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力学.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6948871 上传时间:2019-04-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力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力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力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力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力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二 力与物体的平衡第一部分:考纲要求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力是矢量。力的合成和分解。 2重力是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所受到的地球对它的引力。重心。 3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 4静摩擦,最大静摩擦力。 5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定律。 6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力和物体的平衡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也是为近年来高考的一个热点内容,主要考查用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处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分析系统平衡问题,其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受力分析能力是高中物理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高考中有大约 1/2 的题目都要涉及到受力分析。第二部分:考点梳理

2、一、力的分类1.按性质分 重力(万有引力) 、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 2.按效果分 压力、支持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 3.按产生条件分 场力(非接触力) 、接触力。二、弹力1.弹力的产生条件 弹力的产生条件是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2.弹力的方向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绳对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着绳收缩的方向。 杆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如果轻直杆只有两个端点受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轻杆两端对物体的弹力的方向一定沿杆的方向。 3.弹力的大小对有明显形变的弹簧、橡皮条等物体,弹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计算。对没有明显形变的物体,如桌面、绳子等物体,弹

3、力大小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决定。胡克定律可表示为(在弹性限度内):F=kx,还可以表示成 F=k x,即弹簧弹力的改变量和弹簧形变量的改变量成正比。“硬”弹簧,是指弹簧的 k 值大。 (同样的力 F 作用下形变量 x 小)三、摩擦力1.摩擦力产生条件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为:两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两物体间有弹力是这两物体间有摩擦力的必要条件。2.滑动摩擦力大小 在接触力中,必须先分析弹力,再分析摩擦力。 只有滑动摩擦力才能用公式 F= FN,其中的 FN 表示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 G。3.静摩擦力大小必须明确,静摩擦力大小

4、不能用滑动摩擦定律 F= FN 计算,只有当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其最大值一般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既 Fm= FN2F1F2FOF1F2FOABva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确定,其可能的取值范围是0F fF m4.摩擦力方向摩擦力方向和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成任意角度。通常情况下摩擦力方向可能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作为动力) ,可能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作为阻力) ,可能和物体速度方向垂直(作为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在特殊情况下,可能成任意角度。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1.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

5、三角形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上是一种等效替换的方法。由三角形定则还可以得到一个有用的推论:如果 n 个力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多边形,则这 n 个力的合力为零。在分析同一个问题时,合矢量和分矢量不能同时使用。五、物体的受力分析 1.明确研究对象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 ,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2.按顺序找力必须是先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 ,后接触力;接触力中必须先弹力,后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 。3.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

6、力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画力,不能按作用效果(拉力、压力、向心力等)画力,否则将出现重复。4.需要合成或分解时,必须画出相应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在解同一个问题时,分析了合力就不能再分析分力;分析了分力就不能再分析合力,千万不可重复。六、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共点力几个力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或它们的作用线交于同一点(该点不一定在物体上) ,这几个力叫共点力。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3.判定定理物体在三个互不平行的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则这三个力必为共点力。4.解题途径当物体在两个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时,这两个力一定等值反向;当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

7、平衡时,往往采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当物体在四个或四个以上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时,往往采用正交分解法。第三部分:习题演练弹力1、(09 高考 16 题).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 为球心,一质量为 m 的小滑块,ABC3在水平力 F 的作用下静止 P 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 FN。OP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2、如图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 ,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为 m 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 F 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小车静止时,F =mgcos方向沿斜杆向上(B)小车静止时,F=mgcos 方向垂直斜杆向上(C)小车向右以

8、加速度 a 运动时, sinmg(D)小车向左以加速度 a 运动时, ,方向斜向左上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2)(aF(garctn3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固定的光滑硬杆 OA、OB 成 角,在两杆上分别套以轻环 P、Q ,并用轻绳连接两环,现用恒力 F 沿 OB 方向拉环 Q,当两环达稳定时绳子的张力多大?摩擦力4如图所示,把一重力 G 的物体由零逐渐增大的力 F,将物体压在粗糙的竖直墙上,下面四幅图中哪一个能正确地表示物体所受摩擦力 f 与作用力 F 之间的函数关系( )5如图所示,物体放在粗糙的较长木板上,木板可以绕 M 端自由转动,若将其 N 端缓慢地抬起,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0 时

9、,物体所受木板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其值为 fm,那么物体所受摩擦力 f 的大小随 角怎样变化?请作出示意图。(设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比同等条件下的滑动摩擦力略大)6如图所示,两物体 A、B 重力均为 10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 0.3,同时有两个水平力 F = 1N,分别作用在 A、B 上,A、B 处于静止状态,则地面对 B 以及 B 对 A 的摩擦力分别为:( )A6N、3N B1N 、1N C0、1N D02N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M 上叠放着物体 m,m 和 M 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轻质弹簧,整4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面关于 M、m 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m 受

10、到向水平右的摩擦力BM 受到 m 对它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地面对 M 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D地面对 M 没有摩擦力8、 (09 年高考 24 题)如图所示,某货场而将质量为 m1=100kg 的货物(可视为质点)从高处运送至地面,为避免货物与地面发生撞击,现利用固定于地面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使货物由轨道顶端无初速滑下。地面上紧靠轨道依次排放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板 A、B,质量均为 m2=100kg,木板上表面与轨道末端相切。货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0.2。 (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 g=10m/s2)(2) 若货物滑上木板 A 时,木板不动,而

11、滑上木板 B 时,木板 B 开始滑动,求 1 应满足的条件。9如图所示,粗糙斜面上物体 A 处于静止状态,设 A 物体质量为 m,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斜面倾角为 。现沿平行斜面底边 ab 方向,加一横向外力 F,此时物体仍然静止,则物体与斜面间摩擦力的大小为 ,方向 为 。 力的合成和分解10在探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某同学得到如图所示的合力 F 与两分力夹角 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的最大变化范围是 2NF12NB合力的最大变化范围是 2NF10NC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 2N 和 8ND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 6N 和 8N11如图所示,两个大小和一个小孩想推木箱 m

12、 向右沿 x 轴正方向运动,两个大小的拉力大小为分别为100N 和 50N,方向如图所示则小孩需要对木箱施加的最小推力大小为 _N,其方向与 x 正方向的夹角为 _12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呐打开伞后经过一段时间,将在空中保持匀速降落。已知运动员和他身上装备的总重量为 G1,圆顶形降落伞的伞面的重量为 G2,有 8 条相同的拉线一端与飞行员相连(拉线重力不计) ,另一端均匀分布在伞面的边缘上(图中没有把拉线都画出来),每根拉线和竖直方向都成 30角。那么每根拉线上的张力大小为( )A B C D 12312)(382141G共点力的平衡13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13、,即 F1=10N,F 2=2N 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若撤去 F2,则木块受到的合力可能为( )A10N,方向向左 B6N ,向右 C2N,向右 D零14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 P 相连,5P 与斜放在其上的固定档板 MN 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体 P 此刻受到的外力的个数有可能是( )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15轻绳 AB 总长 l,用轻滑轮悬挂重 G 的物体。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 2G,将 A 端固定,将 B 端缓慢向右移动 d 而使绳不断,求 d 的最大可能值。16如图所示,用两根轻绳把重为 G 的 AB 棒悬挂起

14、来,棒呈水平静止状态其中一根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 300,另一根轻绳与水平天花板的夹角也为 角,已知棒的长度为 0.60m,求棒的重心到右端 A 的距离为多少?动态平衡问题17如图所示,斜面体 P 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 Q 放在斜面上当 Q 受到一个水平力 F 作用时,P 和Q 仍都保持静止,这时 Q 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F1、P 受到的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F2,现稍稍增大推力 F,而不破坏 P、Q 的平衡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 1 和 F2 都变大 BF 1 变大,F 2 变小CF 1 变小,F 2 变大 DF 1 不变,F 2 变大18、重 G 的光滑小球静止在固

15、定斜面和竖直挡板之间。若挡板逆时针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该过程中,斜面和挡板对小球的弹力的大小 F1、F 2 各如何变化? 19如图所示,轻绳 OA 的一端系在质量为 m 的物体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水平横杆 MN 上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 F 拉绳上一点,使物体从图中实线位置缓缓上升到图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拉力 F、环与横杆的静摩擦力 f 和环对杆的压力N,它们的变化情况是( )AF 逐渐增大, f 保持不变,N 逐渐增大BF 逐渐增大,f 逐渐增大,N 保持不变CF 逐渐减小,f 逐渐减小,N 保持不变DF 逐渐减小, f 逐渐增大,N 逐渐减小 20如图所

16、示,有两根立于水平地面上的竖直杆,将一根不能伸长的、柔软的轻绳的两端,分别系于竖直杆上不等高的两点 a、b 上,用一个光滑的动滑轮 O 悬挂一个重物后再挂在绳子上,达到平衡状态。现保持轻绳的 a 端不动,将 b 端缓慢下移。在此过程中,轻绳的张力的变化情况是 ( ) A保持不变 B不断增大C不断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A B621如图所示,绳的一端固定在墙上 A 点,另一端通过定滑轮吊一重物,杆 BC 可绕 B 点自由转动杆、滑轮、绳质及摩擦均不计将绳的 A 端沿墙稍向下移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绳拉力、BC 杆受到的压力都增大B绳拉力减小,BC 杆受到的压力增大C绳拉力不变,BC 杆受到的

17、压力增大D绳拉力、BC 杆受到的压力都不变整体法和隔离法的灵活运用22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一个三角形木块 B,物体 A 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拉力 F 作用后,能够沿斜面匀速上滑,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三角形木块始终保持不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地面对 B 有方向向左的摩擦力作用B地面对 B 有方向向右的摩擦力作用C地面对 B 的支持力大小等于 A 和 B 的重力之和D地面对 B 的支持力大小小于 A 和 B 的重力之和23、质量相同的小球 A、B 被细线连接,系于天花板上 O 点静止,如图所示。且小球 A 带正电荷,小球B 带等量负电荷。现加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达到新的平衡时小球 A、B 的相对位置可能是( )24如图所示,半径为 R 的空心圆筒,其内有 A、B 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且不计摩擦,重力均为 G,半径为 r,且 R/2 r R,则两球间的压力为多大?圆筒底部对 B 的支持力为多大?第四部分:技巧点拨准确且恰当的选取研究对象,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且能画出利于解题的受力视图;一定要透彻理解 F 合 =0 及其相关结论。会用几种常用方法(合成法、正交分解法、分解法、三角形法)解答三力平衡问题;会用动态三角形解答三力的动态平衡问题;会用正交分解法解答三个以上的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以及整体法和隔离法解决连接体的平衡问题。OABOABABOABOABO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