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台湾“扶持5岁幼儿教育计划”简介.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6786120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湾“扶持5岁幼儿教育计划”简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台湾“扶持5岁幼儿教育计划”简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台湾“扶持5岁幼儿教育计划”简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台湾“扶持5岁幼儿教育计划”简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台湾“扶持5岁幼儿教育计划”简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台湾“ 扶持 5 岁幼儿教育计划”简介时间: 2011-9-29 作者: 王红丽 来源:早期教育 一、台湾幼儿教育概况台湾的幼儿教育机构主要有幼稚园和托儿所。幼稚园和托儿所分公立和私立。幼稚园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属学前教育机构,托儿所则由社会行政部门管辖,属社会福利机构。幼儿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围。台湾 1981 年颁布了 幼儿教育法,该法对幼稚园的宗旨、教育目标、教育对象、幼稚园机构设置的标准以及其他各种制度作了规定,确立了幼儿教育在整个教育体制中的地位。二、“扶持 5 岁幼儿教育计划”(一)计划的缘起良好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未来人格和智力的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对于部分因社会不利条件限制

2、无法顺利就学的幼儿,及早介入,有助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投资学前教育将可省下之后每个处于不利环境的孩子接受补救教学、特殊教育或社会福利等更昂贵的花费。此外,学前教育对提升人口素质以促进地区的整体竞争力有重要价值。基于以上的考虑,台湾在 2004 年制定了“扶持 5 岁弱势幼儿及早教育计划” ,提供弱势地区及经济弱势幼儿接受普及与优质的教保服务。“扶持 5 岁幼儿教育计划”是在“扶持 5 岁弱势幼儿及早教育计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于 2008 年 2 月 22 日颁布实施,着力于解决台湾学前教育中存在的公私立幼稚园所在区域不均、公私失衡、出生率下降、经济弱势比率偏高及年轻家庭支出幼儿教育经费负担沉

3、重等问题,应对“少子化” 现象,促进幼儿教育公平发展。(二)产生的背景1 公私学前教育机构分布不均且公私失衡。2006 年的统计结果显示,台湾共有幼稚园 3335 所,私立幼稚园计 1830 所,占 54.87,公立幼稚园计 1505 所,占 45.13。入园人数为 308820 人,其中私立幼稚园占 70.53(可招收 217800 人),公立幼稚园29.47河招收(1020 人)。托儿所总计 4302 所,其中私立托儿所 3950 所,占 91.92(招收 209271 人) ,公立托儿所 279 所,占 6.49(招收 81997 人) ,小区托儿所 68 所,占1.58(招收 4259

4、 人) 。公私立幼稚园及托儿所比例失衡。此外,城市地区学前教育机构数量较为充足,但部分离岛、偏远及原住民地区,学前教育机构数量明显不足,地区之间也存在失衡情况。2 出生率的下降,经济弱势幼儿比率偏高。过去 10 年,台湾的生育率持续下降,1995 年 1.8,2004 年降至 1.2,2005 年再降至 1.1。出生婴儿数,2005 年仅 20.6 万人,较 2004 年减少 5.2,较 1995 年减少 36.8。但同时育儿成本在不断上涨,对于育儿家庭尤其年轻的家长是比较沉重的家庭负担。由于育儿成本是影响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之一,所以有部分人士提出这是“少子化” 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3 年

5、轻家庭子女教育经费负担沉重,新生家庭及拥有学龄前幼儿的年轻家庭,正处于经济能力相对较弱的阶段,但是家庭每年支付幼儿保教费用所占比例很高。2005 年的家庭收支调查报告显示,中低收入家庭的比例占近 40。而平均每户家庭用于教育的费用支出大约占总支出的 5.96,其中用于幼儿托教保育费用大约占 0.78。家庭学前教育经费支出已经成为家庭经济重要负担之一,特别是在弱势地区和一般地区的弱势家庭更加显得沉重。(三)预期的目标扶持计划采取非强迫、非义务、并按照每个家庭年收入提供满 5 岁至入小学前幼儿就学补助措施,提供满 5 岁至人小学前幼儿充分的就学机会,减轻家庭育儿负担,稳定人口成长,建构优质的教保环

6、境,确保幼儿所受教保质量。衡量指标包括以下三个:(1)家庭年所得 60 万元以下 5 岁幼儿入园率,2007 年达 86,2008 年达 90,2009 年达91,2010 年达 92,2011 年达 92。(2)全体满 5 足岁到入小学前幼儿入园率:2008年达到 92、 2009 年达 93、2010 年达 94、2012 年达 95。(3)公立幼托机构及与政府合作的私立幼稚园(托儿所 )比率:2009 年达到整体幼托机构的 40、2010 年达到整体幼托机构的 42、2011 年达到整体幼托机构的 45。(四)实施阶段及方法扶持计划从 2007 年 8 月 1 日起,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

7、阶段从 2007 年 8 月 1 日到 2009 年 8 月 1 日,这阶段供应机构主要以公立托幼机构为主,私立托幼机构为辅。1,对低收入户、中低收入家庭、家庭年收入少于 30 万元新台币以下的 5 岁至入小学前的幼儿,免费就读公立托幼机构,就读私立托幼机构的,每年给予最高等同于公立幼稚园学杂费总额的补助。2,对家庭年收入在 30 万元新台币到 60万元新台币的 5 岁至入小学前的幼儿,免学费就读公立托幼机构,就读私立托幼机构,每年给予最高 2 万元新台币的补助。3 ,对于离岛 3 县 3 乡及原住民乡镇 (市)家庭年收入所得超过 60 万元新台币的 5 岁至入小学前的幼儿,就读公立托幼机构

8、1 年最高补助 5000 元新台币,就读私立托幼机构 1 年最高补助 2 万元新台币。第二阶段,从 2009 年 8 月 1 日至 2011 年 8 月 1 日,这阶段供应机构是公立托幼机构和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本阶段不仅根据家庭年收入还根据家庭子女数区分补助额度。1 家有 1 名子女的。低收入户,免费就读公立托幼机构,就读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6 万元新台币。中低收入家庭、家庭年收入在 30 万元新台币以下的,免费就读公立托幼机构,就读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5 万元新台币。家庭年收入在 30 万元新台币至 40 万元新台币之间的,就读公立托幼机构

9、最高 1 年补助 2.6万元新台币,就读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4 万元新台币。家庭年收入在40 万元新台币至 50 万元新台币的,就读公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2 万元新台币,就读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3 万元新台币。家庭年收入在 50 万元新台币到60 万元新台币的,就读公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1.4 万元新台币,就读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2 万元新台币。家庭年收入超过 60 万元新台币的,就读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1 万元新台币 (原幼教券补助)。2 家有 2 名子女的。低收入户,免费就读公立托幼机构,就读与政府

10、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6 万元新台币。中低收入家庭、家庭年收入在 40 万元新台币以下的,免费就读公立托幼机构,就读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 5 万元新台币。家庭年收入在 40 万元新台币至 50 万元新台币的,就读公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2.6 万元新台币,就读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4 万元新台币。家庭年收入在 50 万元新台币到 60 万元新台币的,就读公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2 万元新台币,就读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3 万元新台币。家庭年收入在 60 万元新台币至 70 万元新台币的,就读公立托幼机构最高 1

11、 年补助 1.4 万元,就读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2 万元新台币。家庭年收入超过 70 万元新台币的,就读私立托幼机构最高1 年补助 1 万元新台币 (原幼教券补助 )。3 家有 3 名子女的。低收入户,免费就读公立托幼机构,就读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6 万元新台币。中低收入家庭、家庭年收入在 50 万元新台币以下的,免费就读公立托幼机构,就读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5 万元新台币。家庭年收入在 50 万元新台币至 60 万元新台币的,就读公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2.6 万元新台币,就读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4

12、 万元新台币。家庭年收入在 60万元新台币到 70 万元新台币的,就读公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2 万元新台币,就读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3 万元新台币。家庭收入在 70 万元新台币至 80 万元新台币之间的,就读公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1.4 万元,就读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2 万元新台币。家庭年收入超过 80 万元新台币的,就读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1 万元新台币(原幼教券补助)。第三阶段,从 2011 年 8 月 1 日起,这阶段供应机构是公立托幼机构和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并且还是根据家庭年收入、家庭子女数区分补助额度。1

13、家有 1 名子女的。低收入户,免费就读公立托幼机构,就读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6 万元新台币。中低收入家庭、家庭年收入在 30 万元新台币以下的,免费就读公立托幼机构,就读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5 万元新台币。家庭年收入在 30 万元新台币至 60 万元新台币的,就读公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2.6 万元新台币,就读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4 万元新台币。家庭年收入在 60万元新台币到 90 万元新台币的,就读公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1.4 万元新台币,就读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2 万元新台币。家庭年收入超

14、过 90 万元新台币的,就读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1 万元新台币( 原幼教券补助)。2 家有 2 名子女的。低收入户,免费就读公立托幼机构,就读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6 万元新台币。中低收入家庭、家庭年收入在 40 万元新台币以下的,免费就读公立托幼机构,就读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 5 万元新台币。家庭年收入在 40 万元新台币至 70 万元新台币的,就读公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2.6 万元新台币,就读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4 万元新台币。家庭年收入在 70 万元新台币到 100 万元新台币的,就读公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

15、助 1.4 万元新台币,就读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2 万元新台币。家庭年收入超过 100 万元新台币的,就读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1 万元新台币( 原幼教券补助)。3 家有 3 名子女的。低收入户,免费就读公立托幼机构,就读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6 万元新台币。中低收入家庭、家庭年收入在 50 万元新台币以下的,免费就读公立托幼机构,就读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5 万元新台币。家庭年收入在 50 万元新台币至 80 万元新台币的,就读公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2.6 万元新台币,就读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16、4 万元新台币。家庭年收入在 80万元新台币到 110 万元新台币的,就读公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1.4 万元,就读与政府合作的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2 万元新台币。家庭年收入超过 110 万元新台币的,就读私立托幼机构最高 1 年补助 1 万元新台币( 原幼教券补助)。(五)工作项目及方法“扶持 5 岁幼儿教育计划”在对中低收入家庭的幼儿进行减免补助的同时,对整体的幼托机构需求情况做调查,在原住民和边远地区增建幼稚园,增加合作园的数量,不断满足幼儿入园的需求。增加对幼儿教育的财政支出,对于离岛、原住民及偏远地区无法就近入学之满 5 足岁幼儿,就读公立幼托机构不仅免掉学费还给与一

17、定的交通费补助。对于低收入户、中低收入家庭、家庭年收入在 30 万元以下幼儿及特殊经济情形幼儿家庭,补助参与公立幼儿园平日课后留园及寒暑假活动营的经费,不断加强幼稚园的硬件环境和条件建设,补充和改善教学设备。对偏远地区购置幼儿专用车,接送幼儿上下学。提升幼儿教师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对偏远地区教师进行补助和研习活动,举办各种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活动(含研习、教学观摩、行动研究、教材研发等) 。“扶持 5 岁幼儿教育计划”将原来的 5 岁幼儿教育券、中低收入幼儿托教补助及原住民幼儿就读公私立幼儿园(托儿所 )补助都纳入本计划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该计划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增加了公立和合作园的数量,对与中

18、低收入家庭的幼儿入园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调整了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使得教育机会均等得到了深入的实践发展。三、启示“扶持 5 岁幼儿教育计划”关注了地区弱势和经济弱势的幼儿,为保证这些幼儿的入园提供了良好的支持。这对于大陆许多地区正在制订或执行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很有启示。关注弱势群体,保证他们的入园机会,这也是最近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的若干意见中提到的要保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 的要求。“ 扶持 5 岁幼儿教育计划”不仅有公立幼儿园加入,还把和政府合作的私立幼稚园也纳入其中,这对于我们也是很有启示作用的。当然,“扶持 5 岁幼儿教育计划”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弱势幼儿不仅仅是地

19、区弱势和经济弱势的幼儿,还有其他弱势幼儿,如单亲幼儿、流动幼儿,等等。这也是大陆地区在制订学前教育三年计划的时候要注意的地方。一、揭櫫教育發展方向教育的本質是引導孩子成長,教導其發展人性、培養人格、改善人生,成就孩子成功,期使每一個人能夠充分發揮天賦、才能與潛能;而教育的目的以培養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養、法治觀、人文涵養、愛國教育、鄉土關懷、資訊知能、強健體魄及思考、判斷與創造能,並促進其對基本人權之尊重、生態環境之保護及對同國家、族群、性別、宗教、文化之瞭解與關懷,使其成為具有國家意與國際視野之現代化國民。因此,為實前揭目的,本人甫上任即提出完整施政的教育,共有二個願景及十大目標、五個主軸、

20、項策。包括:(一)二個願景提供一個優質的教育環境,讓孩子可以快學習成長;培養社會好國民、世界好公民,讓國家有競爭,人民生活美好。(二)十大目標鑑於各級教育有同的階段性發展重點,我們的目標是:1、讓學前教育的孩子健康幸成長;2 、小學生能活潑快學習;3 、國中生多元適性發展;4 、高中生通教育啟迪;5、高職生以能本位教育發展;6 、大學生有專門知能學習;7 、技專生能養成專技能;8、研究生致 高深學術研究; 9、成人能終身學習成長; 10、新移民能有文化適應能學習。(三)五個主軸以全人教育為目標、以生命教育為基礎、以終身教育為、以完全學習為程、以健康校園為園地。(四)項策1、多元智能,適性發展;

21、2 、全人格教育,全方位學習;3 、強調本土化,重視國際化;4 、重視基本能學習,兼顧通教育陶冶;5 、強調完全學習,重視終身教育;6 、珍視生命教育,學會感恩回饋。前述願景、目標、主軸及策之施政,我們在業務規劃,有整全通貫的實與推動,至今已有成效,且逐步提升教育品質、邁向為美好的教育環境。如:倡導宏揚師道、孝道,辦師鐸獎遴選與表揚、訂定祖父母節,辦選拔表揚親慈、子孝之孝親楷模,藉以教出好品格的孩子,深獲得社會普遍好評與贊同;積極推動品德教育促進方案、愛傳99-愛己、愛人、愛地球之生命教育,並且提倡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至少看書30 分鐘加上日 一善的99終身學習動331,培養主動學習、規運動的習慣,並秉持感恩反的態,以提升自我智能、體能及反的好國民;頒布5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推動國民中小學及高中職舊校舍補強整建、活化校園再用;齊一公私高中職學費方案,奠定十二國民基本教育基礎;推動彈性薪資方案,延攬及住大專校院特殊優秀人才;推動第2期(98-101 )的獎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等具有成效,且明顯地提升幼教、國教、中學及高教之學校教育品質。創新規劃齡大學,健全在地化人學習體系,實健康化,打造終身學習社會等;以上措施均為教育的貫徹,期以教育教出有信心、有價值、有尊嚴,愛已愛人好品格的孩子;以教育培育自我實現的高素質現代國民與世界公民,厚實緻教育奠基國家競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计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