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单元练习02 神经调节(陆德平).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6727042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练习02  神经调节(陆德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单元练习02  神经调节(陆德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单元练习02  神经调节(陆德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单元练习02  神经调节(陆德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 页省海中高二生物(选修)综合练习(神经调节)编者:陆德平一、单选题1 (2008 年高考广东卷)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大脑皮层 小脑 下丘脑 脑干脊髓A B CD2 (2008 年理综宁夏卷)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与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与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3 (2008 年高考江苏卷)-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

2、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4 (2008 年高考上海卷)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 B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 C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 D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5 (2008 年高考广东卷)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1)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2)由于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现象说明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C无意识

3、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6(2009 年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组织液中 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7(2009 年理综宁夏卷)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 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 K+、Na +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8右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

4、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 端与效应器相连,b 端与感受器相连Bc 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C别激 d 点,在 e 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D把某药物放在 c 处,刺激 e 点,d 处没有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9(2009 年理综广东卷)现象 I: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 选项 比较项目 现象 I 现象 IIA 反射弧的完整性 不完整 完整B 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可以不要 一定需要C

5、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 多 少D 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 多 少10(2009 年高考上海卷)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右上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 A、B 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右侧曲线图。若将记录仪的 A、B 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11(2009 年高考海南卷)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12 (2010 年高考海南卷)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

6、面,如下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 R 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13 (2010 年理综北京卷)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B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D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14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电线(110V )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这两种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C前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种反

7、射中枢在大脑第 2 页D前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15 (2010 年高考江苏卷)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C若在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 a 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D在处施加剌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16给某人踝关节处注入局部麻醉药,此处暂时失去了痛觉,但还能运动,该局部麻醉药作用的结构是A神经中枢 B突触C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D传出神经和效应器17下图是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由三种神经元组成 B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由三种神经元组成C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由

8、二种神经元组成 D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由一种神经元组成18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 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 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 的是 将药物放在 A,刺激 B,肌肉收缩 将药物放在 B,刺激 A,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 C,刺激 B,肌肉不收缩 将药物放在 C,刺激 A,肌肉收缩A B C D19止痛药(如“杜冷丁” )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9、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20若在图甲所示神经纤维的右侧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A B C D21右图表示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 ,一个神经细胞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B刺激强度达到 S5 以后,随刺激强度蹭加动作电位逐渐增强C在 S1S 4 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D在 S5S 8 时期,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22已知肌肉受到刺激会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取三个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按下图连接,图中、 、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

10、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激可引起右肌肉收缩,中肌肉和左肌肉也随后相继收缩。现直接刺激,则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A左肌肉 B左肌肉和中肌肉 C中肌肉和右肌肉 D左肌肉、中肌肉和右肌肉23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抑制。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种递质前、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导方向的图示是第 3 页24下图表示一种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若在图中箭头处施一强刺激,则图中 a、b、c、d、e能检测到兴奋的有几处A2 处 B3 处 C4 处 D5 处25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

11、理盐水湿润标本) ,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 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 。在图中A、B 、 C、D 四点分别给以适宜的刺激,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刺激点是26右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箭头为兴奋传递方向),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中最可能标错的兴奋传递方向是箭头 CB中间神经元可能传递来自高级中枢的信号C图中共有五个突触D处的兴奋经过一系列传递必然引起的兴奋二、多选题27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在 a 中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该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中内容物以被动运输的方式释放至中C兴奋传递时,处的组织液含有特异性受体D中内容物使 b 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

12、分布着正电荷28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A 、B、C、D 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29下图为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 a、d 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示结构包括 3 个神经元, 1 个突触B如果 B 受刺激,C 会兴奋,则兴奋处外表面呈负电位C突触后膜上的“ 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脂质D若 abbd,电刺激 C 点,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两次30在动物体内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导方向最可能是 A树突轴突 B轴突 细胞体 C细胞体树突 D轴突树突31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

13、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与感受器相连的部位是 A 和 C,图中共有 3 个完整的突触B在 f 点施加一强刺激,则 f 点的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并在 b 点可测到电位变化C对该反射弧来说,大脑皮层对其活动一定不会产生影响D在 e 点施加一强刺激,则 f 点不会测到电位变化,而下一神经元的兴奋将会加强三、简答题32(2009 年理综宁夏卷)右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 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 B 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

14、类似。请回答:(1)给神经元一个适宜刺激,在 A 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 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 进入 ,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导致神经元产生兴奋。(2)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 A 处 (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 。(3)若在 A 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 C 处 (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 。33题 30 图 2 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 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1)用 a 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 (属于或不属于)反射(2)用 b 刺激骨骼肌, (能或不能)在 c 处记录到电位(3)正常时,用 a 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 a 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如果 ,表明传出神经受损。第 4 页如果 ,表明骨骼肌受损。如果 ,表明部位 d 受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