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方稻田耕作制度的 演变,1,一、历史演变回顾,1.1演替目标方向 1)提高产量 2)增加收入 3)稳定社会、保障发展 目标实现: 产量提高明显/收入增加有限/社会稳定、发展迅速,2,-60,1.2 制度演替主线 1)集约利用土地 强化农田基本建设、平田整地、完善排灌系统,不断提高复种指数。 冷浸田一熟、两熟水旱两熟、三熟多元多熟复合种养模式,发展进化方向。 50年代:单季改双季平均增产89;间作改连作每亩增产稻谷从80225公斤;籼改粳每亩可增产6070公斤。70年代困难情况下保证了粮食增长和基本供应。 80年代后实际停止、甚至有所下降。因粮食过关、追求效益。,3,2)提高水田产量 更新品种
2、,优化模式,改进土壤耕作、茬口衔接、复种的配套栽培措施,增施化肥农药,提高了水田产量和粮食供给能力。 总体上产量和潜力显著提高,4,-60,3)提高水田效益 通过减少投入、改善品质、调整水田种植结构、增加高效作物,增加水田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江苏种植大棚西瓜(番茄、青椒、草莓)稻种植制度,上百万亩。东台20多万亩西瓜,实行水旱轮作,品种更新,亩增效益5000元。15万亩青椒,亩产普遍达5000公斤以上,亩平收入60007000元,高者800010000元。 稻+鸭,稻+鱼,稻+蟹,水稻-龙虾,稻-草(鹅)等水田复种种养模式 典型效益显著,总体上没有促进反而却削弱了水稻生产。,5,4)提高
3、劳动效率 机械化水直播、旱直播,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整地、开沟、排灌、植保、收获,全程机械化。仅机直播每亩就可省工5个以上、节本40元左右。 江苏农垦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程度已超过92%。 水稻抛秧、直播、旱秧稀植、免耕直播、留茬套播、再生稻等省工简化技术,农民积极采用。 技术的标准化、间套复种技术标准,水稻、西瓜标准。 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解放了农村劳力、促进了非农经济发展。,6,5)产业化、规模化 出现瓜菜稻、蟹稻、龙虾稻、浅水藕,百亩、千亩连片种植,万亩种植区。 江苏农垦米业有限公司,员工639人;基地农场18家,其中股东农场8家;110万亩自有基地,2006年无公害绿色产品
4、认证面积100万亩,大米生产线14条,加工能力60万吨。 通过“公司+农场”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作物品种布局,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农艺栽培措施,统一机械化作业,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产品购销”;采取“组织化、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的种植模式。 基地农场盈利8200万元,2007年米业销售收入40000万元 苏垦粮食单产比江苏省平均水平高出70公斤 典型效益显著,总体上格局未破、进展缓慢,企业那头热。,7,-60,近年来问题凸显 1)水稻种植面积(特别是双季稻)显著下降,8,2)产量增长不显著 近10年南方水稻单产 单位:公斤/亩,9,3)水稻生产投入过量成本激增,10,4)土壤固有性
5、能退化 少免耕、耕层、冬作适宜性、病虫草害 5)稻田系统秸秆过剩 焚烧、丢弃,屡禁不止 6)生产经营模式原始 小农、经验、自给为主体 7)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劳力、资金投入不足,11,8)农田环境污染加重 富营养化、农药、生物 生产中单季稻施氮量平均为N300 kg/ hm2,甚至更高。太湖流域高产水稻的施氮量为N 270300 kg/ hm2。 导致农村水环境污染严重,12,9)中央一头热、干群不积极 中央 不断发文件、出台政策、做宣传 农民 希望拿补贴、保口粮,愿意出租土地、改种菜、外出打工 企业 规模流转条件下,不种田拿补贴、种稻者不补贴 干部 关心完成种植指标、完成发放任务,管不了生产
6、结果,13,4.主要矛盾,4.1 耕地矛盾 经济发展需要占用优良耕地-经济发展粮食比较优势下跌 土地比较效益急剧下跌 劳动生产率比较优势下跌,14,4.2 上下目标差异矛盾 政府文件要求增产粮食-干群行为努力增加收入 补贴不济效益差距,农民不感谢 补贴难以落实到位,干部不感谢 农民不缺粮、缺钱,不积极、不主动、不情愿,唯效益 干部不缺粮的缺钱、不缺钱的不缺粮,无热情、欠主动、缺信心,唯上级 粮食比重下降,面积比重降、效益比重降、投入比重降,15,4.3 产投效益矛盾 增产要求增加复种指数-复种指数增加降低边际效益 增加劳力、增加化肥、增加农药、增加煎熬(负福利、降民生),增加机会成本。 4.4
7、 市场矛盾 高效农业蔬菜瓜果-生产全面超过需求 2.5亿多亩蔬菜,生产5亿多吨蔬菜,实际消费不足1.5亿吨需求,超产2/3。,16,4.5 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矛盾 增产要求趋强-资源不足日显 人口加、耕地减、水不足,5.5亿吨粮食,增产一千亿斤粮,任务艰重 人均拥有淡水资源2000吨不到,每亩水稻需要600吨以上淡水 机械能源、化肥能源、农药能源、生活能源、二产三产要竞争能源 病虫草害加剧、农药使用加剧、食品安全问题加剧、环境污染加剧,17,4.6 量-质-效益矛盾 市场要求优质安全-农民要求产量效益 认证、贴牌、过场,贸易骗钱获利 农民求高产、稳产、低耗、优质,在市场受欺压 4.7 需要-控制矛盾 区域社会系统安全需要-缺乏机制控制管理无力 气候、疫病、战争、灾害、交通,影响交通、影响运输、影响供给、影响安定 农民口粮有保障、城市居民无着落,农民转性风险 农民期望不倒退、有进步,无望腾飞 经济建设破坏水系、城郊农业条件最差,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