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 基 米 德 原 理芜湖市第二中学郭秋芸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及测量浮力的一种方法称重法。2. 经历从提出猜想和假设到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发现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及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3. 学生通过实验活动,初步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教学重点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教学原则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规律发现的轨迹,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中,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设计思路教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猜想,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活动。具体的探究过程分层次、分环节来完成,排除各种
2、无关信息和干扰因素,让探究过程及结果水到渠成。具体环节: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认识器材活动一:用实验感受浮力存在活动二:初探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师对学生的发现归类后再探究活动三:对影响浮力大小的不同因素进行深入探究得出结论活动四: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之间的关系引出阿基米德原理。教学手段探究式的活动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网页制作、动画演示)。实验器材1. 教师用:弹簧测力计、烧杯、重物、大玻璃杯、水槽、鸡蛋、盐水、一次性水杯、溢杯、适量水、细线。2. 学生用:弹簧测力计、烧杯、重物、盐、适量水、一次性水杯、溢杯、体积相同的铝块、铜块、木块、橡皮泥、细线。教学过程一、 引入新课教师列举出生活中出现
3、的和浮力有关的现象:(1) 人在水中,为什么会有上浮的感觉?(2) 万吨巨轮,在水中为什么不会下沉?(3) 热气球为什么能腾空而起?(4) 一粒石子和一个乒乓球落入水中会有何不同?(5) 一块薄铝片放入水中会怎样?你会用什么方法让它漂在水面上?这些现象都与浮力有关,那么什么是浮力?它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二、 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导的新课教学1. 初识浮力(1) 让学生用 3min 时间认识、了解实验桌上摆放的不同器材,思考它们的作用,并设计、预测组合后使用能产生哪些实验现象。教师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不同的器材让你联想到什么样的实验,可以用来做什么。(2) 让学生用 5min 时间按事先设计的
4、器材组合方式自行完成一些实验来感受一下浮力的存在,并把不同的现象加以比较,来初步认识浮力。(此过程教师巡视,并着手了解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具有创造性的想法。)(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及发现。( 这一结果应是随机的,且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学生会有一些漫无边际的想法,教师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归类,从而为引入新课作铺垫。)用动画演示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也有浮力作用,从而引入浮力的概念。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简单地测浮力的方法。2. 探究浮力提问:液体和气体对其中的物体有浮力,那浮力的大小由什么来决定?浮力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再选用手边器材,来进行活动,其间可做适
5、当指导。在学生活动了一段时间后,汇报结果。就学生的发现,师生共同分类探究,例如,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与液体密度相关的问题可用鸡蛋的沉浮来解决;与深度有关的问题可采取多组分头实验,交流后如有疑问再实验得出结论;与体积有关的问题先明确体积的不同范畴,再讨论出最佳方案来再共同完成实验;与物体密度有关的猜想可选取同体积铜、铁、铝块来实验;与物重相联系的问题可用举例说明来解释;其他的问题(如形状等)可作一些交待。3. 规律摸索浮力的大小和液体密度及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有关,但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引入曹冲称象的故事,启发学生,大胆假设。在探究出浮力与何因素有关的基础上,尝试探究浮力的大小,要求学生对猜想所
6、必需的证明数据作详细记录。教师可在这一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适当的参考意见,避免无意义的探究活动,从而体会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实质及科学探究过程,降低实验难度,保留学生探究的乐趣,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做准备(这个环节难度较大,学生大致能找出与阿基米德原理类似的内容即可)。然后教师做演示实验,来推出阿基米德原理的规律,请同学说出之前的活动中有哪些不足,课下讨论如何改进。学案探究活动目的:认识浮力;探究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初步探究浮力的大小。你对此有何猜想: 你可选用的器材有:A. 弹簧测力计;B. 烧杯;C. 重物(钩码) ;D. 盐少许;E. 一次性水杯;F. 溢杯;G. 水适量;H.
7、铜块;I. 铝块;J. 木块;K. 橡皮泥;L. 细线。你选用来进行探究,验证你的猜想。你的探究活动步骤是什么:你是怎样记录结果的:你发现了什么:和其他组交流后的结果有什么变化?你是如何改进实验的? 课堂实录一、 引入新课教师列举出生活中出现的和浮力有关的现象,让学生进入新课教学的环境中。师:同学们,你们在暑假里最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是什么?生:游泳。师:那么游泳的时候,你们在水中有什么样的感觉?生:身体好像变轻了,像被水托起来了。师:在水中的物体是不是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一粒石子和一个篮球落入水中会有何不同?一块薄铝片放入水中会怎样?你会用什么方法使它漂在水面上?这些现象都与浮力有关,那么什
8、么是浮力?它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二、 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导的新课教学1. 初识浮力师:下面给大家 3min 时间来熟悉一下实验桌上摆放的不同器材,想想它们在我们曾经做过的实验当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如果将它们中的一个或几个组合起来使用,你们能完成什么实验呢?请同组同学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先猜想实验可能会出现哪些现象。(3min 后)师:刚才大家已经摆弄了器材,相信一定有了一些想法,我想请几位同学来和大家说说,不同的器材让你联想到什么样的实验,它们能用来做什么?生:我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物体的重力。生:我发现有三个体积相同的金属块,原来以为是同一种金属做的,但把它们放在手中,却不一样重,所以我估计
9、不是同种材料做的,密度不同。生:我发现一个带“ 嘴”的杯子,水加到嘴口的位置就会流出来,如果再加物体进去,水就会溢出来。生:我可以将橡皮泥捏成任何的形状来做实验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用手边的各种器材完成你们想做的实验吧,并及时将你们的实验发现写在你们的学案上。(6min 后)师:我想知道大家刚才都做了什么,你们发现了什么?谁能告诉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及发现。)师:我们用一个动画来说明同学们对浮力的认识。(演示动画,手托物体和水托物体对比,引出浮力是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的一个向上的托力作用。)师:换成其他液体可以吗?生:可以。师:那么热气球并不是在水中,为什么会飘在空中?生:空气也会对其中的物体有
10、个托力作用。师:请看动画中的气球在绳子剪断后会怎样?(演示动画 )生:飘走。师:那么你们现在对浮力有什么更深入的认识了呢?生:(浮力大致定义)师:好,我们想更进一步了解浮力,就要知道如何简单地测量出浮力,我们请刚才那个同学再说一次测浮力的方法。生:我先用细绳拴好铜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重力,然后放在水中测,发现示数减小了。再用木块完成同样的操作。发现铜块减小示数值多,所以我们认为这个结果和物体密度有关。2. 探究浮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师:下面我们再来做实验探究一下,浮力何时大、何时小?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5min 后)(学生汇报结果,同时教师将学生的发现,分类写在黑板上,留在后面逐
11、个分析。)生:弹簧测力计钩住钩码后,放入水中,物体进入水中越多,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所以我觉得物体在水中越深所受浮力就越大。生:我们把不同体积的物体放入水中,体积大的物体所受浮力大。我们认为浮力可能和物体的体积有关。生:语文课上学过一篇死海不死的文章,投进死海的人不会淹死,听说是因为死海的水很咸,所以我认为浮力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生:橡皮泥的不同形状(空心的碗状和实心的球形 )分别出现了浮沉不同的情况。师:下面我们一起来逐个讨论究竟哪些猜想是正确的。我们来看一个小实验。(教师演示加入盐时鸡蛋的浮沉实验)生:浮力和液体密度有关。生:我们组不同意刚才说的浮力与深度有关的看法,因为要是把物体放入水中
12、,等它完全浸在水中以后,即使放得再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不会再变了,是因为它在水中的体积没有变化,所以我们认为和物体体积无关,和物体进入水中的体积有关。(介绍本组的做法)师:我们每一组都来做一下这个实验。师:第三组的同学,你们做完后,想法有没有改变?生:我们现在通过再次实验后,认为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了。师:刚才我们有两组说,与物体体积有关或者与形状有关,这两个问题有没有共同点呢?师:实质上改变薄铁片的形状就同时改变了它在水中的体积,物体自身体积有没有改变?生:没有。师:那么,请同学来总结物体所受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生: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深度无关。师:很好!3. 规律摸索师
13、:浮力的大小和液体密度及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有关,但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请大家看看曹冲称象的故事介绍,希望你们从中受到启发。下面的探究活动,让我们找出浮力大小和溢出来的水之间定量的关系。(5min 后,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实验后,学生汇报。)生:我们测出钩码在空气中的重和在水中的重,得出浮力的大小,发现和溢出来的水重是大致一样的。师:我们来看一个实验,看看这位同学得出的结论是不是可以再次出现。(演示阿基米德实验。)生:浮力大小和溢出的水重是差不多的。师: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的基本内容,我们再来熟悉它。(演示画面,加深对此原理的认识。)师:今天我们对浮力作了进一步的探究,相信大家在活动过后,已经对它有了更
14、深入的了解,希望你们能把所学的浮力知识运用到你们的生活中去。下课!专家点评1. 本节探究教学的难点在于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发现”。探究教学给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供了一个展示的机会,学生可能会有一些漫无边际的想法,郭老师较好地发挥了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对学生探究活动中的纷繁复杂的问题及时加以分类,就某些有代表性的意见展开深入讨论,并按各自的思路进行分析,其间交换各组意见,来再次进行探究,找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异,共同排除干扰条件,使学生在一次次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2. 引入曹冲称象的故事,启发学生,大胆假设,在探究出浮力与何因素有关的基础上,初步尝试探究浮力的大小。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适当的参考意见,可以避免无意义的探究活动,从而体会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实质及科学探究过程,降低实验难度,让学生保留探究的乐趣,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做准备。点评者:芜湖市教科所李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