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3 汽化和液化龙凤中学 边志斌学习目标:A、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制冷.B、过程与方法: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温度的特点.学习过程:问题引入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段时间后就干了,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 一、汽化和液化阅读 P864.3-1 思考并回答问题什么叫汽化?什么叫液化?各举出 2 个事例.二、沸腾1、我们把水烧开称为沸腾,其它液体烧开也称为沸腾,那么什么叫沸腾呢?阅读 P86沸腾下面一段填空.沸腾是液体_和_同时发生的_汽化现
2、象.2、探究水的沸腾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说说你所见到的、感受到的沸腾现象,水在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温度是否在一直上升?猜想和假设:既然沸腾是日常生活中大家非常熟悉的现象,请大家说出观察到的现象(产生气泡的速度,气泡的大小变化情况,温度的变化情况)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要使水沸腾,需给其加热,使用的器材是:_(2)要观察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情况,需要使用的器材是:_(3)当水温上升至 90 时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需要使用的器材是 : _(4)固定整个装置需要使用的器材是: _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根据图 4.3-2,组装装置并进行实验,注意:(1)组装顺序 (2 )酒精灯和温度计的使用 (
3、3 )将螺丝拧牢水沸腾前的现象有:水沸腾时的现象有:当水温接近 90 时每隔 30s 记录一次温度。仿照晶体的熔化曲线在图上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时间/min温度/分析和论证:观察并分析图像可得出的结论是:_评估:(1)为什么有些小组实验用的时间较长?(2)水沸腾时测出的温度是 100吗?为什么?3、沸点:阅读 P87小资料上一段思考并作答(1)什么叫液体的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_.(2)根据小资料中的数据:分析要测标准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应选取酒精温度计还是水银温度计,为什么?三、蒸发盘子里的水、日光下的湿衣服,温度没有达到水的沸点也会变干。说明汽化还有另一种方式蒸发1、请大家阅
4、读“蒸发”内容并回答什么叫蒸发?举出生活中蒸发的两个事例.2、蒸发致冷动手做做(1)组长分别向组员手背上滴一滴酒精,让组员分别说出手背有什么感觉?(2)用扇子扇温度计的玻璃泡,读数会变化吗?如果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再用扇子扇,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液体蒸发时要_热,即具有_作用,结合生活现象举例说明.(3)同学间试着解释 4.3-5 中的现象四、液化阅读 P90液化下一段填空液化有两种方法分别是:_和_;液化时要_热.小结:1、自己总结出本节的知识结构: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有:巩固练习一、基础练习题组1物质从_态变为_态,叫汽化_和_是汽化的两种方式;物质从_态变为_态,
5、叫液化2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_现象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_散发到空气中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对水加热,但只能使水不断地变成_,它的温度_3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_,不同液体的_不同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4蒸发是在_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_液体在蒸发过程中_热,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_5所有气体在温度_都可以液化;家庭使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利用_的方法使其液化储存的气体液化时_热6用酒精棉球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擦一擦,可看到温度计的示数_,这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有_作用7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中出来的气,夏天用口对着手“吹气
6、”使手感到凉快,这是因为“吹气”加速成了空气流通,使_ 加快,手温度降低;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蒸气_ ,使手的表面温度升高。8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9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 )A. 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 B. 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C. 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D. 以上都不对10雾与露是空气中水蒸气_形成的。 ( )A. 熔化 B. 汽化 C. 液化 D. 凝固11在没有加盖的锅中装上水,加热到沸腾后,再将火力加大,关于锅
7、中水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逐渐升高 B迅速升高 C不变 D无法确定12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B液体沸腾时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蒸发时温度不升高C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D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13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 ,这是( )A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 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C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瓶外壁上的水汽化产生的现象14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 )吃冰棒解热; 烧开水时冒“白气” ; 夏天湿衣服晾干; 1 2 3冬天,戴眼睛的人从室
8、外浸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 4A B C D 1 3 2 3 2 4 1 4二、强化提高题15人被 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 100的开水烫伤厉害,这是因为_。16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内。这样做的目的是_。17如下表,为几种物质的沸点,如果在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从空气中提取这些气体,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所有气体一起被液化,无法分离物质 液态氧 液态氮 二氧化碳沸点/ 180 196 78.518 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碗不与锅接触) ,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A. 会
9、沸腾的慢一点 B. 同时沸腾 C. 不会沸腾,温度为 100 D. 不会沸腾,温度低于 10019对锅加热,里面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突然止火,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 ,这是因为( )A. 沸腾时水不蒸发 B. 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高于 100 C. 止火后水分开始大量蒸发 D. 止火后水面上的温度低于 100;大量水蒸气液化为小水滴形成 “白气”20夏天有人用湿毛巾包在牛奶瓶外,希望牛奶不致很快变质。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这种做法( )A. 毫无意义,因为物体间温度相同时不发生热传递B. 错误,湿毛巾包裹使奶瓶散热困难,牛奶反而要变质C. 正确,湿毛巾中的水分蒸发,要从奶
10、瓶吸收部分热,有降温作用,从而延缓牛奶变质 21下图是水的沸腾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图象的 AB 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处于沸腾状态B在图象的 BC 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处于沸腾状态C在图象的 AB 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处于沸腾状态D在图象的 BC 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处于沸腾状态 三、中考链接题22某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回答: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温度/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99(1)由表中数据做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2)实验中得到
11、水的沸点是_(3)在实验中可观察到:开始加热时,杯底及杯侧壁生成许多_;沸腾前杯底的气泡在水中上升时体积_;沸腾时杯底的气泡在水中迅速上升,体积_,到达水面时气泡_(4)在一个标准气压下,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_(“酒精” “水银” )温度计.23星期天早晨,小涛正准备练习书法,刚刚把墨汁倒入盘中一半,小辉和小丽来找他,他们就一起出去了。晚上小涛回家后发现盘中的墨汁已经干了,而没盖盖儿的瓶里的墨汁却几乎没减少。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现象,请你举出一例:_。由此我们可以猜想到,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请你对上面的猜想进行验证,提供的器材如下:一杯水、两块玻璃片、酒精灯、扇子、滴管。(1)从给定的器材中选出需要的器材: (2)实验步骤:24夏天天气很热时,空调打开的房间里的玻璃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小水珠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请说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小水珠?25冬天的早上,玻璃的表面经常会出现一层小水珠,请说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小水珠,小水珠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