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双硬盘的安装和设置.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6886473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硬盘的安装和设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双硬盘的安装和设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双硬盘的安装和设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双硬盘的安装和设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双硬盘的安装和设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双硬盘的安装和设置http:/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2008-03-30 现在的新硬盘容量大、速度快、性能好、价格便宜,何不再买一个呢?可是,旧硬盘好端端的,卖了吧,不值几个钱,放着也是浪费,不如挂个双硬盘吧! 一、设置硬盘跳线的方法 挂接双硬盘前,首先要设置好硬盘跳线,硬盘的跳线方法可参考硬盘说明书,不同的硬盘,跳线方法一般也不同。如果一根 IDE 数据线上只接唯一的一个 IDE 设备(例如硬盘、光驱、ZIP 或 MO 等),就不需要对这个唯一的 IDE 设备设置跳线,系统会自动识别这个IDE 设备(例如硬盘)的身份。 一般都是将性能好的新硬盘(第一硬盘)设为主盘 MA(Master

2、Device)接在第一个IDE 接口(Primary IDE Connector)上。至于旧硬盘(第二硬盘),有几种接法: 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 SL(Slave Device)。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 IDE 接口(Secondary IDE Connector)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 Master Device,另一个设为 Slave Device,这由你自己决定。 二、选择 CS 跳线区分主次盘 你可别忘了,在硬盘或光驱上,除了 MA、SL 跳线

3、外,还有一个 CS(Cable Select,电缆选择)跳线。如果跳线选择为 CS 有效,该 IDE 设备的主、从身份就由硬盘数据线决定。一般来说,连接在硬盘数据线中间插头上的盘是主盘,连接在硬盘数据线末端插头上的盘是从盘。 但是,光有 CS 跳线还不行,还需要对普通的 40 芯硬盘数据线进行改造,即:从带颜色的一边数起,把在两个主、从盘插头之间的第 28 根线切断,注意一定不要切断其它线,这样就可以配合 CS 跳线作为一条专用硬盘数据线。当需要交换主、从盘身份时,只要把这条硬盘数据线接硬盘的两个插头对调一下即可,而不必把硬盘拆卸下来重新跳线。 这对于双硬盘接在同一根数据线上、需要变换硬盘主、

4、从设置的朋友来说,是很方便的。 三、避免“盘符交错”的措施 安装双硬盘,不能不说“盘符交错”问题。什么是“盘符交错”呢?举个例子吧。假设你的第一硬盘原来有 C、D、E 三个分区,分别标记为 C1、D1、E1,第二硬盘有 C、D 两个分区,分别标记为 C2、D2。一般情况下,安装双硬盘后,硬盘分区的顺序将为 C-C1,D-C2,E-D1,F-E1,G-D2,你看,原来第一硬盘的 D、E 分区变成了 E、F 盘,在 C、E 盘之间嵌入了第二硬盘的 C 分区,这就是“盘符交错”。“盘符交错”会引起安装双硬盘以前原有的软件、链接等因路径错误而无法正常工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避免“盘符交错”。 措施 1

5、:如果两块硬盘上都有主 DOS 分区,可在 CMOS 中只设置第一硬盘,而将第二硬盘设为 None,这样,在 Windows 或 Linux 系统中就会按 IDE 接口的先后顺序依次分配盘符,从而避免“盘符交错”,而且也不会破坏硬盘数据。 这样做的好处还有,如果在两块硬盘的主 DOS 分区分别装有不同的操作系统,可以通过改变 CMOS 设置激活其中的一个硬盘,屏蔽另一个硬盘,从而启动相应的操作系统。缺点是:在纯 DOS 下无法看到被 CMOS 屏蔽的硬盘。 措施 2:只在第一硬盘上建立主 DOS 分区(当然还可以有其它逻辑分区),而将第二硬盘全部划分为扩展分区,然后再在其中划分逻辑分区,就可以

6、彻底避免“盘符交错”了。当然,对第二硬盘分区前,要备份好你的数据!可以先用方法 1 安装好双硬盘,再把重要数据备份到第一硬盘上,最后对第二硬盘重新分区。双硬盘安装http:/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2008-03-02 一、确定连接方案IDE 设备(例如硬盘、光驱等)上都会使用一组跳线来确定安装后的主盘(Master,MA)、从盘(Slave,SL)状态。如果在一根 IDE 数据线上接两个 IDE 设备的话,还必须分别将这两个 IDE 设备设置为一个为主盘,另一个为从盘状态。这样,安装后才能正常使用。如果一根 IDE 数据线上只接惟一的 IDE 设备,不管这个 IDE 设备原先是设置为主盘

7、还是从盘状态,都不需要对这个惟一的 IDE 设备重新设置跳线。通常都是将性能较好的新硬盘接在第一条 IDE 数据线上,设为主盘,作为开机引导硬盘。至于旧硬盘,有几种接法: 1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 2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 IDE 接口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主盘,另一个设为从盘,这由你决定。 二、设置硬盘跳线确定好硬盘的连接方案后,就要设置硬盘跳线了。一般可以在硬盘的 IDE 接口与电源接口之间找到由 35 列跳线。不管是什么硬盘,在跳线设置上,大致可分

8、成主盘、从盘与电缆选择(Cable Select)三种。硬盘的出厂预设值都是设为主盘,所以如果将硬盘设为主盘,一般就不用设置跳线了。硬盘跳线大多设置在硬盘的电源插座和数据线接口之间,如图 1 所示。 图 1 有些三星硬盘的跳线是设置在硬盘背面的电路板上,然后根据硬盘正面或数据线接口上方标示的跳线设置方法,如本例的希捷 4.3GB 硬盘正面就有跳线设置图,如图 2 所示。图 2 根据图中标示的设置方案,取出所有跳线帽就是从盘了,如图 3 所示。图 3 上一页 12 下一页 三、安装硬盘与数据线打开机箱,将硬盘装入机箱的 3.5 英寸的安装架,并用螺钉固定,将第一根 IDE 数据线未端插入老硬盘的

9、 IDE 接口,IDE 数据线中端插入新硬盘的 IDE 接口,如图 4 所示。而且,IDE 数据线的 Pin1(也就是红边)必须与硬盘和 IDE 接口的 Pin1 相连接。最后再将梯形的四针电源插头接到硬盘的电源插座上。 图 4将 IDE 数据线接到主板的 IDE 插槽中,同样也要将 IDE 数据线的红边对准 IDE 插槽的Pin1,如图 5 所示。一般来说,主板上会有两个 IDE 插槽,将 80 针或 40 针的 IDE 数据线的另一端插入这个主板上第一个 IDE 插槽中。图 5 如果主板和硬盘都支持 ATA 66/100/133,那么务必要使用 80 针的 IDE 数据线。否则,如果使用

10、40 针的 IDE 数据线的话(即与光驱的数据线相同),将会影响硬盘传输速率。四、设置 CMOS 参数 对于新的主板来说,一般都会自动检测硬盘参数,也就是说只要硬盘安装正确,就无须设置 CMOS。对于一些老主板来说,可能就需要手动进行设置了。 启动计算机后,按“Del”键进入 CMOS Setup 程序的主菜单,选择“IDE HDD Auto Detection(IDE 硬盘驱动器自动检测)”并回车,可以看到第一、第二硬盘的所有参数,包括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工作模式等等。检测结果表明,双硬盘的安装和设置已经成功。按“Esc”键,退回到主菜单,最后按快捷键“F10”或选择“Save A

11、nd Exit Setup(存盘退出)”。退出 CMOS Setup 程序后,将重新启动计算机,如果在开机自检时,能检测出硬盘参数就说明已安装成功。 用 Fdisk 进行硬盘的重新分区及用 Format 进行硬盘分区的格式化。不过在格式化硬盘时一定要注意“盘符交错”问题。例如已将新硬盘分为三个区,格式化 D 盘时,千万不能输入“format D:”,而是要输入“format E:”,否则只会格式化老硬盘的 C 盘。建议在格式化新硬盘之前不要挂接老硬盘,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安装双硬盘的过程比较简单,只要、细心一般就可以顺利完成。如果主板比较老,安装双硬盘之后,出现在通电自检时就可能死机、锁住,或

12、者硬盘容量显示错误等现象,那么很可能是遇到传说中的硬盘容量限制问题了。硬盘启动顺序设置http:/ 来源:洪恩在线 作者: 时间:2008-03-02 最后,我们来设置系统的启动顺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对新安装的电脑。选择主菜单的这一项,让我们看一下设置画面: 把光标移到“Boot Sequence”项,此时的设置内容为“C,A”。用“Page Up”或“Page Down”键把它修改为“A,C”。 “Boot Sequence”决定电脑的启动顺序。电脑可以从软盘、硬盘甚至 CDROM 启动。 举例来说,“Boot Sequence”设为“A,C”,则电脑启动时,先检查软驱 A 里是

13、否装有磁盘,若没有,则从硬盘启动; 若软驱里有磁盘,又会出现两种情况:当软盘含有启动系统时,则从软盘启动;若不含启动系统,则提示你插入正确的磁盘,你也可以把磁盘取出,按任意键尝试从硬盘启动。对于一个新的硬盘,它要经过分区和格式化,然后才能安装软件。所以在第一次使用时,我们要先对硬盘分区,一个未分区的硬盘 DOS 是不能把它认作 C 盘的;完成分区后,系统重新启动以使分区生效,此时系统中已有 C 盘,但它是不含启动系统的。若软驱里没有启动盘或者电脑的启动顺序为“C,A”,则出现启动失败,这就是我们刚才设置“Boot Sequence”为“A,C”的原因。 然后按“Esc”回到主菜单。此时,CMO

14、S 设置已基本完成,新的设置需存储后才能生效,选择“SAVE & EXIT SETUP”或直接按“F10”键,出现确认项:“SAVE TO CMOS and EXIT (Y/N) N ”,按“Y”键并回车,计算机会重新启动。到此,CMOS 设置就完成了,下面要做的就是安装软件了。 DOS 系统启动了。这是电脑从 A 盘读取信息后启动的,下面我们就可以给硬盘分区、格式化、安装软件了。双硬盘的设置详细介绍http:/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2008-03-02 操作系统和软件都越来越大,还要经常泡网,看见好东东就 DOWNLOAD,原来的硬盘早就不够用了。趁现在的新硬盘容量大、速度快、性能好、

15、价格便宜(想想俺当初的4.3G,2000 大元哪,唉,不说也罢!),何不再买一个呢?可是,旧硬盘好端端的,卖了吧,不值几个,放着也是浪费,不如挂个双硬盘吧!这可是个好主意。挂接双硬盘前,首先要设置好硬盘跳线,硬盘的跳线方法可参考硬盘说明书,不同的硬盘,跳线方法一般也不同。如果一根 IDE 数据线上只接唯一的一个 IDE 设备(例如硬盘、光驱、ZIP 或 MO 等),就不需要对这个唯一的 IDE 设备设置跳线,系统会自动识别这个 IDE设备(例如硬盘)的身份。一般都是将性能好的新硬盘(第一硬盘)设为主盘 MA(Master Device)接在第一个 IDE接口(Primary IDE Conne

16、ctor)上。至于旧硬盘(第二硬盘),有几种接法:1.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 SL(Slave Device)。 2.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 IDE 接口(Secondary IDE Connector)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 Master Device,另一个设为 Slave Device,这由你自己决定。顺便说一下,在硬盘或光驱上,除了 MA、SL 跳线外,还有一个 CS(Cable Select,电缆选择)跳线。如果跳线选择为 CS 有效,该 ID

17、E 设备的主、从身份就由硬盘数据线决定。一般来说,连接在硬盘数据线中间插头上的盘是主盘,连接在硬盘数据线末端插头上的盘是从盘。但是,光有 CS 跳线还不行,还需要对普通的 40 芯硬盘数据线进行改造,即:从带颜色的一边数起,把在两个主、从盘插头之间的第 28 根线切断,注意一定不要切断其它线,这样就可以配合 CS 跳线作为一条专用硬盘数据线。当需要交换主、从盘身份时,只要把这条硬盘数据线接硬盘的两个插头对调一下即可,而不必把硬盘拆卸下来重新跳线。这对于双硬盘接在同一根数据线上、需要变换硬盘主、从设置的朋友来说,是很方便的。 安装双硬盘,不能不说“盘符交错”问题。什么是“盘符交错”呢?举个例子吧

18、。假设你的第一硬盘原来有 C、D、E 三个分区,分别标记为 C1、D1、E1,第二硬盘有 C、D 两个分区,分别标记为 C2、D2。一般情况下,安装双硬盘后,硬盘分区的顺序将为 C-C1,D-C2,E-D1,F-E1,G-D2,你看,原来第一硬盘的 D、E 分区变成了 E、F 盘,在 C、E 盘之间嵌入了第二硬盘的 C 分区,这就是“盘符交错”。“盘符交错”会引起安装双硬盘以前原有的软件、链接等因路径错误而无法正常工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避免“盘符交错”。1.如果两块硬盘上都有主 DOS 分区,可在 CMOS 中只设置第一硬盘,而将第二硬盘设为None,这样,在 Windows 或 Linux

19、 系统中就会按 IDE 接口的先后顺序依次分配盘符,从而避免“盘符交错”,而且也不会破坏硬盘数据。这样做的好处还有,如果在两块硬盘的主DOS 分区分别装有不同的操作系统,可以通过改变 CMOS 设置激活其中的一个硬盘,屏蔽另一个硬盘,从而启动相应的操作系统。缺点是:在纯 DOS 下无法看到被 CMOS 屏蔽的硬盘。 2.只在第一硬盘上建立主 DOS 分区(当然还可以有其它逻辑分区),而将第二硬盘全部划分为扩展分区,然后再在其中划分逻辑分区,就可以彻底避免“盘符交错”了。当然,对第二硬盘分区前,要备份好你的数据哦!可以先用方法 1 安装好双硬盘,再把重要数据备份到第一硬盘上,最后对第二硬盘重新分区。愿大家的双硬盘都用得舒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