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部 龙丽嫦,一、广州市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理念,培养信息素养,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选择、保存、处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为主线组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综合实践活动和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理念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注全体学生,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充分考虑初一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认知水平与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
2、,面向全体学生,提倡自主学习。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加强合作交流,营造和谐的信息文化环境 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合作学习,交流思想、激发灵感、发展自我、互相促进,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知识性目标,了解、知道) 2 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基本能力。(知识性、技能
3、性目标,知道,掌握) 3初步学会评价和识别各种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情感性目标,知道) 4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知识性、情感性目标,了解,知道,成为) 5学会应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能力目标,形成性目标),三、教学计划的规划,三、教学计划的规划,四、教学指导建议,1、树立新课程的教材观。 树立“用教材”的观念,教师要钻研教材、深挖教材内涵,正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研
4、究突破教学难点的教学方法和措施。 结合学校现状处理教材:选择内容、调整、深化、拓展、重组教学内容,开发、设计学业生的学习活动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立足学生主体,注重教与学的同步相谐。,2、把握教材、合理组织教学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选用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采用讲解、观察、讨论、参观等方法。 把握各种课型特点,切莫把“任务驱动”作为唯一的教学方法,要对学生任务进行精心设计,将知识技能任务情景化,问题化、综合化。 教师要及时点拔及反馈、小结、归纳、提升认识。,四、教学指导建议,开展分层教学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基础差异性较大的情
5、况,既要面向全体,又允许鼓励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展分层教学,做到保底不封顶。所谓保底就是要让全体学生达到广州市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使他们通过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能具备学习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不封顶就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发展,形成信息技术某方面的个性特长和较强的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要充分关注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设置分层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四、教学指导建议,五、常见教学模式,1、常识课:“学导式”教学模式 教师提出问题 自学(阅读、观察、看演示) 研讨 解疑 再
6、发现、再研究 巩固练习 反馈调整适合这种教学模式的有哪些内容?,2、基本操作课: “讲、演、练”相结合教学模式,五、常见教学模式,反馈调控,目标,讲解、演示,练习、辅导,检测,运用,CAI软件,3、应用软件课: “自主、合作、发展”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五、常见教学模式,强化学生交往、优化师生交往,上机实践,新 旧 联 系,自 学 质 疑,合 作 探 索,点 拔 深 化,巩 固 发 展,评 价 反 馈,六、新课程教学要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1、创设学生活动任务情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强调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3、注重学生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个性
7、体现,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实施发展性评价,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性记录 兴趣引领、激发求知、加强自主、协作探究。,六、开展小组协作、合作学习,以小组协作、合作学习,使小组成员通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交流、共同研究,达成共识。 要注意: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成员大致2-6名,要视就座位置、学生学业、性格特点编小组。 围绕主题,精心设计小组中每位学生的任务。 强调小组协作、合作的必要性,既要分工负责又要互相协作。 明确每个成员以个人身份参与学习和工作及其所负的责任。 教师关注小组成员之间建立协作性、合作性,并给予一定的指导。 教师的角色是“学生身边的指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