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念佛奥义.doc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6779924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113 大小: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念佛奥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念佛奥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念佛奥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念佛奥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念佛奥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1念佛奥义根据证净 法师影碟整理阿弥陀佛!今天给大家讲一讲我学习佛法以来的一点体会。谈不上讲法,仅是为了光大佛法,自勉自励,将自己修行佛法以来的心得体会向大家做以汇报,与大家共同参学而已。佛法奥妙无穷,我三十年之修学也只如同大海的一滴水,须弥的一微尘。汇报中如有错误之处,希望各位法师、各位老菩萨批评指正。下面我将围绕着以下六个标题给大家一点点的讲解。第一、学佛的目的。其中包括佛出世的因缘、为什么佛五时说教。第二、简单介绍各宗派修行的特点。对各宗各派,禅宗、密宗、天台、唯识等,作一点点简单的介绍,让大家对整个佛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第三、介绍净土法门的殊胜之处。因为我们是念佛人嘛,所以要讲

2、一讲净土法门的殊胜以及我们修行的方法。第四、如何转识成智,如何断除烦恼,消除业障和断除妄念。第五、当前净土修行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几个误区。第六、悟后起修。就是我们开悟以后,应当怎样接人待物起修,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用功,做一个真正的学佛人。这几个方面,都与我们的修行息息相关,也是我修行的心得体会。借此机会向大家汇报,以期抛砖引玉,得到佛教同仁- -22的指正,使之成为一个交流与切磋的机会。以利于我们共同以佛陀为榜样,以祖师为榜样,学习佛陀宏大的愿力,崇高的境界,无量的悲心,圆满的智慧和对人类伟大的奉献精神,引领大家沿着佛陀的足迹,去体验与亲证佛法,彻悟宇宙与人生的真谛。第一、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

3、么?学佛,为什么要学佛?学佛是为了成佛,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成佛是有条件的,我们都想成佛,用什么方法,什么条件来成就佛道呢?佛出世间一大因缘,是什么呢?就为开、示、悟、入佛知见,开显宇宙人生之真实相,了众生生死的一大因缘。佛因这一大因缘而出于世间,讲经说教。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以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颠倒、执著不能证得。佛这句话,道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悟道以后,看到了大地众生本来就具有如来的智慧德相。每个人都具有如来的佛性,智慧德相跟佛是平等的。我们本来跟佛无二无别。是知众生心性,与佛原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只为迷悟之分耳。如来离妄,所以成圣

4、。众生执妄,沉沦六道,虽然本具佛性,依旧颠倒、昏迷不觉,若欲转凡成圣,只在远离“颠倒执著” 。因我们执着假相,不能认知自己本来的佛性,而流浪生死。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对众生宣讲他证得的智慧和了生死的方法,拔除众生无始轮转生死苦海之本因,救度安- -33顿众生于极乐彼岸,速成无上正等正觉。本师释迦牟尼佛五时说教,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及法华涅槃时。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于逝多林用二十一天先转华严经,即华严时。 华严经是如来藏,是一切经教之母,一切的修多罗门都从华严流出。修多罗翻译成汉语叫持经,就是经。华严是经中之海,无所不摄。华严在佛法中又称为经中之王,最尊贵、最高深。为什么佛初转

5、法轮转华严呢?华严是对着上上乘人讲的。上上乘人的根基是菩萨。华严经是佛在三昧定中讲的,人、天、二乘人的根机,不能入三昧,不能入法界,就如同聋子、瞎子,不能明了这深刻微妙的道理。释尊观察阎浮提众生根机自言:“我法甚深,难解难知,一切众生缚著世法,无能解者,不如默然入涅槃乐。 ”是时,大梵天王等,三次恭敬礼请释尊为众生转法轮。佛陀哀愍众生,默然受请,入定观机,随顺众生种种根性,应病投药,于是转到鹿野苑讲阿含经。为众生改说阿含法门,使他们明白惑业缘起的道理。本师释迦牟尼佛讲阿含经用了十二年。 阿含经讲的是小乘法。小乘法也叫声闻圆觉乘。修的是四谛、十二因缘。声闻乘修的是四谛法。我粗浅的解释一下什么是四

6、谛。四谛就是苦、集、灭、道。苦,就是我们生命的苦果。这苦是哪儿来的呢?坐着腰疼啊,腿酸,无故的烦恼,是从何而来呢?是前世无量劫来聚集起来的苦因而造的业障。集,集就是带- -44来苦果的因。灭呢?苦果永灭,苦因永灭,就是涅槃。怎么能断除苦因呢?那就要修道。道就是达到涅槃的方法。修道才能灭苦因,苦果自然就没了。小乘法就是一念的偏空,也叫声闻乘。一念偏空,偏到一边了,就是指它只知道空,不知道空中有妙有。只知道万法本空,不知道万法本来不空。圆觉乘修的是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这就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又是一个

7、连环钩锁,相互牵连的关系。更有流转门和还灭门。上面所讲的就是流转门的十二因缘道理。辟支佛在小乘圣人中称为利根。他们听到佛说十二因缘流转门的互相关系,互为因果的道理,觉悟到无明这一支,正是十二支因缘中苦因苦果的总根源。无明一灭掉,所有其它的十一支因缘就会一起断灭了。譬喻砍树一样,先砍树根,树根一断,而整棵大树,便自然倒下。无明灭才能复还真性,灭除烦恼,所以叫还灭门。辟之佛就修十二因缘法,这叫声闻圆觉乘和辟之佛乘。这是二乘人,他们修的是小乘,不能证到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就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空中生出妙有。一切法本空,但是一切法它又不空。一切万法非空非有。说“万法本空” 是离相见性之空。说“ 万法

8、不空” 是万法 毕竟相有。但以性空照 见万法相有,是空中之有、空而不空也!山河大地,万物万有,一切的一切,它都是缘起法,缘起法本空。缘起法就是因缘和合而生,因- -55缘和合而灭,缘生缘灭。比如,春天在田地里播种下一粒水稻的种子,种子是因,泥土、水分、阳光等都是缘。当因、缘具足时,种子发芽长成一棵水稻(因缘和合而生)。经过施肥铲耥,到秋天收获后,这颗水稻也就死了(因缘和合而灭)。这叫因缘法,缘起法。万法都是缘生缘灭的,它是空的,不是永恒不变的。我们看破了这些缘生缘灭的万法,就不会对它执著了。小乘法,就是看到了一切万法本空,本来无我。小乘法就破了我相,无我相,把“我” 就破了。没有我,万法本来无

9、我,所以小乘法修的是三法印。三法印是指诸法无我、诸行无常、寂静涅槃。诸法无我,一切万法本来没我,一切法都是虚幻不实的,包括我们这个身体也是假的。它的缘起就是四大假合,由地、水、火、风组成。我们身体外边有四大:温度、风、水、土。我们身体内有四大,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比如毛发爪齿、皮肉筋骨属于地大,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属于水大,体温属于火大,呼吸属于风大。四大本空,五蕴无我。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属于物质界。受、想、行、识,属于精神界。四大本空,五蕴无我。现在回光一照,找一找我在哪里?啊,本来没我啊!我是个假的。假我,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灭。受的苦啊、乐啊,

10、那是一念的执著啊。哪儿是我?没我啊,都是虚幻不实的,随业报身来受报的,本来没我。等到七八十岁,前世的报业没了,就死掉了。死掉了并不是生命断结了,只是这一段的- -66生命了结了。这段因缘灭了,来生靠这一生的因缘业力,善业、恶业、报业而去投生到地狱、恶鬼、畜牲、人、天、阿修罗六道。我们无始劫以来一直生存于这个轮回中,从生至死,到再生,又死,无尽期地轮回着。这叫随业流转,因缘果报。只因我等众生不知回归自性,所以枉受轮回之苦。佛说,大地众生本来具足如来智慧德相。我们的自性本来就存在。因为一念的执著无明缘行。一念无明起,就有三种细惑而生,就是见分、相分、正分,然后长出六粗,眼、耳、鼻、舌、身、意,这叫

11、“ 一念无明生三细 ,境界为缘长六粗。 ”六根缘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形成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组成十八界。这就造成执著、分别,由此而造业。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学佛要入佛知见,了脱生死,断无明,复还真性,就不仅是认识到四大本空,五蕴无我,更要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就是自性,自性就是佛性。佛性在哪里呢?用眼在观,用耳在闻,用鼻在嗅,用舌尝味,身在触,六根门头时时没离开我们。古人讲,这个主人公(自性)时时也没离开我们,睡觉时我们抱着它睡,吃饭呢,它也随着我们吃。但我们却没有认识这个主人公,所以流浪生死。我们学佛,首先要认识主人公。认识这个“真我 ”。不管你信仰哪种宗教,也不

12、管你修哪种法门,只要你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还没有找到“ 真我” ,还没有回 归自性,你就是外道。现在佛法非常兴盛,学佛人无量无边,讲法的大德、法师也- -77很多。如当代的净空法师、慧律法师,全世界弘法,功德无量。大家影碟看得很多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自己啊,这个法师们都讲过。我还要讲,多讲一次,大家多一次印象。就是强调大家把“我” ,这 个“真我”要找到。什么是真我? 这个“ 真我” 看不 见 摸不着,无影无像无形,上哪去找呢?今天我们就详细谈这个“我” 。“真我”在哪里?把它找到以后,然后再修行,就得力了。我们在修行当中,首先要认识万物万有,都是缘起的。越空越有,越有越空。怎么说

13、越有越空呢?比方这个念佛堂,它现在是存在的,我们在里面可以听经讲法,可以念佛,静坐。如果没有这个念佛堂,这里就是露天地。我们在露天地里就什么也做不了,对不对?它就是一个德,有念佛堂这个屋,这叫德。它怎么来的呢?缘生缘灭的。因缘和合,工人用水泥、钢筋等筑成的。但这念佛堂也不会永远存在,终有一天,它还会灭掉,还归大地。大地劫火一烧,还归于空。万法本空啊,五蕴无我!大家要认识到,这都是假象,别被这种假象而转。要真正的认识这些假象。我们的身体也是假的,别把这个身体当真是我。千万不要执著这个假我,我们生生世世都被这个假我骗了,骗得我们生生世世轮回六道,骗得我们很苦啊。所以要放下这个假我,还回那个“真我”

14、 。我们初级学佛,首先要认清这一点。 金刚经上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像梦幻泡- -88影一样,都是暂时存在的,虚幻不实的。像露水珠和闪电一样刹那生灭。如何作观呢?五蕴无我,四大本空,什么都没有。找一找“我” 在哪里?找不到。是不是没有啊,找不到。当没有“我” 的 时候,你的心就跟虚空平等了。佛在经上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的心跟佛是平等的。心能包容虚空,整个虚空都能包得下。这么大的心,而不是这个小心、肉团心。肉团心是个假东西。千万别认奴为郎,认贼为父。佛初转华严就把这个真理告诉我们,入法界,一真法界就是我们的本体。就是我们的“真我” ,回 归空性这

15、个真我。 “一真法界”,悟道的人可以“ 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 。入一法中解众多法,众多法中解一法,法法相融,参而不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万事万物皆是佛,皆是法,皆平等无二。 “无我” 就是 “真我 ”。所以我们修行人就是要透过四大假合的身体这个幻相,而识得自己的本来面目真正意义上的、原始的,本来的“我” ,也就是我 们与三世 诸佛无二无别的,那个无始无终、不生不死、永恒不灭的佛性,然后再如理如法地修行,证得佛性现前。佛陀说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原本是不得已的方便,他的密意仍是在华严一乘的根本大教,哪里知道二乘人,执著自己所证悟的境界为究竟,停滞在自己的果位上,不肯再向前迈进,不

16、愿意再修持六度万行,以趋向佛果的体证。由于如此,所以世尊便为他们说方等经。方等经是大乘小乘- -99齐讲,它属于通教。佛既说小乘,更演维摩、楞伽等大乘经,令二乘行者,耻小乘而慕大乘。这是为引导小乘向大乘所设的法门。比方一个宅子起了大火,小孩在火宅里头玩耍嬉戏,对于大火浑然不觉,眼看火就要烧到小孩了,孩子的父亲在外面喊:“我 这里有好玩的 车,有羊车、有鹿车、还有大白牛车,你喜欢什么?赶紧出来!”这小孩一听外面有玩的东西,赶紧跑出来了,就躲开了火宅的火。释尊为大众说“火宅喻” ,即是用世间的父与子,喻出世间的佛与佛子。火宅比喻的就是“众苦充满 ,甚可怖畏 ”的三界。沉溺火宅的 诸子,比喻的就是不

17、觉“三毒之火 ”的刚强 众生,耽著于五欲生活,不知出离三界苦海。羊车喻声闻圆觉乘,鹿车喻大乘别教,牛车就是大乘圆顿教。再如“黄叶止小儿啼 ”就是小孩在哭,佛拿着黄色树叶逗小孩说:“别哭, 别哭!” 小孩就不哭了。佛陀做 这些譬喻,实在是因为受众根机不同。通过譬喻,让各种根机的众生都能焕然释疑,有所解悟。以欲勾牵,就是逗你上路,从基础上引导你上路,最初用三乘法引导,方便说法,至法华会上,释尊见众生根机渐熟,方得开权显实,会三乘权法归一乘佛法,最后再以大乘佛法度脱,这就是法华经上讲的“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 ”从方等开始引导,法住法位嘛,法有法的位置,位置不是瞎讲的。经云:初日分、中日分和后日分

18、。华严经、 圆觉经等了义经都是接上乘人的,叫初日分。比方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先照着高山顶,溪谷、洼地照不到。就- -1010是照上乘人,高山顶嘛,根基好的,上根利器的,他们接受得了。中、下根人接受不了。中日分呢?太阳到中午了,大地、溪谷、山涧全照到,大乘根基、小乘根基齐度了。经过方等时的教化,二乘人虽然已经能发菩提心,广学一切菩萨法门,不过才刚去除沉入空寂的毛病,又再度生起执有的毛病,虚妄的认为一切事物有它实在的自性,不能明了缘起毕竟性空的道理。由于如此,所以佛陀为他们说般若真空的教法。般若经是纲领,是中日分的典型代表经典。佛说般若经二十二年。 般若经是很重要的,为什么佛谈般若二十二年呢?佛反复

19、的谈“ 般若” 二字。般若是什么? 译成汉语就是智慧。佛证得了圆满的智慧。六百卷大般若经归纳起来就是金刚经, 金刚经归纳起来的精华就是心经。 金刚经最精的精华就是“应 无所住,而生其心。 ”心经就是一切大般若经的精华。大家别小看心经啊。心经就是一部成佛的经,它包括一切一切的大般若的精华。 心经的精华是什么呢?前面四句话, “观自在菩 萨,行深般若波 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这四句 话,就是一切大般若 经的精 华啊。观自在,就是观啊,用眼为看,用心为观,就是闻法入理,自己起观照。要是按俗谛讲,就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叫观自在。要按圣义谛讲,哪位能如法观照,哪位就是自在菩萨。谁观谁就自在

20、嘛。释迦牟尼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汝等凡夫不观自心,是故漂流生死海中,诸佛菩萨能观心故,度生- -1111死海到于彼岸。 ”还告 诉我们:“ 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 观者永处缠缚。 ”所以说,哪个人 观哪个人就是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观什么?观自心啊,观四大本空,五蕴无我。世间的一切都是假相,都是虚幻不实的,不能永恒存在,本是空的。这就回归自性了,回归本来的真我,也就自在了。凭什么自在了呢?凭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经上每一个字都很重要,需要我们用心体悟。 “行” 就是做,做就是起 观照,时时观照无我,时时回归自性,这就是行。行深,就是要在甚深的禅定功夫上去观照。行深般若波罗密,

21、就是用甚深的禅定功夫去观照,才能开发智慧,开智慧才能到彼岸。般若,翻译成汉语就是智慧。波罗密原义是彼岸到,我们中国人习惯称为到彼岸。有智慧才能从凡夫到佛的对岸。到彼岸要用行深的般若波罗密的智慧度一切苦厄。怎么度呢?得“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 “多”,比喻智慧无量,有无量的智慧,自然能把业障、习气、烦恼断掉,进而断除惑业。断除惑业,身心自然能够自在,所以才照见五蕴皆空。这个五蕴可厉害了,五蕴炽盛。我们坐久了,为什么会不舒服啊?腰酸腿疼啊,烦恼啊,这都是五蕴作怪啊。色、受、想、行、识,这些在讲心经时我都讲过了,这里就不细讲了。广义上讲,凡是眼睛看到的,接触到的,分别执著,这就属色蕴。你看到以后肯

22、定分别,好的想取,不好的想舍,对不对?比如看到一个脏东西,心里就起烦恼,这就是受蕴,五蕴起作用了。你看到好的东西想- -1212吃,这又是受蕴,又起现行了。所以说五蕴炽盛啊。我们时时在五蕴里没出来啊。什么时候照破五蕴皆空了,你就得大自在,就是情空业尽。破了色蕴就入流。小乘法叫入流。破完色蕴破受蕴、想蕴五蕴慢慢都要一点点破掉,你才能达到五蕴皆空,没有苦恼了,度一切苦厄,没有苦了,就大自在。古人讲,真正见性的人保任三年,三年以后还继续再保任,保任到八地,才能达到如如不动。不论睡觉、走路像一个大明月在照着你,那就如如不动了,十地才能达到情空业尽。心空,业才尽,业尽就得大自在啊。那时就没有烦恼,没有痛

23、苦,身轻如燕,走路像飞一样。我们有业障在障着我们,所以浑身难受,腰也疼,腿也酸,坐着也疼,站着也痛,都是五蕴在作怪。五蕴要用般若智慧来破。时时观照无我,就是般若智慧。六百卷的大般若经就是说“智慧” 二字。我看过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它介绍在大般若经上,佛反复地讲般若,佛把般若翻过来,调过去,左说,右说,上说,下说,比喻说。我当时就想,佛怎么说颠倒话呢,说过一遍还说,说过一遍还说。佛陀二十二年谈般若,说了六百卷,你就可以看出般若的重要性了吧。般若是纲领。没有般若的纲领,就不是佛法。我们现在学佛的人,就因为忽视了般若,所以不能成就佛道。这个大家千万要注意,般若是一切经教的总纲领。你把纲领扔了,专在细

24、枝末节上下功夫,怎么能成就佛道呢?佛在大涅槃经上讲,离开般若说一切法,皆为魔说,- -1313都是外道。你谈的法再高再好,离开“般若” 二字,全是外道法,根本不是佛法。说一切法,都离不开自性,离不开般若。离开般若,全是外道,不是佛法。所以,左说、右说不能离开般若。这就是佛法。般若,我们千万要注意。我们今天谈的是般若法,就是叫我们见到那个本性,承当那个本性,它是谁啊?就是我们自己啊,就是“真我” 。就是我 们的家乡,本来的面目,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就是自性,就是叫我们回归自性。千万要注意这一点,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说法,般若说了二十二年,这就体现出般若的重要。华严经多少品啊?我们世上现存的是下品华严

25、,有八十一品。还有中品、上品。我们世上原本没有华严经。是龙树菩萨学法,把世间的佛法学尽了,佛说的法他都学完了,他当时起了我慢心,说:这佛法也不过如此嘛,我现在都学了,我都明白了,我也能成佛,我也能做佛。龙王看到他起了我慢心,就用神通将他摄入到龙宫去,说你到我龙宫看看,请他到龙宫里阅藏。他一看龙宫里法藏太多了,仅上品华严和中品华严就无量无边,我们世上的人都修不了,层次太高了,我们接受不了。所以他把下品华严用记忆力从龙宫记出来。从此我们世上才有了华严经八十一品。 华严经佛只用了二十一天就讲完。佛是大觉者,拥有圆满的智慧。不能用我们的心来衡量佛的境界。佛也说嘛,佛与佛才能了知佛的境界,菩萨尚不知道。

26、等觉菩萨不知道佛的境界,一地菩萨不知道二地菩萨的境界。所以我们不能- -1414用我们的意识心来理解圣人。我们学佛,要掌握般若,知道般若的重要性。 心经上讲要用行深的般若智慧。行深,要在甚深的禅定功夫上去观照啊。我们现在的学佛人,没有禅定功夫,在那一坐,腿支得很高,从来也没真正坐过,怎么能有禅定功夫?怎么能照见五蕴皆空呢?大家想想,是不是啊?一天浮浮躁躁的,干东干西的,把自己的智慧都扔下了。还有人说,现在不能静坐,静坐着魔。这种说法不如法。古大德哪个不静坐?蒲团得坐破多少个?没有定功不能生智慧啊。要有深深的定功,才能产生智慧啊。比如广钦老和尚,一入定三个月,虚云老和尚一定也是十七、八天。有这样

27、的功夫,才能真正的开智慧啊。你心里乱糟糟的,浮燥着,能开智慧吗?是不是?我们现在就像这一杯水,你总在晃它,水里的杂质总在里面掺和着,水就总是混浊的。如果把这杯水放在桌上不动,经过一段时间,上面的水就清了,水里边的杂质就沉到杯子底下了。古德有喻:心如水,佛如月,月本印水,水若浊动,月不能现,水若清止,月现分明。就是说你心净了,佛在你心里就显出来了。你心不净,怎么能看到佛呢?现在有的人,静坐两天半,念念佛,看到阿弥陀佛坐着莲花来了,观世音菩萨来了,还给他摩顶这全是魔!别以为那是佛。你心清净到不动了吗?只有心不动的时候,才可以见佛。为什么要讲这个?就是怕大家误会。什么时候外气已断,坐在那儿如如不动,

28、刚开始内气还活跃起来了,腹部还动,什么- -1515时候腹部也不动了,肉团心也停止了,脉搏都停止了,这时候心像水一样,像镜子一样平静,才能见佛。不到这个程度,见的佛全是假的,都是魔变化的。你心不清净,佛是不会现身的。要有这种境界的同修,你赶紧把这个境界扫掉。用般若智慧把它斩掉。古人讲,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我们静坐的时候,凡是有景象的都要斩掉,佛来也要斩掉。不斩你就被魔境牵进去了。现在我们很多修行人不懂,以为是好境界,自己还洋洋得意,以为自己有智慧, “我现在能见着佛了,佛跟我说话,又给我摩顶了”,高兴得不得了。还不想跟别人讲,怕别人知道,自己偷偷乐,这就糟了。第六识被魔掌握了没关系,你心里还能

29、自理。如果被魔掌控到第七识,你自己就不能自理了,魔借着你的身体,借着你的嘴说话了,你完了。释迦牟尼佛来了也救不了你,谁也救不了你。很严重啊,大家千万要注意。有境界的要赶紧对治,把它斩掉,不要。没有境界的境界为佛境界,有境界的境界都是魔境。禅宗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就是怕你着魔。通通斩掉,什么都不要。有一丝挂碍都不能成就佛道。我们的自性本体是清净本然,湛寂光明,一物没有。有一物也不行,什么境界都没有,空空荡荡的,了无一物,那是我们的自性啊,要敢于承当,当下回归。有一物都是假的,不要上当。 心经上讲,行深般若。禅宗偈子上讲, “深深海底行,高高山上坐。 ”这 是什么意思呢?“深深海底行”,用深深

30、的禅定功夫在海底下行。 “高高山上坐”,就- -1616是你要有高高的圆满的智慧。意思就是理上要高高的,有圆满的智慧,事上修行要脚踏实地修禅定功夫。心地无念自性定,心地无我自性慧。心地没有念了,自然入禅定,一念不生全体现。心地无我自性慧,当你没我的时候,时时观照一切都空,就为慧,智慧啊。慧从哪儿生呢?空生大觉。打个比方,这个地方如果已经盖了房间,就不能再盖第二个房间了。只有把这个房间拆掉,才能再重新盖出新的房间。所以只有把旧的去掉才能有新的。越空越有,越有越空。如果已经有了,占据了,就不能再有啦。只有空中生有,空中生妙有。越空越有,我们大家都怕空啊,空了我上哪儿去,害怕了,那就麻烦了。空是我们

31、的自性本体。它有灵灵不昧的觉性,这为不空,一切都空,你那个本体觉性不空,这为不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这个道理。佛陀从阿含会上,一路行来,以种种方便,诱导牵引,经过四十几年的陶铸,二乘人根机已经成熟,所以在灵山让二乘人进入法华的大门,为他们开示权教,显示实教,开权显实直接揭示自己出生世间的本怀。佛在法华经上告诉我们:“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所以五时说教,就是为了开、示、悟、入佛知见。并且佛说, “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

32、余乘。 ”佛说 ,我没给你们讲那么- -1717多乘,就是讲的一乘佛法。那些都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 ” “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 ”“是诸比丘、比丘尼自谓已得阿罗汉,是最后身,究竟涅槃,便不復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 ”一乘佛教,就是一乘法。就是成佛之方法,没有声闻缘觉乘,也没有菩萨乘,直接叫你成佛。释迦牟尼佛应世说法四十九

33、年,始以华严,终以法华,皆独标此乘,诚用心良苦!我们现在念佛的方法就是一乘。一乘圆教,圆顿教,我们不走次第了。什么叫次第呢?就是通过小乘佛法,然后转入通教,再转入别教,别教再转入圆教、顿教,这么个修行的方法和顺序。所以说小乘佛法与大乘佛法相差甚远。我现在把佛法概括的讲一下,大家明白了,就专心一意的好好念佛了,要不然你还认为小乘佛法也不错,都挺好。现在全国各地有不少人修四谛法,修小乘。现在小乘佛法虽不能说传遍全国,但也差不多了。大家记住,如果有人来劝你修四谛法,千万别去啊。有的居士原本修大乘佛法,现在不念佛了,盲目的改修四谛去了,劝也不回来,太可怜了。四谛法怎么修呢?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观下

34、丹田,这么观,数息观,这是- -1818小乘佛法的修法。我到他们那里参学过,南传的和尚他们都这样的修法,我先给大家打个预防针,再来传修四谛法的,你可别修了。如果放弃大乘佛法而去修小乘那就糟了,那是回大向小啊,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法华经说完了,佛就说涅槃经。 法华经和涅槃经是后日分的代表经典。佛说过涅槃经后就涅槃了。第一个标题就简单的跟大家介绍这么多。第二、介绍各宗各派修行的特点。你们大家会想,师父,你教我们念佛,修净土法门,怎么还讲其它宗派呀!介绍各宗各派的修法,是为坚定大家的信念。你了解了各宗各派的修法,在今后的修行中就不容易迷惑了。现在我们修净土念佛的人,去修禅的,去修密的太多太多了。可能

35、原来一百个人念佛,现在差不多四十人去修密了,这么大的比例啊。所以今天要讲一讲,密法的修法、禅的修法、净土的修法,大家来对比,看哪个适合你自己。让你心里有个数,别明天来位禅师,告诉你立地成佛,你就去修禅了,后天再来位喇嘛,告诉你即身成佛,你又修密去了。把这个念佛法门扔下了,你不可怜吗?我对密法、对禅都了解一些,为什么呢?作为一个出家人嘛,对禅对密都要了解,不但对禅、密了解,就是基督教、道教也要了解,不了解你怎么知道人家长短呢?首先我说一下禅,什么是禅?禅是佛的心。佛说法的时- -1919候没有分禅,也没有分密,也没有分净土。是后人把它分开的。禅,有如来禅、小乘禅和祖师禅三种禅。什么叫小乘禅呢?就

36、是四禅八定,四禅是什么呢?是三界天中(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色界天的四种禅定。欲界天不属于定,欲界不到定,我们修行静坐,坐到欲界不到定的时候,就有八触开发。摩诃止观告诉我们,八触,就是静坐时身体的八种反应和感触,即:动、痒、轻、重、冷、暖、涩、滑。动: 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互相变动、冲击,身体由不规则的摇动到规则的摇动,甚至身体会跳动。动起来以后不要怕,也不要追求,随它自然地动。但不要有意顺着去动,去加力,它能动什么地方,就动什么地方。痒:气钻到微细的神经,所以会发痒。常常是心头发痒,身上发痒。这时心头特别难受,再难受也不要管它,要忍耐。千万不要脱衣服挠,或者走一走、活动活动,不然可就

37、糟了。轻:心入到风大,就感觉身体轻飘飘的,如云如尘,有飞行感。重:心入到地大,就感觉到很沉重,身体觉得像一块石头、一座山一样,动弹不得。冷:意识入到水大,身体即会感觉发冷。即使是六月酷暑,也会冷得发抖。暖:心入到火大,身体会发烧、发热、出汗,甚至大汗淋漓。滑:身体好像有光明、油脂一样,身滑如乳。涩:身体感觉粗糙、不通,身如木皮。这就是八触开发,是要出欲界的现象,这都是正常的。跟大家说一下就行了,到这境界你别管它,也不要害怕。过几天就过去了,多者也就是十天,少者三、五天就过去了。- -2020这个没事的,这是正常的现象。另外呢,就是我们在佛法的修习中,由于欲界有种种欲望,且没有定心,所以我们在欲

38、界修定,要从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一步一步进入。欲界不到定不算真正的禅定,只能称为普通的定或欲界未到地定,我们在欲界里修禅定,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离欲界而进入四禅八定,乃至进入灭尽定。欲界六层天,过了欲界是色界天,色界天包括十八层天。它分四禅嘛,四禅就是色界天四种禅定。无色界天有四层天四种无色定,加起来四禅八定。一禅、二禅、三禅你静坐的功夫到三禅了,你的能、所就打开了。过了三禅到四禅,你就没有能、所了,观照也没有了。色界天的人禅定功夫都能发光,没有日月,都能自己身上发光。四禅天过去到四空天,修四种无色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静坐的时候,觉得空空荡荡没边没沿的,

39、身体也没有了,没有色法,故“空” ,到这个境界的 时候,就到四空天的初天,空无边处地的空无边处定。空无边处定再过去,就到识无边处定,心意识就不大起作用了,没边没沿的,心意识有微细的妄念,心意识就像虚空似的,没有一个“我” 的概念了。实际上识无边处定还是有想,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不同,它们之间的差别是:空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 ”想,而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抛弃 “空”想,它是有细微的想,并非空想。 (注:识与想的区别:五蕴中的色、- -2121受、想、行、识中的识是心的知觉作用。想是法尘,即是心的念头。 )继续修下去就是无所有处定,就是找我找不到,只有一个灵灵觉性,到那个时候就

40、到无所有处。在定中,认为自己没有了,实际上是有很微细的想,微细的意识还存在。还有我这个意识。再继续修下去就到非想非非想天,非想非非想天就没有形状了,到四空天就没有形了。色界天还有个色身,到四空天就没有色身了。你看,空无边处,空空荡荡没有色身了嘛。非想非非想处定就是非想不想,不想呢,它还有微细的极微细的我,我执心意识没破,所以尽管它的寿命是八万大劫,而福报享尽以后还要回到人间,还要在六道里边轮回,不能了生死。阿罗汉四禅八定都修过了,然后还要修八背舍。八背舍,就是把这四禅八定通通舍掉。比方说,二禅喜,三禅乐,四禅明都得舍掉。到二禅时觉得特别喜啊,喜悦无量,法喜充满。这种喜是心理反应,美滋滋的坐得非

41、常舒服。很自在,挺好的,舍不得这种禅喜之喜,在那享受,那你往上不走路,还得把它舍掉,不能执著这种享受。然后进入三禅,三禅呢,又乐了,快乐无比,这个快乐是一种轻安宁喜,是世间任何快乐都无法相比的。这个乐是生理反应。你要执著欢乐又完了,还在原地踏步不动,所以还要舍掉。然后进入四禅,四禅天叫舍念清净地,一片清净光明。四禅明也要舍掉,然后进入四空天。四空天还要舍,心意识都要舍,一步一步的舍,叫八背舍。都舍掉以后,才进入九次灭尽定。八背- -2222舍都舍了,还修九次灭尽定。什么叫灭尽定,就是心意识没有了,不起作用了,心不动了。心不动了,这时候,内、外气都断了,脉搏也不跳了,心不起作用了,就一心了,所以

42、叫灭尽定。心意识全灭尽了,才证得阿罗汉果,这叫小乘禅。参禅是从行门入手,即先修后悟。什么叫如来禅呢?天台宗修的是如来禅,就是三止三观, 法华经、 圆觉经讲的是止观, 楞伽经、 楞严经这些了义经都是讲止观的,止观就是三止三观嘛。我们一念的清净心分三种,一个自性分三种性,三性。天台宗讲的三千性。三千性里面一念就有一千性。天台宗首先要你观空,观一切都是空的,没我,把你那个妄念、执著、分别的心扫掉,把你那个著相的心扫掉。一切都空了,没我。先观空,后观假。一切都是假有的,这个假有呢,就是你自性灵灵觉性,它有万德齐彰。这一念的观就有一千性。有的人会说了,观空不是在起念头吗?那不是妄想吗?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43、天台宗讲过,心里观空属于做意,就是观照。你观空的时候,就有一千智慧开发。再观假又一千智慧开发,再观中道,两边不取,中道了义嘛。什么叫中道了义?两边不取,不取有,不取空,了了常知,这为中道了义。天台宗一切都空,但是一切又不空。万法本来不空啊,不是万法空了就没有了。比方说我们在这屋里边,这个大厅如果不存在,我们能不能在这里坐着?外边露地又冷又潮,不行。所以呢,它有德。要不空,它就是德。因为有这个房间,有这个法,这个假的东西- -2323也要不灭它。 圆觉经上讲,一切诸法不立,但是又不灭一切法而成就佛道。不把一切法灭了再成就佛道,在诸法相上就见到本性,这为佛法。不是说万物都空了,才见到本性,那就二乘

44、了。在诸法相上本来它就是空,我们在相上就看到它的本性是空的,它就是清净法身,万法都是佛的清净法身变现的。你不需要把它空了以后再见性,不空就见到性,这就是大乘佛法的妙意。不是把它都空了,那是顽空、偏空。在不空的基础上见到本性,就是性相不二。性即是相,相即是性,性相不二,这就是大乘佛法的妙处。这是诸法实相,诸法里边就看到实相,这就是大乘佛法。所以说就是天台宗讲的先观空,一千自性,再观假,又一千自性,再观中,又一千自性,叫三千性,三千自性,这是妙用啊。这是观照啊,空生大觉。你观一次一千性,就是开发一千般若智慧。其实三观也是一观啊。到最后都归于一个空。就是了了常知,灵性不灭。灵灵觉性,就是不空,就为假

45、。不取假,也不取有,也不取空,了了常知,这就为中道了义。这是天台宗的修法。天台宗修止观。定为止,一念不生。了了常知这为观,一念止住了,妄念不生,这为止,观呢,了了常知,一切不住,这为观,这叫止观。这叫如来禅。再跟大家讲一下祖师禅,佛在般若会上,大梵天王供养佛一支优波罗花,佛就把优波罗花拿过来,拈花示众微笑,然后大迦叶就在那面破啼一笑,佛就说了,我有实相无相,涅槃妙心,无相法门,传给大迦叶了。别人谁也没- -2424明白什么意思,就把这法传给大迦叶了。大迦叶明白了,别人不明白佛什么意思。所以大迦叶就是禅宗的第一代祖师。以心印心的法门叫祖师禅。祖师禅没有语言,没有文字,言语道断,身心处灭,只用心跟

46、心沟通。以心跟心沟通,就为禅。禅没有语言。用语言一说,有言即错,动念即乖,身心处灭,语言道断。如果有了念头那就生死了,所以,就用心跟心沟通,大迦叶就接法了。大迦叶又传给阿难,阿难又往下传。印度传到二十八祖,到达摩大师那儿。达摩大师传到中国,最后传给六祖慧能大师。从此衣钵就不传了,这为祖师禅。祖师禅怎么修法呢?祖师禅是悟后再去做功夫。古人讲,祖师禅不需要参,放下就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当下就认可,就在当下。告诉你什么是本性,你知道了,当下承当它,去保任它,久而久之你就见性了。这就是唯讲见性不讲禅坐,就讲见性。当下烦恼习气那么多,你能保任的了吗?所以说祖师禅门槛太高,我们上不去。它是自力,没有佛力

47、,是自力法门。光讲见性,直接告诉你那个歇处,不用心意识,当下就是,它就是佛。马祖参南岳的时候就说了,师父,什么是佛?你就是!告诉你就是,你说话的那个就是。举举手,眨眨眉,就告诉你禅机了。无量妙用啊,一举手就是妙用,你看,这就是禅。一般的情况下,你要不懂禅机是修不了的,没有真正的禅师指导你,你也修不了。不像净土法门,好好念一句阿弥陀佛,不懂理也能往生。生中、下品,也能往生。禅宗没有大善根的- -2525人是修不了的。后来祖师一看众生根基不行了,当下承当不了了,就修参话头。怎么参呢?就是参念佛的是谁?谁在念佛?拖死尸的是谁?走路的是谁?吃饭的是谁?告诉你找父母没生我时我是谁?当下那个自性,就是父母

48、没生我时我是谁。还要找吃饭的是谁?吃饭就是妙用啊,谁在吃饭呢?这个身体是个死东西。没有自性,没有灵性,你这个身体啥也不是。你别以为这身体是我,我们的身体就好比灯泡,自性就好比电,大脑就是灯丝,只有通电以后,灯丝一亮,灯泡才能亮呀。我们接人待物,都是自性在支配着。都是你那个心,是自性在作用。不是你那个脑袋什么什么,那都不对的,它是一个工具,这个电线通电以后,它才能起作用。不通电,光有灯泡,光有电线,灯泡也不能亮。必须有电,电就比方我们这个本性。所以说我们要找到本性,就成佛一半了,知道了吧。没找到本性就是盲修瞎炼,每天忙活的挺热闹,诵经啊、拜忏啊,找不着自己是谁。成天诵经,发愿诵上一百部,二百部,

49、不知道谁是真我,诵经给谁诵?还有的人发愿,给地藏菩萨诵五十部地藏经,好像是完成任务。佛呀,我给你磕一百零八个头吧。这不都是执著吗?这就是生死啊,在生死上做文章。不知道找回本来的真我。这样修行,永远不会得力,也不会成佛。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佛啊。我不了解你们这里的情况。我在东北的时候,接触不少的居士都是这样,发愿诵一百部地藏经,二百部金刚经, 无- -2626量寿经多少部, 法华经多少部,现在更厉害了,有的人诵大方广佛华严经,执著到什么程度啊。佛在观无量寿经上讲过,要读诵大乘方等经。他就开始读上了,不知道什么叫大乘方等经。他以为大乘经就必须读,读完以后才能升上品。今天跟大家讲一下什么叫大乘,什么叫真正的大乘经典。佛说法四十九年,讲了三藏十二部,是凭什么说的?从哪儿说出来的?从自己清净心里面流露出来的,对不对?这叫如来藏。如来的藏性是在你自己的心里边,大乘经典完全在你自性里面。不是外边有个大乘,明白了吧。真正的大乘,就是你的心,你的自性佛,它有无量无边的德能。你要找着它了一切一切都包括,都在其中啊。我们现在很多人修行就好比这一棵树,拿个剪子,今天剪个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