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舰艇结构知识.doc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6828038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舰艇结构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舰艇结构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舰艇结构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舰艇结构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舰艇结构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船体强度 舰艇的船体结构在规定条件下抵抗各种外力不致造成严重变形或破坏的能力。按船体结构的整体或某一局部的受力状况,分为总体强度、局部强度、横向强度等。以舰艇航行状态为基本工况进行校核;必要时以坐坞或下水工况进行校核,分别称为坐坞强度和下水强度。 2水面舰艇结构 由板材和骨架材制成的水面舰艇船体结构物的总称。亦称水面舰艇船体结构。分为基本结构与专门结构。基本结构,包括主船体和上层建筑。专门结构,是适应特殊需要而设置的局部性结构,如武器装备基座下的加强结构;机械设备的基座结构;球鼻首结构;装甲结构;烟囱结构;尾轴架结构等。 水面舰艇船体结构骨架的布置方式称为骨架形式,分为横骨架式、纵骨架式、混

2、合骨架式。横向骨架布置较密、纵向骨架较稀的为横骨架式;纵向骨架布置较密、横向骨架较稀的为纵骨架式;部分采用横骨架式、部分采用纵骨架式的为混合骨架式。焊接的钢质主船体结构主要有船底结构、舷侧结构、甲板结构和舱壁结构等。船底结构有单层底和双层底。单层底结构,有一层船底板,船底骨架一般有中内龙骨、旁内龙骨、肋板、船底纵骨等。双层底结构,除船底板和一层内底板外,船底骨架一般有中底桁、旁底桁、肋板、内底纵骨和外底纵骨等。有的船底结构中还设有舭龙骨等。舷侧结构,一般有舷侧外板、肋骨、舷侧纵桁与舷侧纵骨等。甲板结构,一般有甲板板、横梁、甲板纵桁和甲板纵骨等。舱壁结构,一般有舱壁板、扶强材、水平桁与竖桁等。在

3、主船体结构中还有根据需要设置的支柱。 水面舰艇还有一些特殊的船型,如滑行艇、水翼艇、航空母舰、气垫船、小水线面双体船等。它们的船体结构各有特点。滑行艇一般为首端尖削,艇底平坦,舭部有折角,在波浪中航行时需承受很大的水动压力;底部结构的骨架与外板较厚,肋骨与肋板在舭部折角线交接处均有肘板连接,以保证足够的局部强度。水翼艇除具有滑行艇的特点外,还有水翼结构,水翼同船体有可靠的连接。航空母舰的船体结构有飞行甲板和机库。气垫船的船体结构常为铝合金或玻璃钢制造的薄壁盒形结构,骨材间距较小,波浪砰击往往是决定构件尺寸的主要根据。小水线面双体船一般采用横骨架式,在桥甲板上有一层或几层通达两舷的上层建筑作为强

4、力结构,桥体内设有几道强力横舱壁,两舷底部由支柱和圆柱形下体构成,该处结构与桥体成90折角,具有良好的强度。3潜艇结构 由板材和骨架材制成的潜艇艇体结构物的总称。亦称潜艇艇体结构。一般分为基本结构和专门结构。基本结构包括耐压结构和非耐压结构。耐压结构有耐压艇体、耐压液舱和耐压指挥室等。这些结构,在深水中直接承受外部高水压并保证艇体水密。非耐压结构有主压载水舱、燃油舱等水密结构和上层建筑、指挥室围壳等非水密结构。这些结构构成潜艇的完整外形。专门结构是适应特殊需要专门设置的局部性结构,亦称特殊结构,包括:耐压艇体上的开口加强结构,如人员出入舱口或逃生舱口、蓄电池和鱼雷装载舱口、导弹发射筒和鱼雷发射

5、管开孔等;非耐压艇体上的突出物和凹穴结构,如声纳导流罩、稳定翼和锚孔等;核反应堆防护屏蔽结构;安装武器装备和机械设备的基座等。 潜艇艇体的结构形式,有单壳体结构、个半壳体结构、双壳体结构和单双混合壳体结构。 单壳体结构,艇体只有一层耐压壳体,各种液舱和设备几乎全部布置在耐压艇体内,有利于减小艇的水下排水量,但内部空间拥挤,裸露于艇体外的突出物多,易被碰坏,船体外形不易光顺。个半壳体结构,除耐压艇体外,在耐压艇体的中上部,还有一层外壳包覆,形成双层壳体区域,布置有耐压和非耐压液舱等,耐压艇体的底部仍裸露于外,同单壳体结构相比,艇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线型得到改善。双壳体结构,耐压艇体被一层外壳完全包覆

6、,在双层壳体间布置耐压液舱、主压载水舱、燃油舱和设备等,这种结构形式,能改善内部空间,获得合理的外形,耐压艇体外的设备不被碰坏。单双混合壳体结构,艇体部分为单壳体、部分为双壳体,是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结构形式,可使潜艇水下排水量尽量减小,减少艇体浸湿表面积,提高水下航速,大型高速潜艇,如核动力导弹潜艇多采用此结构形式。4舰艇上层建筑 水面舰艇船体最上一层纵通甲板(上甲板)以上的围蔽结构和附属结构的统称。通常包括船楼、甲板室、烟囱和机舱棚等。船楼是伸到两舷的围蔽结构,位于首部的称首楼,位于中部的称桥楼,位于尾部的称尾楼。甲板室是不伸到两舷的围蔽结构。上层建筑的围蔽空间,布置有舱室、战位和各种

7、装置等。大中型舰艇的上层建筑通常设有前舰桥和后舰桥,前舰桥(包括指挥部位、驾驶室)布置在桥楼顶部的前端,后舰桥(预备指挥部位)布置在后甲板室的顶部。小型舰艇上的桥楼即为舰桥。桥楼中、下各层布置有电信室、雷达室、会议室、军官住舱、配餐室、餐厅、盥洗室等;桥楼的舱面平台设置有武器装备、雷达天线、无线电通信天线等。上层建筑的形式、长度和层数,取决于舰艇的类型、主尺度和使命,并与总体舱室布置、武器布置、生活居住条件和航海性能等密切相关。为便于观察和指挥,减小射击死角,桥楼通常为上小下大的塔形或阶梯形结构,小型舰艇有13层,中型舰艇有35层,大型舰艇有510层。航空母舰的上层建筑,位于舰中飞行甲板右舷一

8、侧,设有操纵舱室和指挥舰载机飞行、战斗的舱室等。登陆舰艇的桥楼,有的位于船中右舷一侧,有的位于船中偏后,一般有24层。上层建筑尾部的甲板室与平台,通常布置直升机库及起降平台。潜艇的上层建筑在耐压艇体上方,是同非耐压艇体连成一体的非耐压非水密结构,其横截面一般呈梯形,内部空间布置有管路、压缩空气瓶、传动装置和升降舵(水平舵)等。纵向设置的上层建筑顶盖板,是供舱面操作用的潜艇甲板。 现代水面舰艇的上层建筑,趋向于减少层次、降低高度,改善结构形式,外廓呈流线形,增强结构的密闭性;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或新涂料,以吸收雷达电磁波或减弱反射波,提高隐蔽性。 5舰桥 舰艇上层建筑中的航行、作战指挥及操纵部位。

9、早在蒸汽机明轮船时期,操纵中心设在左右舷明轮护罩间的过桥上,因而出现“船桥” 、 “舰桥”的名称。螺旋桨取代明轮后, “船桥” 、 “舰桥”名称继续沿用至今。有封闭式与敞开式两种形式。包括露天指挥台、指挥室、驾驶室等。小型舰艇上的桥楼即舰桥,通常位于中部;大、中型舰艇通常有前舰桥和后舰桥。前舰桥在桥楼顶部的前端,是主要操纵指挥部位;后舰桥通常在后甲板室顶部,是预备指挥部位。航空母舰或登陆舰只有一个舰桥。潜艇的舰桥在耐压指挥室围壳顶部,是潜艇在水面航行时的露天指挥所。随着舰艇的指挥操纵日趋自动化,大、中型舰艇的作战指挥部位已移到船体内部,舰桥不再具有作战指挥功能,仅为日常航行指挥操纵部位。 6甲

10、板 舰艇结构中位于内底板以上、用于封盖船内空间并将其水平分隔成层的平面结构。由板与骨架构成。对保证船体强度及不沉性有重要作用,并提供布置各种舱室、安置武器装备和机械设备等的面积。其层数取决于舰艇的类型、使命和主尺度。通常小型舰艇有13层;中型舰艇有35层;大型舰艇有510层。主船体最上一层连续贯通全长的甲板称上甲板,亦称第一甲板。以下的各层甲板统称下层甲板,依次为第二甲板、第三甲板等。上甲板以下局部设置的甲板称平台甲板或平台。在保证船体强度中起主要作用的甲板,称强力甲板。设有短桥楼或甲板室的舰艇的强力甲板,一般也是上甲板。航空母舰的上甲板一般称飞行甲板。飞行甲板下12层为机库甲板。有些大型舰艇

11、还有12层装甲甲板。上甲板以上的各层甲板和平台,统称为上层建筑甲板。由下至上依次为010203甲板等;或依其所在位置主要功用而分别命名,如首楼甲板、桥楼甲板、尾楼甲板,以及游步甲板、驾驶甲板、罗经甲板等。潜艇艇体上部贯通全长的非耐压非水密结构是供舱面操作用的上层建筑甲板,耐压艇体内部设有13层平台。7桅杆 舰艇甲板上竖置的立柱或桁架。简称桅,古称樯。用于设置观察、通信和导航设备的天线,悬挂国旗、号旗、号型和其他信号,装设桅灯、信号灯、航行灯等。由桅柱、桅桁和桅索具等部件构成。现代桅柱、桅桁多用钢材制成。舰艇上一般设有前后两桅,前桅较高,位于桥楼后端甲板上;后桅较低,位于后甲板室靠近预备指挥部位

12、甲板上。航空母舰、登陆舰艇通常设单桅,位于桥楼甲板上。潜艇不设桅,装有专供安置雷达天线、通信天线、定向仪等的升降装置。常用的桅杆,有单柱桅、三脚桅、四脚桅等;20世纪60年代,出现有圆筒形桅、椭圆形桅和塔形桅等;还有可节省甲板面积的桅杆同烟囱结合的烟囱桅。此外,还有可适应航道中桥孔、隧道洞孔、洞库高度限制的伸缩桅和可倒桅。民用运输船上常用人字桅和门形桅等。 8龙骨 舰艇结构中纵贯船底中线首尾、承受纵向弯曲应力的连续构件。主船体主要构件之一,对保证船体强度具有重要作用。通常有方龙骨和平板龙骨。方龙骨,亦称矩形龙骨,是突出船底外的一根矩形桁材,用以保证船体结构强度,并可在风浪航行中减小船体横摇幅度

13、;但在进坞、上排或搁浅时易受损伤。平板龙骨,亦称龙骨板,是一列纵向船底板。为增大其强度,单层底船的平板龙骨上须设置中内龙骨;双层底船的平板龙骨上须设中底桁。为补偿磨损和腐蚀损耗,平板龙骨厚度通常较船底板厚度大20%40%。现代舰艇普遍采用平板龙骨。有些大型舰艇在平板龙骨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两根水密船底桁,与内底板、肋板等组成箱形结构,称为箱形龙骨。其内部空间可敷设管路、电缆等。有的还可作为检查修理的纵向通道。 9水密门 舰艇舱壁和上层建筑围壁上设置的、能承受一定压力并保持水密的船用门。用于防止水、火、毒气在船内蔓延,保证舰艇不沉性和人员安全;作为舰员进出舱室和运送物品等的通道口。具有足够的水密

14、性要求和同相邻船体结构相等的强度。结构形状有圆形、圆角矩形和椭圆形。潜艇球面舱壁上的水密门,是圆形球面耐压门;平面耐压舱壁上的门是平面圆角矩形耐压门。关闭方式有绞链式和滑动式,多采用绞链式。绞链式水密门,由楔形把手夹扣压橡皮垫料保持紧密,门的两面均可操作启闭,结构轻便;重要舱室还须配备传动装置,以便远距离操作启闭。滑动式水密门,仅在位置受限、空间狭小等特殊条件下的通道口采用,但需配备操纵控制设备,结构较复杂。 10潜艇耐压艇体 保证潜艇在水下能承受深水压力,并具有良好水密性的艇体。亦称耐压壳或固壳。是潜艇的主体结构。一般由高强度钢质壳板、肋骨和横隔壁等构成。壳板是保证潜艇强度和水密的主要构件。

15、肋骨呈环形,横向地布置在壳体内部(称内肋骨)或外部(称外肋骨)。横隔壁是壳板的支撑结构,通常以横隔壁将其分隔成38个密封舱室,内设各种设备、武器装备、生活设施和操纵指挥部位。壳板与肋骨和横隔壁相互之间的连接,通常用焊接。耐压艇体横截面一般呈圆形,其纵剖面在艇体中部呈圆柱体,两端为截头圆锥体。直径的大小,取决于潜艇排水量、主要设备尺寸和分层布置要求,如排水量在4000吨以上的核潜艇,内部分34层布置,直径一般为810米。长度除与排水量和耐压艇体直径有关外,主要取决于潜艇舱室纵向布置条件。现代潜艇耐压艇体强度可保证潜艇下潜至300900米。 11潜艇非耐压艇体 包围在耐压艇体外面,潜艇在水下时不承

16、受深水压力的艇体。又称非耐压壳或轻外壳。用于构成潜艇平顺光滑的外形,以减小阻力;与耐压艇体共同组成压载水舱,形成潜艇预备浮力的空间。非耐压艇体由非耐压水密结构和非耐压非水密结构两部分构成。非耐压水密结构,潜艇处于水面状态时,具有可靠的水密性;潜入水下时其内部充满水,并与舷外水相通,结构内的压力与舷外压力相等,不承受深水压力。采用这种结构的部位,主要有主压载水舱,燃油压载水舱、舷外燃油舱等。非耐压非水密结构有透水孔和舷外海水相通,既不承受深水压力,又不保证水密性,主要是用来改善潜艇外部形状和保护耐压艇体外部设备。采用这种结构的部位有艇首端和尾端透水部分,上层建筑、指挥室围壳等。 12潜艇水舱 保

17、证潜艇下潜上浮、调节浮力和纵倾等的专用贮水舱柜。主要有主压载水舱、辅助压载水舱和补重水舱等。主压载水舱,保障潜艇下潜和上浮,其主要功能是:注满水后,消除潜艇储备浮力,使潜艇由水面潜入水下;排出水后,恢复储备浮力,使潜艇浮出水面。通常设在耐压艇体外的左右舷和首尾端,并沿潜艇纵向前后、左右对称布置。辅助压载水舱,包括浮力调整水舱、纵倾平衡水舱和快潜水舱。浮力调整水舱位于潜艇重心附近,通常为左右舷对称布置,属于耐压结构。当潜艇重力或浮力改变时,通过向该舱注入或排出适量的水,以保持潜艇平衡,也可用来调整潜艇的横倾。纵倾平衡水舱设在耐压艇体首端和尾端,主要用来调整潜艇的纵倾。快潜水舱,注满水时使潜艇产生一定的负浮力,加快潜艇下潜速度。补重水舱,包括鱼雷补重水舱和导弹补重水舱等,用来补偿消耗掉的备用鱼雷和导弹的重量,以保持潜艇在水下静力平衡。除上述各种水舱外,在潜艇上还有淡水舱、污水舱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