性和正确性。(二)语音障碍提高听力首先要过好语音关。发音不准,就不可能正确理解所听的内容,有的单词发音很相似,如果学生自己对音
48、标掌握的不好,在听音时是就会听错词义。有的学生不注意单词的正确读音,自己想当然的读,那么当听到同一单词的正确读音时,自然不认同,从而影响所听的内容。(三)知识障碍知识障碍有主要表现于以下两方面。1.词汇障碍词汇是搭建语言的基础,要想快速提高听力水平,学生必须有足够的词汇量。缺乏词汇量是影响听力提高的一大障碍,若没能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即便在听的过程中能模仿出听到的声音,但却无法把它所代表的词汇联系起来便失去对词义的了解,直接影响整体挺立理解的水平。2.语法障碍语法障碍是指学生理解速度跟不上听力材料的录音速度。在真实的交际中,往往会感到听比读难其原因通常就在于听觉感知的速度不够快。有的学生没有养成
49、良好的听的习惯,在听的过程中注重于一个一个的单词和句子,不会听关键词和关键句等,遇到听不懂的词句就会停下来,这样无疑就跟不上语速了,就不会对这种一闪即逝的信息有较好的把握,在听的过程中,听不懂的词句或记下来,在没法搞懂,或可因其不影响对所听话语的主要内容的理解而放它去,继续往下听,不然会影响听以下的话语,如果遇到不懂的词句就停下来,就达不到听的目的。 (四 )文化背景障碍文化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并作用于一定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在语言上有极其明显的反映。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语言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应是文化学习” 。由于各个国家的文化知识背张晓楠16景各不相同,因此,在我们的英语听力理解过程中总会出现文化理解方面的障碍。二、怎样克服障碍,提高听力水平分析了以上这些影响英语听力的障碍,目的在于寻找一些解决途径,争对上述的情况,我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克服听力障碍,提高听力水平。(一)克服心理障碍我认为学生在听力时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一般指做听力训练时,学生的心情首先要放松,千万不能急躁、紧张,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你可以这样想:听有什么难的,不就和平时听英语老师上课一样,只要基础知识扎实,一定可以听的很清楚的。学生在听音时注意力也要高度集中,不能走神,要把所有注意力都转移到听音时的状态。老师平时可以让学生多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