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1].2__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ppt

上传人:buyk185 文档编号:6859059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2__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1[1].2__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1[1].2__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1[1].2__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1[1].2__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要点梳理 1.命题的概念可以 ,用文字或符号表述的语句叫作命题.其中判断 的语句叫真命题,判断 的语句叫假命题.,1.2 命题及充要条件,判断真假,为真,为假,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2.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1)四种命题,若q,则p,(2)四种命题间的逆否关系,逆命题,逆否命题,否命题,(3)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_的真假性;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互为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_. 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如果p q,则p是q的_,q是p的_;(2)如果pq,qp,则p是q的_. 4.特别注意:命题的否命题是既否定命题的条件,又否定命题的结论;而命题的否定是只否定命题的结论.

2、,相同,没有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基础自测 1.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 )求证 是无理数;x2+4x+40;你是高一的学生吗?一个正数不是素数就是合数;若xR,则x2+4x+70.A. B. C. D.,解析 不是命题,是祈使句,是疑问句.而 是命题,其中是假命题,如正数 既不是 素数也不是合数,是真命题,x2+4x+4=(x+2)20 恒成立,x2+4x+7=(x+2)2+30恒成立. 答案 C,2.命题“若x2y2,则xy”的逆否命题是 ( ) A.“若xy,则x2y2”C.“若xy,则x2y2” D.“若xy,则x2y2”,C,3.(2009江西)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为( )

3、 A. B.若x2=1,则x=1C.若x=y,则 D.若xy,则x2y2解析 得x=y,A正确,B、C、D错误.,A,B,5.(2009四川)已知a,b,c,d为实数,且cd,则 “ab”是“a-cb-d”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 cd,-cb,a-c与b-d的大小无法比较;当a-cb-d成立时,假设ab,-cb.综上可知,“ab”是“a-cb-d”的必要不充分条件.,B,题型一 命题的关系及命题真假的判断 【例1】分别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2)若

4、q1,则方程x2+2x+q=0有实根. (3)若x2+y2=0,则实数x、y全为零.,写成“若p,则q”的形式,写出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判断真假,思维启迪,题型分类 深度剖析,解 (1)逆命题: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真命题. 否命题:面积不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是全等三角形, 真命题. 逆否命题:两个不全等的三角形的面积不相等,假命 题. (2)逆命题:若方程x2+2x+q=0有实根,则q1,假命题. 否命题:若q1,则方程x2+2x+q=0无实根,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方程x2+2x+q=0无实根,则q1, 真命题.,(3)逆命题:若实数x,y全为零,则x2+y2=0,真命题. 否命题:若

5、x2+y20,则实数x,y不全为零,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实数x,y不全为零,则x2+y20,真命题.(1)在写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 否命题时,首先要看这个命题是否有大前提.若有大 前提,必须保留其大前提,大前提不能动. (2) 原命题和其逆否命题等价.,探究提高,知能迁移1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判断其真假. (1)若m,n都是奇数,则m+n是奇数. (2)若x+y=5,则x=3且y=2.解 (1)逆命题:若m+n是奇数,则m,n都是奇数,假命题.否命题:若m、n不都是奇数,则m+n不是奇数,假命题.逆否命题:若m+n不是奇数,则m,n不都是奇数,假命题.(2)逆

6、命题:若x=3且y=2,则x+y=5,真命题.否命题:若x+y5,则x3或y2,真命题.逆否命题:若x3或y2,则x+y5,假命题.,题型二 充要条件的判断 【例2】指出下列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在“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中选出一种作答).(1)在ABC中,p:A=B,q:sin A=sin B;(2)对于实数x、y,p:x+y8,q:x2或y6;(3)非空集合A、B中,p:xAB,q:xB;(4)已知x、yR,p:(x-1)2+(y-2)2=0,q:(x-1)(y-2)=0. 首先分清条件和结论,然后根据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思维

7、启迪,解 (1)在ABC中,A=B sin A=sin B,反 之,若sin A=sin B,因为A与B不可能互补(因为三 角形三个内角和为180),所以只有A=B. 故p是q的充要条件. (2)易知, p:x+y=8, q:x=2且y=6,显然 q p, 但 p q,即 q是 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根据原命题 和逆否命题的等价性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显然xAB不一定有xB,但xB一定有 xAB,所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条件p:x=1且y=2,条件q:x=1或y=2, 所以pq但q p,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探究提高 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需要从两方面分 析:一是

8、由条件p能否推得条件q,二是由条件q能否推 得条件p.对于带有否定性的命题或比较难判断的命 题,除借助集合思想把抽象、复杂问题形象化、直观 化外,还可利用原命题和逆否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 的等价性,转化为判断它的等价命题.,知能迁移2 (2009安徽)下列选项中,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是 ( )A.p:a+cb+d,q:ab且cdB.p:a1,b1,q:f(x)=ax-b(a0,且a1)的图像不过第二象限C.p:x=1,q:x2=xD.p:a1,q:f(x)=logax(a0,且a1)在(0,+)上为增函数,解析 由于ab,cd a+cb+d,而a+cb+d却不一定 推出ab,cd.故A中p

9、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B中,当 a1,b1时,函数f(x)=ax-b不过第二象限,当f(x)=ax- b不过第二象限时,有a1,b1.故B中p是q的充分不 必要条件.C中,因为x=1时有x2=x,但x2=x时不一定有 x=1,故C中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D中p是q的充要条 件. 答案 A,题型三 充要条件的证明 【例3】 (12分)求证方程ax2+2x+1=0有且只有一个负数根的充要条件为a0或a=1.思维启迪 (1)注意讨论a的不同取值情况; (2)利用根的判别式求a的取值范围.解题示范证明 充分性:当a=0时,方程变为2x+1=0,其根为 方程只有一负根. 2分当a=1时,方程为x2+2

10、x+1=0,其根为x=-1,方程只有一负根. 4分当a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根,,且 0,方程有一正一负根. 6分 必要性: 若方程ax2+2x+1=0有且仅有一负根. 当a=0时,适合条件. 8分 当a0时,方程ax2+2x+1=0有实根, 则=4-4a0,a1, 当a=1时,方程有一负根x=-1. 10分 若方程有且仅有一负根, 综上方程ax2+2x+1=0有且仅有一负根的充要条件为 a0或a=1. 12分,探究提高 (1)条件已知证明结论成立是充分性. 结论已知推出条件成立是必要性; (2)证明分为两个环节,一是充分性;二是必要性. 证明时,不要认为它是推理过程的“双向书写”,而 应该进

11、行由条件到结论,由结论到条件的两次证明; (3)证明时易出现必要性与充分性混淆的情形,这 就要分清哪是条件,哪是结论.,知能迁移3 求证方程x2+ax+1=0的两实根的平方和大 于3的必要条件是|a| 这个条件是其充分条件吗?为什么?证明 设x2+ax+1=0的两实根为x1,x2,则平方和大于3的等价条件是|a| 这个条件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1.当一个命题有大前提而要写出其它三种命题时,必须保留大前提,也就是大前提不动;对于由多个并列条件组成的命题,在写其它三种命题时,应把其中一个(或n个)作为大前提. 2.数学中的定义、公理、公式、定理都是命题,但命题与定理是有区别的;命题有真假之分

12、,而定理都是真的.,方法与技巧,思想方法 感悟提高,3.命题的充要关系的判断方法(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p则q、若q则p的真假.(2)等价法:即利用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3)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若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1.否命题是既否定命题的条件,又否定命题的结论,而命题的否定是只否定命题的结论.要注意区别. 2.判断p与q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p与q之间关系的方向性,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方向正好相反,不要混淆.,失误与防范,一、选择题 1.(2009重庆)命题“若一个数是负数,则 它的平方是正数”的

13、逆命题是 ( )A.“若一个数是负数,则它的平方不是正数”B.“若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则它是负数”C.“若一个数不是负数,则它的平方不是正数”D.“若一个数的平方不是正数,则它不是负数”解析 原命题的逆命题:若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则它是负数.,B,定时检测,2.(2009浙江)已知a,b是实数,则“a0且 b0”是“a+b0且ab0”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 当a0且b0时,一定有a+b0且ab0.反之,当a+b0且ab0时,一定有a0,b0.故“a0且b0”是“a+b0且ab0”的充要条件.,C,3.(2008广东)命题“

14、若函数f(x)=logax (a0,a1)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则loga20,a1)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减函数B.若loga20,a1)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减函数C.若loga20,则函数f(x)=logax(a0,a1)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D.若loga20,a1)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解析 由互为逆否命题的关系可知,原命题的逆否命 题为:若loga20,则函数f(x)=logax(a0,a1) 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减函数. 答案 A,4.已知A=x|x-1|1,xR,B=x|log2x1,xR, 则“xA”是“xB”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15、条件解析 A=x|x2或x0,B=x|x2,xA xB,但xB xA.,B,5.集合A=x|x|4,xR,B=x|x5”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 A=x|-4x4,若AB,则a4,a4 a5,但a5a4.故“A B”是“a5”的必要不充分条件.,B,6.(2009北京) 的 (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 这说明 外 还可以取其他的值.所以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A,二、填空题 7.若“x2,5或xx|x4”是假命题,则x 的取值范围是_.解析 x2,5且xx|x4是真

16、命题.由 得1x2 .,1,2),8.设p:|4x-3|1;q:(x-a)(x-a-1)0,若p是q的充 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解析 p: x1,q:axa+1,易知p是q的真子集,,9.(2009江苏)设 和 为不重合的两个平面, 给出下列命题:若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 内的两条直线,则 平行于 ;若 外一条直线l与 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l和平行;设 和 相交于直线l,若 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l,则 和 垂直;直线l与 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l与 内的两条直线垂直.上面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为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解析 命题是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正确;命 题是直线

17、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正确;命题中 在 内可以作无数条直线与l垂直,但 与 只是相交 关系,不一定垂直,错误;命题中直线l与 垂直 可推出l与 内两条直线垂直,但l与 内的两条直线 垂直推不出直线l与 垂直,所以直线l与 垂直的必 要不充分条件是l与 内两条直线垂直. 答案 ,10.已知p:|x-3|2,q:(x-m+1)(x-m-1)0,若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解 由题意p:-2x-32,1x5. :x5.q:m-1xm+1, :xm+1.又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三、解答题,11.求关于x的方程ax2+2x+1=0至少有一个负实根的充要 条件.解 (1)a=0适合. (2

18、)a0时,显然方程没有零根.若方程有两异号实根,则a0;若方程有两个负的实根,则必有 解得0a1.,综上知,若方程至少有一个负实根,则a1.反之,若a1,则方程至少有一个负的实根,因此,关于x的方程ax2+2x+1=0至少有一负的实根的充要条件是a1.,12.已知命题p:方程x2-(2m-2)x+m2-2m=0在1,3上有解;命题q:函数y=ln(x2+mx+1)的值域是R.如果命题“p或q”为假命题,求m的取值范围.解 方程x2-(2m-2)x+m2-2m=0的解为x=m或x=m-2.若p真,则1m3或1m-23,即1m5.q真函数y=ln(x2+mx+1)的值域是R=m2-40m-2或m2.p或q为假命题,p、q都是假命题.m5-2m2m的取值范围为(-2,1).,有,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