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磷洗衣粉与无磷洗衣粉对环境影响的比较研究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少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再加一些助剂,磷酸盐,硅酸盐,元明粉,荧光剂,酶等。经混合、喷粉等工艺制成。现在大部分用 4A 氟石代替磷酸盐。 较好的洗衣粉其主要成分有:织物纤维防垢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软化剂、污垢悬浮剂、酶、荧光剂及香料等;较差的洗衣粉常含有磷、铝、碱等有害成分。表面活性剂在洗衣粉中的作用是使洗衣粉有可溶、乳化、浸透、洁净、杀菌、柔化、起泡、防止衣物静电等功能。合成的表面活性剂很早就被人们发现有使手变粗等副作用,现在已被视为污染环境的一大公害。另外,磷、铝碱,尤其是磷在一
2、些发达国家已被禁止使用在洗衣粉中,然而我国不少化工厂,还在生产这种产品,特别是一些外资企业,再自己本土的产品不能有这些有害物质,而在我国,则钻法律不健全、人们环保意识不强的空子,大胆的添加这些有害物质。我们这次研究的课题就是含磷洗衣粉与无磷洗衣粉对环境的研究。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首先在我看来:第一是洗衣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生活中每家每户都要洗衣服,洗衣服就要用洗衣粉。第二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渐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却越来越糟糕,这都是人们只追求物质享受不顾生活环境的后果。而洗衣粉的广泛使用大大增加了水体污染的速度。基于这两个根本原因,我们决定以洗衣粉为研究课题,着
3、重研究无磷与有鳞洗衣粉对环境的危害。洁衣原理是什么?粉的去污功能来自一些具有表面活性的化学物质。它们能够提高水的浸透能力,同时利用分子间存在电斥力的机理,清除污垢微粒。由于表面活性分子构成的形式,洗衣粉才能发挥其双重功能。表面活性分子的一端是亲脂疏体,即它一方面吸引污脂分子,同时又排斥水;而在另一端则只有亲水体,也就是能够吸引水分子。把洗衣粉倒入洗衣机后,表面活性分子的亲脂体部分就极力向任何没有充满水的平面黏附,也就是向正洗涤的物体表面(因体表面或布料表面)黏附。与此同时,亲水体部分就排斥油脂物质可减弱保持水分子相互结合的那种分子间的引力(就是水形成水珠的那些吸引力,这些力使水珠就像包在弹性薄
4、膜里) ,而单个分子就得以渗透到需要清洗的物体表面和污垢微粒之间。因此可以说表面活性物质减小了水的表面张力。洗衣机的机械功能或手的揉搓可以导致被表面的活性分子包围的污垢微粒脱落,而污垢微粒是随着亲脂部分黏附在表面活性分子上的。这引起仍然悬浮在物体上面的污垢微粒能够在冲涮阶段被清除掉。 去污物质还可依据分子间的静电排斥机理细分。污垢是带有电荷的,正因如此,表面活性物质是根据电荷的不同来分类的,即阴离子的表面活性物质和阳离子的表面活性物质。阴离子的表面活性物质有负电荷,对清除固体污垢微粒有效(尘埃、油垢等) 。比如肥皂就是一种典型的负电荷的表面活性物质,它能同造成硬性水质的离子(镁子和钙离子)结合
5、,形成不溶解的污垢泡沫层。阳离子的表面活性物质有正电荷,可用作消毒杀菌剂。事实上,细菌是带有负电荷的微生物,也就是说在它们的表面有过剩的电子。还存在有“非离子” 的表面活性物质,即没有电荷的表面活性物质:在水质特硬时效力不很大,一般来讲,泡沫较少,为此它们用于清洗不需要多冲涮的物品. 大部分表面活性物质都是可被生物降解的,这就意味着污水中的细菌能够“撕碎”洗衣粉的分子,直至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如二氧化碳、水和矿物质。为了改善表面活性物的去污效能获得更多的泡沫,在洗衣粉中加进 NaPO3(偏磷化钠)便能瓦解污垢,并从中吸收金属离子(如钠),然后同金属离子从而形成可溶于水的物质。另外,它们将带正电
6、荷的钙离子镁离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分子,从而避免沉淀成石灰质水垢,这种特硬水质的典型水垢既能损伤布料,又能损坏洗衣机!为什么当初发明的洗衣粉是含磷的?洗衣粉中需要添加助剂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其中含磷的助剂是三聚磷酸钠,又叫五钠.它能螯合水中的钙镁等造成水质较硬的金属离子,使洗涤用水软化.此外,五钠能提高洗涤液的碱度,从而提高了洗涤液的减缓冲性能.五钠对油脂性污垢有乳化作用,对固体性污垢有分散和胶溶作用,对蛋白质污垢有膨胀增溶作用.这些综合作用的结果,大大提高了洗涤剂的去污效能.要说无磷洗衣粉的好处在哪里,不如就讨论一下有磷洗衣粉中的磷有什么坏处吧。经过讨论和查阅相关资料得出:含磷洗涤用品的危害
7、 危害一:污染水体。磷尽管对生物物体十分重要,但水体中的磷作为营养性物质,含量较高时会形成富营养化,造成藻类迅速繁殖。这样将会耗尽水中的氧气,使水生动植物死亡,大量的藻类也因缺氧死亡腐烂,使水体彻底丧失使用功能。近年来,渤海地区连续发生的赤潮现象即与水中的磷等营养性物质含量较高有直接关系。而研究资料表明,水体中 1 6的磷来自于人类使用的含磷洗涤用品。目前我国的洗衣粉生产量为 200 万吨左右,如果按平均 15的磷酸盐含量计算,每年将有 30 万吨的含磷化合物被排放到地表中。据科学试验表明,1 克磷入水,可使水内生长蓝藻 100 克。这种蓝藻可产生致癌毒素,并透过水体散发出令人难以忍受的气味。
8、专家指出,近年来大量含磷的工业废水和人生活污水排入河中,而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又没能采取相应的措施直接除去磷,致使这些含磷量过高的污水回流到地表水域之中,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水中藻类疯长,死亡之后发臭,消耗水中大量的氧,使鱼类窒息死亡。 “作为成都市水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措施,禁磷已刻不容缓。 ” 危害二:影响健康。一些医学专家指出, “禁磷” 是环保课题更是关乎人体健康的医学课题。由于高磷洗衣粉对皮肤的直接刺激,家庭主妇在洗衣服时手和手臂会产生烧疼痛的感觉,而洗后晾干的衣服又让人瘙痒不止。近年由于高磷洗衣粉的直接、间接刺激,手掌的烧、疼痛、脱皮、起泡、发痒、裂口成为皮肤科的多发病,并且经久
9、不愈;而合成洗涤剂也已成为接触性皮炎、婴儿尿布疹、掌跖角皮症等常见病的刺激源。现在的无磷洗衣粉是否还会对环境造成什么潜在的危害呢?我们没有做相关的实验,但是我们在查阅资料时偶然发现了一片重要的文章,为我们这个论题做了相关方面的回答。文章如下:含磷洗衣粉进入水体会造成严重污染,一些国家相继立法限制其生产和使用。无磷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酶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由于其不含或少含磷,人们一直认为它对环境的污染小,是绿色环保产品,是当今洗涤剂发展的主流。无磷洗衣粉的使用可能比含磷洗衣粉减少环境污染,但无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是否会对农业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呢?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已有国内
10、学者研究了洗衣粉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如毛学文等人的研究表明含磷洗衣粉能抑制蚕豆根的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吴小兰报道了高浓度家用含磷洗涤剂能抑制绿豆种子萌发,改变根生长方向,使根末端干枯坏死;杨红芳等报道含磷洗衣粉和肥皂溶液能抑制空心菜和香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马忠明发现在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能够影响种子内淀粉酶活性;王宝辉等对表面活性剂的环境危害性进行了分析。有些学者认为限制含磷洗衣粉,推广无磷洗衣粉并非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灵丹妙药,呼吁开展无磷洗衣粉对环境生物的危害性评估研究。但是,针对无磷洗衣粉对农业环境的危害和主要粮食作物生长以及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
11、尚未见到报道。为科学评价无磷洗衣粉对农业环境生物的危害性,防治面源污染,笔者选择某注明品牌的无磷洗衣粉和“皖垦 8802”小麦为实验材料,开展无磷洗衣粉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研究,探索无磷洗衣粉对农业环境生物生产的影响。笔者采用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不同浓度无磷洗衣粉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及生理机制进行了多组对照试验,并对其发芽势、发芽率、株高、培根长、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鲜重及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根系活力、电导率、硝酸还原酶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经方差分析,低浓度无磷洗衣粉处理液小麦种子相对发芽率和相对发芽势与对照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可见小麦的生长各个时期受
12、到无磷洗衣粉液的抑制作用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针对小麦生长的各个不同时期,开展保护小麦的污染防治工作。无磷洗衣粉对水中生物的影响?你知道多少?一般普通洗衣粉都是含磷洗衣粉,磷是一种高效助洗剂。在洗衣粉中加入 15%的聚磷酸盐,能有效分解衣物中的污垢,清洁衣物含磷洗衣粉以磷酸盐作为主要助剂,洗涤后的污水排放到河流湖泊中后,水中磷含量升高,水质趋向富营养化,导致各种藻类、水草大量滋生,水质混浊,水体缺氧,使鱼虾等水生物死亡。医学研究表明,长期使用高含磷、含铝洗衣粉,洗衣粉当中的磷会直接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导致人体缺钙或诱发小儿软骨病;用高含磷洗衣粉洗衣服,皮肤常会有一种烧灼的感觉,就是因为高磷洗衣
13、粉改变了水中的酸碱环境,使其变得更富碱性。如果不能将所洗衣物残留磷冲净(实际上这很难做到,因为至少须用流水冲洗衣物 5 分钟才能减少磷的含量),日积月累,衣服当中的残留磷就会对皮肤有刺激影响,尤其是婴儿娇嫩的皮肤;另外,碱性强的含磷洗衣粉也容易损伤织物,尤其是纯棉、纯手类,长期使用这些以强碱性达到去污目的的洗衣粉,衣物也会被烧伤。无磷洗衣粉一般以天然动植物油脂为活性物,并复配多种高效表面活性剂和弱碱性助洗剂,可保持高效去污无污染,对水中生物无危害。所以我们不用担心无磷洗衣粉水排放到河流湖泊中对水生生物的危害。人在洗衣服时洗衣粉水中的磷是否对人体有危害呢?答案是肯定的洗衣粉是一种碱性的合成洗涤剂
14、,其主要成分有:织物纤维防垢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软化剂、污垢悬浮剂、酶、荧光剂及香料等;较差的洗衣粉常含有磷、铝、碱等有害成分。合成洗衣粉对人体的损害也不容忽视。烷基苯磺酸钠是协同致癌物,但作为一种表面活性剂,却是洗衣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由于苯是一种脂溶性物质,未漂洗干净的衣物上残留的苯,不仅会刺激皮肤引起瘙痒,而且会通过皮肤渗入人体内,日积月累,可能诱发疾病。荧光增白剂亦是致癌物质,可使人体细胞发生畸变,也可以引发皮炎和皮肤瘙痒。含磷洗衣粉污水排放等造成的环境污染,是致癌六因素之一 沾了洗衣粉后手上会有一种滑腻腻的感觉,使劲用水冲洗也很难去掉,而且皮肤接触到浓度高的洗衣粉溶液还会有瘙痒感和烧灼感。我看过一份资料,说是沾在皮肤上的洗涤剂大约有 05 会渗入血液,皮肤上若有伤口则渗透力提高10 倍以上。进入人体内的化学洗涤剂毒素可使血液中钙离子浓度下降,血液酸化,令人容易疲倦。由于这种污染的危害在短时间内不是很明显,往往会被人忽视。但是,微量污染持续进入体内,积少成多可以造成严重的后果,导致人体的各种病变。看来在洗衣服时人的手最好不要直接和洗衣粉接触,戴一双橡胶手套不失为一个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