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已知单侧光与重力均影响生长素的运输。为探究某强度的单侧光及重力对横放状态下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对刚萌发的盆栽燕麦分别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处理,燕麦弯曲生长情况用柱状图乙表示。(1)由图乙可说明_。假如降低单侧光的强度,图甲可能出现的变化是_;假如三组实验处于失重状态下,那么三组芽的弯曲状态分别为_。(2)实验一段时间后,第组燕麦长成了图丙所示的形态,燕麦根向地弯曲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_,能体现这种特点的实例还有_。解析 (1)由图 乙可以看出,在重力和该强度的单侧光共同影响下,燕麦向上弯曲的程度是组的二倍;同时,在下侧照射该强度的单侧光时,燕麦水平生长。这些可以充分说明该强度的单侧光
2、与重力(引起生长素横向运输)的作用效果相同。假如降低单侧光的强度, 图甲的近地侧生长素分布就会多一些,可能出现的变化是燕麦开始向上弯曲生长。失重状态下,去除重力的影响,只考虑单侧光照的问题,根据植物向光生长的特点进行分析即可。(2)幼苗横放后,在重力作用下,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的。由于根尖 对生长素比较敏感,较高浓度的生长素起抑制作用, 较低浓度的生长素起促进作用,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顶端优势现象中,低 浓度的生长素促进顶芽的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答案 (1)该强度的单侧光与重力(引起生长素横向运输)的作用效果相同 开始向上弯曲生长 向上弯曲生长、向下弯曲生长、水平生
3、长 (2)两重性 顶端优势2下图是科学家对水稻根进行单侧光照后的生长状况,下表是处理后的实验结果。请回答:生长素浓度/(gg 1 )实验结果处理方式 向光侧 背光侧弯曲角度 强光 184.6 498.2 35.5弱光 210.5 421.6 17.5黑暗 418.2 418.2 0(1)根的背光性说明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性的特点。(2)实验时水稻根应垂直向下,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_对实验的影响,该实验的对照组为表中_处理方式。(3)剥除根冠而保留根尖分生区和伸长区的根会失去背光性反应,说明_。(4)分析表中实验结果推测:向光侧生长素对根的生长起到了_作用。生长素分布不均既可能与_有关,也可能与_
4、有关。(5)(多选) 分析根的结构,植物根系能合成的植物激素有_。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D乙烯 E生长激素解析 (1)单侧 光照下,根的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抑制生长,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促进生长,因此根的背光性说明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2) 实验时水稻根应垂直向下,排除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本实验的对照组应为黑暗处理方式,根将垂直向下生长。 (3)剥除根冠而保留根尖分生区和伸长区的根会失去背光性反应,保留根冠、根尖分生区和伸长区的根会发生背光性反应,说明根的背光性反应与根冠有关。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黑暗时向光侧生长素比光照时向光侧的生长素多,黑暗时背光侧生长素比光照时背
5、光侧的生长素少,因此可推测生长素分布不均既可能与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有关,也可能与光照使向光侧生长素分解有关。 (5)根尖的结构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组成,因此植物根系能合成的植物激素有赤霉素、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生长激素是动物激素。答案 (1)两重 (2) 重力 黑暗(3)根的背光性反应与根冠有关(4)促进 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 光照使向光侧生长素分解(5)ABCD3为研究生长素类似物 2,4D 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一实验小组按下表进行了实验,请分析回答:组别步骤A 组 B 组 C 组 D 组 E 组 F 组配制溶液蒸馏水30 mg/L2,4D溶液50 mg/L2,4
6、D溶液80 mg/L2,4D溶液110 mg/L2,4D溶液140 mg/L2,4D溶液选择插条选取该植物生长天数、嫩芽数目等相同的适宜插条若干,随机分成六等份,并编号浸泡插条分别用等量蒸馏水或相应浓度的 2,4D 溶液浸泡插条 12 h扦插及培养浸泡后的插条扦插在潮湿沙土中,培养时间及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实验结果(1)设置 A 组实验的目的是_。(2)可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_mg/L 之间。(3)实验结果说明_。(4)有人提出插条生根可能需要光照,为此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将用适宜浓度 2,4D 溶液处理过的插条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扦插在潮湿沙土中。甲组置于
7、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置于_下培养,其他条件_。培养一段时间后,_。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a_,则光照有利于插条生根;b_,则黑暗有利于插条生根;c_,则光照、黑暗对插条生根没有影响。解析 (1)A 组 用蒸馏水浸泡插条,目的是确定在没有 2,4D 溶液的情况下,插条的生根状况,因此该组起对照作用。 (2)C、D 两组的插条生根数目基本相同,因此可以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 C、D 两组对应的浓度之间。(3)与 A 组比较可知:2,4D 溶液的浓度在 30110 mg/L 之间,对插条生根均具有促进作用。在最适浓度之前,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增加,插条生根数目逐渐增加;超过了最适浓度
8、,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增加,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逐渐减小。当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 140 mg/L 时,其对插条生根具有抑制作用。(4)根据实验目的“插条生根可能需要光照”可知,自变量为有无光照,其他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观察指标为插条生根的数目,通 过比较两种条件下的生根数目,即可得出结论。答案 (1)起对照作用(2)5080(3)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增加,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增强;超过一定浓度范围后,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继续增加,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减弱,甚至抑制插条生根(4)黑暗条件 相同且适宜分别计数甲、乙两组插条生根的数目 a如果甲组的插条生根数目高于乙组 b如果甲组的插条生根数目低于乙组 c如果甲乙两组的插条生根数目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