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双棱镜干涉.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6933522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棱镜干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双棱镜干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双棱镜干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实验编号 0801018实验名称 双棱镜干涉 实验课时 3类别 必修() 限选( ) 任选( ) 类型 演示、验证( )综合、设计( )辅助教师 职称授课对象 全校工科本科生、专科生教材讲义 王宏波等大学物理实验(上)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4实验内容(教学过程)实验目的(1) 观察双棱镜干涉现象 ,测量钠光的波长。(2) 学 习 和 巩 固 光 路 的 同 轴 调 整 。实验方法原理双棱镜干涉实验与双缝实验、双面镜实验等一样,都为光的波动学说的建立起过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测量光波波长的一种简单的实验方法。双棱镜干涉是光的分波阵面干涉现象,由 S 发出的单色光经双棱镜折射后分成两列,相当于

2、从两个虚光源 S1和 S2射出的两束相干光。这两束光在重叠区域内产生干涉,在该区域内放置的测微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根据光的干涉理论能够得出相邻两明(暗)条纹间的距离为 ,即可有 其中 d 为两个虚光源的Ddxx距离,用共轭法来测,即 ;D 为虚光源到接收屏之间的距离,在该实21验中我们测的是狭缝到测微目镜的距离; 很小,由测微目镜测量。x实验装置 测 微 目 镜 、 狭 缝 、 双 棱 镜 、 凸 透 镜 、 辅 助 杆 各 1 个 , 光 具 座 、 钠 光 灯 两 人 共 用实验准备 检 查 实 验 装 置 构 成 配 件 是 否 齐 全 、 正 常 , 特 别 是 钠 光 灯 。实

3、验步骤(1) 仪器调节 粗调将缝的位置放好,调至坚直,根据缝的位置来调节其他元件的左右和高低位置,使各元件中心大致等高。 细调根据透镜成像规律用共轭法进行调节。使得狭缝到测微目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四倍焦距,这样通过移动透镜能够在测微目镜处找到两次成像。首先将双棱镜拿掉,此时狭缝为物,将放大像缩小像中心调至等高,然后使测微目镜能够接收到两次成像,最后放入双棱镜,调双棱镜的左右位置,使得两虚光源成像亮度相同,则细调完成。各元件中心基本达到同轴。(2) 观察调节干涉条纹调出清晰的干涉条纹。视场不可太亮,缝不可太宽,同时双棱镜棱脊与狭缝应严格平行。取下透镜,为方便调节可先将测微目镜移至近处,待调出清晰的

4、干涉条纹后再将测微目镜移到满足大于透镜四倍焦距的位置。(3) 随着 D 的增加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规律。(4) 测量 测量条纹间距 x 用共轭法测量两虚光源 S1 和 S2 的距离 d 测量狭缝到测微目镜叉丝的距离 D数据处理测 数据记录 mmx条纹位置次数起始位置 a 终了位置 a 被测条纹数|a-a| x1 8.095 3.575 10 4.520 0.45202 3.554 8.035 10 4.481 0.44813 8.030 3.573 10 4.457 0.44574 3.550 8.100 10 4.550 0.45505 8.184 3.680 10 4.504 0.45046

5、 3.593 8.080 10 4.487 0.44870.44998mmx测 d 数据记录 mm放大像间距 d1 缩小像间距 d2次数a1 a1 |a1-a1| a2 a2 |a2-a2|1 7.560 5.774 1.786 7.357 6.965 0.4102 5.771 7.561 1.790 6.933 7.360 0.4283 7.538 5.766 1.772 7.381 6.968 0.4134 5.755 7.549 1.794 6.910 7.330 0.4205 7.520 5.753 1.767 7.355 6.940 0.4156 5.735 7.515 1.780

6、6.951 7.360 0.4091.7915mm; 0.4158mm1d2d测 D 数据记录 mm狭缝位置 b 测微目镜差丝位置 b D=|b-b|1 660 659数据处理(1) 的不确定度x0.001329mm; 0.005770mm;uA 3仪xuB0.005921mm。)()(22xA(2) 求 d1 与 d2 的不确定度0.004288mm; 0.002915mm;uA2duA0.007mm; 0.005mm; 0.005770mm;1BB3仪duB0.01003mm;dA)()(12120.00817mm。uuBB2(3) 求 D 的不确定度1mm。(4) 波长的合成相对不确定度

7、mm;4222 108.)( Dudxuc其中 mm。52212 37.44d(5) 测量结果 由 求得 mm。xD-4105.873 mm;包含因子 k = 2 时, 的扩展不确定度1042.cu 结果表达式为U2mm。410)5.87.(U1. 测量前仪器调节应达到什么要求?怎样才能调节出清晰的干涉条纹?2. 答:共轴,狭逢和棱背平行与测微目镜共轴,并适当调节狭逢的宽度。2. 本实验如何测得两虚光源的距离 d?还有其他办法吗?答:d=(d 1*d2)1/2或利用波长 已知的激光作光源,则 d=(D/x)3. 狭缝与测微目镜的距离及与双棱镜的距离改变时,条纹的间距和数量有何变化?答:狭缝和测微目镜的距离越近,条纹的间距越窄,数量不变,狭缝和双棱镜的距离越近,条纹间距越宽,数量越小。4 . 在同一图内画出相距为 d 虚光源的 S1和 S2所成的像 d1和 d2的光路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