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旅游卫视-梁冬对话常海沧十三讲合集.doc

上传人:dcs1276 文档编号:6917834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DOC 页数:96 大小: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卫视-梁冬对话常海沧十三讲合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旅游卫视-梁冬对话常海沧十三讲合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旅游卫视-梁冬对话常海沧十三讲合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旅游卫视-梁冬对话常海沧十三讲合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旅游卫视-梁冬对话常海沧十三讲合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旅游卫视国学堂之梁冬对话常海沧 主持:梁冬 主讲:常海沧国学堂_音频转文字组 整理- 1 -梁冬对话常海沧主讲:常海沧 主持:梁冬旅游卫视国学堂之梁冬对话常海沧 主持:梁冬 主讲:常海沧国学堂_音频转文字组 整理- 2 -目 录梁冬对话常海沧 第一讲3梁冬对话常海沧 第 二讲9梁冬对话常海 沧 第三讲16梁冬对话常海 沧第 四讲23梁冬对话常海沧 第五讲29梁冬对话常海 沧第六讲36梁冬对话常海 沧第七讲43梁冬对话常海沧 第八讲51梁冬对话常海沧 第九讲57梁冬对话常海沧 第十讲66梁冬对话常海沧 第 十一讲73梁冬对话常海沧 第十二讲82梁冬对话 常海 沧 第十三讲90旅游卫视国学堂之梁冬

2、对话常海沧 主持:梁冬 主讲:常海沧国学堂_音频转文字组 整理- 3 -20100109梁冬对 话常海沧第一讲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1.09 23:0023:30梁冬独白参与整理:树没叶、慧从卢溪旁白:辅佐中国文化发扬光大,何谓辅佐?中国二字寓含着怎样的深远之意,中国文化当中的文与化又究竟代表什么意思?本期节目,梁冬与您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节太美,辅佐中国文化发扬光大,大家好,欢迎收看电视版的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有些年呢,也没有在屏幕上和大家见面了,主要的原因是,我一直以为我不需要做一个主持人,但是呢,当我们为了这个中国文化的发展,而需要成为一个主持人的时

3、候,成为电视里头一个说话的人的时候呢,我觉得梁冬还是有义不容辞的义务的,什么叫义不容辞的义务。好了,那说回来,为什么在这些年来,梁冬对这个中国文化会越来越痴迷呢?坦白说,我觉得我的童年和青少年的国学教育是很糟糕的,几乎是没有受到相关的教育,只是最近的一些年,慢慢的理解了一些简单的文字以后,才发现原来中国文化真的是很美,很美的,比如说“ 辅佐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这几个字,就充满了很多有趣的意味。说到“辅佐”这两个字,我们都说一个是辅佐之臣,其实辅臣和佐臣是不一样的,我有一个好朋友,徐文兵老师,有一天花了将近半个小时跟我讲什么叫辅,什么叫佐,他说辅料呢,是你要往前走,它帮助你的,辅助你的那一个力量

4、叫辅料,但是呢佐料是完全不同的,大家有没有留意到,很多时候我们吃这个猪肉的时候,你要用八角啊,那些热的那个料来煮它,而如果你炖羊肉的时候呢,要用萝卜,为什么呢?因羊肉其实是偏热性的,那么用一点萝卜,这种寒性的东西呢可以平衡它整个的效果。而猪肉呢,在整个中医里面呢它认为是偏寒性的,它属于水,属于寒性的东西,所以呢,加点热的东西反而好吃。所以呢,我们会发现说那一些烤肉,基本上来说,如果你去吃韩国烧烤的话,烤猪肉,就烤那个五花肉啊,要比烤羊肉好吃,因为呢,猪肉这种寒性的东西,在火上来烤的时候呢,它更能够水乳交融,它更能够因为彼此的性质是相反的,而产生一种饮食美好的那种张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去吃日本

5、料理的时候,一定啊,有这个鱼生之外呢,还有干姜,还有姜片,要有紫苏叶,要有Wasabi,也就是所谓的芥末,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东西叫佐料,而不是辅料,这些佐料呢,都是偏热性的,我们大部分的亚洲人,在吃这个日本鱼生的时候,实际上它那个是很寒性的,在我们的肠胃里面如果不能够把它化掉的话呢,就很容易形成我们身体上不能够被我们身体吸收的所谓的寒,因此吃一点佐料,性质与之相反的热性的这种姜啊、紫苏叶呀,啊,等等、等等的,就会产生一种很好的效果,所以“辅”和“佐 ”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辅佐中国文化发扬光大,其实是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就是要辅助中国文化发扬,第二呢,也要对中国文化里面的东西进行反思,某些阴

6、寒的东西,某一些负面能量的东西呢,我们要提高警惕,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剔除糟粕,这才是所谓的旅游卫视国学堂之梁冬对话常海沧 主持:梁冬 主讲:常海沧国学堂_音频转文字组 整理- 4 -扬弃,这叫辅佐。那中国,那中国这两个字其实意味又很加深远了,光是中这一个字,我们都知道说,中它不仅仅是一个方位的概念,它也是一个性质的概念,不刚不柔,不前不后,不里不外,不夸张不收敛是为中,而且呢,这个中呢,我们以后还会花一点时间跟大家讲,它其实是相对于东夷南蛮,西氐北戎这四个概念而言的,所以以后呢我们会跟大家讲中国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或者地理上的概念,更多的时候呢,它也是一个文化的概念。中国还有一个其它的名词叫神州,

7、我们都说我们是无神论者,那为什么我们又说自己是神州呢?那神对于整个的中国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是呢,我觉得如果你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什么是神的话,可能对于大家更有帮助,霍金其实研究的所有问题,就在研究这个整个的宇宙它是怎么动起来的,我们都说有一个万有引力,地球有自转,然后它也围绕太阳公转,然后太阳系又围绕着什么,所有的大家都在转,问题是谁让这一切开始转起来,那第一个力气是谁引发的呢,在中国古代的人,他们也不知道谁让整个的天地能够如此的转起来,所以呢,他们就为那样一个引申万物的那种力量起了一个名字,就有如我们为某一个名字叫A或者B一样,他取的名字叫神。神这个字之所以右边是一

8、个申,根据徐文兵老师跟我分享呢,他说主要的原因就是引申万物者是为神。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这点的话呢,我们就会慢慢发现说,神州,那的确是一个神眷顾的地方,否则的话在整个一球上,为什么只有生活在这个地方的这个民族她能够延绵五千年,不像你看,埃及也好,巴比伦也好,印度也好,现在的这些印度人,埃及人,是不太理解五百年前甚至两千年前,三千年前的埃及人和印度人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整个的文化脉络,其实是有一点点断层的,那中国就不是,我们很幸运,现在基本上任何一个中国人受一点简单的文字训练,你就可以读懂孔子的东西,你可以读懂孟子的东西,甚至是孔子孟子更之前的东西,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文字是没有断过的,我们的文化脉络是

9、没有断过的,我们的整个文化的基因是没有断过的,所以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民族生活在这个地方的这个民族的人,他们能够如此延绵不绝地把他的文化一脉相承下来,这中间一定有他的这个整个文化里面的基因成分在。还有两个字很有意思的,一个是文一个是化,说到文这个字呢,文化这两个字很有意思,大家有没有发现,尽管中国有历朝历代的很多简化字的版本,但是呢“文化”这两个字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大概三五百年前,四五百年以前,这个“文”和“化”这两个字就这样写的了,“文” 和“化”这什么要这样写,那中间呢是很有意味的,有一个叫做萧启宏的老师,他是专门研究文字,他告诉我说,“文化” 这两个字,包含了整个中华

10、文化的信息密码,我问他是如何而来,他说那是因为这个“文”这个字上面一点一横呢是 “玄”的那上部分,代表的就是玄,那下面这个叉实际上是爻,就是我们讲的这个易经里面六爻的那个爻,爻的一部分,所以文化整个中国的文字是来自于易经的,比如说错综复杂也好,否极泰来也好,甚至鼎泰风这样的名字也好,都是来自于易经,因此呢,这个“文 ”字呢,其实来自于易,它是来自于宇宙的玄,而另外一个“化” 字,“化”字又意味着什么呢,广告休息之后再和大家分享。旁白:你可曾想过有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中的文与化二字,究竟代表什么意思,旅游卫视国学堂之梁冬对话常海沧 主持:梁冬 主讲:常海沧国学堂_音频转文字组 整理- 5 -梁冬:为

11、什么文化的化,旁边是个七。旁白:化与七又有着怎样的渊源。梁冬:在中国文化里面,逢七必变。旁白:稍事休息,梁冬继续与您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梁冬:辅佐中国文化发扬光大,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来到国学堂,我是梁冬,刚才呢,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了为什么我觉得中国文化是如此有趣味,稍微地我们去学习一些字,当然这只是梁冬在过去这一两年碰见不同的老师,他们给我讲的不同的版本而已,不见得完全正确哦,但是呢,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中国文化所蕴含的意味在哪里,比如说“化” 这个字,很多人都从来没有认真留意过“化”这个字的单人旁,这边这个是个 “七”,还是匕首的 “匕”?当第一次这个萧启宏老师问我的时候,我

12、也纳闷儿,这个“化” 字旁边这个是 “七”?还是匕首的“ 匕”的呢?后来他告诉我是七,“ 七”和匕首的“匕”最大的不同是七呢是出头的,面匕首的 “匕”是不出头的,意味很大。为什么文化的“化” 旁边是个七,我就问萧老师,萧老师给我的解释的版本,他说在中国文化里面逢七必变。比如说我们讲易经是六爻,到了六爻过了之后呢,到了第七爻其实就是一个新的一爻了。这是逢七必变的一个概念。那另外一方面从统计学的角度上来说呢,如果一支股票它连续涨,很难连涨七天的,如果涨到第七天它不做调整的话,一定是有很大的问题,最糟糕的情况七天之后也会有变化,比如说某文艺女青年,被男朋友抛弃,或者某文艺男青年被女朋友抛弃,那撕心裂

13、肺,惊天动地,地动山摇,对不对?但是呢七天之后,基本就能活过来,又是一尾活龙,不要以为分手一定会让人死掉,不会的,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哭泣并不是为爱情而哭泣,而是为自己被抛弃而哭泣,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呢,七天之后呢,什么东西都会有变化的,你扛着就能过去,这是整个中国文化里面很有意思的,包含在“化” 这一个字里面,所蕴含的深刻的道理和意味,所以这句话连在一起,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辅佐中国文化发扬光大,其实我认为了几个汉字已经充分地呈现出来我对这个文化的喜爱。在我所喜欢的明末清初,清初末年、民国和共和国这一段历史里面,过去一百多年来呢,其中一们大文人,或者是知识分子辜鸿铭,他是这样形

14、容中国文化的。辜鸿铭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他基本上是生于南洋,娶妻东洋,供职于北洋,求学于西洋,这么样一个人,他是南洋出生的,他的英文水平很好,据说呢当时,他刚刚回到中国的时候连中文化都说不清楚,他南洋人到西洋求学嘛。来到中国的时候,连中国话都说不清楚,但是迅速地发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后来呢,他甚至用英文向西方翻译了论语中庸和大学这样的一些文章,那辜鸿铭可以说是在过去一百多年来,中国整个文化界,甚至整个全世界最学贯中西的人了,他说中国文化之所以吸引他的最生要的原因在于,中国人的身上有那么一种智敏的趣味,或者是机智、敏捷的趣味,而这种敏捷呢是来源于一种这个民族的人所共有的同情心。什么叫做同情心?就是

15、能够很清楚的感受到别人的悲凉和痛苦,能够很清楚地感受到别人的痛,这个东西呢,用孔子的话来说叫仁。有一天呢,我在马来西亚看到一个当地的华人报纸,那个报纸上有一天它在讲什么叫做仁,就是仁义礼智信的仁,它说“仁”通果仁的仁,果仁就是一个水果的里面那个核,实际上每一个人呢,自己旅游卫视国学堂之梁冬对话常海沧 主持:梁冬 主讲:常海沧国学堂_音频转文字组 整理- 6 -的里面也是有这样的一个东西的。而我们这个仁呢,全世界所有人,中国的文化里面,相信所有人里面的那个果仁呢,都是一致的,所以呢,当我们能够理解自己的感受的时候,我们就能理解别人的感受,当你能够真正的静下心来往里面去寻找你的欲望动机的源泉的时候

16、,你就能理解别人的欲望动机源泉,所以整个中国文化的本质来自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我所理解的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于,己所欲施于人,这是非常大的两种的不同,我认为当一个人,己所欲施于人的时候,也许他的动机是好的,他也认为我觉得牛奶很好,所以呢我也希望你喝牛奶,但是他没有想过,我能够喝牛奶,你是不是适合喝牛奶呢?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抱着一种己所欲施于人的心情的活呢,一方面它可能是一个善良的、快乐的,也是幸福的东西,比如说我们都喜欢钱,那么呢,我们也把钱跟大家分享,但是有些时候,它可能会形成一种暴力,它会形成一种压迫感,因为我喜欢的东西未未必别人喜欢。相较而言,我认为孔子的仁这个字呢,它所传递出来的己所不欲

17、勿施于人呢,就显得更富有同情心,更富温暖感,以及呢更富一种互相交融,更能够让社会更加和谐。所以辜鸿铭认为,中国人的所有的伟大的特质,都体现这样的一种温暖的同情心里面。在这个事情上,我们在当年的汶川地震上,我们就可以在整个全中国人民的反应里面大家就可能感受得到了。那辜鸿铭呢,还特别强调了中国人文化里面很多有趣的东西,当然呢,其中最受争议的就是关于他纳妾的看法,那很多人都认为在一个现代文明社会里面,一个先生有几个太太呢,是不文明的,是对女性的一种践踏,是对所谓的忠诚和这种义务的,这样的一种对抗,那辜鸿铭是这样看的,当然我一见得赞同辜鸿铭的观点,只是辜鸿铭这样认为。他说一个先生之所以他能够纳妾,在中

18、国古代,主要的原因在于他的大太太,其实是太爱这个丈夫了,以至于非常理解男人的种种种种,为了避免男人有更多的焦虑,她愿意无我无私的奉献,她自己再去选一个丈夫也会喜欢的,给他作为纳妾。当然那是万恶的旧社会的事情,这段话描述出来,只供电视机前的各们男同胞作为对过去岁月的遥望而已。那说到这个中国的文化的这个特性里面,辜鸿铭花了很长的篇幅甚至会去讲中国的语言和文字的美妙之处。他因为花了很多时间去向西方介绍中国的古代的文学和文字,所以辜鸿铭他说,中国文字的魅力在于,它基本上是一种孩童的文化。因为中国人不仅仅是用大脑思维的,他们还用心灵思维。很多人都觉得很好笑。有一天呢,有一个老师,在清华大学讲课的时候呢,

19、就讲到这个我们用心灵去思考的时候呢,下面哈哈大笑,下面那一群理科生都指着说,人是用大脑思维的。这话也没错,的确是用大脑可以思维的,但是我们的心,主另个一个东西,那就是我们的情绪,我们都知道说每一个人,他的整个的这种意识思维,是有一些很明显的意思,还一有些是受自己的情绪和某一些的潜意识影响的。在中国的文化里面认为大脑和心是相通的,我们的心经呢也是入于脑的,那在这样的一个过程里面,其实心和脑之间呢,彼此之间有不同的分工。如果你非要强调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的话呢,有一天呢,有一个不丹的国师卡玛,来了中国,我请他,跟他见面的时候,我聊到一个问题,我说你们怎么看待幸福感的问题,卡玛说,卡玛呢是一个佛教徒,

20、他告诉我说,其实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很多的东西是自己不知道的,对于那些不知道的东西你该如何思考呢?卡玛关于幸福感的观念,其实很好的印证了中国文化的特质,关于这一点,广告之后再和大家分享。旅游卫视国学堂之梁冬对话常海沧 主持:梁冬 主讲:常海沧国学堂_音频转文字组 整理- 7 -旁白:一个关于幸福感的话题印证的又是怎样的一种中国文化特质?梁冬:其实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很多的东西是自己不知道的,对于那些不知道的东西你该如何思考呢?旁白:有人说中国人不仅仅是在用大脑思考,还用心来思考,稍事休息,梁冬继续与您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梁冬:辅佐中国文化发扬光大,继续回来到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

21、刚才讲到一个话题,就是有一天,我跟不丹的一个国师,就是他的国王的一个相当于顾问,或者是老师聊天,他到北京来,他跟我说,他们认为作为一个佛教徒,那这个卡玛呢,他同时也在剑桥读书,他也受过完整的西方训练,他是剑桥的社会学的博士。那他跟我讲说,他们认为一个人,一辈子当中,有30%的东西是他知道的,他可以藉由他的经验、知识,Know How就是知识来去理解,那还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东西呢,是他不可控,不知道,无法理解的,对于这些东西该如何思考呢?他说那只能够靠相信,靠信念,靠心灵去感知。所以一直以来,我们的逻辑,我们的知识,只能解决我们三分之一的问题,另外三分之二的问题是需要用心灵去忍耐和等待的。那这个东

22、西它不是靠大脑的。有很多朋友呢,会挑点或是质疑,说这个人连基本的道理都不懂,你怎么能说心脏是用于思考问题的呢,现在西方科学已经完全证明了,我们的头脑才是主管整个全身意识形态的,不见得。如果你有一些基本的训练的话,你透过调呼吸,你可能透过调自己的心跳的节律,你甚至透过不去想事情,你会慢慢慢慢的发现,某些东西会慢慢的提升上来,而且呢,我们整个的身体其实是受控一套系统的,这套系统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来自于大脑,那一些经过严格训练的道家人士,一些中医,都有这样的类似的经验,他们告诉我,我认识很多这样的朋友,他们告诉我说,可能透过调节呼吸来调节一个人心的,心跳的频率,那你心跳的频率就像是一个伟大的指挥家一样

23、,它会像演奏乐章一样,去指挥全身的每一个器官,包括那一些你用大脑不能控制的器官的运动,比如说,你现在不能说我要不要让自己的肝颤一下呀,或者说让我的肠子颤一下,甚至说你都不能控制自己现在是不是马上能够放一个屁出来。那么我们身体有很多器官细胞,都不完全靠我们的大脑控制的,反而是可以透过我们的呼吸去调节我们的心脏的频率来控制的,那说到心脏的作用,或者心的作用呢,在中国人来,心不仅仅包括心脏,它还包括由心大概这个位置,或者这一个字眼,所对应的整个人的那一种与天地沟通共振的系统。那中国人一直讲心神,心神,原因也在于如此,那关于这些话题呢,其实梁冬的学问是很浅的,我只是说我在过去的几年里面碰到了很多很有趣

24、的老师,我也会花很多的时间逐个邀请各位老师上来,各大家一起分享关于中国文化太美的种种种种。从明天开始呢,我首先邀请的一位老师,是来自于西安的一位专门研究孙思邈养生策略或者养生哲学的一位老师,叫常海沧教授。常老师呢,会和我们一起分享孙思邈最重要的一个观念,叫贵生。什么叫贵生?就是你会发现说人活着是比一切都重要的一件事情。曾经呢,有一部电影,有一部小说,好像是如果没有记错是莫言写的,叫活着。噢,对不起,不是莫言,是余华,它后来呢,也被拍成了张艺谋的一部电影。整部电影其实讲的就是一个观念,那就是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活着,尽管我们会经历很多的苦难,但是呢,它也会为我们带来生命中种种种种创新的想法。我想在

25、今天节目结束旅游卫视国学堂之梁冬对话常海沧 主持:梁冬 主讲:常海沧国学堂_音频转文字组 整理- 8 -之前呢,引述一句话,和大家分享一个东西,前两天呢,我看过一部来自于台湾的电影,名字叫停车,停车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人很糟糕,很倒霉蛋,然后呢经历了很多很倒霉的事情,在最后的那个镜头呢,是一个主观的看见一个汽车开着,路不断走过来的这样一个镜头。影片:未来你会碰到很多很多的挫折,也许你会哭,但是记得最后,你还是要不停的往前走。梁冬:它是这样说的,它说尽管生活给了我们种种种种的磨难,但是生活仍将会继续下去。这句话的背后就是不管怎么样,活着都比不活着强。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观念,因为以前,我们有些时候会相

26、信说为义而就是舍生取义呀,为爱情而丧生啊,等等等等,在和平年代,不需要大家做出如此极致的行为。好了,感谢大家收看今天的国学堂,重新发现中国文化节太美,辅佐中国文化发扬光大。我是梁冬,再见!旁白:你可曾想过,自己要活到多少岁?常海沧:从理论上讲,你我,每一个人都有条件活到一百二十五岁至一百七十五岁。旁白:为什么大多数人活不到百岁呢?常海沧:缺少这样的规划,你不晓得你自己还有条件活到百数。旁白:国学堂之孙思邈养生哲学系列梁冬对话常海沧,如何揭开孙思邈的养生秘诀,告诉你中国人原来可以如此优雅的生活,轻轻松松活到一百二十岁。旅游卫视国学堂之梁冬对话常海沧 主持:梁冬 主讲:常海沧国学堂_音频转文字组

27、整理- 9 -20100110梁冬对 话 常海沧第二讲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1.10 23:0023:30主讲:常海沧 主持:梁冬参与整理:小鱼儿、清远、顺道、小翔、蓝色天空、慧从卢溪画外音: 你可曾想过自己要活到多少岁?从理论上讲,你、我每一个人都有条件活到 125 岁至 175 岁。为什么大多数人活不到百岁?缺少这样的规划,你不晓得你自己还有条件活到百岁。国学堂之孙思邈养生哲学系列,梁冬对话常海沧;逐层揭开孙思邈的养生秘诀,告诉你中国人原来可以如此优雅的生活,轻轻松松活到120 岁。梁冬:大家好,我是梁冬,梁某人。欢迎收看今天的一个节目,叫国学堂。有一些年没有在屏幕上和大家这样见面

28、了,主要的原因是在过去的这些年里面呢,我在学习中国的学问。我发现中国人,真的是一群很可爱的人,他们懂得如何地去养生,如何地去对待自己的生命,而且呢,在几千年之前的中国人,他们的life style就已经很好了。为什么这样说?有一个教授叫王守常教授,他是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的老师、教授;他跟我们说,实际上中国这个概念并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概念或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多的它是一个文化概念;你居在中间,你可以告诉别人如何生活,那么你就是中国。如果有一天你不能够告诉别人,如何更好地去生活。作为一个人来说,你如何优雅得体而舒服而且高贵地生活,这实际上是一个蛮大的学问。如果中国人不懂得告诉别人的话,让别人来告诉

29、你,那别人就是中国。我们就是外国,就是南蛮,就是东夷等等等等,这个不是我说的,这后面这句话是梁启超说的,所以我一直也希望说,做一件事情,帮助大家一起和我一起去学习,因为过去这些年,我一直在学习嘛,一起去看,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正确的生活,到底什么样的一种学问,才是能够让人感到喜乐的学问。在我所喜欢的诸多的城市里面呢,有一个城市是西安。我不认识一个没有文化的西安人,就像我不认识一个不聪明的湖南人一样,所有的西安人他们身上都带有某一种的古风。有一天我认识了一位常海沧教授,他可是孙思邈的很好的研究者;所以今天我把常老师请到了我们现场,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关于孙思邈、孙真人的故事。你好!常海沧:梁冬好。

30、梁冬:谢谢常老师。我想呢想花一点点时间,让您跟大家介绍一下您是从哪里来?嗨,不说到哪里去啦,在哪里?正在做什么的,好不好?常海沧:我从西安来,我是西安养生文化研究会的老师,我研究的方向,其中有一部分就是研究孙思邈的养生思想。梁冬:我还以为你从北京广播学院来呢。那话透着那一股播音腔啊:“老板,来两根油条。 ”其实呢我想问,就是您现在在研究养生嘛。在中国古代,养生的人,养得最好的就是孙思邈了。有一些电视机前的年轻的朋友可能不是很了解,孙思邈、旅游卫视国学堂之梁冬对话常海沧 主持:梁冬 主讲:常海沧国学堂_音频转文字组 整理- 10 -孙真人是一位何方神圣,您可不可以花一点点时间,跟大家介绍一下孙思

31、邈如何有趣?常海沧:唐朝的一个医生,老家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以前叫耀县。梁冬:有门牌号码吗?耀州区。感觉是那种,你知道吗?就是在耀县。常海沧: 对。画外音: 孙思邈隋唐时期著名的医生、道士,人称“药王、药圣” 。他不仅是了不起的医药学家,更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寿老人,关于孙思邈的年龄坊间流传着六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孙思邈活了101岁,还有的说120岁,131岁,141岁,165岁;更为人惊叹的一种观点认为孙思邈一生活了168岁。梁冬:这位老先生,他怎么个有趣法?常海沧:我所理解的孙思邈他是一个有着很高的生命高度的这样一个大夫,他有八个字,对我的印象特别地深,他就讲:“人命至重,有贵千

32、金” 。他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人命是最重要的,它比起来财富,比起来权力,比起来局限的情感,生命应该放在最前面,比一千两黄金,比所有的物质财富都要更有价值。梁冬:这个孙思邈他讲的这个千金啊,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千金、一千两黄金意味着什么。大家在民国时期哈,一两黄金或者几两黄金,就可以买一个四合院了。在南池子大街,就是故宫旁边的那种地方,大概五两黄金不到,可以买一个一亩地的四合院。所以呢,现在就是说,如果以现在南池子大街那个地价的话,那个地方的一个院,大概是在 1500 万左右。常海沧:是。梁冬:所以呢,千两黄金大概是七八十个四合院吧!常海沧:是,是这样的。梁冬:大概这个比喻,大家完全没感觉,

33、我觉得说起来对于咱们蜗居的朋友来说你把什么东西换算成房子,你就有意识了,四合院意味着什么。好,说回来。您可不可以给我们讲讲,我记得他有两本书嘛,一个是千金药方 ,一个是千金翼方 。常海沧:是。梁冬:这两本书都是讲生活的。常海沧:我觉得我们非常值得讲的是孙思邈对人的寿命的这一种规划或者高度。他提出了人有条件活到百岁以上,也是一方面;第二个方面就是他自己也深刻地实践了这一个理念,他本人也活到百岁以上。这个对我们现代人非常有意义。你放眼看去群当中的百岁老人还是凤毛麟角,特别稀少。为什么活不到呢?就是因为缺少这样一个规划。你不晓得你自己还有条件活到百岁,你到人群中问,你问你有可能活到一百岁上,你信不信

34、,多数人不相信。因为不相信,所以少有这样的高度规划,最终呢,他会在那些个其它年龄阶段心里边会慌。旅游卫视国学堂之梁冬对话常海沧 主持:梁冬 主讲:常海沧国学堂_音频转文字组 整理- 11 -梁冬:诶,你相信你能活多少岁?常海沧:我以前不考虑这个问题。我透过学习养生或者说传播养生文化,我现在对我自己的寿命呢,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这个规划来自于我们现代医学里边关于这个哺乳类动物的这个寿命情况,就是说人是吃奶长大的,哺乳类动物,哺乳类动物的寿命理应等于自己的生长期的 5 倍至 7 倍。人在 25 岁那一年长出了最后一颗牙齿,那颗牙齿叫做智齿也叫做真牙。长那颗牙齿意味着你已经停止生长了。所以说人的生长

35、期就是 25 年,25 乘以 5 等于 125,25 乘以 7 等于 175。从理论上讲,你我每一个从都有条件活到 125 岁至 175 岁,但是没人相信。后来我就渐渐地去思索这个问题,我对我的寿命规划就是 175 岁就不想了,这个 125 岁我得想一想,125 岁这个 5 岁的零头就把它忽略了,所以我的寿命规划就是 120 岁,我一定要活到 120 岁,我活不到 120,我誓不罢休。梁冬:坚定的信念。常海沧:是。梁冬:您现在有30了吗?有40了吗?你有80了吗?多少?看不出来你知道吗?您这样子。常海沧:如果按照120岁来算的话我应该还有这个将近70年的活头。梁冬:120,算一下。120减70

36、,你有50岁了?常海沧:将近,不到,应该不到。梁冬:这个气色真好。画外音: 你希望自己能活到多少岁?你是否认真想过自己要活到多少岁?为什么说你的生命规划会极大影响你的生活质量,下节回来-国学堂,梁冬、常海沧,帮你分析什么是合理的生命规划,教你轻轻松松活到120岁。上古时期的生命智慧,孙思邈的养生哲学,国学堂之孙思邈养生哲学系列,教你轻轻松松活到120岁。梁冬:刚才呢我们和这个常海沧教授讲到这个人的一个生命意识的问题,我突然知道这很重要,你想过你要活多少岁,和没想过对于整个这一辈子来说其实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但是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去想怎么做个 PPT。这是很不划算的一件事情。常海沧:我觉得1

37、20岁是一种象征,它是一个伟大的目标,它在深情地吸引着我,让我的生活用这种高标准来严要求。我们在人群当中去问的时候,说你能活多少岁,你希望活多少岁,你觉得你的能力,能够达到多少?一般人都不自信,好多人都说是活一天算一天吧!梁冬:80 岁就很长了,觉得。常海沧:是,说是我爸我妈身体不好,他们本身不是长寿的,所以我估计我也活不了多长时间。大多数人这样去回答,他缺少一个规划。后来我就说,今天你非得给我一个数字,你得给我明确地说,你究竟希望活多少岁。他挣扎了半天,他旅游卫视国学堂之梁冬对话常海沧 主持:梁冬 主讲:常海沧国学堂_音频转文字组 整理- 12 -说我活80岁吧!我们来看一看,怎么样能活到8

38、0岁,要活80岁就意味着,在80岁那一年你得勇敢地离开,在75岁那一年就做好准备了,做好在5年以后离开的准备了。梁冬:呵呵。好渗人啊常海沧:当然有一个夸张的这样一个设计,一个比喻。梁冬:嗯。常海沧:就说你在七十五岁的时候,掐着手指一算剩下最后的五年的时间了。你至少应该做三件事情。第一:情绪就不用再控制了。七十五年以来,让你特别看不惯的人和事情特别多。从今日开始就没必要了,没必要忍了。梁冬:那老婆肯定首当其冲的。嘿常海沧:你就放开,情绪放开了。这是个夸张的这样一个比喻。第二方面就是,把饮食这方面也就不太讲究了。那就放开吃吧,想吃什去吃什么。从小比如在哪一个地方长大,从小那个家乡的饮食习惯对你的影

39、响,这个印象很深的。就喜欢吃那些东西。什么糖尿病呀,那些就不去在乎了。第三件事情就是,老年人可能要请你去街心公园去玩去,去打拳呀,去锻炼。不去了,你们都去吧,我在家里面就吃了睡,睡了吃。我要看电视连续剧,连看八集。就用比较夸张的,比较极端的这三种方式去折磨自己以后。经过五年,最终你身体情况大幅度地下降。身体体内一些脏腑的功能也就下降了。所以八十岁的时候才能勇敢地离开。否则你说你活八十岁不一定能够在八十岁能够“走” 。即使这样去折磨自己了,八十岁能不能够 “走”也是一个问号。梁冬:为什么?常海沧:因为有一群人和你想法不一样,你以为你到了生命的终点要“走”了。但是,有些比如亲人,他们认为八月十五的

40、月儿之所以圆和你有关。大年初一的饺子香也和你有关。之所以在年终的时候,心儿飞回故乡,归心似箭也是因为有你。所以你的亲人他们折腾你把你送往医院,要让医生对你实施抢救。结果你“走”了一半没“走”了。梁冬:阿弥陀佛。对。这也是一件,对生命很矛盾的事情。常海沧:是,是,是,被送上了,被送上了轮椅,有可能不会说话,有可能口水流的很长,有可能走路一瘸一拐。这个时候你做何感想?我就问那个人,你只规划你的寿命是八十岁,到了这一刻你做何感想?梁冬:我要是到一百二十的时候也这样,不是也很麻烦吗?常海沧:不是这样的。就说如果你有一个清晰的寿命规划,你时时刻刻从三个方面去规划自己。比如情绪,比如饮食,比如劳逸程度,这

41、都非常明确的。因为你要活一百二十岁,比如家里边可能以前还会有一些家庭的矛盾,小的冲突呀,还两个人可能发生的口角。这时候你一想到你要活到一百二十,说我一个要活一百二十岁的人怎么能和你们一般人,一般见识呢?!旅游卫视国学堂之梁冬对话常海沧 主持:梁冬 主讲:常海沧国学堂_音频转文字组 整理- 13 -常海沧:这个矛盾可能瞬间就梁冬:人真要立大志,真的要立大志。常海沧:这个矛盾就瞬间化解。要活一百二十岁他从这个行为上去落实,应该对饮食这方面有讲究。所以一日三餐,理应顶礼膜拜。你所吃下去的东西不仅仅是所谓的碳水化合物呀、蛋白质呀、脂肪呀这些,水分等等等等。这些吃下去的东西里边应该有生命、这些信息、有能

42、量。比如你所吃的豆制品,难道仅仅是豆制品吗?仅仅是蛋白质吗?梁冬:对。常海沧:你看那枚豆长得特别的像人体体内的一个梁冬:肾脏。常海沧:啊,肾脏。是按比例缩小的肾脏。肾脏是按比例放大的一个豆。所以在豆上就有和肾之间冥冥之中的关联。把这枚豆放在土壤里,给它一定条件,这个豆就变了,它会变成豆芽,豆苗,它有生命的力量往上长,能顶起压在它头顶的土坷垃。如果把这个力量放在人的身上,人一伸手这栋楼房就被举起来了。梁冬:所以这就是生命的观念是吧?你天天给一个奥拓浇水它不会成奥迪的。但是你天天给一个小豆浇水,它就成为豆芽了。那差别还是有的。常海沧:再一个就是运动也特别重要。人是动物呀,应该动起来。可是好多人,已

43、经忘掉了自己是个动物,他出门就上车,回家就上沙发。哪里还像个动物呀?梁冬:倒觉得自己是个人物。怎么动才能活到一百二十岁呢?常海沧:应该有两种动法。一种动法是外在的动,一种动法是内在的动。外在的动就是肢体,尤其是肢要运动,手足要运动。有一个有氧运动的提法,就每日运动两次,每次不低于四十分钟。每四十分钟当中,有二十分钟的时间让自己心率快起来,快到你平常心率的1.2至1.5倍。这是一个非常标准的有氧运动的描述。当然这个内部的运动,还是和情绪有关系。梁冬:请问什么叫做内部的运动啊?常海沧:你心脏在,它在不快不慢的跳动,这就是一种内部的运动。你的呼吸在你不知不觉之中也在一张一合的在完成,这也是运动。胃肠

44、系统、消化系统也在运动,都是内运动,是谁让我们心脏一时不停的非常有秩序的在动?谁让我们的胃肠在动?可能是自然的那种规律,它在影响着我们。 梁冬:这话太深刻了,天行健哪! 常海沧:对。画外音: 想要活到 120 岁,外运动很简单,内运动该怎么办呢?怎么做才能够锻炼你的五脏六腑,让体内的运动保持正常?梁冬、常海沧教会你孙思邈的深呼吸锻炼法,最简单最有效。让你轻轻松松活到 120 岁。旅游卫视国学堂之梁冬对话常海沧 主持:梁冬 主讲:常海沧国学堂_音频转文字组 整理- 14 -片花: 上古时期的生命智慧、孙思邈的养生哲学,国学堂之孙思邈的养生哲学系列。教你轻轻松松活到 120 岁。画外音: 为锻炼你

45、的五脏六腑,让体内的运动保持正常,梁冬、常海沧教会孙思邈的深呼吸锻炼法,最简单最有效,让你轻轻松松活到 120 岁。 常海沧:人被设计的过程当中,就留下来这个呼吸让人们来调理。有好多呼吸的锻炼的方法,能够连带的使我们的消化呀、我们的循环呀,其它的内在的运动功能会好起来。那孙思邈就特别强调这个导引。导引就是呼吸之术嘛,所以我们给大家,有一个建议就是那种叫“深呼吸锻炼法”每日能够做两至三回,每一回呢能做二十轮左右,每一轮要做四个深呼吸加上一次屏息。四个深呼吸完了以后,在做第五个呼吸的时候把这口气吸进来含住。别忙着的把它呼出去,这个屏息这个屏上一段时间,这叫做一轮。这个锻炼在第一个月的时候,时间不要

46、太长,就是这个屏息时间不能太长。坚持完了一个月以后,从第二个月开始,你屏息的时候长一些它就能够把我们内在的,那些内脏运动的潜力把它挖掘出来。 梁冬:吸到肺还是在肚子? 常海沧:所谓深呼吸一定要配合我们腹式呼吸,你吸气的时候肚子要鼓起来,呼气的时候肚子要收回去,这就是深呼吸。如果你肚子没有感觉,你的呼吸叫浅呼吸。当然也类似于什么气沉丹田和这个也有关联,但是对于大家而言呢,你要做深呼吸就是一口气吸进来以后你肚子已经鼓起来了。就是你要看什么呢? 梁冬:你要看吸进一口气之后是胸变大还是肚子变大了? 常海沧:是。 梁冬:对吧? 常海沧:吸气是应该肚子大,肚子起来,呼气肚子再收回去,这才是一个标准的深呼吸

47、。一个深呼吸、两个深呼吸、三个深呼吸、四个深呼吸,完了第五个深呼吸把气吸进来。 梁冬:还在肚子吗? 常海沧:还是肚子。 梁冬:然后呢?常海沧:把气含住,别忙着把它呼出去,忍一段时间。 梁冬:忍多久? 常海沧:这个就要因人而异了,一般人在练的时候忍个十几秒呀,但经过一个月的适应性的锻炼到第二个月以后就能慢慢适应,就时间能长一些了。 梁冬:做这个呼吸的时候想些什么事呢?还是不想什么事呢?很难啊。要不想事难的吧,对不对?想什么事呢? 常海沧:最高境界就是什么都不想,问题是一般人做不到。 梁冬:对,那你想什么呢? 旅游卫视国学堂之梁冬对话常海沧 主持:梁冬 主讲:常海沧国学堂_音频转文字组 整理- 15 -常海沧:透过,我现在渐渐地就好像想东西能少一些了。看自己,看自己有没有放松;还是紧张的;看自己怎么呼吸是不是比较理想的,这是“入静”的一些要求,但是通常情况下对于民众而言,要完全达到“入静”的还是不容易的。 梁冬:如果做不到,像一般的咱们这些朋友,那怎么办呢? 常海沧:做不到慢慢来,你做深呼吸和不做深呼吸肯定不一样。你“入静”和不“入静”肯定不一样,但是你如果已经再做深呼吸了,虽然你没有“入静”比没有做的那个肯定要好,再一个你开始不能够入静只要你愿意守、愿意坚持,最终他由想的东西特别多,思绪纷繁起伏不定到最后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