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支原体病简介:支原体(Mycoplasma,亦称霉形体)是分类上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类微生物,最早由 Nocard 和 Roux(1898)从牛传染胸膜肺炎(牛肺疫)病例中分离到,初称类胸膜肺炎微生物(PP-LOs) ,20世纪50年代用支原体这一名称,后按 Edward 和 Frundt 建议将其归入软膜提纲(Mollicutes) 。动物支原体多能引起呼吸道损伤并造成免疫缺陷。1985年 Hill 曾从龟的泄殖腔分离到霉形体(M.testudinis) ;1994年英国学者Vanrompany 从患黏液性、化脓性支气管肺炎的龟中分离到了支原体。另外,还有一些文章报道了支原体对棱皮龟的危害。支原体对龟的传染,主要由食物、尘埃、飞沫经龟的呼吸道间接传染,也有通过接触直接传播。诊断:此病在低温季节容易发生,因为是呼吸道感染,所以病症主要表现为龟精神不振,鼻流分泌物(水性黏性干结) ,面部肿胀,严重时眼球突出,甚至失明,口腔呼气有异臭,减食、拒食或死亡。但多数能通过治疗得到康复。治疗: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用恩诺沙星,每千克饲料添加药物2-4克。注意休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