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中国明清时期,全鑫 1301S 11号,1、“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共使用10个展厅,展出面积17000平米。 2、展览以历代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分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八个部分,共展出展品2500余件,其中珍贵人物2000余件,一级文物500件。 3、展览中的鹰形陶鼎,红山文化玉龙,三星堆面具,四羊青铜方尊,秦兵马俑,唐三彩陶釉马,明成化斗彩罐,明万历太后凤冠等中国古代文物精品,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简介,名称:青花缠枝纹贯耳瓷瓶 年
2、代:明 宣德(公元1426 年-1435 年) 规格:高19.7 厘米,口径4.8 厘米,足径6.5 厘米,文物介绍,这件青花瓷,唇口,直颈,颈的两侧有一对相对称的贯耳。丰肩,鼓腹,腹下渐收,高足,底部书“大明宣德年制”款。,名称:青花海水云龙纹扁瓷瓶 年代:明 永乐(公元1403 年-1424 年) 规格:高45.8 厘米,口径8.1 厘米,底径14.8 厘米,文物介绍,这件青花瓷器,圆口、长颈,扁圆腹,平底,腹的两侧饰满青花海水,各有一条白龙,扬爪腾身,似出没于惊涛骇浪之中,颈部饰有卷草纹和缠枝莲纹。,梳旗髻、穿长袍、琵琶襟马甲的贵妇,梳旗髻、穿长袍、马甲的贵妇,清代满族妇女服饰,在袍衫外
3、加着坎肩,有时也着马褂,上衣多无领,穿时加小围巾。,二 、汉族女子服饰汉族女子清初的服饰基本与明末相同,在清中后期受满族女子服饰影响,形成清代女子服饰。,1、上衣:汗女平时穿肚兜、披风等。 上衣由内到外为:兜肚-贴身小袄-大袄-坎肩-披风,兜肚,低领镶阔边的长袄及低领镶边的长袄,长袄:式样多为右衽大襟,长至膝下 ,袖口初期尚小,后逐渐放大,后又复短小,2、裙:以长裙为主,裙式多变。 汉女穿裙,从不穿袍,她们仍沿袭旧时的上衣下裳制。上着衫袄下着裙或裤,上下衣不连属。穿裙是清代汉族妇女的一大特点,其裙种类繁多,如白褶裙、凤尾裙、月华裙、马面裙等。裙前后有裙门,裙内穿裤,,红裙实物展示图,穿长袄裙的
4、妇女,3、 晚清云肩实物:普遍配用的装饰,白色小短袄+镶边及膝长袍+白色曳地长裙,清代香囊(实物),4、 佩饰,清代眼镜套(实物),上图为清代烟荷包;下图为清代人物形香囊(实物),5 、发型 满族女子梳两把头(达拉翅),汉族女子留牡丹头,荷花头等。中期,汉族女子仿照满族宫廷女性,以高发髻为尚。,两把头,一字头,旗头,汉族妇女的发型与满足妇女绝然不同,是在脑后梳髻,俗称“盘头”或“挽”。这种平髻多戴黑绒布帽和遮眉勒,发型低矮而贴体,更显得低眉顺眼的气质。,满族妇女所穿的高底旗鞋,6、花盆鞋旗人妇女无缠足陋习,她们穿宽大的高底旗鞋,木制高底位于鞋底中部,因形似花盆、马蹄,又被称为“花盆底”、“马蹄底”。而汉族妇女则个个“三寸金莲”,着小巧精致的绣花弓鞋,高底则位于鞋的后部。,汉族妇女缠足,多为木底弓鞋,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