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几何形体的联想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归纳和概括形体的能力。培养学生联想、创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本课学习,通过欣赏、分析、讨论等方法增进学生对形体结构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敏感度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学重点:认识形体的基本构成与联想表现方法。教学难点:运用几何形体作为基本形进行联想创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素描石膏画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欣赏 教师:这些图片表面看来,彼此间似乎毫无关联,实则暗藏玄机,大家有什么发现吗?学生:讨论、汇报。 教
2、师总结:这些物体的形态可以概括为圆柱体、球体、长方体和锥体的等几何形体。 教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让你联想这些几何形体? 学生: 讨论汇报。教师总结:通过观察分析我们会发现物体的外表、形态千变万化,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其分析和提炼,将它们的形态概括为几何形体。 换句话讲,我们同样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和联想用几何形体组合构成各种物体的形态结构,刚才我们已经对单个的几何形体进行了观察、联想。接下来就让我们更深入对几何形体展开联想。 板书课题:几何形体的联想。 二、联想探究 抽生读教学目标教师:同学们请看,这些是我们以前所画的石膏几何体,如果它们组合在一起,会让你联想到什么?请同学们用心观察联想,大家
3、可以拿起笔来画一画,彼此间相互讨论一下。 学生:观察、讨论,尝试绘画表现。 教师:评价总结作品 1、联想到什么? 2、通过什么方法实现的? 教师: 大家请看,我联想到了什么? (将圆锥圆柱罗列、变形;通过切割、组合、穿插进行联想。 )学生:欣赏,感知创作过程。三、范画赏析 教师:在来欣赏几幅优秀作品欣赏苏联画家马列维奇的作品, “雨后乡间之晨”中的人物、房屋、水洼、朝阳都是画家用方形、锥形、菱形、圆形所替代,并加以组合、变形。最终创作出这样一幅具有鲜明造型特点的作品。法国著名画家塞尚曾指出:一切物体的形态,无论构造多么复杂,都可以概括为几种几何形体,即球体、圆柱、圆锥和立方体的结构形式。把具体
4、的形象概括为单纯的几何形体,再用几何形体去认识具体对象,以这样的观察方式去理解和掌握形体变化的基本规律,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的。四、 创作体验 教师: 同学们,让你们选择自己们感兴趣的几何形体,大家会如何表现呢?同学们能否创作出更有意思的画面呢? 我非常好奇、期待。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你感兴趣的几何形体,通过你选择表现形式进行联想创作。希望同学能否创作出更有创意的作品。学生:创作。 五、评价欣赏1、你的创意源自哪些几何形体?2、这幅作品表现的是一个什么场景? 3、用了哪些几何形体? 4、大家认为哪个最有创意? (学生自述、自评作品 、教师点评) 六、课堂小结本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七、课外作业自选工具材料,从几何形体去联想创意,完成一幅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