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青羊半期考试(03版).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6765078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羊半期考试(03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羊半期考试(03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羊半期考试(03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青羊半期考试(03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青羊半期考试(03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初 2012 级化学一诊测试题 第 1 页(共 6 页)姓名 初 2012 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题化 学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2.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在答题卡上作答时,考生需首先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用 2B 铅笔准确填涂好自己的准考证号。第卷为选择题,用 2B 铅笔填涂作答;第卷中横线及框内上注有 “”的地方,是需要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的内容或问题,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

2、效。4.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第卷 (选择题,共 36 分)一、 (本题包括 12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本市公共场所已全面实施禁烟。香烟烟雾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物质是( )A水蒸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2四位同学在一起讨论某种物质,请根据他们的讨论判断该物质是( )ACH 4 B. H2CO3 C. C2H5OH D. H23下列关于空气中各组成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B空气中的 CO2 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C空气中的 N2 没有任何使用价值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定不跟其他物

3、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4下列四种微粒中,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B. C. D. 由三种元素组成可做溶剂可以作燃料燃烧有水生成+8 2 6 +12 2 8 2 +12 2 8 +16 2 8 6初 2012 级化学一诊测试题 第 2 页(共 6 页)5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B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C将 100mL 水与 100mL 酒精混合,所得体积等于 200mLD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酸碱指示剂6在下列条件下,铁钉锈蚀最快的是( )7对下列实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

4、分析,不合理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气体减小的体积小于 1/5红磷过量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 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C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炸裂集气瓶底没有加水或铺一层细沙D稀释浓硫酸时,酸液四处飞溅伤人 将水注入浓硫酸中8分析、归纳、总结、运用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小明用“三”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A常见的化石燃料有“ 三种”:煤、石油、天然气B水污染主要来自 “三个方面 ”: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C一般燃烧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三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D酸、碱、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必须同时具备 “三条 ”:生成物有水、气体、沉淀

5、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A CO2(CO) 足量 O2 点燃B CaO(CaCO3) 适量稀盐酸 蒸发、结晶C 硝酸钠溶液(硫酸钠) 适量硝酸钡溶液 过滤D Fe2O3 粉( C 粉) 适量稀盐酸 过滤10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下列溶液,能达到目的的是( )A称取 5.0g 硝酸钾,溶解在 95mL 水中,充分搅拌B称取 5.0g 生石灰,放入 95mL 水中,充分搅拌C量取 5.0mL 浓盐酸,倒入 95mL 水中,充分搅拌D称取 5.0g 碳酸钙,放入 95mL 水中,充分搅拌凉开水初 2012 级化学一诊

6、测试题 第 3 页(共 6 页)11化学美无处不在,下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其中 X 是( )A稀盐酸B稀硫酸C硫酸钠溶液D碳酸钠溶液1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的实验事实的是( )pH 氢气质量/g 沉淀质量/g 剩余固体质量/g0 加盐酸的量/g 0 反应时间/s 0 K 2CO3 溶液质量 /g 0 反应时间/sA B C DA向 pH=13 的 NaOH 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盐酸B在适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铜丝制取氢气C向 CaCl2 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2CO3 溶液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制取 O2第卷 (非选择题,共 64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7、C12 O16 Mg24 K39 Cl35.5N 14 S32 Cu64 Zn65 Fe56 Al27 Na23 二、 (本题包括 2 个小题,共 22 分)13 (10 分)化学对知识进步、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1)拉瓦锡通过实验揭示了质量守恒定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在化学反应C+H2O CO+X,X 的化学式是 。 高 温(2)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陨石坑中存在固态的 H2O,还有 Hg、NH 3、CH 4 等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NH 3 中 N 元素的化合价为 。如果除 Hg 以外的其余三种物质按照 H2O、NH 3、CH 4 的顺序排列,则排列的依 据

8、是 (写一种即可) 。(3)科学家正致力于把过多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益的物质,可以缓解 这一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4)化学的使用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如 K2CO3 是一种 肥(填“氮” 、 “磷”7初 2012 级化学一诊测试题 第 4 页(共 6 页)或“钾” ) 。14.(12 分)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化学实验中的一种重要物质,下列实验都与水有关。图 1 水的沸腾 图 2 水的电解(1)图 1 实验中,水发生的是 变化;图 2 实验中,水发生的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 。水的电解实验得到氢气、氧气,证明了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其本质原因是 。(2)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硝酸镁溶液

9、中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其中硝酸根离子的符号是 。(3)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20% 的 NaCl 溶液来选种。现将 300g 25%的 NaCl 溶液稀释为 15%的 NaCl 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g 。(4)根据下表回答问题。温度/ 0 20 40 60 80 100NaCl 35.7 36.021 36.5 37.3 38.4 网 39.8溶解度/g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77.36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 50g NaCl 和 NH4Cl 的烧杯中,各加入 100g 的水,充分溶解后,为饱和溶液的是 溶液。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

10、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溶质的质量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C.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D.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三、 (本题只有 1 个小题,共 8 分)15有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为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取出 20g 溶液,加入足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氢气为 0.02g。(1)计算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初 2012 级化学一诊测试题 第 5 页(共 6 页)(2)在右图下栏正确填写新标签。四、 (本题包括 2 个小题,共 22 分)16(14 分)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

11、称: , 。(2)实验室制取 H2,可选用装置 (填写装置序号)能收集到较纯净的 H2。(3)判断 CO2 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4)用高锰酸钾制取 O2,装置 A 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5)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 O2 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 ,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填写选项序号) 。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6)把(5)中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氯化钾晶体,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7)用装置 F 制取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的橡皮管,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其原因是 。17 (8 分)AH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

12、的物质,已知 B 为黑色固体,D 为红色固体单质,F 为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AB高温CD+A 高温EG +F高温+ H初 2012 级化学一诊测试题 第 6 页(共 6 页)请回答:(1)物质 B 的化学式为 ;(2)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能实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 、 的反应基本类型是否相同 ? 。五、 (本题只有 1 个小题,共 12 分)18右图是“牌发酵粉”的部分信息,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完成相应填空):【查阅资料】(1)酒石酸是一种易溶解于水的固体有机酸;(2)发酵粉能够使面团松软、发泡是因为发酵粉产生了 CO2 所致;(3

13、)Na 2CO 3 受热不分解。【提出问题】NaHCO3 在发酵粉加水或加热时如何产生 CO2?【猜 想】甲乙酒石酸与 NaHCO3 在溶液中反应产生 CO2丙NaHCO 3 加热产生 CO2【实验探究】(1)小明同学取少量 NaHCO3 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无气体产生,从而否定了猜想甲,则猜想甲是 。小明又将酒石酸溶液和 NaHCO3 溶液混合,产生了CO2,从而验证了猜想乙,说明了 NaHCO3 具有的性质之一是 。(2)小英同学为探究猜想丙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英另取适量 NaHCO3 粉末加入 a 试管中,加热,观察到 a 试管口有水生成,b 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 试

14、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持续加热直至两支试管均不再发生变化时,发现 a 试管中仍残留有较多白色固体粉末,向该粉末中滴加稀盐酸,有 CO2 产生,初 2012 级化学一诊测试题 第 7 页(共 6 页)说明该粉末是 。【小 结】NaHCO3 在发酵粉中产生 CO2 的条件是 ;NaHCO3 受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初 2012 级化学一诊测试题 第 8 页(共 6 页)初 2012 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题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说明:考生如有其他正确答案,请参照本意见给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1B 2.C 3.A 4.D 5.C 6.B 7.A

15、8.D 9.C 10.A 11.B 12.C二、 (共 22 分)13 (共 10 分)(1)H 2(2 分) (2)Hg(1 分) H2O(1 分) -3(1 分) 按相对分子质量从大到小排列 (按各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目从少到多排列,按各分子中所含氢原子数目从少到多排列等) (2 分) (3)温室效应(2 分) (4) 钾(1 分)14.(共 12 分) (1)物理(1 分) 化学(1 分)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2 分)(2)Mg(NO 3)2 NO3- (各 1 分) (3)200(2 分) (4)NaCl(2 分) D (2 分)三、 (共 8 分,每空 2 分)15 (1)4.9%

16、 (6 分) (2)H 2SO4 4.9%(2 分,各 1 分)四、 (共 22 分)16 (共 14 分) (1)长颈漏斗 水槽(各 1 分) (2)B D (2 分) (3)将燃烧木条伸到瓶口,熄灭,说明已收集满(2 分)(4)试管口放一团棉花(2 分) (5)bcda(2 分) (6)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飞溅出来(2 分)(7)生成的气体将反应液体压回到漏斗,使液体、固体不再接触,反应停止(2 分)17 (共 8 分) (1)CuO (2)C +2CuO = 2Cu + CO 2 Fe + CuSO4 = Cu + FeSO4 (3)不同五、 (共 12 分,每空 2 分)18 【实验探究】(1)NaHCO 3 遇水产生 CO2 能与某些酸溶液反应产生 CO2高温初 2012 级化学一诊测试题 第 9 页(共 6 页)(2)Ca(OH) 2 + CO2 = CaCO3+ H 2O Na2CO 3【小 结】遇酸溶液或加热 2NaHCO3 = Na2CO 3 + CO2+ H 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