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题 目: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2012 年 5 月 8 日摘要中原经济区已正式写入国家“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如何建设中原经济区成为了迫在眉睫的大事。而最为突出的无疑是如何实现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这是未来地区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关乎中原经济区后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那么如何实现三者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三化协调 基础 关键3目 录1导言 .42.“三化”概述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42.1 工业化 .42.2 城镇化 .42.3 农业化 52.4 三者关系 .53.“三化”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
2、 53.1 工业化发展现状及问题 53.1.1 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53.1.2 资金短缺,投入规模明显不足,经济增长后劲乏力 53.1.3 企业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低,工业化升级任务重 53.2 城镇化现状及问题 .63.2.1 城镇化水平低,各地发展不平衡 63.2.2 城镇体系发展不完善 63.2.3 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城市公共设施不足 63.3 农业现代化现状及问题 63.3.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63.3.2 农业经营管理体制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73.3.3 农村整体面貌落后 74 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方法及对策 .74.1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74.2 大力发展
3、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74,3 积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84.4 坚持走产业城镇融合发展之路 .8结 论 .941导言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河南省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大机遇。而想要迅速的实现河南省的全面发展,走上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的发展之路,不得不说是个相当艰巨的挑战。河南省有着全国最复杂的城镇发展形势,是传统的农业大省,截止到 2011年,河南总人口达到 1.0489 亿,其中农村人口占 6000 多万农民。此前河南省政府提出要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4、之路。但就其现实来讲,仍有较大困难2.“三化”概述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所谓“三化”是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总称。2.1 工业化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2.2 城镇化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
5、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5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然而,我们的国情却是耕地、淡水、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劳动力素质偏低,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因此,转变城镇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紧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我国在众多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2.3 农业化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
6、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2.4 三者关系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镇化关系密切。其中,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和城镇化具有基础性作用 ,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具有带动作用,而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具有扩张作用。3.“三化”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3.1 工业化发展现状及问题3.1.1 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河南省工业结构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以煤炭、电力、冶金、建材等为主的能源、原材料资源开发型产业占主导地位,结构调整的任务非常艰巨。产品结构存在“三多三少三低”的问题,即原材料产品多,制成品少,附加值低;生产型产品多,生活型产品少,销售利润率低;粗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技术含量低
7、。结构笨重,档次偏低,创新能力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3.1.2 资金短缺,投入规模明显不足,经济增长后劲乏力河南省经济的发展一直受到资金短缺的制约,与全国相比,资金投入规模6明显偏小。本土资金和外资规模都较少,国家税收、财政拨款支持政策也较少。3.1.3 企业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低,工业化升级任务重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全省工业经济在产业扩张的同时,长期形不成规模。布局分散,生产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低,严重制约着全市工业化的进程。工业属典型的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在全部工业企业中“粗加型”企业占有较大的比例,“深加工”、“技术型”企业所占份额较少。因此,全省工业
8、企业创造的增加值较低。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全市虽然形成了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特种钢材、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但是优势产业的行业内部及行业之间产业链短、关联度低,仍未形成规模经济。3.2 城镇化现状及问题3.2.1 城镇化水平低,各地发展不平衡2004 年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为 28.9%,比全国城镇和水平 42、99%低 14.9%个百分点,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水平和其他省份。河南省的城镇多分布在京广、陇海和焦枝三条铁路沿线和陇海路以北地区。这块占地面积不到全省 25%的地区,集中了全省 50%以上的城市、50%的城镇人口和 50%以上的工业总产值。而其他地区城镇数
9、量相对稀少。3.2.2 城镇体系发展不完善单就数量上看,河南省城市在全国居于前列,但中小城市居多,整体城市功能不强,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应具有的全国辐射性和区域辐射性不强。除郑州市以外,其余六大城市的全国辐射性和区域辐射性不明显。3.2.3 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城市公共设施不足河南省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存在着大量问题,而目前仅靠政府筹集建设资金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但目前城市公共设施大多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资本的进入仍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融资渠道狭窄,投入资金效率不高。73.3 农业现代化现状及问题3.3.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全省仍有 6490 万亩中低产田需要改造,近 3000 万亩耕地不能得到有效灌溉
10、,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情况严重,农业减灾抗灾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同时,全省农区内生发展能力不足,农业大县财力紧张,粮食生产核心区的 95 个县(市、区)人均财政支出水平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 50%左右,传统农区发展难度仍然较大。3.3.2 农业经营管理体制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农业经营主体缺位,规模化、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不高,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外向度低,出口创汇型企业少,农产品生产与国际市场对接能力弱,与东部省份出口额度的差距扩大。3.3.3 农村整体面貌落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农村的水电路气等基本生活设施还不完善,农民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可
11、支配收入的 1/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346 元,城乡差距大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4 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方法及对策4.1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河南能源、原材料等资源与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的产业结构,不利于“三化”协调发展,必须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把推动自主创新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继续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进一步加快技术改造创新,为新兴战略支撑产业释放发展空间。进一步
12、推动自主创新,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省内资源与国际国内资源的产业对接与优势互补,提升产业8核心竞争力,孕育和发展新的先进生产力。要兼顾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共同发展,以充分发挥河南的人力资源优势,保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4.2 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最主要的渠道,服务业发展滞后,必然抑制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从而阻碍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各级政府与领导一定要把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结构、扩大就业的重要方面来认识。要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支持现代服务业具体方向。突出重点。
13、就河南的具体情况来看,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积极发展现代金融业、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加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工农业的融合。加强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推动现代服务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 4,3 积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发展的内在联系,但目前河南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这种内在机制受到了城乡分割制度的制约。因此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必须打破分割,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交通、供水、流通、能源、信息网络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城乡统筹、区域共享。要建立健全推进城乡
14、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此外,在当前城乡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的背景下需要特别关注人才、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问题,尤其要努力促进人才由城到乡的流动,加大城市教师、医务人员、文化工作者支援农村的力度,鼓励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及那些已积累一定资本或经验的外出打工者到农村服务、创业,为农村经济提供更多的人力与社会资本,以助推农业现代化。4.4 坚持走产业城镇融合发展之路9只有产城融合,才能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空间和就业部门的双重转变,从而持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因此,促进河南“三化”协调发展,必须
15、坚持走产城融合发展之路,建设产业生态良好、吸纳就业充分、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镇。要科学规划,同步完成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集聚区规划并与城镇规划协调衔接。要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按照整合资源、提升功能、强化特色、增强竞争力的要求,科学规划园区建设,使之成为外来投资的密集区和集约发展的示范区。要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使城镇发展节奏和规模与产业聚集速度及程度有机结合。要坚持从河南人多地少、作为农业大省肩负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基本省情出发,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城镇建管水平,着力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结 论想要实现中原经济区的“三化”协调,必须加快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积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坚持走产业城镇融合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