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989680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鹤岗一中 2017-2018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秋来查干湖李旭光查干湖美,美在秋天。秋湖的长天,极为疏朗。站在环湖路上,依稀看得见天宇的穹顶与湖水交割的弧线。惊鸿照影,间或掠过几朵祥云。夜幕乍落,伫立在湖岸高坡上的妙因寺,不时传出阵阵晚课的钟鼓和诵经的吟唱,剪影里,空气也凝固了一般。到了晓夜当空,繁星拱月时,天上湖中,已辨不出哪里是真实的,哪里是虚幻的。查干湖美,美在秋水。秋水如娴静而又落落大方的少妇,深邃的眼睛定定地凝视着你。从松花江引入湖中的百里运河,己放慢了流速,使得这时的湖水波澜不惊,清澈见底。泥沙已经淘尽

2、,水中的游鱼和水草分明可见。夏日肥得如油的湖水,已经显得清瘦,是湖水中的鱼虾和健硕的蒲苇把它的营养吸吮殆尽。湖水从暑热变为秋温,鱼儿多半向湖的深处游去,垂钓的人们便懒于来此蹲守。随着秋一天天走向肃穆,湖区的游人也少了许多,但仍有不少老人、情侣、画家、摄影家、迁客骚人来此小住。与其说是游湖,莫若说是人生的一次悄然回眸。查干湖美,美在秋草。轻露染过的蒲草依然葱郁滴翠,很深的一截还在水里,蒲棒却透出橙黄。渔民介绍,蒲棒采摘下来,可以作为驱赶蚊蝇的香炷,一支蒲棒,可以燃上几介小时。有些地方用蒲草做床垫,铺在下面厚厚的、暖暖的,还散发着蒲香,销路很被看好。秋苇比起蒲草来,要更美些,更张扬些,更浪漫些。一

3、枝枝、一簇簇,泛着轻黄的舒展的苇叶,就像跳藏族舞的姑娘,张开双臂,弓起腰肢,献出哈达。而泛着油光的银白色的芦苇花,在风中柔软地散落开,烈火呼啸般地狂舞。修长的苇秆,接踵摩肩,竹林般地森然列阵。待到湖上结冰时,这些蒲草和芦苇都要被渔民割掉。割去固然可惜,但为了将一腔热血回报养育它们的大地,为了来年春天新生命的再一次萌发,想一想,也就释然了。湖中还有铺天盖地的菱角与荷花。花期过后,尚有一片片圆得可人的叶子浮在湖面,新绿里透着油一般的光泽,圆叶的下面,是一枝细蔓连到湖床。这时,肥硕的菱角,黑黝黝的已经成熟。记得小时候开那达慕大会时,总有一些小商贩,将菱角煮熟后对半切开,用粗瓷碗盛着叫卖。孩子们用菱-

4、 2 -角那略朝里弯曲的锋利的尖儿,把果肉从菱角壳里抠出来,送到嘴里,吃起来真香。荷花的莲蓬籽,连同泥里鲜嫩稚白的藕都已成熟,渔民们却不舍得去捡拾,任由它们在湖中自在地散落,肆意地蔓生。秋天的查干湖是水鸟的王国。从 8 月底到 10 月初,在北国圣水中完成季节性侨居、顺便又繁衍后代的候乌,几十万只之众,从四面八方向湖中翔集。对水禽颇有研究的鲍鹏友局长告诉我,这里面有天鹅,有丹顶鹤、白鹤、灰鹤、苍鹭、白鹳,有大雁以及其他近百种水禽,其中,光是野鸭,就有针尾鸭、绿头鸭、赤颈鸭等 20 多种。一时间,湖中用来接待“客人”的蒲苇显得容量不足,鸟儿们吵闹着、争抢着、嬉戏着,一边庆幸着对圣湖的占领,一边抓

5、紧时间在这里捕鱼啄虾,补充能量,同时讨论着生活琐事,谋划着南归的路线。秋天,湖中的鱼也肥了。南湖的水草茂密,草根鱼、青根鱼长得特别快。夏天到南湖垂钓,听到“咔哧” “咔哧” ,那是草根鱼进食的声音, “咯嘣” “咯嘣”的声响则是青根鱼的。青根鱼被渔民归类为牙鱼,它们非常爱吃田螺、河蚌等贝类,因此青根鱼的牙床后面有个冲压床一样的凹凸槽,骨头自然是极硬的。渔民在食用青根鱼前,都要先把这块骨头取出来,做成小饰件。青根鱼的肉雪白、细腻,口感极爽,是湖中的上佳之品。每年冬捕时,南湖的青根鱼一出水就极畅销,大的四五十斤重,一两米长,一斤就要卖到 1 00 多元钱。在北湖,鲢鱼、鳙鱼、鲤鱼、湖虾,俱为上佳之

6、品。尤其是北湖的鳙鱼,俗称胖头鱼,是经过国家认证的绿色有机食品。冬捕时,湖面上人潮涌动,车如穿梭,冰晶雪国里蒸腾着节庆的热浪。秋天的查干湖,最美的还是渔民。春天投放鱼苗,夏天管护,到了秋天,终于眼见着湖里的鱼肥了、大了,将整个湖都胀满了,渔民便美在了心里。他们这时开始收拾冬网,做着冬捕的准备。干活累了,几杯酒落肚儿,他们在一起海吹神聊,什么泥鳅用皮肤、肠道呼吸啦,胡罗鱼要在河蚌里产卵啦,老头鱼会冬眠啦,更别有一番情趣。1. 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A. 第一段主要写秋天查干湖天空的高明澄远,如人们可以看见天水交割的弧线,看到鸿雁掠过,可以在夜幕中聆听寺庙的钟声和吟唱,欣赏梦幻般的

7、静谧。B. “与其说是游湖,莫若说是人生的一次悄然回眸”是说,游湖契合着人们对人生美好的眷恋之心,游湖看到的不止是湖中美景,还有人生过往的回忆。C. 菱角煮熟对半切开,用菱角把果肉抠出来吃,渔民食用青根鱼把硬骨头取出来做成精美饰件,这些写出了查干湖特有的生活场景和当地人的慧心巧思。D. 第四段对秋鸟进行了详细描写,不仅用数字写出了水禽的数量之多,种类众多,而且生动地描述了鸟儿们的争抢、捕食的场景和它们的靓丽的身影。- 3 -2. 请赏析文中第三段中画线部分的句子。3. 查干湖的秋天美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分析。【答案】1. B 2. 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苇叶、苇花、苇秆等方面描写了芦

8、苇的张扬、浪漫的美,看似柔弱,却很列阵,森然列阵,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的赞赏喜爱之情。3. 风景美。天气舒朗,秋水娴静,秋草成熟,候鸟翔集,秋鱼肥美。人美。渔民辛勤劳作、生活方式质朴,也是生态环境的维护者。生态美。原生态的渔猎文化。水与生命,植物与动物,天、地、人之间的和谐。【解析】1. 试题分析:A 项, “可以在夜幕中聆听寺庙的钟声和吟唱,欣赏梦幻般的静谧”不属于“主要写秋天查干湖天空的高明澄远” ;C 项, “菱角煮熟对半切开,用菱角把果肉抠出来吃”是“那慕达大会”即节日的场景,并非生活场景;D 项, “详细描写”不符合事实。2. 试题分析:注意答出“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再分析表达效

9、果: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的赞赏喜爱之情。点睛:散文中的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辨析手法,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此题主要是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3. 试题分析:情节的概括是散文常见的命题方式,往往概括物象的特征,事情的经过,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等,注意锁定文章的区位,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注意文章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此题注意段首句,从风景美、人美、生态美的角度概括。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红楼精神的守望者赵建忠能够为了一部作品及其作者耗费 65

10、年心血进行研究并卓有建树,在 200 多年来的这支红楼“寻梦”之旅中,可以说唯周汝昌一人而己。在先生诞辰百年即将来临之际,我不禁又想起这住红楼精神的痴情守望者的一些往事。我有幸同周先生相识,还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末考取中国艺术研究院红学所研究生不久。记得是一个黄昏,我去他位于北京红庙的寓所拜访。一进门就惊呆了: 水泥地面竞没有经过装修,家具非常陈旧,书房陈设也极为简陋,杂乱的书籍几乎占据了全部的空间,有些常- 4 -用的书还摊在餐桌上,面对这一幕,当时我真难以想象: 这就是一位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大学者的生活环境!那次见面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客厅书橱里陈设的刻有“为芹辛苦”字样的瓷盘,因为这也正

11、是周先生毕生为曹雷芹、为红楼梦奋斗的真实写照。周先生对年轻一代的红学新人都予以奖掖扶持。我每次去看望他,都能得到事先为我准备好的签名本。记得我研究生临毕业之际,他还特别郑重地为我的就业问题向有关单位写过推荐信。首届全国中青年红楼梦学者研讨会在天津举行,周先生国年事己高身体不适未能亲临,但仍然抱病为我题词留念: “薪传日期,俊彦多贤。学积山崇,后来居上。 “我把这看做不仅是对我,也是对红楼梦年轻一代研究者的谆谆勉励。周先生周公解梦,独上红楼,对红楼梦研究中涉及的“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各个分支均有独到见解,晚年还倡导红学委定位于“新国学” 。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周,他还计划再写部梦悟红楼的

12、书,连“大纲”都列出了。他耗到了“蚕丝尽、蜡泪干”的程度。只有对红楼梦具有宗教般的感情,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周汝昌先生正是红楼精神的痴情守望者,痴速到宁可自己和家人的生日不过,也要坚持每年为红楼梦的作者祝寿, “心香一瓣祭曹侯” ,也算是曹雪芹和红楼梦的真正知音了。周先生自幼聪慧,少年时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然而,真正使他步上“研红”之路的,是著名学者胡适先生。那是 1947 年,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兄长的信函,说他看到亚东版红楼梦卷首有胡适的一篇考证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他嘱周汝昌查证。周汝昌遍查燕大图书馆,终于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那首咏芹诗 。周汝昌将这一

13、发现撰写成文,在民国日报发表。看到文章的胡适当即复信周汝昌,自此,胡、周书信往来,切磋讨论红楼梦 ,成为现代红学史上的一段佳话。红学家梁归智认为周先生是一个“解味道人” ,是解曹雪芹味道的人。梁归智用“痴人”和“赤子“这两个词语形容周汝昌,他说周先生的一生全部投入到红学研究中,为红学发痴,为人单纯。周汝昌的红学研究也并不是他一生学术成就的全部,他的兰亭辨伪、诗词赏会、京剧曲艺、英译文赋 ,构成一道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宝库。他虽然离去了,但那疲倦的身影永远屹立在有良知的中国文化人心中,以红楼梦代表的中华文化也必将永远传承下去。(2017 年 08 月 26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有

14、删改)相关链接:- 5 -周汝昌是中国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书法家,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被誉为当代“红学泰斗” 。他一生著作等身,满载荣誉,但身体却早早地透支,他不到四十岁就失去了听力,不到六十岁的时候,视力已经开始急剧下降,右眼只有 0. 0l 的视力,到了年届八旬之后,已经全盲,但即便如此,他仍然笔耕不辍,靠着口述完成了著作,直到 95 岁高龄去世。周汝昌一生淡泊名利,唯对中华文化、对学术真理坚守不渝,穷追不弃。4. 下列关于周妆昌所取得的成就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周汝昌一著作等身,满载荣誉,对红楼梦研究中涉及的“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各个分支均有独到

15、见解。B. 周汝昌晚年还计划再写部梦悟红楼的书,连“大纲”都列出了: 他还主张红学要定位于“新国学” ,为以后的红学研究指明了方向。C. 周妆昌根据兄长的嘱咐,遍查燕大图书馆,终于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咏芹诗 。他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在民国日报发表。D. 周汝昌的红学研究、兰亭辨伪、诗词赏会、京剧曲艺、英译文赋构成一道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宝库。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 周妆昌是中国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书法家,是继胡适之后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被誉为当代“红学泰斗” 。B. 周汝昌算是曹雪芹和红楼梦的真正知音,因为宁可自己和家人的生日不过,也要

16、坚持每年为红楼梦的作者祝寿。C. 周汝昌早早地透支了自己的健康,他不到四十岁就失去了听力,年届八旬之后,已经全盲,但即便如此,他仍然笔耕不辍,靠着口述完成了著作,如果对红楼梦没有宗教般的感情是做不到的。D. 周汝昌把“我”看成他的衣钵传人,一直对我谆谆勉励、奖掖扶持,譬如为我推荐工作,抱病为我题词留念。6. 回顾周汝昌守望红楼精神的一生,你读出了周老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请结合全文及相关链接简要分析。【答案】4. B 5. C 6. 学问广博、执着痴迷。周汝昌宁可自己和家人的生日不过,也要坚持每年为红楼梦的作者祝寿;晚年身体状况很糟糕,他依然为研究红楼梦笔耕不辍。治学严谨、认真- 6 -细致。作

17、查证,一丝不苟,查遍大学图书馆。善于继承、努力创新。善于继承名家的研究成果,对红楼梦研究中涉及的各个分支均有独到见解,晚年还倡导红学要定位于“新国学” 。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周汝昌蛰居小楼,陈设简陋,快乐地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中。奖掖后进、薪火相传。他积极推荐学生,谆谆勉励年轻一代研究者。【解析】4. 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 ;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比对。比如本题中, “下列关于周妆昌所取得的成就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B 项,只是周汝昌的“倡导” , “为以后的红学研究指明了方向”无中生有

18、。5. 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 ,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 “两项” 。A 项,相关链接“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 ;B项,强加因果;D 项, “把我看成他的衣钵传人”错,文中没有体现。6. 试题分析:题干问“回顾周汝昌守望红楼精神的一生,你读了周老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要求结合全文及相关链接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作答时要从文本中筛选出相关信息,如:第 2 段“水泥地面竟没有经过装修,家具非常陈旧,书房陈设也极为简陋,杂乱的书籍几乎占据了全部的空间,有些常用的书还摊在餐桌上” ;第 3 段“

19、周先生对年轻一代的红学新人都予以奖掖扶持” ;第 4 段“对红楼梦研究中涉及的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各个分支均有独到见解,晚年还倡导红学委定位于新国学 。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周,他还计划再写部梦悟红楼的书,连大纲都列出了” “周汝昌先生正是红楼精神的痴情守望者,痴速到宁可自己和家人的生日不过,也要坚持每年为红楼梦的作者祝寿” ;第 5 段“周汝昌遍查燕大图书馆” ;相关链接“到了年届八旬之后,已经全盲,但即便如此,他仍然笔耕不辍,靠着口述完成了著作”“周汝昌一生淡泊名利,唯对中华文化、对学术真理坚守不渝,穷追不弃” 。然后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分类概括即可。点睛:信息筛选概括的题目,是实用类

20、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二、古诗文阅读- 7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 ,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日:“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 ”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兼声名藉

21、甚,倾动当世。妙善玄言,唯谈老 庄为事。每捉玉柄尘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 ”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累居显职,后进之士,莫不景慕仿效。选举登朝,皆以为称首。矜高浮诞,遂成风俗焉。衍妻郭氏,贾后之亲,借中宫之势,刚愎贪戾,聚敛无厌。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晨起见钱谓婢日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时齐王同有匡复之功,而专权自恣,公卿皆为之拜,衍独长揖焉。衍虽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及越薨,众共推为元帅。衍以贼寇锋起,惧不敢当。辞日:“吾少无宦情,随牒推移,遂至于此。今日之事,安可以非才处之。 ”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

22、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衍为陈祸败之由,云计不在己。勒甚悦之,与语移日。衍自说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劝勒称尊号。勒怒曰: “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 ”使左右扶出。谓其党孔苌曰:“吾行天下多矣,未尝见如此人,当可活不?”苌曰:“彼晋之三公,必不为我尽力,又何足贵乎!”勒曰: “要不可加以锋刃也。 ”使人夜排墙填杀之。衍将死,顾而言曰:“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 ”时年五十六。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日

23、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B. 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日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C. 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日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D. 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日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总角,古时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来代指儿童时代。B. 龙门,古代身份高的人的府邸, “一世龙门”是指文人所崇仰的人物,后起的文人登- 8 -门拜访,可称为“登龙门” 。C. 长揖,旧时见面的一种礼节。行礼时,施礼者

24、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向对方表示敬意。D. 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在不同朝代,三公的具体所指不尽相同。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王衍神情秀美,仪态风雅。虽然得到了山涛的赞扬,但是山涛认为他也许会贻误天下苍生,事实证明山涛眼光独到。B. 王衍声名显赫,时望所归。朝野上下一致认为他是“一世龙门” ,而后辈士子将他视为楷模竟相模仿,甚至使虚浮妄诞成为风俗。C. 王衍身居要职,却推脱责任。司马越死后,众人推举王衍做元帅,但他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却借口推脱。D. 王衍被俘后,因远近闻名,身居晋之重任,不肯参与石勒政事为其尽力,

25、加上劝石勒称帝,致使石勒大怒,将他杀掉。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2)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答案】7. A 8. C 9. D 10. (1)不久晋朝全军被石勒部队击败,石勒称呼他王公,并和他见面,向王衍询问西晋旧事。(2)我辈即使比不上古人,如果从前不效法崇尚浮华虚无,合力来匡救天下,还可以不到今天这个地步。【解析】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

26、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这句话是说“王衍憎恶郭氏贪婪鄙俗,因此从不提钱 。郭氏想试试他,让婢女把钱环绕床边放着,让他不能走动。王衍早晨起来看见钱,对婢女说:拿这些东西下去!他对待钱的意思是这样的” ;此句注意“故”是“因此”的意思,放在后句的开头, “令婢”不做前句的状语, “却”是“退下”的意思,不放在后句的开头。- 9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C 项,长揖,是古代不分尊卑的相见礼。稽首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向对方表示敬意。9. 试题分析:本题考

27、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D 项,关于王衍被杀的原因分析有误;从文中来看,王衍被杀是因为在与石勒交谈时,仍推脱责任,并劝其称帝,并非因为远近闻名,身居重任,又不肯参与石勒政事,为其尽力。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

28、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 D 项对应的内容,文章第三段有对王衍被杀情况的介绍, “衍自说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劝勒称尊号。勒怒曰: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 使左右扶出,谓其党孔苌曰:吾行天下多矣,未尝见如此人,当可活不?苌曰:彼晋之三公,必不为我尽力,又何足贵乎?勒曰:要不可加以锋刃也。 使人夜排墙填杀之” ,从中可以知道,被杀原因的分析有误。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

29、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 “俄而” ,不久;“举” ,全部,全;“为所” ,被动句;“晋故” ,西晋的旧事;“问衍以晋故” ,状语后置句。第二句中, “曹” ,辈;“祖尚” ,效法崇尚;“戮力” ,合力;“向若” ,如果。参考译文:王衍字夷甫,神态表情明净秀美,风度姿态安详高雅。童年时曾经拜访山涛,山涛(为之)感叹很长时间。 (王衍)离开后, (山涛)目送他说:“是哪个老太婆,生出这么个孩子啊!然而贻误天下百姓,未必不是这个人哪。 ”王衍既有高才美貌, (又)聪明颖悟如神,常

30、常自比子贡,加上声威名望很高,令当世之人钦佩敬慕。善于谈玄,只以谈论老子 庄- 10 -子为事。经常手持白玉柄拂尘,与手同色。如果所谈道理有不稳妥之处,随口就能更改,世人送他名号为“口中雌黄” 。朝廷内外异口同声,说他是“一世龙门” 。 (王衍)历居显要官职,后来做官的人,无不仰慕仿效他。推选察举士人入朝为官,都把王衍作为样板。骄傲清高、虚浮怪诞,于是成为时风流俗。王衍的妻子郭氏,是晋惠帝贾皇后的亲戚,凭借宫廷中的权势,刚愎贪暴,聚敛钱财不知满足。王衍憎恶郭氏贪婪鄙俗,因此从不提钱 。郭氏想试试他,让婢女把钱环绕床边放着,让他不能走动。王衍早晨起来看见钱,对婢女说:“拿这些东西下去!”他对待钱

31、的意思是这样的。当时齐王司马冏有恢复皇室的功劳,因而专权自任,公卿对他行拜礼,唯独王衍对他行拱手礼。王衍虽然身居宰辅的重要职位,却不把治理国家放在心上,只考虑保全自身的办法。等到司马越去世,众人推举王衍为元帅。王衍因为盗匪四处兴起,害怕而不敢担当。推辞说:“我年少时没有做官的欲望,随着选补官吏,到了今天的官位。如今的事,怎么能用不具备才能的人来充任呢。 ”不久,晋朝全军被石勒部队击破,石勒称呼他王公,并和他见面,向王衍询问西晋旧事。王衍向(他)陈说西晋遭受灾祸与失败的缘由, (并)说所有谋划都与自己无关。石勒非常爱慕他(的才华) ,和(他)谈了很长时间。王衍说自己从年少时就不参与政事,想求得自

32、身免难,于是劝石勒称尊号当皇帝。石勒大怒说:“你远近闻名,身居朝廷要职,年轻时入朝 为官,一直做到满头白发,怎能说从不参与政事呢?破坏天下,正是你的罪状。 ”石勒对他的同党孔苌说:“我走遍天下,从没见过这样的人,该不该留他一命呢?”孔苌说:“他是晋国的三公,必定不会为我们尽力,又有什么可用的呢 ?”石勒说:“但不能对他使用刀杀。 ”让人夜里推到墙埋杀了他。王衍临死时,回头(对从人)说:“呜呼!我辈即使比不上古人,如果从前不效法崇尚浮华虚无,合力来匡救天下,还可以不到今天这个地步。 ”(王衍)死时五十六岁。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下列小题。早发竹下范成大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33、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碧穗吹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清禽百啭但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11 -注作者绍兴二十四(一一五四)中进士,次被派到徽州(在今安徽省境内) ,当了六七州府下属的小官吏。竹下:地名,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这首诗是这或之后二三内,离开竹下时写的。吹:通“炊” 。1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首联点题,写“破小寒”点出出行的时间,写“散皮顽”暗指赶路时间之久,旅途之劳累疲困。B. 颔联中轻雾、重山,与诗中炊烟、树、溪水、小桥、禽鸟等意象,组合成一幅美丽的山村图。C. 尾联“正在有情无思间”承上“迎客”而来,写鸟儿婉转的呜叫声,貌似“无思”实则

34、“有情” 。D. 全诗有情有诗,情与景会,生动的描写使景物情态毕现,透漏出诗人观景时的愉悦心情。12. 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写山非常巧妙,诗人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答案】11. A 12. (1)运用叠词:用“轻轻薄薄”写雾的虚无缥缈,用“重重叠叠”写山的连绵不断,写出了山中黎明时的朦胧美。(2)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用“冲”字,写马在轻雾中穿行,恍若冲开一道轻纱似的帷幔,使流动的雾化为静态;用“放”字,仿佛一座一座山,从身边奔放而出,使静止的山化为动态。【解析】11.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

35、A 项, “散皮顽”指繁忙工作之余到郊野散步,并非“暗指甘露时间之久,旅途之劳累疲困”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此题的 A 选项属于诗意理解错误。12. 试题分析:题干问“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写山非常巧妙,诗人是怎样做到的” ,这是考查诗歌的艺术手法。题干已经给出提示“颔联写山非常巧妙” ,作答时可以从描写和修辞的角

36、度考虑,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诗人清晨跨马山行的见闻和感受。 “重- 12 -重叠叠” ,诗人运用叠词,写出了山的连绵不断,这两个叠词的使用,写出了山间清秋黎明特有的朦胧美。另外,颔联写诗人骑马在漫卷的薄雾中穿行,恍若冲开一道轻纱似的帷幔;那从轻雾中闪出的重叠连绵的山,仿佛诗从帷幔中放出来的,千姿百态地从身边掠过。 “冲” ,使流动的薄雾化动态为静态;“放”使静止的山化静态为动态。两者相互交映,构成扑朔迷离的、朦胧缥缈的意境。名篇名句默写1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无奈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

37、: _, _。(2)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_,_, ”表达了英雄业绩的流风余韵己荡漾无存,自己希望像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答案】 (1). 人生如梦 (2). 一尊还酹江月 (3). 舞榭歌台 (4).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尊” “酹” “榭”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新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 ,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三、

38、语言文字运用1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自古以来,有志之士即使是在求田问舍的隐居生活中,也会以积极奋进心,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张仃所作的焦墨(画) ,立足写实性的山水风光。他挑战黑墨运用的极限,使其重新焕发了生机,为中国画坛带来空谷足音,振奋人心。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庸俗的事务主义者尊重经验而看轻理论,因而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这几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似乎放弃了纯粹的诗学考量,开始把自光从修辞转向情怀,对作家中的“少数”乃至“例外”青眼有

39、加。据台湾媒体报道, “国科会副主委”谢清志涉及南科减振弊案,遭检方判刑 1 5 年。国- 13 -民党痛批民进党:一路贪腐,官位越高贪得越多,真是让人叹为观止!A. B. C. D. 【答案】C1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是每年非影进入中的料垃圾的主要来源国,被以粗放的方式进行回收处理,继而引发环境污染问。B. 我们从来不希望用战争之火去凸显和平环境下军人的价值,也更不会为了验证自己的血性,去挑起任何一次非理性的军事冲突。C. 这部昆曲是 80 后才女罗周根据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为灵感来源进行创作的,导演李小平对这部昆曲给予了高度评价。D. 大

40、会期间,广大代表认真阅读并领会了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 项,成分残缺。在“被以粗放的方式”前加“这些塑料垃圾” 。C 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应将“根据为灵感来源”改为“以为灵感来源” 。D 项, “阅读”与“精神实质”搭配不当。- 14 -16. 下面几个话语情境中表述准确的一项是A. 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千金在此,你好好的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将她推过去。 (小说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B. “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

41、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 ”(某电视节目评价汉献帝)C. 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望他明天能承让。 ”(腾讯体育消息)D. 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依法应认定无效。 (某律师向法庭呈送的上诉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题干要求选出“表达得体的一句” ,B项, “忝列”有愧于排列在其中,是谦辞,此处可改为“名列” ;C 项, “承让”是比赛时获胜方所说的谦辞,意思是自己胜的侥幸,承蒙对方的谦让,不能请对方“承让” 。可将“承让”改为“手下留情” ;D 项,

42、 “忽悠”属于方言口语,司法文书要使用正规的书面语。可将“忽悠”改为“欺骗” 。故选 A。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 ,场合(时间、地点、氛围) ,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 。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 ,广告(形象生动、多用修辞) ,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一注意场合,审时度势;二看清对象,因人而异

43、;三掌握谦敬,注意礼貌。17. 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目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新春对联:_教师办公室对联:_。【答案】 (1). 上联:翠柳迎春千里绿 下联:黄牛耕地万山金 (2). 上联:桃李满园春绣锦 下联:芝兰绕阶座凝香【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对联的能力。该考点是组合对联下联,试题给出了组合材料,- 15 -我们要做的是把描写新春和教师的内容区别开来,按照对联结构进行组合搭配,同时做到上下关联,符合对联规则。 “芝兰绕阶”和“桃李满园”是写教师的;“黄牛耕地”也可写老师,但按照此题给出的材料,它只能与“万山金”搭配,

44、用于描写新春。 “翠柳迎春”也只能与“千里绿”搭配,同时“千里绿”又与“万山金”词性和结构相对;再按照对联仄起平收的原则, “春绣锦”配“桃李满园” , “座凝香”配“芝兰绕阶” ,由此即可得出答案。18.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作为游戏, 王者荣耀无疑是成功的。但立足平台,要市场更要责任。智能手机普及,导致手游市场火爆,但手机不能沦为“黑网吧”甚至“手雷” 。游戏研发者一旦重视了刺激性就会忽视潜在危害,就会害人害己。作为企业,利益的吸引不能取代责任的担当,只要我们放弃一些短期收益,就会得到更好的回馈。为社会尽责、为发展尽力、为人类增添价值、“王者”才会真

45、正“荣耀” 。智能手机普及不一定就会导致手游市场火爆。_【答案】 (1). 研发者重视了刺激性不一定就会忽视潜在危害 (2). 放弃一些短期收益不一定就会得到更好的回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推断类试题,考生还要注意分析所给语段的逻辑关系是否严密,例如本题中“研发者一旦重视了刺激性就会忽视潜在危害”前后不符合逻辑关系。四、课内知识检测19.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拜送书于庭B. 不顾思义,畔主背亲C.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D. 从径道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中通假字的理解能力。 “通假”就是“通用、借代” ,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大量

46、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作答本题可根据平时对通假字的积累,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作答。A 项, “庭”同“廷” ,朝廷。B 项, “畔”通“叛” ,背叛。C 项, “员”通“圆” ,圆周。D 项,不含通假字。所以选 D 项。- 16 -2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请以咸阳为赵王寿B. 旨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C. 且陛下春秋高D.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古今异义现象。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A 项, “寿” ,古义,向人敬酒或献礼;今义,指年岁,生命,生日。B 项, “覆

47、盖” ,遮盖、掩盖,古今意思相同。C 项, “春秋” ,古义,为年龄;今义,指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D 项, “下车” ,古义,官吏初到任上;今义,从车上下来。所以选 B 项。21.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舍相如广成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天雨雪而相如庭斥之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完璧归赵欲因此时降武宁许以负秦曲单于壮其节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作答时应把选项中的实词代入句中,结合具体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然后再归类。名词作动词,其中“舍” ,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雨

48、” ,名词作动词,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其中, “奇” ,以为奇、认为奇;“壮” ,以为壮,- 17 -认为壮。名词作状语,其中, “庭”通“廷” ,在朝廷上;“间” ,从小路。使动用法,其中, “完” ,使完整;使投降;“负” ,使承担。所以选 C 项。点睛:对于判断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考生在作答时直接将相关的文言文字词带入具体的句子中,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翻译推断,看这个相关的文言字词在句子中处于什么位置,充当什么成分等,有误改变它原本的词性,如何有,就说明它的词性已经被活用了。22. 下列句式中与例句相同句式的一项是例句:何以女为见?A.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B.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C. 和氏璧,天下共传宝D.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式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常见的文言句式类型及用法,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判断。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句式中与例句相同句式的一项” ,例句“何以女为见” ,宾语前置句。A 项“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判断句;B 项“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C 项“和氏璧,天下共传宝” ,判断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