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1,第3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的新古典经济学时期中的国际贸易理论。,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2,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 俄林 埃利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1919年发表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the Effect of Foreign Trad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论文,对相互需求理论的核心思想做了初步分析。,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3,要素禀赋理论,贝蒂尔俄林(B
2、ertil Oh1in,1899-1982) 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论,建立了H-O模型(2*2*2),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4,要素禀赋理论,一、几个概念 1、生产要素和要素价格 生产要素: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 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的管理,技术知识、经济信息等。 要素价格: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要素的报酬。土地的租金、劳动的工资、资本的利息、管理的利润等。,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5,一、几个概念2、要
3、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经济体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量。由于历史、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各经济体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情况是不相同的,有的国家自然资源丰富,有的劳动资源丰富。,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6,要素禀赋理论,一、几个概念3、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是指生产某种商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主要是通过两种产品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比,如资本/劳动比例而定,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没有关系。,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7,要素禀赋理论,一、几个概念 要素丰富(稀缺)的国家一国是资本丰富还是劳动丰
4、富的国家,取决于与谁相比。美国在资本存量和劳动绝对数量上都远高于瑞士和墨西哥。但美国的 低于瑞士,因此美国属于劳动丰富的国家(对瑞士而言)。美国的 高于墨西哥,美国属于资本丰富的国家(对墨西哥而言)。,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8,要素禀赋理论,一、几个概念4、要素密集型产品如果某一要素投入比例大,可以称该产品为要素密集程度高,并根据生产过程中投入比例最高的要素种类不同,将产品分为若干种类型。 如果生产X商品使用的K/L大于生产Y商品使用的K/L,则称X是资本密集型(capital-intensive)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labor-intensive)产品。,2019/5
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9,要素禀赋理论,二、H-O定理基本思想1、相同产品在不同国家价格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而相同产品在不同国家之所以存在价格差异,是因为各国生产该产品的生产成本,也就是生产要素价格不同导致的;要素价格不同是由于各经济体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10,要素禀赋理论,二 、H-O定理基本思想2、劳动丰裕的国家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资本丰裕的国家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劳动丰裕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产品,进口资本密集产品;资本丰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和出口资本密集产品,进口劳动密集产品。两国都能
6、从国际贸易中获利。,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11,要素禀赋理论,三、要素禀赋论的评价 要素禀赋论用等量产品不同货币价格比较两国不同的商品价格比例,两国的交换是货币交换,各国的要素生产率是相同的,用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寻求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国家贸易商品结构以及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研究更加深入全面,并认识到生产要素及其组合在各国进出口贸易中居于重要地位。,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12,要素禀赋理论,局限性: 要素禀赋理论所依据的假定条件都是静态的,忽略了国际国内经济因素的动态变化。技术的进步能使老产品成本降低,也能产生新产品,因而会改变一国的比较利
7、益,使比较优势产品升级换代;生产要素也并非同质;同种要素在不同国家的价格也并非渐趋均等,这些都是这一理论的缺陷。,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13,要素禀赋理论,四、里昂惕夫之谜 Leontief Paradox按照H-O理论,一个国家应当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14,要素禀赋理论,四、里昂惕夫之谜 Leontief Paradox1953年,里昂惕夫对美国1947年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具体计算,来验证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即美国是否像该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出口的是资本密集的商品
8、,进口的是劳动密集的商品。,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15,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16,要素禀赋理论,四、里昂惕夫之谜 Leontief Paradox“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里昂惕夫反论或里昂惕夫之谜。学者们的解释。,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17,对里昂惕夫之谜的不同解释,1、需求偏好差异说 该学说认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假设条件不成立。该理论成立的一个假设是贸易国双方的需求偏好相似,消费结构相同,因此忽略了两国需求偏好差异对贸易方式的影响。然而,实际上贸易
9、各国国民需求偏好是不同的,而且这种偏好会强烈地影响国际贸易方式。里昂惕夫之谜之所以会在美国发生,正是由于美国人对于资本要素密集产品的强烈偏好。因为美国人强烈地偏好于资本要素密集的商品,故不得不进口资本要素密集的商品,而出口劳动要素密集的商品。,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18,2、要素密集逆转说 该学说认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另一个假设是要素密度不发生逆转,即如果在一种要素价格比率下,一种商品较另一种商品是资本密集型的,那么,它在所有的要素价格比率下,都是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但现实情况是要素密度是会发生逆转的,例如,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但是与泰国相比,美国的粮食生产
10、显然是属于资本密集型的。,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19,3、自然资源说 有学者认为,自然资源与资本在生产中是互补的,一些自然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如石油往往也是资本密集型的。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看,美国的某些自然资源是相对稀缺的,如石油。因此,美国的大量进口商品很多是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在考虑这一因素之后,里昂惕夫之谜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20,4、人力资本说 有学者在要素禀赋理论框架下引入人力资本这一因素,认为由于质量上的差异,一般劳动可以分为非熟练劳动和熟练劳动,其中,熟练劳动指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这种劳动是通过后天的培训、教育等手
11、段积累起来的,由于这种后天的努力类似于物质资本的投资行为,所以称后一类劳动为人力资本。这样里昂惕夫之谜也就可以解释了。,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21,5、这些学说存在的问题 这些学说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一样,仅仅从生产力的角度出发研究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贸易利益问题,而不涉及国际生产关系,把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作为分配世界资源的中性机制,掩盖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性质。,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22,部分题目,早期重商主义绝对禁止( ) A纸币外流 B资本外流 C货物外流 D货币外流,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23,部分题目,晚
12、期重商主义学说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是( ) A威廉.斯塔福 B休谟 C托马斯孟 D李斯特,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24,部分题目,重商主义学说属于( ) A自由贸易理论 B保护贸易理论 C超保护贸易理论 D管理贸易理论,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25,部分题目,( )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 A. 大卫李嘉图 B. 里昂惕夫 C. 俄林 D. 亚当斯密,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26,部分题目,按“两优取其最优,两劣取其次劣”原则进行分工的思想是( )提出的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俄林 D托马斯孟,2019/5/1,经管学院国
13、际经济与贸易系,27,部分题目,一国劳动力资源丰裕,故它应专门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说法来自于( ) A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B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C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 D凯恩斯贸易差额说,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28,第4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国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格鲁贝尔) 规模经济理论(克鲁格曼)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林德) 技术差距理论(波斯纳)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29,第4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二战以后,国际贸易出现了显著特征:(1)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迅速增长,成为国际
14、贸易主流;(2)产业内贸易大大增加,许多国家在出口工业产品也大量进口类似的工业品。(3)知识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30,第1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贸易各国交换由不同生产要素生产的完全不同的产品,如粮食和飞机、服装和计算机等,也叫部门间贸易。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贸易各国交换由相近生产要素生产的高度相似的产品,如不同品牌不同档次的汽车、飞机、化妆品等,也叫部门内贸易。,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31,第1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美国经
15、济学家格鲁贝尔(H.G.Grubel)等人在研究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贸易的增长时,发现发达国家之间的大量贸易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贸易,因而对产业内贸易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产业内贸易理论,对发达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的原因进行了解释。,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32,第1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同一产业的产品可以分为同质产品和异质产品,同质产品在价格、品质、效用上基本相同,对于同质产品间的贸易,首先是运输的原因,消费者希望能就近获得供应,于是就会发生就近进口或出口;其次是由于一些产品的季节性特点和各国生产季节的差异,这会导致一个国家对这类产品既有进口又有出口。,2019/5/1,经管学院国际
16、经济与贸易系,33,第1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这种异质性主要表现在商标、牌号、款式、性能、质量、用途、包装、信贷条件、交货时间、售后服务和广告宣传等方面。这种异质性可以满足不同的消费心理、消费欲望和消费层次的需求,从而导致不同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发生。,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34,产业间贸易理论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比较,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35,第2节 规模经济理论,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都是假定产品的规模报酬不变,而规模经济现象在许多行业中非常突出,例如在制造业中,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时间的延长、机器
17、设备闲置减少及利用率提高,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得到提高,从而导致单位产品的成本降低,即出现了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36,第2节 规模经济理论,1979年保罗克鲁格曼(P.R.Krugman)在其发表的论文中将规模报酬理论引入国际贸易分析中,从理论上对战后发达国家之间工业品的“双向贸易”做出了较有说服力的解释。,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37,第2节 规模经济理论,即使两国在要素禀赋与消费偏好上完全相同,但是只要存在报酬递增的规模经济,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之间也会按照更细的专业化分工进行生产,在为更广泛的国际市场提供产品同时,不
18、再为本国需求生产多种产品,因而就需要通过贸易获取自己不生产的产品。,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38,第3节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Linder)于1961年出版了贸易和转变(An Essay on Trade and Transformation)一书,针对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提出了需求相似理论(Theory of Demand Similarity)。,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39,林德的基本论点是:,一、一种工业品要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首先是一种在本国消费或投资生产的产品,即出口的可能性取决于它的国内需求条件。 二、工业品贸易量取决
19、于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相似程度 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一国代表性需求的商品也越容易在另一国找到市场,因而这两国之间的贸易量越大。如果两个国家需求结构完全一样,一个国家所有可能进出口的商品也是另一个国家可能进出口的商品,因而产生产业内贸易。,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40,第3节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三、 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一个国家需求结构的主要因素。人均收入水平越相似的国家,其消费偏好和需求结构越相近,产品的相互适应性就越强,贸易机会就越多,而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则是贸易的潜在障碍。,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41,第3节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发达国家之间的需求
20、结构和需求偏好非常相似,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差别大,发达国家的贸易量要大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量。,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42,第4节 技术差距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U.Posner)提出了技术差距理论(Technology Gap Theory)。证明了在要素禀赋和需求偏好相似的国家间也能发生贸易。,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43,技术差距与国际贸易,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44,第4节 技术差距理论,各国技术发展的情况不一致,技术领先的国家发明出一种新产品或新的生产流程时,由于其他国家尚未掌握
21、这项技术,因而就产生了国际间的技术差距(Technology Gap)。技术革新领先的国家就可能享有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其他国家对该产品的消费仍需通过进口达到满足。,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45,第5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于1966年发表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 (The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一文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对产业
22、内贸易做了解释。,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46,第5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认为一个新产品的技术发展大致经历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不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不同。,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47,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48,第5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一阶段是创新阶段。新产品最初总是出现在最发达国家,这是因为在这些发达国家,良好的教育条件与雄厚的科技力量可以充分提供企业创造发明所需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条件,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旨在鼓励创造发明的税收结构与产权制度为产品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且富有创新
23、进取精神的企业家对新机会有把握和利用能力;,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49,第5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同时,由于新产品具有需求价格的弹性较低、收入弹性较高的特点,发达国家的社会要素积累与较高的社会购买力,足以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为新产品的生产提供技术与经济上的支持。,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50,第5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二阶段为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技术已成熟,产品已定型,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国外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个时期,发达国家在向本国消费者提供该种产品的同时,还将产品大量出口到对其产生需求的外围国家,或者给国外生产者出售生产许可证,或在国外设分厂生产并
24、销售该产品。,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51,第5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三阶段是标准化阶段。在这一阶段,生产技术和产品本身都已经标准化,即不仅在发达国家已告普及,而且已扩展到发展中国家,技术本身的重要性已逐渐消失。此时,新产品的要素密集性已发生变化,即从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为资本与非熟练劳动要素密集型产品,产品也已转移到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外围国家去生产。随着生产过程的向外转移,贸易的方向也会颠倒过来,即原来出口该新产品的发达国家,将成为该产品的进口国。,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52,产品生命周期模型,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53,
25、产品生命周期模型是技术差距模型的扩展和一般化,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五个阶段,当各国的产品生产处于不同阶段时,其贸易格局也不一样。,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54,第一阶段是0t1段,即技术创新期。在这一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开发费用和由熟练劳动进行生产,生产技术尚不确定,产量较低,没有规模经济效益,成本较高,但厂商在新产品的世界市场上拥有实际的技术垄断优势。,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55,第二阶段是t1-t2段,即新产品成长期。这一阶段创新国大量生产,取得生产的规模经济,出口增加迅速,以满足国内外日益增长的需求,但莫放过由于技术差距尚未能够生产该产品,满足
26、该产品的消费需求完全依赖从创新国进口。,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56,第三阶段t2-t3段,新产品成熟期。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技术变得普遍,产品使用也逐渐普及,国内外需求持续增加,创新国出口达到最高。在此期间,模仿国引进新产品技术,开始生产新产品以满足国内需要求,并替代进口产品,进口量逐渐缩小为零。,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57,第四阶段t3-t4段,创新国的销售下降期。技术优势已丧失,产量下降,出口量也逐渐缩小为零。模仿国由于劳动力成本低而具有相对优势,产品开始出口,并将创新国产品排挤出市场。,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58,第五阶段t4-t5段,产品衰落期。由于价格竞争,创新国成为该产品的进口国,而技术模仿国凭借技术及价格优势,扩大生产与出口,占据该产品的销售市场。,2019/5/1,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59,思考题:,1 、举例区别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分析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产生的原因。 2、 何谓产品生命周期,用图表示在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发明国和模仿国的出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