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亚洲 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期,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 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期隋、唐(公元589年公元960年) 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期宋、元、明、清(公元960年公元1911),2.1.总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时期,也是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儒、道、佛 、玄诸家争鸣,彼此阐发。思想解放促进艺术领域的开拓,造园活动逐渐普及于民间而且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转折期。公元220年东汉灭亡,魏、蜀、吴三国割据。公元263年魏灭蜀,265年司马氏篡魏建立晋
2、王朝, 280年晋灭吴建立统一局面,史称西晋。西晋(公元280年)中国复归统一,建都洛阳。公元300年,八王之乱,少数民族(5族)侵入黄河流域,大乱迫使北方一部分士族、大量汉族劳动人民迁移长江下游。,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1.总说南方:东晋(317年),西晋后裔司马睿在建康(南京),建立东晋王朝。维持103年后,相继为宋、齐、梁、陈四个汉族政权,史称南朝(京都建康)前后169年。北方:五个少数民族,先后建立16国,公元386年北魏(京都洛阳)统一黄河流域,称为北朝,形成南北朝对峙局面。北朝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公元589年,隋建立(581年隋文帝杨坚推翻北周建立
3、隋朝,并于589灭南朝的陈,中国才统一。以上为369年的分裂时期。,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2.哲学与思想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时期,也是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儒、道、佛、玄诸家争鸣,彼此阐发。 思想的解放促进了艺术领域的开拓,也给予园林以很大的影响。 造园活动逐渐散于民间,而且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所以说,这个时期乃是中国古代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承前启后的转折期。,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2.哲学与思想山水诗大量涌现于文坛; 独立的山水画开始出现(画论:宗炳;王微;谢 赫 ) 自然美的发现山水园 文人名士的生活态度(魏晋风流):遁世而沉醉于自然
4、之中,追求一种超脱尘世的清淡隐逸的生活,对园林有很大影响。(陶渊明: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何园寄啸山庄 ) 修禊曲水流觞 始有皇家园林、文士园林之分;中国园林的风格是在六朝时期确定的。,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3.城市 一、城市概况由于割据、分裂,战争频繁,农民失去土地,人口大量减少,交通阻塞,商旅不通,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受到影响。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停滞,汉代的东西二都几乎全部毁坏。但是由于改朝换代,也出现了象曹魏都城邺城这样的杰出的城市规划。北方的少数民族纷纷南迁,中原的汉民族也大量南迁,形成一次中华民族的大迁移、大融合。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有进一步的提高,也
5、吸取了汉族在城市建设及宫室建筑的制度和经验。,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3.城市3. 由于原居住在中原的汉民族成批成宗族的大量南迁至江淮流域长江流域及 闽粤一带,使这一带原来较落后的经济得到发展。建康已成为政治军事文化 的中心。其他如杭州、广陵(扬州)、明州(宁波)、洪州(南昌)等也均 成为较大城市。4. 佛教在东汉即已传入中国。这时期由于人民的痛苦及统治阶级的提倡,佛 教流行很广。在城市内部也大量的建造寺院、佛教等,成为城市中心的重要 建筑群。,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3.城市二、曹魏邺城的规划 1.邺城址位于河北省临漳县附近,漳河沿岸,“东西七里,南北
6、五里”。1)通向东西主要城门的干道,将城市分成两半部。北半部全为统治阶级专用地区,正中为宫城,其中布置一组举行封建典礼的宫殿建筑及广场。宫城东为一组宫殿官署,其北半部为曹操的宫室,南半部为官署。官署东为戚里,为王室贵族的居住区。宫城西为铜雀苑,为王室专用园林。东西轴线南半部为一般的居住区,划分为若干正方的坊里,有三个市,还有手工作坊。2)南北向有三条干道,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3.城市二、曹魏邺城的规划 3)城中的水系是在城西北引漳河水,由三台下流入铜雀苑及宫殿区,分流一部分至坊里区,由东门附近流出城外。园林也很多,除铜雀苑外,城西有文武苑,北城外有苏方苑,其东有灵芝苑等
7、。4)宫殿建筑群的布置很严整。正中宫城部分,入宫门为一封闭形广场、经过端门至大殿前广宽的庭院,大殿在正中,举行大典时用,殿前左右有钟楼及鼓楼。东部的宫殿官署区布局也很严整,进入司马门,干道两边为各种官府衙门,形成重重院落,后半部为后宫为曹操居住之用,是按照“前朝后寝”的制度规划的。,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3.城市二、曹魏邺城的规划,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3.城市二、曹魏邺城的规划 1)邺城的规划布局在古代城市的规划中有重要的影响,城市有明确的分区,一方面是继承了古代城与廓的区分,也直接继承了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分。不同点是,区分更明确,不像汉长安与洛阳
8、宫城与坊里相参,或为坊里所包围。2) 三台就有明显的防御性质。3) 整个城市的布局,将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这种规划手法对以后的都城布局有很大影响,如唐长安等城。,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3.城市三、南朝的都城建康(建业)1. 建康城因位于长江岸边的丘陵起伏的地区,山、湖河等地形较复杂,而且是各朝逐步扩建,因而整个城市平面呈不规则形,是我国古代大城市中不规则平面的典型,宫城部分则按照一定的规划制度,比较方正规划;坊市地区则比较凌乱。2. 南朝佛教极盛,尤其是梁代。城内有几百座佛寺,唐朝诗人杜牧在诗中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3. 宋、齐、梁、陈诸
9、朝,还大规模地扩建了玄武湖周围的园林。,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3.城市三、南朝的都城建康(建业)4. 南朝的建康城,实际上是一组城市形成的,除了在城内有宫城、东府城、西州城外,原来的石头城及越城仍为重要的军事堡垒。为了安置北方大量南下的农业人口,在建康附近还先后设了琅琊、淮南、广州、高阳、堂邑、南东海、南兰陵、南东平等九个“侨郡”。,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3.城市三、南朝的都城建康(建业),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1、私家园林,寄情山水、雅好自然既然成为社会的风尚,那些身居庙堂的官僚,当然也就不会满足于一时游山玩水,最理想的办法莫如营
10、造“第二自然”园林。 门阀、世族的官僚、文人纷纷造园。有权有势的庄园主也竞相效尤,私家园林便应运而兴盛起来,出现了民间造园成风,名士爱园成癖的情况。,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1、私家园林,这一时期的私家园林见于文献记载的已经很多了,其中有建在城市里的城市型私园宅园、游憩园,也有建在郊外,与庄园相结合的别墅园。 由于园主人的身份、素养、趣味不同,官僚、贵戚的园林在内容和格调上与文人、名士的并不完全一样。而南方和北方的园林,也多少反映出自然条件和文化背景的差异。,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1、私家园林,城市型:建置在城市里面 别墅园:建置在野外
11、山水风景地带,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石崇的金谷园,西晋大官僚石崇的金谷园是当时北方著名的庄园别墅。石崇辞官后,卜居洛阳城西北郊金谷涧畔之河阳别业,即金谷园。石崇经营金谷园的目的,是为了退休之后安享山林之乐趣,兼作服食咏吟的场所。这是一座临河的、地形略有起伏的天然山水园。 石崇:归思引、金谷诗 唐杜牧 :金谷怀古,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北方型 别墅园,石崇 金谷园 他是晋武帝时住荆州刺史,敛聚了大量财富。晚年辞官退居洛阳城西北郊十三里之金谷洞畔,造园宅,即金谷园。金谷园:晋石崇的豪华宅第,故址在今河南洛阳。 石崇自序:“余有别庐在金谷洞
12、中,清水茂树,众果、竹、药物具备,又有水礁鱼池”。 晋代文学家潘岳有诗咏金各园之景物:“迥溪索曲阻,峻阪路逶迤。绿池冷淡淡,青柳沼依依,槛泉龙蟹涧,激波画球楫。前庭树沙棠,后园植与槔。灵囿系石榴,茂林列芳梨。饮至临华波,迁坐登隆坻。”说明了金谷园是一座临河地形略有起伏天然山水洞。除园中泉涧池沼花果茂林之景,主人还建有居住的房屋。从事生产的水礁、鱼池及大量的辅助用防。,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晋武帝夺了曹魏的天下,建西晋政权后大肆分封司马氏诸侯,最终引发了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巨富石崇就生活在这纷扰的年代,他曾任荆州刺史,卸任后,其财宝富可敌国。他在洛阳城郊金谷渊
13、中,耗巨资修建了一座金谷园。园中珍宝无数、美妾如云,最得石崇喜爱的就数歌妓绿珠了,她是石崇出使交趾时以十斛明珠聘得的,在众多姬妾之中独得宠爱。,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石崇巨富,却不懂得收敛锋芒,每日以财富炫耀于世,与皇亲国戚竞奢比富,正所谓树大招风。当时晋武帝也是一位纵情声色的君王,后宫有五千佳丽,没多久晋武帝就一病不起,他死后,由他的白痴儿子即位,就是晋惠帝。赵王司马伦为宰相,这个宰相当了些日子后就自立为帝。他昔日的旧属便都成了当朝的红人,其中有一个叫孙秀的,孙秀慕绿珠久已,他到金谷园作客时,希望石崇能将绿珠送给他,石崇选了数十名美女让他挑选,他却非要绿珠不可,
14、石崇大怒,本来孙秀在他眼里根本就算不上个东西,让他挑选美女已是很大的面子,他居然得寸进尺!石崇立即令人送客,孙秀怀恨而去。,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当时石崇与潘岳想让汝南王司马允想击垮司马伦,不料在刀兵相见之时司马允中了司马伦与孙秀的计策,死于军中。而大军立即把金谷园为得水泄不通,石崇知大势已去,对绿竹说:“我因你获罪,奈何?”绿珠流泪道:“妾当效死君前,不令贼人得逞!”说罢纵身跃下栏杆,石崇急忙去拦她,却只扯下一块裙角,绿珠坠楼而亡。石崇在被押赴刑场的途中,才悟出了财足害身的道理,无奈悔之晚矣。 杜牧对金谷园的描绘“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
15、落花犹如坠楼人。”,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石崇金谷诗序:“有别庐在金谷涧中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屋又有水石柱、鱼池、土窟”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对石崇金谷园的缅怀”。 总结:金谷园为代表特征的地主庄园和游赏性园林相结合。金谷园是为游赏并兼有地主庄园性质的园林,主题是以池沼花木为重点,风景更超静雅。,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以居处园林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赐予 :“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何必丝玉竹,山水有清音” 园林规模由汉代的宏大,到朴素雅致、妙造自然的“小园”,北朝文人庾信
16、还专门写了一篇小园赋。 造园的创作方法从单纯写实到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私家园林率先迈出了转折时期的第一步。,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魏、晋、南北朝私家园林特点,1、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的隐逸格调必然影响到皇家园林,虽在都城中,却模仿自然山水。文献中记载较多的有北方的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洛阳,南方的建康(今南京)。如魏初所建的帝王宫苑“铜雀园”,利用了天然山水资源,相传是曹操打算“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地方。十六国时的赵石虎役使十余万人修建御苑,挖池叠山,苑中最著名的是“华林园”。魏明帝在洛阳大造宫室御苑,其中主要的是芳林园,据史记载,当时连皇帝也亲自带领百官参加芳林园
17、的建设,可见这座皇家园林在当时是何等重要。东晋和南朝建都建康后,天然湖泊玄武湖成为御苑区,历代均有新建、扩建,到梁武帝时臻于极盛,建康的皇家园林规模虽然不太大,但充分利用玄武湖优越的自然山水,精心设计,建造豪华,具有典型的“六朝金粉”气息。,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三国演义中的魏国第二代皇帝曹睿也不例外,第一百五回写了这么一回事,魏王曹睿青龙三年,在许昌、洛阳大兴土木,建盖宫殿楼阁,修造“芳林园”,连公卿大臣也要为建园背土搬树。即日曹睿召大臣 马钧问曰:“联建高台峻阁,欲与神仙往来,以求长生不老之方。”马钧奏曰:“汉朝二十四帝,惟武帝享国最久,寿算要高,盖因服天上日
18、精月华之气也,尝于长安宫中,建柏梁台,台上立一铜人,手捧一盘,名日承露盘,接三更斗北所降沆瀣之水-其名曰天浆,取此水用美玉为屑,调和服之,可以返老还童。”曹睿大喜曰:“汝今可引人夫星夜至长安,拆取铜人,移置芳林园中。”,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皇家园林特点,第一是规模比较大,建筑类型多,形象华丽。 第二是造景仍然保留着神仙境界的摹拟和各种象征寓意。 第三是多用雕刻物(石雕、木雕、金属铸造等)作为园林的小品点缀,或者结合机枢而创为各种特殊的水水。 第四是山水气度开阔,但缺乏曲折幽致,植物配置多选用珍贵品种,山石多选用稀有石材,因而形成迥然不同于私家园林的皇家气派。,2
19、.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皇家园林特点,皇家园林由于注重历史的承传,势必赋于造园艺术一定程度的保守性,甚至园名以及主要殿宇、假山、水池的名称也是互相抄来抄去,对待时代美学思想思潮远不如私家园林之敏感。 后期的皇家园林也逐渐受到私家园林的影响,而局部地运用某些写意的手法。从此以后,皇家园林不断向私家园林吸取新鲜的养分,就成了中国园林史上一直贯穿的事实。,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3寺观园林(起源于此时),佛教早在东汉时已从印度传入中国。汉明帝(5875年)曾派人到印度求法,指定洛阳白马寺庋藏佛经。“寺”本来是政府机构的名称,从此以后佛教建筑便统称
20、为寺。 东汉佛教并未受到社会上的重视,仅把它作为神仙方术一类看待,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的局面是各种宗教易于盛行的温床。思想的解放也为外来的及本土成长的宗教学说提供了传播的条件。外来的佛教为了能够立足于中国,使其教义和哲理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融会一些儒家和老庄的思想,以佛理而入玄言,于是知识分子也盛谈佛理。作为一种宗教,他的因果报应、轮回转世之说对于苦难深重的人民颇有迷惑力和麻醉作用。因此不仅受到人民的信仰,统治阶级也加以利用和扶持,佛教遂广泛地流行起来。,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道教开始形成于东汉,其渊源为古代的巫术、神仙、阴阳五行之说,奉老子
21、为教主。张道陵倡导的五斗米道为道教定型化之始。东汉末,五斗米道与后起的太平道流行于民间,一时成为农民起义的旗帜。经过东晋葛洪加以理论上的整理,北魏冠谦之制定乐章诵戒,南朝陆修静制订斋醮仪范,宗教形式更为完备。 道教讲求养生之道、长寿不死、羽化登仙,正符合于统治阶级企图永享奢靡生活、留恋人间富贵的愿望。因而不仅在民间流行,同时也经过统治阶级的改造、利用而兴盛起来。,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舍宅、舍宫”为寺,从而使寺庙园林与皇家、私家无一些实质性的区别,如:河南登村,崇岳寺北魏皇家是离宫。 佛、道盛行,作为宗教建筑的佛寺、道观大量出现,相应地出现了寺观园林这个新的园林
22、类型。 宗教建筑的世俗化意味着寺、观无非是住宅的放大和宫殿的缩小。 城市的寺观不仅是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居民公共活动的中心。 洛阳伽蓝记记载当时佛寺园林最为详尽。书中所举六十六所佛寺,大部分都提到园林。从中可以看出洛阳寺院之擅长山池花木,并不亚于私家园林。,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佛经中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在鹫峰灵山说法的故事 ,古印度气候炎热,往往在深山修建石窟作为僧舍,僧侣们白天托钵乞食,晚间即栖息山林。这些情况情形与老庄的避世和儒家的隐逸颇有合拍之处,中国的僧侣们也加以仿效,纷纷到远离城市的山野中去寻求幽静清寂的修持环境。 道教讲究清心寡欲,炼丹行气。炼丹采药
23、要到深山密林,行气吐纳要环境清静、空气新鲜。加之高山又是传说中神仙居处之地,道教追求羽化登仙,山岳当然也就成为道士们所向往的地方了。,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寺观风景名胜区,在荒无人烟的山野地带营建寺观又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靠近水源以便获得生活用水;二是靠近树林以便采薪;三是地势向阳背风、易于排洪,小气候良好。 凡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地段也就是风景比较好的部位,寺观建筑也就必然会以风景建筑的面貌出现。,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寺观风景名胜区,殿宇僧寺往往因山就水,布局上讲究曲折幽致,高低错落。因此,这类寺观不仅成了自然风景的点缀,其本身
24、也无异于园林。 在许多自然风景优美的地带,便有了寺观作为宗教基地和接待场所,相应地也有了道路等基础设施。 于是,以宗教信徒为主的香客、以文人名士为主的游客纷至沓来。自此以后,远离城市的名山大川逐渐形成了原始型旅游的风景名胜区。佛寺和道观,便成为这些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观的主体和原始型旅游的接待场所。,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寺观风景名胜区,东林寺,东晋佛教高僧慧远,于晋孝武帝的太元九年(384年)来到庐山,流连于此地的山清水秀,遂在江州刺史的帮助下建寺营居,就是这就是庐山的第一座佛寺东林寺。 慧远在庐山一住三十年,聚徒讲学,成为东南佛教的宗师。慧远还组织一个社团名叫“
25、白莲社”,参加的有佛教徒、玄学家、儒生共123人。他们除了讲论佛学,探讨玄理之外,也在慧远的影响下品玩山水风景,自己营建园林别墅。著名画家宗炳即是莲社成员之一。 莲社成员以他们很高的文学修养、艺术趣味和鉴赏自然美的能力,对于当时南方私家园林艺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他们所经营的园林,也可视为后世文人园林的滥觞。,白莲社,白莲社:也称莲社。慧远与慧永等十八人结社于庐山东林寺,同修净土之法,因号“白莲社”。当时陈郡谢灵运恃才傲物,少所推重,一见远公,肃然心服,为鑿东西二池种白莲,求入净社,远以灵运心杂不许。,大明寺,大明寺是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的游览胜地,古有扬州第一名胜
26、之说。大明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故称“大明寺”。隋仁寿元年(601),文帝杨坚六十寿辰,诏令在全国三十个州内立三十座塔,以供奉舍利(佛骨)其中一座建立在大明寺内,称“栖灵塔”。塔高九层,因寺从塔名,故“大明寺”与“栖灵寺”并称;又因大明寺在隋宫、唐城之西,亦称“西寺”。,鸡鸣寺,又称古鸡鸣寺,位于鸡笼山东麓山阜上,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鸡笼山东接九华山,北临玄武湖,西连鼓楼岗,山高62米,因山势浑圆似鸡笼而得名。鸡笼山背湖临城,满山浓荫绿树,翠色浮空,山青水秀,风景绮丽。鸡鸣寺寺址所在,三国时属吴国后苑之地,早在西晋永康元年(300年)就曾在此倚山造室,始创道场。东晋
27、以后,此处被辟为廷尉署,至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年)梁武帝在鸡鸣埭兴建同泰寺,才使这里从此真正成为佛教胜地。,莫高窟北区石窟,敦 煌,栖霞寺,大型园林均有寺庙点缀,已形成一种特色 皇家寺庙作为点缀:北海琼华寺颐和园喇嘛庙等 寺观园林公共园林特色 北京法源寺以丁香著称 苏州西园以戒律幢寺 唐朝贞都观是寺观园林以桃花著称 寺庙选址: 近水源 近树林 良好小气候,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北京法源寺,寺庙的类型(根据地形位置),a据山而设寺庙(山小寺大,如虎丘) b置于山巅(泰山绝顶碧霞祠) c藏于山坳(杭州灵隐寺) d隐于洞壑(温州雁荡山,观音洞) e滨临江湖(温州江心寺
28、,普陀一些寺),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虎 丘,碧 霞 祠,灵隐寺,观 音 洞,普 陀,4其他园林、公共园林,新亭、兰亭 王羲之兰亭集序,以清新朴素的语言,记叙了一次江南名流的雅集盛会。 梁昭明太子:“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情意” “曲水流觞”,兰亭,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曲水流觞,水和九年(353)三月初三上已日,晋代有名的大书法家、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人,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话。这一儒风雅俗,一直留传至今。当时,王羲之等在举行修禊祭祀仪式后,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
29、,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即兴赋诗并饮酒。据史载,在这次游戏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为“书圣”。,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曲水流觞”之俗,溯其源流,得从三月上巳这一古老风俗说起。上巳,是指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它是我国古代一个祓除祸灾,祈降吉福的节日。远在秦汉以前的周代,已有水滨祓禊之俗。朝廷指定专职的女巫掌管此事。祓,是祓除病气和不祥;禊,是修洁
30、、净身。祓禊是通过洗濯身体,达到除去凶疾的一种祭祀仪式。以诗经郑风溱洧一篇中,就具体记载了春秋时的郑国,每逢阳春三月,秉执兰草,招魂续魂,祓除不祥的生动情景。,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到了汉时,三月上巳,才确定为节。每逢该日,官民都去水边洗濯。不仅民间风行,连帝王后妃也去临水除垢,祓除不祥。后来,此俗又进一步演变为临水宴饮。魏晋以后,才将上巳正式改定为夏历三月初三为春禊,作为岁时节令中的重要节日。所有临水祓禊及水滨宴会活动都在这天进行。 “曲水流觞”是上巳节中派生出来的一种习俗。那时,人们在举行祓禊仪式后,大家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
31、前,谁即取饮,彼此相乐,故称为“曲水流觞”。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这种游戏,自古有之。古“逸诗”云:“羽觞随波泛”。汉也有“引流引觞,递成曲水”之说。后来逐渐成为上巳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王羲之这次兰亭之会,虽也举行修禊祭祀仪式,但主要进行了“曲水流觞”活动,突出了咏诗论文,饮酒赏景,对后世影响很大。在绍兴,“曲水流觞”这种饮酒咏诗的雅俗历经千年,却一直盛传不衰。 1981年三月初三,浙苏沪两省一市著名书法家二十
32、七人集会兰亭,倡议建立“兰亭书会”。1982年,经浙江省文联批准正式成立“兰亭书会”。1985年1月,绍兴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夏历这一天,中外书法家和绍兴的文人墨客,都要来兰亭进行曲水流觞、饮酒咏诗。大家晋圣献艺,泼墨浑毫,举办书法殿览,盛况更胜当年。,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有趣的是,“曲水流觞”这一雅俗又东传日本。公元958年,日本福冈县太宰府天满宫,就首先仿效兰亭“曲水流觞”,举办了“曲水宴”。与会者穿上仿古服装,进行洗尘(修禊)社仪,跳起巫女神乐舞,随后进行“曲水宴”。1983年清明前夕,福冈县书法美术振兴会、西日本电视台、太宰府天满宫联合组织了“
33、曲水之宴访华团”,专程到兰亭朝圣王羲之,与绍兴书法家一起进行“曲水流觞”、饮酒斌诗和书艺交流,足见曲水流觞这一习俗和会稽儒风流传之广,影响之深。,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4园林,“曲水流觞”在园林中的应用,绮春园流杯亭座,恭王府流杯亭,小 结 (1),中国古典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 由单纯地摹仿自然山水进而至于适当地加概括、提练、抽象化、典型化,开始在如何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方面有所探索突出反映于文士园林园林。 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已基本消失或者仅保留其象征的意义,游赏活动成为主导的甚至唯一的功能 。,小 结 (2),皇家园林的建设纳入都城的总体规划之中,大内御苑居于都城的中轴线上; 寺观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领域,对于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其他的自然诸要素取得了较为密切的谐调关系。 园林的规划由前此的粗放转变为较细致的、更自觉的设计经营,造园活动已完全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