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西交大射频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029315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交大射频实验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西交大射频实验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西交大射频实验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西交大射频实验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西交大射频实验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射频专题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一 匹配网络的设计与仿真 实验目的 1.掌握阻抗匹配、共轭匹配的原理 2.掌握集总元件L型阻抗抗匹配网络的匹配机理 3.掌握并(串)联单支节调配器、/4阻抗变换器匹配机理 4.了解ADS软件的主要功能特点 5.掌握Smith原图的构成及在阻抗匹配中的应用 6.了解微带线的基本结构 基本阻抗匹配理论 信号源的输出功率取决于Us、Rs和RL。在信号源给定的情况下,输出功率取决于负载电阻与信号源内阻之比k。当RL=Rs时可获得最大输出功率,此时为阻抗匹配状态。无论负载电阻大于还是小于信号源内阻,都不可能使负载获得最大功率,且两个电阻值偏差越大,输出功率越小。 匹配包括:共轭匹

2、配,阻抗匹配,并(串)联单支节调配器。 练习 1.设计L型阻抗匹配网络,使Zs=(46j124) Ohm信号源与ZL=(20+j100) Ohm的负载匹配,频率为2400MHz. 仿真电路图 2. 设计微带单枝短截线线匹配电路,使MAX2660的输出阻抗ZS=(126-j*459)Ohm与ZL=50Ohm的负载匹配,频率为900MHz. 微带线板材参数: 相对介电常数:2.65 相对磁导率:1.0 导电率:1.0e20 损耗角正切:1e-4 基板厚度:1.5mm 导带金属厚度:0.01mm 仿真电路图 仿真结果 实验二 衰减器的仿真设计 1、练习:设计 10dB 型同阻式(Z1=Z2=50)固

3、定衰减器。 仿真电路: 仿真结果: 二、衰减器的测量AV36580A 矢量网络分析仪 (一)测失配负载在6002600MHz 的驻波比(S11、回损) S11 对数幅度 实验三 威尔金森功分器的设计与仿真 一、设计指标要求: 中心频率:2.45GHz 带宽:60MHz 频带内输入端口的回波损耗:S11-3.1dB, S31-3.1dB 隔离度:S32-25dB,没有达到指标要求,还需进一步优化。 (5)版图仿真结果: (6)优化仿真结果: 五、结果分析: 优化之后结果达到指标要求:S11-20dB,S22-20dB S21-3.1dB,S32-25dB。 功分器的测量用PNA网络分析仪 驻波图

4、像 各支路幅相特性 各支路隔离度测量 功分器参数测量记录表 频率 0.8 0.9 1.0 1.1 1.2 1.3 1.4 1.5回损 -21.89-28.66-40.11-28.78-24.76-22.11-22.10-22.89驻波 1.1751.0071.0181.0741.1121.1551.6661.155支路1 损耗-25.33-35.99-34.54-27.00-24.67-23.88-23.77-24.89支路一相移-147.6-168.5172.9154.8133.9113.0100.985.0支路2 损耗-3.89-3.45-3.40-3.30-3.29-3.20-3.19-

5、3.03支路2 相移-148.9-169.9170.9154.7120.9112.990.9985.00隔离度-25.45-33。7-34.78-27.00-24.99-23.99-23.65-23.11实验四 微波射频滤波器设计与仿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低通原型滤波器的结构 2.掌握最平坦和等波纹型低通滤波器原型频率响应特性 3.了解频率变换法设计滤波器的原理及设计步骤 4.了解利用微带线设计低通、带通滤波器的原理方法 5.掌握用 ADS 进行微波滤波器优化仿真的方法与步骤。二滤波器原理 1 滤波器的技术指标 中心频率 通带最大衰减 阻带最小衰减 通带带宽 插入损耗、群时延 带内纹波 回波

6、损耗、驻波比 2. 滤波器的设计步骤 (1)由衰减特性综合出低通原型 (2)再进行频率变换,变换成所设计的滤波器类型 (3)计算滤波器电路元件值(集总元件) (4)微波结构实现电路元件,并用微波仿真软件进行优化仿真。三实验内容 作业1:对下面结构的微带枝节低通滤波器的两种设计进行原理图和版图仿真,并分析其特性。 版图及仿真结果 作业2:设计一平行耦合线带通滤波器,其设计指标为:通带2.42.5GHz,带内衰减小于2dB,起伏小于1dB,2.3GHz以下及2.7GHz以上衰减大于40dB,端口反射系数小于-20dB。 板材参数: H:基板厚度(1.5 mm), Er:基板相对介电常数(2.65)

7、 Mur:磁导率(1), Cond:金属电导率(5.88E+7) Hu:封装高度(1.0e+33 mm) T:金属层厚度(0.035 mm) TanD:损耗角正切(1e-4) Roungh:表面粗糙度(0 mm) 原理图及优化结果 2、版图及仿真结果 基本达到设计要求。通带 2.42.5GHz,带内衰减小于 2dB,起伏小于 1dB,2.3GHz 以下及 2.7GHz 以上衰减大于 40dB,端口反射系数小于-20dB。 但由于优化并不能达到最优以及版图与原理图存在误差,因此优化结果并不非常理想。 滤波器的测量AV36580A矢量网络分析仪 支路1:3dB带宽f1=2.238GHz,f2=2.

8、295GHz,W=57MHz 支路 2:3dB 带宽 f1=2.435GHz,f2=2.487GHz,W=52MHz 实验五 微带天线设计、仿真、制作与测试 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中心频率为2.45GHz的微带天线, 天线采用50Ohm微带线馈电,扫频范围:2.2GHz-2.7GHz。 板材参数: H:基板厚度(1.5 mm), Er:基板相对介电常数(2.65) Mur:磁导率 (1), Cond:金属电导率(5.88E+7) Hu:封装高度(1.0e+33 mm), T: 金属层厚度 (0.035 mm) TanD:损耗角正切(1e-4), Roungh:表面粗糙度(0 mm) 微带天线工作原理 微带天线在一个薄介质基片上,一面附上金属薄层作为接地板,另一面用光刻腐蚀方法制成一定形状的金属贴片,利用微带线或同轴探针对贴片馈电构成的天线。微带天线分 2 种:贴片形状是一细长带条,则为微带振子天线。贴片是一个面积单元时,则为微带天线。如果把接地板刻出缝隙,而在介质基片的另一面印制出微带线时,缝隙馈电,则构成微带缝隙天线。微带天线的版图尺寸 版图仿真结果 天线实测结果 回波损耗: 驻波比: 输入阻抗: 天线在 2.45GHz 处的接收峰值: 实验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