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品德教育.doc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6785401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品德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品德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品德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品德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品德教育根据语文教育的阶段性特点,语文教育目的根据传统的划分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德育目的,即“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 , “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我们语文教育工在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之外,应充分利用精选的优秀课文和精美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责任观和审美观,提高好全民素质。我近几年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深切体会到在渗透思想品德的过程中,不能进行空洞的政治说教或牵强附会,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1.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作用,以自己

2、的言传身教感染学生。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自己首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在工作中,以饱满的热情和激情在教学中感染学生。一个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的教师,自己的行为也会对学生起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作用。正如托尔斯泰所说:“ 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语文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所有的巨大魅力,在课堂上极富感情的朗读、讲解,将学生引入那美妙的境界中,对学生的情操无疑是一种陶冶。2.充分利用精选的优秀课文,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责任观。初中语文课本中精心选编了许多优秀范文,都从不同角度涉

3、及到了古今中外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社会变迁、政治沿革、国家制度、名人典故和文化遗产等内容。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牢固的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和创新精神。如皇帝的新衣 、 丑小鸭 、 芦花荡 、 岳阳楼记和愚公移山等等,这就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讲学,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宽领域为学生的思想品德灌输提供源源不断的“ 精神食粮 ”,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责任观和审美观将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催化”作用。例如,我们在教学孙犁的芦花荡时,可以让学生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分析让学生仔细体会文中老头

4、子的英雄性格,他的爱国抗日的热情、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他的自信自尊、智勇双全,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认识“ 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激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主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对丑小鸭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学生明白丑小鸭要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人生在世命运无轨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自己。要勇敢地追求美与幸福,在拼搏中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课文愚公移山可以教育学生明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只要我们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宝贵

5、精神财富。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怕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人生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 太行” 、 “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我们需要这种愚公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会进步,国家才会健康发展。类似的课文还有很多,我们不但在教学中教给学生知识,尤其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和责任观。3.运用精美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语文教材中所编排的文章,有的不但文字美,还涉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这些都可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的直接或间接

6、的优秀素材,屠格涅夫的麻雀中,麻雀妈妈为了救小麻雀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的母爱,苏轼诗“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表现出的那种顷刻而至的急风骤雨的壮观,还有“白云依静渚 ”, “墟里上孤烟”, “泉声咽危石” , “轻罗小扇扑流萤 ”的优美境界。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的壮美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优美。借助这些生动而又丰富的内容在正常的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读、感悟、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诗句所描绘的优美画面。纯洁学生思想,陶冶情操,提高觉悟,及早找准和确立人生的坐标,学会做人的道理,从而激励学生更好地把语文知识学深、学透、学活、学好。总之,教育是对人的教育,知识的学习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提高全民思想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直接推动国家的文明程度,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借助语言文字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将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