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扩大就业是经济增长之本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外需减少,凸显出扩大内需的重要性。内需包括两个部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应该看到,投资需求能否扩大,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否持续,归根结底取决于投资回报。换言之,就是取决于投资生产的产品能否卖得出去,能否转化成消费。而消费取决于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又与城乡居民的稳定就业密切相关。只有实现就业,广大城乡居民才有钱花、敢花钱。从这个角度讲,保就业与保增长互相促进,扩大就业是经济增长之本,保就业方能保增长。在当前就业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在保增长中尤其应当注意把保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开拓新思路,探索新途径。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和失业者的培训力度。完善面向所有
2、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向就业难群体和失业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主要思路是,把对就业困难人员和失业者的救助与对他们的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对其提供免费职业教育。就业困难人员和失业者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劳动技能提高了,就业、再就业的机会必定增加。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规模虽小,但一般资本有机构成低,吸纳就业多,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目前,中小企业吸纳了我国 75%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员。扩大就业,必须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口增速下滑、经济增速趋缓,许多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这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有关方面应从启动资金支持、改善融资条件和税收优惠减免等方面加大对中
3、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在优化产业结构和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注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人口众多,又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因而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常必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虽然意味着整个产业的资本和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简单劳动的占比越来越低,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要搞高精尖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相对来说技术含量较低,但并非都是落后产业,比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即使一些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向国际产业链的高端延伸。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调整产业结构并不矛盾,相反,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依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在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还能够为实现更高层次的产业升级奠定技术、资金和人才基础。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老问题。今年是高校毕业生数量最多的一年,经济增长放缓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了新的不利影响。从国家长远发展考虑,对于大学毕业生这一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专业知识的特定人群,应制定特殊的就业政策,将其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当前,应切实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就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的 7 项措施,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