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连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简介表姓 名 李卓佳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56.7民 族 汉 籍 贯 广东揭阳 政治面貌 群众专业技术职称 研究员 行政职务 - 是否博导 否从事专业 水产养殖 主要研究方向 对虾健康养殖;养殖生态调 控;营养与免疫调控工作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联系地址 广州市新港西路 231 号邮 编 510300联系电话 020-84453048(办),34320255(家),13609709718E-mail Z起至年月 学校名称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获得学位类别专业学习经历 1978.101982.7 湛江水产学院 水产养殖系海产动植物养殖专业 农学学
2、士起至年月 工作单位 工作部门 职务或职称1982.71998.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 产研究所 海水室,加工 室 研究实习员, 助理研究员1998.42001.1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 产研究所饲料与健康养殖技术开发中心副研究员副主任2002.12009.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 产研究所饲料与健康养殖技术开发中心研究员副主任2009.7今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 产研究所 水产养殖与生物技术研究室 研究员2002.3现在 广东海洋大学 水产学院 硕士生导师工作经历2005.9现在 大连水产学院 水产学院 硕士生导师主 要 业 绩教学工作 主讲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名称对虾健康
3、养殖技术;微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的应用;养殖池塘生态环境调控;指导研究生情况指导硕士研究生 23 名,作为副导师指导博士研究生 2 名,其中获得硕士学位 14名,获得博士学位 1 名,在读研究生 9 名。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项目编号 经费( 万元 ) 起止年月第几完成人水产养殖清洁剂的研制及应用示范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99M03306G 101999.10 月2002.12主持人2对虾专用高效益生素和免疫增强剂的研制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A3050304 50 2002.12004.12主持人渔业环境微生物生态环境调节剂的研制科技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02EFN21690076830 2002.1200
4、3.12主持人大规格优质成品对虾养殖技术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渔B200201A01 502002.1-2006.12主持人对虾集约化养殖废水无害化生态处理技术研究广东省重大科技项目200430501001 30 2004.7-2007.6主持人中草药在海水集约化养殖中的应用研究与示范广东省科技项目2005B20301012 15 2005.9-2008.8主持人对虾精养环境优良微藻藻相构建与培养研究广东省自然基金 5003485 52005.1-2007.12主持人水产养殖专用中草药制剂的研制与开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6A20301004 20 2006.9-2009.8主持人虾类食品安全的技
5、术体系建立与示范应用粤东示范基地建设“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专题2006BAK02A22 252006.10-2008.12主持人高效池塘水质调控微生物强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专题2006BAD03B0106 152006.1-2008.12主持人微生物调控的高效环保节水养殖新技术科技部科研院所科研开发基金项目1002001.122003.12第二主持人微生物工程技术在规模化养虾中的应用广东省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2KBO5401N 502002.1-2004.12第二主持人斑节对虾规模化全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及其中试示范863 项目 2003AA603120 256 2003.1-2
6、006.12第二主持人已完成的市级以上科研、教研项目SPF 斑节对虾亲 863 基地项目 10 2003.12005. 第二3虾大规模培育技术12 主持人南方对虾工厂化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与开发国家十五攻关专题2004BA526B0202 602004.1-2006.12第二主持人斑节对虾规模化全人工育苗技术广州市重大科技项目 302004.1-2006.12第二主持人对虾清洁养殖系统技术集成与推广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5B40101001 10 2005.9-2008.8第二主持人对虾养殖池塘水环境浮游藻相平衡控制技术研究中央级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2007ZD01 1052006.1-201
7、0.12第二主持人无公害水产养殖环境综合调控技术研究珠海市科技计划PC20061056 20 2006.9-2008.8第二主持人“十一五”虾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十一五”产业技术体系建设NYCYTX-46 2102008.1-2010.12主持人对虾健康清洁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对虾养殖环境动植物修复技术“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专题2006BAD09A07 1692006.1-2010.12主持人对虾工程化养殖设施优化与养殖技术示范“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专题2006BAD09A11 82.52006.1-2010.12主持人对虾养殖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建立-健康养殖技术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
8、yhyzx07-042 145.52007.102010.12主持人养殖对虾病毒病控制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803012 151 2008.1-2010.12 主持 人对虾饲料专用高效益生素的转化应用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2007GB23260379 100 2007.8-2009.7主持人4广东对虾产业化推进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水质调控技术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A020400001 152007.1-2010.12主持人对虾自动化养殖设施与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国家十一五科技地方支撑项目2007BAD29B06 632007.1-2010.12第二
9、主持人新型安全渔药研制-对虾特效中草药研发国家十一五科技地方支撑项目2007BAD29B05 502007.1-2010.12第二主持人亚热带典型养殖池塘生态系统动态模型的构建与容纳量研究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08YD01 50 2008.1-2010.12第二完成人养殖对虾病毒病生态防控技术研究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0YD05 20 2010.1-2011.12第二完成人不同类型对虾养殖池塘水体中浮游病毒数量时空变化的研究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09TS24 10 2009.1-2010.12第二完成人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项目编号
10、经费( 万元 ) 起止年月第几完成人“十二五”虾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十二五”产业技术体系建设NYCYTX-46 3502011.1-2015.12主持人养殖虾类病毒病快速诊断与生物防控技术的研究及示范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34 217 2011.1-2015.12 主持 人对虾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子专项A200899A06 302009.1-2011.12主持人养殖对虾病毒病生态防控技术试验广东省省级财政鱼病防治专项2130108 30 2010.1-2011.12 主持 人对虾池塘养殖生态系统模型的构建及容纳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8008
11、51 192009.1-2011.12第二名目前承担的市级以上科研、教研项目对虾精养池塘中浮游病毒对微藻和细菌种群结构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0151030002000008 52010.10-2012.12第二名5的影响对虾高位池生物絮团养殖技术构建广东省科技计划2010B020309001 52010.4-2012.12 第三获市级以上科研、教学奖“微生物改良养殖生态及防病研究”项目,2000 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微生物改良养殖生态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2001 年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水产养殖清洁剂的研制及应用示范
12、”项目,2003 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和国家海洋科技创新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罗氏沼虾环保低能耗半封闭健康养殖示范与推广”项目,2004 年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第四完成人;“微生物工程技术在规模化养虾的应用”项目,2005 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获一等奖,第二完成人“对虾饲料高效专用益生素和免疫增强剂的研制”项目,2006 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2005 年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大规格优质成品对虾养殖技术”项目,2007 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2006 年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对虾清洁养殖系统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
13、,2008 年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第二完成人。“斑节对虾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2009 年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无公害水产养殖环境综合调控技术研究”项目,2009 年获国家海洋创新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斑节对虾全人工繁育技术成果示范推广”项目,2009 年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第二完成人。“凡纳滨对虾工程化高效健康养殖技术”项目,2010 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授权发明专利及转让“一种三茬工厂化对虾养殖方法及其养殖池” ,ZL 2006100368
14、84.1,第一发明人。“对虾饲料添加剂” ,ZL200610122305.5,第一发明人。“乳酸杆菌调控浮游微藻混合培养及协同净化养殖排放水的方法” ,ZL 200910038910.8,第一发明人。“一种用于养殖水质调控的乳酸菌微生态制剂的生产方法” ,ZL 200810198474.6,第二发明人。代表性论 作者姓名 论文名称 刊物名称 发表时间 卷(期)号 起止页码 收录情况10文(限填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发表论文 100 余篇,近年代表性论文如下(标*为通信作者):李卓佳,郭志勋,张汉华,杨小立,杨莺莺, 陈康德, 贾晓平,斑节对虾养殖池塘藻-菌关系初探,中国水
15、产科学,2003,10(3):262264李卓佳,曹煜成,文国樑,李色东,集约式养殖凡纳滨对虾的体长与体重的关系,热带海洋学报,2005,24 (6):6771李卓佳,林亮,杨莺莺,林小涛, 芽孢杆菌制剂对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 vannamei 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南方水产,2005, (3):58-63李卓佳,曹煜成,杨莺莺,陈永青,吴灶和,水生动物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25(4):103-106李卓佳,张汉华,郭志勋,贾晓平,虾池浮游微藻的种类组成,数量和多样性变动,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3):33-38李卓佳,陈永青,文国樑,杨
16、铿,杨莺莺,大规格优质成品对虾养殖技术。渔业现代化,2005(1):7-10李卓佳,曹煜成,江世贵,冯娟,地衣芽胞杆菌 De 株的胞外产物对凡纳滨对虾脂肪酶活性影响的体外实验,高技术通信,2006,16(2):191195(EI 收录)李卓佳,郭志勋,冯娟,张汉华,杨莺莺,应用芽孢杆菌调控虾池微生态的初步研究,海洋科学,2006,30(11):2831李卓佳,陈永青,杨莺莺,杨铿,文国樑 ,贾晓平,广东对虾养殖环境污染及防控对策,广东农业科学,2006(6):6871李卓佳,林亮,杨莺莺,林小涛,芽孢杆菌制剂对虾池环境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3):1183-1189
17、李卓佳,罗勇胜,文国梁,细基江蓠繁枝变种与益生菌净化养殖废水的研究,热带海洋学报,2007,26(3):7275李卓佳,林黑着,郭志勋,冯娟,文国樑中草药对斑节对虾生长、饲料利用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南方水产,2007,26,3( 2):20-24李卓佳,梁伟峰,陈素文,文国樑,曹煜成,虾池常见微藻的光照强度、温度和盐度适应性 生态学杂志,2008,27(3):397400李卓佳,罗勇胜,文国樑,细基江蓠繁枝变种(Gracilarla tenuistipitata Var.liui)与益生菌协同净化养殖废水趋势研究, 海洋环境科学,2008,27(4):327330李卓佳,周海平,杨莺莺,洪敏娜
18、,梁晓华,乳酸杆菌 LH 对水产养殖污染物的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27(1):34234李卓佳,周海平,杨莺莺,洪敏娜,梁晓华,乳酸杆菌 LH 对水产养殖污染物的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27(1):342349李卓佳,梁伟峰,陈素文,文国梁,曹煜成,虾池常见微藻的光照强度、温11度和盐度适应性,生态学杂志,2008,27(3):397400李卓佳,杨莺莺,杨铿,陈永青,对虾池塘套养技术要点,中国水产,2008,8:51-53李卓佳,杨铿,冷加华,文国樑,杨莺莺,对虾健康养殖水处理技术问答,中国水产,2008,9:52李卓佳,杨铿,冷加华,杨莺莺,陈永青,水产养殖池塘的主要
19、环境因子及相关调控技术,海洋与渔业,2008,8:29-30李卓佳,王少沛,曹煜成,陈素文,文国樑,地衣芽孢杆菌与 3 种微藻生长的相互影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4):839844李卓佳,李奕雯,曹煜成,文国樑,对虾养殖环境中浮游微藻、细菌及水质的关系,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9,29(4):9598李卓佳,曹煜成,文国樑,华南地区对虾养殖的主要模式及特点,海洋与渔业,2009,1:3235李卓佳,华南对虾养殖模式与清洁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科学养鱼,2009,10-12连载李卓佳,李烁寒,杨莺莺,文国樑,李奕雯,杨宇峰,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养殖水体细菌变动及其与理化因子的关系,南方水产
20、,2010,6(4):612李卓佳,李奕雯,曹煜成,文国樑,刘孝竹,凡纳滨对虾海水高位池养殖水体理化因子变化与营养状况分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10):20252032李卓佳,袁丰华,林黑着,陆鑫,杨其彬,地衣芽孢杆菌对尖吻鲈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台湾海峡,2011,30(1):4348林黑着,郭志勋,杨莺莺,李卓佳*,等,Effect of dietary probiotics on apparent digestibility coefficients of nutrients of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 Aqua
21、culture Research,2004,35,1441-1447 (SCI 收录)丁贤,李卓佳*,陈永青,杨莺莺,杨铿,芽孢杆菌对凡纳对虾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中国水产科学,2004,11(6):581585曹煜成,李卓佳*,冯娟,陈永青,吴灶和,地衣芽孢杆菌胞外产物消化活性的研究,热带海洋学报,2005,24(6) ;612林亮,李卓佳*,郭志勋,杨莺莺,林小涛,贾晓平,施用芽孢杆菌对虾池底泥细菌群落的影响,生态学杂志,2005,24(1):27-30林黑着,李卓佳*,等,Effect of dietar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on appare
22、nt digestibility coefficients of nutrients for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 Aquaculture,253 (2006)495501 (SCI 收录)曹煜成,李卓佳*,吴灶和,冯娟,地衣芽孢杆菌胞外蛋白酶的纯化及特性分析,水生生物学报,2006,30(3):262268罗勇胜,李卓佳*,文囯樑,杨莺莺,光合细菌与芽孢杆菌协同净化养殖水体10的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增刊):206210罗勇胜,李卓佳*,张道波,有益菌和大型藻类净化集约化养殖废水的展望,海洋湖沼通报,2006,2:
23、111116文国樑,曹煜成,李卓佳*,李色东,陈康德,陈永青,芽孢杆菌合生素在对虾集约化养殖中的应用,海洋水产研究,2006,27(1 ):5357周海平,李卓佳*,杨莺莺,陈永青,环境因子对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pp)LH 生长的影响,南方水产,2006,2(4): 6567周海平,李卓佳*,杨莺莺,陈永青,乳酸杆菌 LH 对几种水产养殖病原弧菌的抑制作用,台湾海峡,2006,25(3):388395曹煜成,李卓佳*,冯娟,等,地衣芽孢杆菌 De 株之胞外产物对凡纳滨对虾淀粉酶活性影响的体外实验,台湾海峡,2007,22(5 ):536540丁贤,李卓佳*,陈永青,林黑着,
24、杨铿,中草药对凡纳对虾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7,27(1):22-27曹煜成,李卓佳*,杨莺莺,文国樑,芽孢杆菌胞外产物对凡纳滨对虾蛋白酶活性影响的体外实验,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7,26( 5):372-376文国樑,曹煜成,李卓佳*,贾晓平,杨铿,陈永青,杨莺莺,南方室外工程化养殖技术,广东农业科学,2007(8):77-79于明超,李卓佳*,文国樑,芽孢杆菌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广东农业科学,2007(11):78-81文国樑, 曹煜成,李卓佳 *,贾晓平,杨铿,陈永青,杨莺莺,广东汕尾 1 年 3 茬池塘凡纳滨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
25、7,26(2)173-178文国樑,李卓佳*,林黑着,杨 铿,曹煜成, 陈永青,规格与盐度对凡纳滨对虾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南方水产,2007,3(3): 31-34曹煜成,李卓佳*,杨莺莺,文国樑,浮游微藻生态调控技术在对虾养殖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南方水产,2007,3(4):70-73梁伟峰,李卓佳*,陈素文,文国樑,曹煜成,对虾养殖池塘微藻群落结构的调查与分析 ,南方水产, 2007,3(5):33-39于明超,李卓佳*,林黑着,文国樑,马甡,Effects of dietary Bacillus and medicinal herbs on growth, digestive enzyme
26、 activity and serum biochemical parameters of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Aquacult Int(2008)16:471-480(SCI收录)梁伟峰,李卓佳*,陈素文,文国樑,曹煜成,微藻群落在氮磷比率与硅酸盐含量的生态位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27(2 ):773777丁贤,李卓佳*,陈永青,温度和 pH 对异育银鲫消化酶稳定性及其活力的影响,海洋水产研究,2008,29(4):46-51文国樑,李卓佳*,曹煜成,杨铿,陈永青,杨莺莺,对虾养殖过程的投入物10及其监控对策 广东农业科学,2008,5:76-
27、77,84丁 贤,林黑着,李卓佳*,陈永青,植物提取物对凡纳滨对虾生长 、消 化酶及免疫因子的影响研究,热带海洋学报,2008,27( 5):66-72李奕文,曹煜成,李卓佳*,杨莺莺,文国樑,养殖水体环境与对虾白斑综合症关系的研究进展,海洋科学进展,2008,26(4): 532-538曹煜成,李卓佳*,林黑着,文国樑,周国荣,地衣芽孢杆菌 De 在优质草鱼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南方水产,2008,4(3):15-19王少沛,曹煜成,李卓佳*,杨莺莺,陈素文,水生环境中细菌与微藻的相互关系及其实际应用,南方水产,2008,4(1):7680于明超,李卓佳*,林黑着,文国樑,马甡,Effects
28、 of dietary medicinal herbs and Bacillus on survival, growth, body composition, and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y of the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Aquacult Int (2009) 17:377-384(SCI 收录)梁伟峰,陈素文,李卓佳*,曹煜成,杨莺莺.虾池常见微藻种群温度、盐度和氮、磷含量生态位,应用生态学报,2009,20(1): 223-227刘孝竹,李卓佳*,曹煜成,文国樑,低盐度养殖池塘常见浮游微藻的种类组成、数量及优势
29、种群变动,南方水产,2009,5(1): 9-16文国樑,于明超,李卓佳*,林黑着,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和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09, 18(2):181-184袁丰华,林黑着,李卓佳*,陆鑫,杨其彬,地衣芽孢杆菌对尖吻鲈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南方水产,2009,5(2):45-50刘孝竹,李卓佳*,曹煜成,文国樑,李奕雯,珠江三角洲低盐度虾池秋冬季浮游微藻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 ,28(5):1010-1018王少沛,李卓佳*,曹煜成,陈素文,杨莺莺,微绿球藻、隐藻、颤藻的种间竞争关系,中国水产科学,2009,16(5):765
30、-770陆鑫,林黑着,李卓佳*,袁丰华,杨其彬,复方中草药对尖吻鲈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9,24(3): 279-282文国樑,梁伟峰,李卓佳*,曹煜成,陈素文,共培养系统中四种微藻生态因子的研究,渔业科技进展,2009,30(6):142-146文国樑,李卓佳*,曹煜成,杨铿,陈永青,杨莺莺。对虾集约化养殖废水排放沟渠综合生态处理技术,广东农业科学,2009,9: 16-18胡晓娟,李卓佳*,曹煜成,杨宇峰,养殖池塘生态系统中磷的收支及解磷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10(1):711文国樑,李卓佳*,罗勇胜,曹煜成,杨铿。尼罗罗非鱼与细基江篱繁枝
31、变种综合净化养殖废水效果研究,渔业现代化,2010,37(1):11-14刘少英,朱长波,李卓佳*,文国樑,曹煜成,陈素文,水生植物在养殖水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广东农业科学,2010,3:176181.曹煜成,李卓佳*,杨莺莺,文国樑,黄洪辉,地衣芽孢杆菌 De 株对黄鳍鲷10生长及其养殖池塘主要环境因子的影响,南方水产,2010,6(3):16曹煜成,李卓佳*,林小涛,杨莺莺,地衣芽孢杆菌 De 株对凡纳滨对虾粪便的降解效果,热带海洋学报,2010,29(4):125131于明超,李卓佳*,林黑着,杨莺莺,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和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热带海洋学报,2010,
32、29(4):132137胡晓娟,李卓佳*,曹煜成,杨莺莺,袁翠霖,罗亮,杨宇峰,强降雨对粤西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中国水产科学,2010,17(5):987995彭聪聪,李卓佳*,曹煜成,刘孝竹,胡晓娟,虾池浮游微藻与养殖水环境调控的研究概况,南方水产,2010,6(5):7480张家松,李卓佳*,文国樑,陈义平,罗亮,冷加华,曹煜成,杨莺莺,广东和福建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下凡纳滨对虾成虾携带 WSSV 的调查,中国动物检疫,2010,27(11):4041袁丰华,林黑着,李卓佳*,陆鑫,陈旭,杨其彬,凝结芽孢杆菌对尖吻鲈的生长、消化酶及非特异免疫酶的影响,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0
33、,19(6):792-797李奕雯,李卓佳*,曹煜成,文国樑,刘孝竹,对虾高密度养殖后期水质因子的昼夜变化规律,南方水产,2010,6(6)26-31文国樑,李卓佳*,曹煜成,杨铿,陈永青,杨莺莺,凡纳滨对虾高位池越冬暖棚建造及养殖关键技术,广东农业科学,2010,12: 143-145,152出版的论著、教材微生物技术与对虾健康养殖 ,2007.7,海洋出版社,第 1 著者轻轻松松学养对虾,2009.12,中国农业出版社,第 1 著者对虾健康养殖学 ,2009.7,海洋出版社,第 4 著者南美白对虾高效健康养殖百问百答 ,2010.11,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二著者学术任职情况(市级以上)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SAC/TC156/SC2)委员;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委员。农业部科技入户专家组成员广东省科技入户专家组成员荣誉称号(市级以上)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农业部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第七届丁颖科技奖;广东省首届巾帼科技创新带头人;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水产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科技年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标兵;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10其他备 注本文来自: bet365 百姓网 bet365 体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